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9

科举之首辅——诸佛龙象

时间:2019-12-02 09:37:34  作者:诸佛龙象
  这样的人,没有道理会被埋没。
  就在这一天,宁砚于翰林院中崭露头角!
  **
  自从定下了按宁砚所说的方法进行辞书的编撰之后,之后除了纪良和这个翰林学士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忙之外,其余的人完完全全就全身心的都投入到了书籍的编撰之中。
  一本辞书的编撰并不容易,要涉及的内容太多,光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就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
  宁砚对这样的日子也很喜欢。每天就将自己埋在成群的书籍之中。也不去管官场中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
  每天上朝的时候,他就认真的去听,然后自己也去琢磨一些其中的生存之道。等到了翰林院后,他就将心神全部投入到了编撰书籍之中,心无旁骛。
  因为他提出来的那些方法,即使他官职低微,为辞书编撰的过程中他没有被其他人的轻视,而是让他真真正正参与到了中间来。
  就这样,一年半这个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悄然流逝……
  ※※※※※※※※※※※※※※※※※※※※
  注1:《说文解字》中好像没有“昍”这个部首,但是有两个目并在一起的部首,为剧情需要我就自己添了一个,勿当真。
  注2:首创按笔画多少排列部首和单字的辞书是明代梅膺祚的《字汇》,是他对《说文解字》作了重大的改革。
  ps:问一句,章节后面有个待高审的红字是怎么回事?我也没写啥违规的啊。
 
 
第32章 《大凉字汇》
  太初四年七月到太初六年一月末这一年半多的时间,宁砚虽然过的平平淡淡, 忙碌充实, 但前朝却是暗流涌动。
  太初五年正月,章严维再次被皇帝萧旻请进内阁担任首辅。废除了两年的考察法再次实施。
  同时, 沉寂了两年多的章严维在重新掌权的时, 又接连颁发了三道新令。
  其一, 精兵法。
  共包括两点,一是将士兵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层级, 每年对士兵进行测试,不合格者降级,直至被除掉军籍改为民籍。
  二是在有两名男丁以上的民户中抽出一人在农闲的时候接受士兵训练, 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达到全民皆兵的地步。
  其二, 重商税法。不加农税以利民,而对商人课以重税, 以充盈国库。
  其三, 募役法。规定改原来的按户轮流服差役为官府雇人承担, 不愿意服差役的人根据贫富情况向官府缴纳不同数额的钱财便可免除差役。
  此法为的就是让农户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专心去从事农业生产以充实国库。
  这三条法令加上之前的“考察法”,章严维将解决冗官、冗费、冗兵问题与开源节流一起提到了明面上来解决。
  实施不过一年的时间,最显著的一项成就是当年国库的钱较之去年增长了整整两成。
  有这样的结果摆在那里, 保守派反对的声音都渐渐的弱了下去。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此放弃了, 而是在找一个合适的时机能对章严维造成一个重大的打击, 就比如宁武关之战。
  而这一切, 宁砚都是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看着。但今日过后, 他就不再是一个局外人了,因为辞书在今天完成了它最后的校对工作。
  翰林院内,看着桌子上按照十二地支顺序一字排开的十二本书,纪良和慨叹的说到:
  “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辞书的的编撰修订,共收字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三个,远超前朝任何一本辞书。你们……当真居功甚伟!”
  “没有大人的带领,我们也不会如此之快的完成辞书。”侍读学士柳徽笑着说到。
  纪良和看向柳徽。“你在我手下办事时间已经不短了,怎么还和我说这种阿谀奉承之话。”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纪良和脸上却是带着淡笑的,语气中也没有丝毫责备的意思,了解纪良和的柳徽当然知道纪良和没有生气他的这种行为。
  同时,柳徽他也是翰林院中为数不多的知道宁砚和纪良和的关系的人。所以在辞书编撰时他也会有意无意的照顾一下宁砚。
  “你带上这些书随我去面圣。陛下很关注这部书,前两天还问起过辞书的进度。”
  柳徽随即应到:“是。”
  纪良和又对其他人道:“你们就放衙回去吧,明天刚好是休沐的日子,好好休憩一天。”
  大凉朝实行五日一休沐的制度,逢除夕、上元节、中秋节、寒食节等重大节日还有三天的休沐,三年、五年更有十五天、三十天的归家探亲的假期。让宁砚看来都不得不说一句“真人性化”。
  其余人等闻言,行礼后告退。“下官等告退。”
  宁砚从屋中出来后,依次向其他的官员告辞。之后裹紧了身上的大氅往翰林院外走。春寒料峭,虽然已经早春了,但天气还是挺冷的。
  一年半的著书工作完成,明日休息一天,等后日再来之时,他的官职也就到了该动一动的时候了。
  “宁兄这是要往何处去?”迎面走来的孙思邦停下脚步拱手问道。
  “孙兄。”宁砚回了一礼,温和回道:“学士大人让我们放衙了,我这是正准备回家。”
  一年半的时间变化太多了,原来的探花已经调到户部任户部主事,正六品。榜眼、庶吉士中的几人也已经到六部中任左右给事中。
  但孙思邦这个状元却依旧原地踏步,还是从六品的翰林编修,不得不说一句世事弄人。
  也因为这样孙思邦开始亲近起宁砚来。他觉得宁砚和他是一样的情况,都是空有一身才华,却郁郁不得志。
  “原来如此。明日休沐日,不知宁兄是否愿意同去小酌一杯?”
  宁砚面露难色。“恐怕要辜负孙兄的美意了,我已经答应了内人明日陪她去清灵寺上香。”
  就算是不陪陆秋歌,宁砚也会想办法推脱的,因为他知道,孙思邦喜狎妓,他说的小酌的地方必是青楼无疑。这种地方他并不想沾染。
  孙思邦大笑道:“翰林院内传宁兄爱妻,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啊。”
  “不是都传我惧妻吗?”宁砚笑道。
  “在我看来,你是珍之,惜之,敬之,爱之,何来惧之?我见过尊夫人一次,一看就是出身大家,温婉淑德,不像我家那个,尖酸刻薄,言谈举止处处透着商贾之气!”
  “孙兄过奖了。”
  说实话,对孙思邦的人品,宁砚是有些看不上的。当初榜下捉婿,孙思邦就是被“捉”的一个。改糟糠之妻为妾,迎娶了上元府有名的商贾之女为妻。
  娶了之后又嫌弃对方商人之女的身份,用着对方的钱隔三差五去喝酒狎妓。在外更是动辄就贬低鄙视家中妻子。
  这样的人,宁砚实在是看不上。要不是同在翰林院,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他连理都不会理这样的人。
  与孙思邦寒暄了几句后,宁砚便离开了翰林院后出宫。之后他也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来到了离家里比较近的一个书坊。
  书房的刘掌柜一看到宁砚就笑呵呵的迎了上去。“哎呦,宁大人,您这是放衙了?”
  “嗯。”宁砚微微颔首。“刘掌柜,你上次说的书到了吗?”
  “到了,今天刚到了。”刘掌柜立刻回道。“今天大人您要是不来,我就差人给你送去了。大人您稍等,我这就给你取去。”
  说着,刘掌柜便掀开帘子走到了后屋,每一会儿出来时手里多了一本用布包裹着的书。
  “大人,您拿好,书一共四册,这是最后两册了。”刘掌柜双手递给了宁砚。宁砚接过后打开布,翻开里面的书看了两眼。
  书名是《霍杨记》,是一本情节类似于《西厢记》的书,男主姓霍,女主姓杨,因而命名为《霍杨记》。
  宁砚总是觉得陆秋歌和白淑兰两人待在家里会无聊,所以经常会来书坊买些话本给带回去,这本《霍杨记》就是其中的一本。
  陆秋歌识字可以看,完了还可以讲给白淑兰听。有时候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陆秋歌还会等宁砚放衙回来后去问,宁砚也乐意回答。
  他也会花时间去把书看一遍,让自己能更好的和她们交谈。宁砚向来不觉得这是浪费时间,不做正事,而是乐在其中。有时候那些书他也看的津津有味的。
  “多谢掌柜了,这是书钱。”宁砚将书收好,然后取了三两银子递上。
  “不敢,不敢。宁大人您能来小人的书坊,就是小人莫大的荣幸了。”
  临走前,宁砚对刘掌柜说到:“你再帮我留意着,如果有什么新的书出来了就差人去通知我一声。尤其是那位逍遥散人的书。”
  刘掌柜保证道:“大人放心,小的一定牢记在心。”
  “多谢。”
  宁砚离开书房后,刘掌柜提笔将刚才的那次交易给记在账簿上,然后摇着头叹了口气。
  “可惜我那女儿长的不行,不然我求爷爷告奶奶都要把她送去给宁大人做妾,这多会疼人啊……”
  **
  皇宫,紫宸殿。
  纪良和和柳徽两人立于御案之前,看着正在翻阅辞书的皇帝萧旻。在御案的下首左右两侧放置着六把椅子。
  内阁的两名首辅和四名次辅坐于其上。数名内阁侍读学士站在一旁。紫宸殿既是皇帝起居的地方,又是皇帝接见群臣处理政务的地方。
  在这里,皇帝经常会聚集内阁的众官员一同商议朝政。
  萧旻将辞书的第一卷开篇看完后,笑着说到:“纪卿,你真给了朕一个大大的意外啊。朕本以为三年的时间能完成一部比肩《说文解字》的辞书就已经是为难翰林院了。” 
  “没想到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你们就完成了,而且完成的如此之好。朕敢断定,此书一出,定为‘天下第一辞书’!”
  萧旻的一句“天下第一”就彻底奠定了这本辞书的地位,也肯定了翰林院参与编撰辞书的人的功绩。
  “还请圣上为此书赐名。”纪良和躬身说到。
  萧旻沉吟了片刻后,道:“此书汇集了我大凉三万余字,可谓古今之最,那么就叫‘大凉字汇’!”
  “谢圣上御赐!”
  纪良和与柳徽两人齐声谢恩。
  萧旻抬手示意两人免礼,而后道:“纪爱卿,你们想要什么赏赐尽管与朕提,今日内阁的诸位辅臣都在,当下就能起草诏书。”
  “陛下,臣想先向陛下举荐一个人。《大凉字汇》的编撰过程此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辞书编排之法均是由他提出的。”
  萧旻兴味十足的问道:“哦?是谁?”
  “太初四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宁砚。”纪良和回到。说完,纪良和还朝章严维看了一眼。
  你不是总说我不照拂故人之后吗?今日之后,看你怎么说出这话!
  章严维的眼神闪了一下,心里似乎做了某种决定。
  ※※※※※※※※※※※※※※※※※※※※
  这章有一半是在长江上完成的,哈哈。
 
 
第33章 双喜临门
  “宁砚……”萧旻将这个名字念了一遍,发现脑海中并没有这个人。他的随侍大太监适时的提醒道:
  “陛下, 好像是太初四年的传胪, 您当年还赞过一句‘年少英才’。”
  当时传胪之时,他就站在宁砚的旁边, 所以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经大太监这么一提醒, 萧旻才回忆起了一点。“就是那个刚过弱冠的少年郎?”
  “正是。”
  “纪爱卿, 你说这辞书文字的排列之法是他提出来的?”
  “回陛下,正是此子先提出按笔画多寡的排列之法, 而后我们才开始收录编排文字。在收录文字,标音,解释的过程中, 他同样有很大的功劳。”
  纪良和身后, 柳徽开始羡慕起宁砚来。如果有一个人能这样帮助自己的话,自己怎么会到现在都只是一个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
  萧旻听后, 手在膝盖上拍了两下。“那这个人的确该赏, 该重赏。章爱卿, 韩爱卿,你们觉得朕该如何赏赐这个宁砚?”
  韩哲松悠悠说到:“此子既有能力,可以调往六部就职,好玉更需要雕琢。”
  “六部的确是个锻炼人的好地方。”萧旻点头道。
  眼看着萧旻就要下定旨意, 章严维在这个时候开口道:“陛下, 内阁侍读学士目前尚有一个空缺。”
  内阁侍读学士, 正六品, 比翰林侍读学士还低了一品, 但两者完全不可相提并论。因为内阁,是整个大凉朝权利的核心。
  “你……”韩哲松左手旁第一个人一听,当下就准备说章严维这是任人唯亲,只是他一个“你”字刚出口就被韩哲松用手势给制止了。
  萧旻思忖了一会儿后,说到:“那就内阁侍读学士吧,希望他不要辜负章爱卿、纪爱卿和朕的期望才是。”
  “纪爱卿,你回翰林后便着手起草诏书然后交由内阁审核。”
  “是。”
  而已经走在回家路上的宁砚浑然不知,在他的这个两个长辈一唱一和之下,将他推向了一个人人艳羡的官职。
  **
  推开家门,宁砚看到陆秋歌正在院子里打井水。宁砚连忙就走了上去。
  “秋歌,你放着我来。”
  陆秋歌转着辘轳的手顿住,讶然道:“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辞书的编撰已经完成了,学士大人所幸就提前放我们回来了。”
  说着,将怀里的书和大氅一并递给陆秋歌,然后接过陆秋歌手中的辘轳一点点转动着将水打出来。
  等宁砚将水送进厨房后,陆秋歌将一个手炉塞进了他的手中。
  “早上我少说了一句你就忘带了。”
  “下不为例,下不为例。来,一起暖。”宁砚笑着说到,然后拉过陆秋歌的一只手按在暖炉上,两人一同走向寝房。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