而古夫人生的幼弟宋琅,打小就是锦绣丛中养大,又有名门之后的母亲教养,等到长成以后,那看上去当真是仪容俊美,风度翩翩,俨然浊世佳公子。再加上出口成章,能诗善画,这各种佳处加在一起,就得了京城四大公子之一的名头!
可想而知,这位长子的压力有多大。
好不容易袭了爵位,一颗石头总算落了地!
要知道,在老头子临走的那几年,是好多次看着幼弟宋琅摇头叹气,遗憾他出生得太晚了。
这里头的含义,傻子也清楚啊!
还不就是因为宋琅生得晚,长房男丁众多,不好更改世子,不然老头子的爵位,当然是更情愿让最给他长脸的小儿子继承的!
新任富阳公觉得再也不用担惊受怕,而他一直忌惮的继夫人古氏和幼弟宋琅也表示过,要在一个月后搬出国公府。
从此府里再也没有管着他的人,也没有让他害怕和忌惮的人,富阳公府完完全全地落在了他和三个儿子的手中,他总算可以放飞自我,轻松自在了!
于是在府中大摆宴席庆贺。
大哥承爵这么大事,老二当然会带着儿女前来祝贺,幼弟宋琅和古夫人自然也会出面。
谁知道乐极就要生悲,得瑟就会倒霉……
一场酒宴没完,主桌上的宋家男人,就都倒了个七七八八。
本以为是不过是喝多了酒,谁知道倒下的人大部分就没救回来!
新任富阳公和仨儿子,以及刚满十二岁的长孙竟然就全军覆灭,没一个醒来。
富阳公二弟和他儿子倒是经过太医施为,昏睡了两天天夜后,捡回了两条命。
而老三宋琅则因为前两日感染风寒,不能喝酒,倒是逃过一劫。
而出事之后,安抚家眷,调派仆人,请医延药,全都是宋琅做为唯一的男丁在张罗。
然而喜事变丧事,富阳公一门男丁,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新任富阳公二儿子的长子锋哥儿,年方四岁,及三儿子的新婚妻子郑氏腹中未出生的孩子。
这般的惨事,当然是朝野震惊了!
可怜新任富阳公,做世子做了十五年,也是四十多岁,奔五的人了,虽没什么才干吧,但也不是那纨绔无能败家的,小心谨慎地过了这么多年,总算是可以出头自在了,却不料飞来横祸,竟然几乎被灭门!
这样的大案,要是不能弄个水落石出,这满朝的文武官员,岂不是要人人自危?
这以后谁还敢宴客,谁还敢喝酒?
国公府一案,最后是由老皇帝亲自下旨过问,由三司会审,务必要查明真凶,还死去的富阳公一个公道!
这案子却并不好查,主要是当时宋府主事的人都中了招,而且大的小的,倒了七八个,手忙脚乱的,可以说现场被破坏的很彻底。
太医和仵作倒是都查出主桌的酒里有剧毒,并且是种罕见的来自外疆的奇毒。
但这毒是谁放的,却不好查……
因为惨案发生之后,大厨房也不知道何时也被下了毒,当时经手过酒菜的仆人也都无一幸免。
如果是到了现代,可能还有些手段来追查真凶,但是在当时,就算是主审官再有智慧,也不可能凭空断案。
但这个案子又催得急,主审官就只好从做案动作入手。
这个主桌用的酒,它是由新任富阳公的二弟从外地入京的时候,专程给大哥带来的好酒。
而同在一桌上喝酒吃菜,富阳公一系全灭,反倒是二弟和他的大儿子命大醒了过来,据太医推断,大概是喝的少,而有二弟一家都是武将,身体比常人强健,所以无事!
这个就有点蹊跷了。
毕竟,如果新任富阳公家男丁全无的话,二弟的确有资格接手富阳公府。
富阳公早年就是当地富商,做生意的手腕和眼光独到,投奔皇帝之后,担任钱粮官,算帐也是一把好手,早年地盘不广,军需不足的时候也就算了,到了后来,一场场的大战下来,富阳公不是先锋作战部队的,抢头波战利品当然轮不到他,但是这老宋鬼啊!
这种动荡的年月,谁会把最大的财富放在明面上?
当然是各种藏埋伪装了!但老宋一双利眼,不管这些财宝藏得再深,再隐秘,他东敲敲,西打探,不知道怎么地伸手一指,就让人去挖,保准大有收获。
这样带财的人,他在征战中的积蓄可想而知!
不然他也不可能以一个非武将的身份,得封国公,而且封号上就说明了他的专长啊!
所以富阳公府的财产,怎么也算得上富可敌国了。
继承爵位,也就相当于继承了七成以上的财富。
老二一家,当然是有嫌疑的。
当然了,还有老三宋琅,怎么就巧合地得了风寒,好避开主桌上的催命毒酒?
老二一家和宋琅,都被暂时羁押。
审问是有的,但他们都是国公之后,刑求当然是不可能的。
倒是他们身边的下人,被分头关押拷打,一番鸡飞狗跳。
这么折腾不到三天,就有老二身边亲近下仆供出主人可疑的种种行迹。
供词一出,往老二面前一扔,三位主审官看他的目光自然都不一样了。
虽说富贵动人心,但手段如此阴狠,就是本朝开国以来之最了!
但谁知,老二看了这供词,又得了冷言冷语,气得一口老血吐了出来,直接大叫着奸人陷害,以血辨冤,猛地一头撞在了供桌之上,鲜血长流……居然就此不治身亡!
这案子审到这会儿,宋国公三个儿子就死了俩……
而且显然二儿子自杀前那个悲愤莫名,实在也并不像是真凶。
如果用排除法的话,最后剩下的那个宋琅,可不就是真凶了?
但如果他们再去逼问宋琅的话,再把这个也给弄死了呢?
尤其是宋琅身为京城四公子之一,是多少名门贵女的梦中情郎,自从宋琅被押,主审官家中的亲属女眷,都会绕着弯子打听案子的进展,这要是也给死了……简直不敢想啊!
如此棘手,三位主审官只好上书皇帝,表示才能有限,案情离奇,恐怕难以审出结果,请圣上恕他们无能之罪。
皇帝一看,也确实难办。
但既然这案子有可能是因为爵位,那就不让老二和老三一系的人插手便可。
新任宋国公不是还有一个二房的孙子么?
虽然四岁就袭爵于礼不合,但事有例外,宋家都惨成这样了,就开一次恩无妨。
所以富阳公爵位,落到四岁小男娃头上,他成了第三任富阳公。
小男娃新丧了父亲,母亲新寡,本来是挺惨的一件事。
但如果不是国公府发生了这么多离奇的惨事,这个爵位是再怎么都不可能落在他的头上!
第三任富阳公的生母表面哀伤之余,心里居然还有点窃喜?
毕竟,她跟丈夫的夫妻之情不过平平,而丈夫还有两名宠妾,若是健在,未来日子怕不有无数烦恼,现在她连熬日子都不用熬,直接就成了富阳公府老夫人,连大嫂的地位都比不过她!
宋府惨案不了了之,对外就以误服药酒导致意外来结了案。
被关押着的二房长子和老三宋琅都被放了出来。
二房长子父亲新丧,他们这一房还差背上了残害同胞的恶名,可不是悲愤之极,曾经在宋府门口发誓,此生再不入宋府一步。
而宋琅自由之后,火速带着生母古氏搬离了富阳公府,显示自己母子完全没有觊觎爵位的想法。
此后两三个月,偌大的富阳公府,就只有三房的孤儿寡母。
三个房头,除去有两名幼女之外,只余下仅存的四岁现任富阳公。
而三媳妇肚子里的还未出生,不知是男是女。
可恶运还远没结束,四岁的小富阳公在后花园里玩耍,不知怎么回事就失足落湖,等救起的时候已经气绝身亡!
二媳妇,也就是富阳公生母抱着儿子痛哭不已,口口声声说她儿子是被恶人害死的!凶手就是三叔宋琅!
她虽然咬定了是对方,可又没有证据,因此只能看着独子下葬,三叔宋琅逍遥在外……甚至还传出他要同圣上最小的公主议亲!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二媳妇一身红衣上了吊,留下血书,指认宋琅为杀子凶手!
宋府这一出又一出的,搞得京城其他人家都闻宋色变。
就连皇帝也没脾气了,算了,宋府都这样了,就别折腾了。
不是没男丁了吗?
等等看,这三房媳妇肚子里的是男是女吧?
如果是男的,就……为了避免第三任宋国公的惨剧,先不封爵,封为世子吧?
然后,满宋府的人,就都盯着三房媳妇的肚子。
三媳妇的压力可想而知有多大了,不过这位郑氏倒是个小心谨慎的,她称国公府内连遭不幸,她住在府里触景伤情,恐怕对肚子里的胎儿不利,所以就向婆婆请示,去本朝的皇家寺院皇恩寺长住,为亡夫和肚子里的孩子祈福。
接二连三遭遇不幸的婆婆罗氏这会儿都快麻木了。
身为十八线小城的乡绅之女,跟她那个只当一天国公就丧命的夫君一样,她没有多少眼界和才干,她对持续的恶运束手无策……只能无助地看着她的三个儿子和两个孙子相继死去,现在她的血亲就只有两个孙女和一个未出世的孩子了。
如果按照之前发生的各种悲剧来看,这个未出世的孩子,如果是个女娃,倒还性命无忧,如果是能继承爵位的男娃,怕是活不过满月!
而皇恩寺是当今圣上的长女沁兰长公主出家的地方。
沁兰长公主初嫁夫丧,无子归家,再嫁生女,幼女却意外夭折,因此长公主看破红尘,落发出家,圣上怜惜这个长女,就在京郊的流香山中,为长公主修了座寺院,就是皇恩寺。
长公主的年纪跟第二任富阳公差不多,都是差几岁就五十的人。
说起来第二任富阳公的夫人跟长公主早年也是交际来往过的。
知道长公主的皇恩寺中,规矩森严,守卫众多,她这个三媳妇如果住过去,也说不定能受到些许荫庇,顺利生下孩子,不管是男是女吧,能活着就好。
三媳妇郑氏,在寺中住了三个月,果然平安生下了娃。
是个女娃。
郑氏的亲笔信到富阳公府,老夫人接了信,看到是个女娃,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是喜是悲,提笔写下了一个福字。
宋福儿,这就是原主的姓名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原主明明是个纯爷们,却打扮成了小姑娘的缘故了!
宋城回想着原主和原主家族的这些乱七八糟,不知不觉中,把食盒里的东西都给清光了,连一个青菜渣子都没落下。
没法子,他实在是太饿了!
原主是为啥会被关在自己的卧室里,又为啥要绝食抗议呢?
原来郑氏吸取了当年二嫂子的血泪教训,当初她想出办法来到皇恩寺生娃,就是要脱离富阳公府那个仿佛被诅咒过的地方。
而且在府里生产的话,有婆婆,有大嫂,那么多眼睛盯着,留给她想办法的余地就不多了。但如果来到皇恩寺,皇恩寺里大部分都是尼姑,对她一个借住的孕妇当然不可能有多关心,而她带去的人手,自然都是忠仆,就算有婆婆派来的婆子,要收买或者支开都容易得很。
郑氏娘家不显,是四品文官之女,生母早逝,继母对她不好不坏,一副嫁妆嫁到国公府就不打算再多管了。父亲体弱多病,去年已经告病致仕,娘家的异母弟弟才十七,只中了个秀才,远不能顶门立户,何况姐弟之情平平,如果她们母子出了什么事,根本是没人替她出头的。
娘家靠不上,婆家波诘诡异,她可不只能靠自己了么?
什么爵位,她是不敢想了,先保住自己娃的命再说。
因此才对外宣称生的是个女娃,而且还亲自去跪求皇恩寺主持,也就是长公主,想要在皇恩寺中长居,以为亡夫和宋府祈福。
长公主出家后,自号了因,身为皇恩寺主持之后,外界都尊称了因大师。
了因大师之所以出家,也是当年婚姻不幸,看破红尘的,之前同宋家也有所来往,看到宋家这么惨,心中也有些恻然,就同意了郑氏的请求,也是向外界表明了态度,这对寡妇孤女,我罩着了。
而且郑氏还向了因大师请求,因她们母女命运不幸,不愿意多见生人,而皇恩寺有时会有来上香的香客,怕冲撞了,所以想带着原主和老仆,住到远离皇恩寺的后山问心崖间。
问心崖离着皇恩寺至少有半个时辰的路,且小路崎岖难辨,就算是寺内的人想过去都不容易,但因为通往问心崖唯一的路就是皇恩寺后山,所以生人绝迹,安全是不用担心的。
了因大师想了想就同意了。
从此郑氏带着娃住在皇恩寺后山,宋府每隔两三个月就派人把柴米油盐送到皇恩寺。再由郑氏派仆去前山寺中取来,就这样与世隔绝过了十七年。
原主明明是个男儿身,却被当成女孩子养,那心情能好的了吗?
原主听郑氏讲过家族恩怨和诡异血案,道理上也知道母亲把他扮成女娃子是为了保他小命,可明明是住在偏远无人的后山,跟他们一起的也只有两三个老仆,他就换回男装又有什么关系?
为啥还非得让他穿着绣花鞋,碍事的百褶裙……还要装模作样地学做针线?
但这些都只是普通的逆反心理,还没到跟家长对着干的程度。
让原主起了恢复男儿身份的念头,是因为他认识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小娘子。
原主虽然被母亲拘束着不许出问心崖后山,但原主又是男儿身,郑氏也不希望他真变成娘娘腔,就让身边懂一点拳脚工夫的婆子教原主,原主对于母亲教他下厨绣花那是满心抵触,勉强做做样子,但对于男孩子该会的则是如饥似渴,勤学苦练,等他长到七八岁的时候,婆子根本就教不了原主了。
郑氏倒是想给原主请个正经的师父呢,但想想消息走露的后果,她就退缩了,只能让心腹婆子去坊间搜集些剑谱拳谱的,拿回来给原主看。
可惜这时代武学都是家传之秘,没谁会舍得写成书的,偶然市面上流传出的那些,也都粗浅得很,原主看着这些半吊子,就练了个半通不通,反正这小体格,肯定比一般人家的公子哥儿要强不少!
少年人本就精力无穷,思想活跃,他有了灵活的身手,从崖上跑到崖下也就是一柱香的时间,从问心崖溜到前山皇恩寺也就是两柱香的工夫……
当然了,他也不傻,一般都是远远地望见皇恩寺就打道折回了。
48/118 首页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