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阳臻他们倒是听说过,可当时根本就不相信,难不成还是真的?
三个首都来的知青面面相觑,都想着难道是自己太孤陋寡闻了?
老支书吓得嚯了一声,身子往后一退,晃得桌子都跟着摇了几摇,一双浑浊的老眼也是瞪得老大,想也不想出口反驳:“胡说八道!这世上哪可能有这种事!”
江红军连忙看了三个知青一眼,而后连连给老父亲使眼色。
老支书也不是无知的村老头,刚才也就是太诧异了才失态,回过神来就闭紧了嘴巴,啥也说不出来。
要是不把嘴闭紧一点,老支书怕自己忍不住说点更过头的话。
江红军说:“到处都传来粮食亩产放卫星的喜讯,咱们清水镇哪能落后。”
上头都直接给各镇下发任务了,其他公社据说都有准备要报个亩产几万斤的数量了。
老支书沉默半晌,问:“那咱们这里准备报多少?”
江红军摇头:“现在哪知道,要报也得等秋天的时候。”
可消息这么早就传下来,让知道的人肩膀上总觉得压上了沉沉的担子。
阳臻想了想,试探着插嘴:“既然还没定下来,那也说明还有转变的机会,老支书,支书,咱们要不然试试看太后墓能不能搞出大动静。”
只要有了大动静,引起上面的注意,那老百姓的诉求就能有个渠道递上去。
当然,这也是比较理想化的想法,阳臻没有多说,至少这样也是一个办法。
江红军跟老支书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沉默片刻,也点头不再多说。
一顿饭,吃得有点沉重,还是韩江捧着江婶子的厨艺热情澎湃地吹了片刻,桌上的气氛才算慢慢好起来。
下午,上午才刚火急火燎赶回来的江红军二话不说,又坐上了去镇上的木筏,今晚上准备就在他女儿女婿家歇一宿了。
有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哪怕明知希望不大,江红军还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尝试。
因为只要想到父老乡亲们这么努力每日灌溉,用汗水种出来的粮食要因为上面的亩产放卫星就全部被收上去,江红军就觉得没脸回来跟大家伙儿说这事儿。
说来也巧,刚好上面有建个博物馆的意思,清水镇公社的领导听江红军报告有个太后墓,想来规模不小。
打了电话一层层上报,第三天,江红军就带着两位从省城赶来的考古专家回到了大岗屯。
这可是稀罕事,沉浸在辛苦与压抑愁闷中的社员们也忍不住看起热闹。
第73章 陈教授杨先生
下来的专家只有两位,可跟着的团队却另外还有五个,都是两位专家的助理或学生。
两位专家一位姓陈,大家叫他陈教授,带了三名学生过来,据说目前正在省城大学里任职。
一位姓杨,大家叫他杨先生,是即将筹建的省博物馆馆长,带了两名助理。
这两位来头可都不小,就连亲自上报的江红军都给吓了一跳。
事实上要不是查过清水镇龙凤山这边的地方志,知晓这边确实有过大动静,这二位也不会第一次勘探就迫不及待的亲自跑来了。
公社领导也没想到上面这么重视,连忙让公安那边的林队长带人随行保护。
一行十几人热热闹闹地来到大岗屯,当时已经是傍晚,大家都在忙着挑水灌溉,忽然看见支书江红军带回来这么一大帮子人,消息很快就被传遍全屯,就连呆在家里照顾娃娃的老人都纷纷走出家门看稀奇。
青梅没有巡逻的时候,都会负责挑水,这也是力气活。
别看一担水就算是女人家也能挑,可连续不断的挑半个下午,却不是谁都能撑得住的。所以挑水队累的只是傍晚这小半天,拿的却是满工分。
整个大岗屯的人,上到老人下到小孩儿,都知道但凡有满工分的活儿,必定有青梅。
江红军他们回来的时候,不少人都静不下心,伸着脖子想要去凑热闹。
青梅该干啥干啥,负责浇水的赵三明心不在焉,被青梅拍了拍肩膀,连忙回过神埋头提桶,把青梅挑过来的水都倒进自己脚边的大桶里,又殷勤地给青梅把扁担绳重新挽好。
狗子在不远处蹲在地上慢慢拔草,认真把每一棵冒出来想要抢夺庄稼苗营养的杂草都除掉,干得很专注,颇有青梅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姿态。
正当青梅挑起扁担要继续去村口挑水的时候,不远处,阳臻跑来土坎上叫青梅:“梅姐,支书让你现在过去一趟。”
看见是阳臻,赵三明带笑的脸马上一变,可又怕被青梅看见,因此显得十分古怪——青梅能看见的时候脸上还带着浅笑,青梅一转身背对着他,他立马就对阳臻怒目而视。
阳臻瞅见了,顶了顶眼镜,平淡地转开视线,面色如常地继续跟青梅说话:“我瞧着刚才来的那群人都在院子里,应该是叫你去商量进山的事。”
要进山,肯定是要找大岗屯的人带路。
这样的话,肯定少不了梅姐这个现民兵队队长。
阳臻这么积极地跑来喊人,也是有心想要走了青梅的路子跟进去开开眼界。
至于没来的韩江,则是选择走老支书跟专家团队的路子,反正两个人都是牟足了劲儿想要跟着去一探究竟。
倒是唐稼有心想去,可又怕得很,只能在旁边围观,打算以后听韩江跟阳臻看完了回来吹牛,自己过过干瘾。
青梅也明白自己肯定要跟着走一趟,刚好能进去看看大掌柜等人到底是个什么状况。
且说从省城连夜赶来的陈教授跟杨先生等人到了清水镇也没多做停留,在公社办公室里跟江红军碰了面,稍微了解一番情况后,就马不停蹄继续赶往大岗屯。
大岗屯本就偏僻,路也不好走,到了大岗屯的时候陈教授等人已经是马疲人倦。
可到了老支书家发现桌上用来招待他们喝水的碗居然有一个是胎色灰白釉色艾绿的北宋青瓷,一堆人又精神亢奋起来,简直恨不得把老支书家的夜壶都给抄出来把玩观摩。
老支书跟江红军还好,江婶子却是臊得没脸见人了,因为她用了好些年的一个夜壶也被这些人给翻出来。
一堆人围着又是用放大镜看又是拿手去摸的,这些人可都是大老爷们儿,江婶子只要想一想就脸都要烧起火来了。
青梅到的时候没看见江婶子,端茶倒水的活儿都是江红军亲手做。
对此,青梅也没多问。
院子里这些人都在围着一个夜壶打转,一时半会儿没注意到青梅的到来,毕竟他们进了大岗屯以后,过来瞅他们的老乡也不是一个两个了。
林队长看见青梅,连忙笑着上前伸手,跟青梅郑重其事地握了握手,两人站在院门口叙旧。
“听说你当了大岗屯的民兵队队长,以后工作上有什么需要合作的地方,还请青队长不要吝惜一身本事。”
这话说得就把青梅一个小小的屯子民兵队长看得很高了,不过跟着林队长的其他公安却一点都不觉得自己队长把自己放得太低了。
当初进山,他们可是都亲眼看见过青梅的能耐,早就佩服的五体投地。
青梅还是他们记忆中那样沉默寡言,许久不见,也只是对他们露出个浅淡得一不留神就能被忽略的微笑。
要跟青梅许久,林队长也知道叙不起来,因此简单说了两句话,就谈到了这次要请青梅一起进山的事。
“这次我们的任务就是护送陈教授跟杨先生他们进山寻找银国赵太后的墓。”
按照陈教授跟杨先生联手寻查线索后判断,龙凤山里的墓乃是北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国银国的第三位太后赵太后之墓。
在大岗屯老人们口耳相传的古老传说里,道人改名龙凤山的事迹应该就是有道人为赵太后看风水寻宝地。
只是因为当时老百姓普遍没有什么见识,于是把道人改龙凤山之名的事给神秘化了,传到后人耳朵里,就越发像是不真实的神话故事。
赵太后乃北宋皇室嫁过去的公主,在银国历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所以赵太后的墓,对于考古学家们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这也怪不得能让杨先生跟陈教授这么激动了。
一路上陈教授他们都在对赵太后的墓进行各种推测,随行的林队长听了不少,这会儿刚好就简单给青梅说了说具体情况。
这些事倒也不怕别人知道,毕竟大岗屯地处偏僻。
这会儿的老百姓对政府,对公安,都抱有敬畏之心,不至于知道古墓里有了好东西,明知道有公安介入,还能偷偷跑进去干点什么。
所以阳臻也在旁边听到了这些。
陈教授他们看完了江婶子的夜壶,知道时候不早了,一个个意犹未尽地站起身,准备再找林队长问问,到底啥时候能动身。
要是可以的话,陈教授是恨不得现在就动身进山寻找古墓。
还是杨先生理智些,想着老友身子骨不如他利索。
这几天接到消息后又是连夜查资料,又是马不停蹄赶路的,三天时间里休息的时间不足四个小时,再硬撑,怕是还没进山就要倒下了。
两边一商量,决定第二天早上出发,陈教授等人就赶紧休息,林队长跟大岗屯的支书以及大岗屯的民兵队队长,就今晚连夜做好准备工作。
知道大岗屯的民兵队队长竟然是位女同志,陈教授他们也分出落在古董上的心思,对青梅生出好奇来。
陈教授是一位典型搞学术的文化人,已至知非之年,一身儒雅温和的气质叫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亲近信任。
说到青梅,老支书的脸上也不由露出里自豪骄傲的笑,主动为陈教授他们引荐了青梅。
面前的人就算是那几个跟着陈教授来的在校愣头青,可因为他们都是大学生,便是江红军这个支书,面对他们的时候也难免有种拘谨。
可青梅面对这一群人充满好奇的目光集体盯视,只刚开始有些不自在,过了片刻又恢复了平时的淡定内敛。
反正紧不紧张的,只要棺材脸板得住,谁也看不出来。
陈教授主动上前伸手,笑得和蔼地对青梅说到:“这位就是柴刀杀熊的英雄青梅同志?久仰久仰!”
青梅身为一位女同志,能有这样的成就,本身就已是很让人敬佩的了,陈教授的久仰不是客气,全是由心而发。
青梅微微躬身,抿唇勉强说了句客气话:“陈教授好……不敢当。”
话语笨拙,却叫心思更加圆滑的杨先生笑了,也上前与青梅握手说了两句话,无非就是赞青梅一身好本事,又说明天进山以后的安危要麻烦青梅之类云云。
青梅不善言辞,干脆就都微微弓腰低头,说了句一定竭尽全力做好工作。
老支书也知道青梅的为难,扭头看了儿子一眼,江红军硬着头皮上前替青梅应酬几句。
闲话也不多说,陈教授他们今晚肯定是要安置在老支书家的,毕竟也就老支书家条件最好。
至于老支书他们本人,则暂时去亲戚家挤一挤,顶多也就今天晚上一晚,明天陈教授他们就要进山。
跟着一起来的林队长等人也算是老熟人了,不需要太过生疏客气,八名公安由江红军给分成两批次安排到了老乡家里凑合一晚。
进山要准备的,除了吃的烙饼馍馍腊肉等物,另外就是宿营需要的东西。
锅,柴火,猎炝不可或缺。
现在虽然白天已经是穿短袖的气温了,可到了山里,还是要往地下钻古墓,陈教授他们现在穿的那些衣服肯定不足以抵御寒冷。
哪怕他们来之前已经每人自备了一件军大衣,可在山里过夜,依旧不够用。
所以老支书又安排了十来个手巧的女同志,搜集屯里能集出来的各种皮毛,连夜缝制了十几个皮毛披风。
劳苦人民也有属于自己的智慧,这些披风都是按照曾经山上猎户的样式来缝制的。
白天能披在身上当披风,晚上脱下来,把几个位置上的系带一系,就能变成了简陋睡袋,让人钻进去暖暖和和地睡大觉。
陈教授他们陆续被安排着吃了晚饭就去休息了,青梅却还跟江红军、林队长等人碰头开了个会。
商量的主要就是明天要带哪些人去,一直在旁边盯梢的韩江阳臻登时急了,一下一下往青梅那里看。
对于带多少人去,青梅的意思是不需要带太多人,一来屯里本身就处于忙碌阶段,壮劳力带走太多,影响种庄稼。
——当然,这一点青梅肯定是不会明确说出来的,在她心里啥研究不研究考古不考古的都比不上庄稼重要,可在其他人眼里,重要程度却是反着来的。
所以青梅说的是山里条件差,人去多了,消耗太大。
“我们这次进山也是打前锋探查情况,要是情况属实,后面大部队再开进去就是。再说,等进了山,进古墓的人也不适合太多,到时候人进去了都在地面上扎营守着,反而没多大用。”
这个理由,得到了林队长跟江红军老支书的点头赞同。
最后确定,除了八个公安,大岗屯再选十个民兵出来,负责扎营早饭以及前面开路。
十八个人,加上青梅跟江红军,二十个人,保护陈教授他们七个人,打个人防战也能安全撤退了。
第74章 寻墓
十个民兵,肯定是优先选择有经验又有耐力的周堂叔那一辈儿的人,确定人选的事青梅表示没有任何意见,听支书的。
在平时青梅也是这个态度,可那时候还没啥特殊的感触,毕竟大家都是一个屯的,又早就有了老支书一手指挥安排的前例。
可这次在林队长面前青梅这么直白的表态,却让江红军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手下有本事,被上头的人看重,若是这个手下又恰好是青梅这样不念权不藏私的,那做她顶头上司绝对是很好的体验。
江红军此时此刻就有深刻的体会。
感觉受到了尊敬,在比他更高几头的人面前有面儿。
眼看着人手已经敲定,全程当小透明蹭在旁边的阳臻跟韩江着急了。
韩江想要出声直接求青梅带上他俩,倒是阳臻,顶了顶眼镜,扯了一把韩江,略略摇头不让他说话。
青梅安静地侧头看了他们俩一眼,没说什么。
这两人的打算,青梅自然知道,不过她可不准备真带这两人进山。这两人不说别的,就是体力上也连屯子里的小伙子都比不上,带进山里除了当累赘,也没啥别的用处了。
现在两人不开口,青梅反而乐得节省说拒绝话的那点口水。
50/114 首页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