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9

大汉明珠之我娘是吕雉——意元宝

时间:2019-12-17 13:51:19  作者:意元宝
 
    “回陛下,一开始殿下开口的时候申先生几次想要阻止,却被丽和侯拦住了。后来,殿下说完这番话后就讲了一个左传的故事,说的是襄公二十五年晏子不死君难,几位先生的表现就更奇怪了。”
 
    左传啊,刘邦一听立刻让人去翻这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看完之后刘邦更是沉思了,他这个女儿啊,打人不打脸,就算前面以肉动人的事传了出来,仅凭后面左传中的一个故事也足以让人老老实实的,自然也会逼得那些先生也都老老实实的。
 
    “陛下,还有一事。”郎君们叫刘元激励得都要为了一顿肉吃而上进了,女郎们的事也得禀告刘邦啊。
 
    刘邦乍一听刘元竟然答应带那几个女郎上战场,那是一刻都坐不住了,赶紧往吕雉的宫殿去。
 
    刘元明日就要起程赶回封地了,吕雉正让人收拾,同样也在教训刘元竟然一下子答应那么多的女郎带她们上战场。
 
    “你大伯母和二伯父他们都不是好相与的,你那堂哥们也都是胡搅蛮缠的人,你这样把人全都带走了,他们能乐意才怪。”吕雉还是清楚刘家人的性子,所以才会苦口婆心地劝着刘元。
 
    “那我也要带她们走,她们有这个心,我就得成全她们。”刘元知道啊,这会儿也正让人往各家传话去,想来跟他们说,女郎随着她前去战场,若能立下战功就能光宗耀祖,还能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荣华富贵,他们一定会动心。
 
    吕雉道:“你道天下的女郎都能像你一样?”
 
    刘元摊手道:“不是所有,至少我做出一番成绩了让她们都心动了,也让她们都想像我一样。”
 
    要不是有她这个先例,刘家这些女郎怕连这样的心思都不敢动。
 
    “我只担心你落了你大伯母的面子,她更记仇!”吕雉一叹。
 
    刘元不以为然地道:“怕是连记仇都不敢。”
 
    不想再说那些郎君,只叹道:“看来男的不愿意好好读书,女郎们的书都读得不错,甚佳。”
 
    刘元也从琼容的嘴里问清楚女郎们的情况,得知比起一群想混日子的郎君来,女郎们比他们上进勤奋多了,每日好好学习,只想多学一些,虽然也有几个懒惰不肯学习的,也就那么一两个,不必理会就是了。
 
    作者有话要说:  刘家的蠢货们:为了吃肉我们拼了!
 
214章学易经讲八卦
 
    “陛下。”刘元赞了一声甚佳,刘邦就在这个时候走了进来, 宫人们都与刘邦见礼, 刘元和吕雉也站了起来,“陛下。”
 
    “你是要了那么多人还嫌不够,连你那些侄女都不放过。”刘邦并无怪罪之意, 只是好奇刘元此举的用意。
 
    刘元朝着刘邦道:“像我这样的刘家人, 难道不是多多益善?”
 
    多多益善是必须的, 刘家就是泥腿子出身, 从前的刘家就以刘邦来说就是个赖子,刘家的人突然得了富贵, 听听那些小辈的愿望就知道, 在他们的心里根本不知道这个天下想要守住是有多难。
 
    都觉得刘邦得了天下,从今往后他们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权势地位。
 
    刘邦都知道想当这个皇帝不容易, 更别说享有这样的权利地位是有多难了。
 
    如果有人能帮着刘邦更多的撑起这个天下, 让大汉的天下变得更好, 刘邦简直就是求之不得。
 
    “怎么就不带郎君去,你那些侄子不比你的侄女多?”刘邦倒是明知故问得很,刘元听完轻飘飘地扫过刘邦, “父皇确定我真带我那些侄子上战场, 家里能太平?”
 
    反问上一句,刘邦成功语塞,刘家都是重男轻女的主儿,女儿都是赔钱货, 刘家的人只管剥削,能出刘元这个异类,一则是刘邦那时膝下只有刘元这个女儿,而且刘元自己有本事,紧紧地捉住了机会,这才会有刘元的今天。
 
    上战场那是什么好事?刘大嫂跟刘喜这两家人都没上过战场,若是叫他们知道要把自己的儿子孙子放到战场上去,他们非得炸了。
 
    女郎嘛,看在刘元强势的份上,他们的好日子还得靠刘元,就不跟刘元算女郎的事了,反正就算死了也无所谓。
 
    刘元倒是清楚他们的想法,冲着刘邦扫过一眼,刘邦虽然未必清楚,但总的来说刘元带女郎上战场比带郎君上战场是要省事许多。
 
    “罢了罢了,人是你要带走的,你想带什么人就带什么人,你高兴就成。”刘邦也不是来算账的,反倒就是想看刘元是什么样的打算。
 
    “父皇,明天我就要回封地了。”刘元适时在这个时候提了这一句,刘邦一眼看向她,“你是有什么要求?”
 
    “今天给他们上课,我都没出宫,易经我还有最后一章没学呢。”刘元把话丢出来,刘邦是知道这些日子刘元与张良即是学易经也学弹琴的,睁大眼睛盯着刘元,似是在问刘元是不是他以为的那个意思,得到刘元肯定地点头,刘邦指着刘元半天没说话。
 
    “最后一晚了。”刘元伸手拉了拉刘邦的衣袖,可劲地撒娇。
 
    “传出去你的名声还要不要了?”刘邦压低了声音地问刘元,刘元道:“那你就传留侯进宫来呗,就说你有要事要留侯相商。”
 
    理由刘元都替刘邦想好了,反正只要见到张良,她出宫跟张良进宫都是无所谓的,只要最后的结果如他们所愿就成。
 
    刘邦……万万没想到刘元连他这个亲爹也敢用来光明正大的私会未来夫婿,刘邦看向吕雉道:“你,你就不管管元儿?”
 
    “元儿是要学易经,陛下身边有能教元儿易经的人也不必叫元儿到现在都没学会,既然留侯会,学会了易经于战场上也是有用的,因何不让留侯教会了元儿,让元儿上了战场也能多一层保障?”吕雉不是不知道刘元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要求,那有什么关系,刘元和张良已经是定了亲的人,往后就是一家人,刘元想学易经不假,在此同时也可以多看看张良又有什么不好?
 
    刘邦被吕雉那么说得真是无可反驳,于战场上多了一层保障,怎么听起来都是好事。
 
    “琼容先生就没教过你?”刘邦还是疑心刘元想趁想跟张良私会,故而上下打量了刘元一圈,想找出端倪来?
 
    刘元摊手道:“教了啊,教了一些,可是琼容先生并不精通,倒是留侯有没有精通我不信父皇不知。”
 
    张良跟在刘邦的身边多少年了,张良有多少本事刘邦还能不心里有点数,既然早有数的,刘邦还说那么多是为何?
 
    得,刘邦真不能说不,刘元看了看外面的天,“天色不早了父皇,再不让留侯进宫,你还想让留侯留宿宫中不成?”
 
    ……谁想了,谁想了啊!刘邦明明从来一点都不想的,再被刘元特意提醒,刘邦更不想了。
 
    “来人,急召留侯进宫,就说朕有要事与留侯相商。”刘邦不好拒绝刘元啊,想想刘元从来没有跟他要过什么,不就是要多见一会儿张良吗,他们两个都是懂礼守节之人,虽然这些天刘元时常与张良相约在外教易经学弹琴的,那两人都没有越礼,刘邦还是清清楚楚的。
 
    既然这样,就如刘元吧,就让刘元如愿以偿,最后再让她跟张良多呆一会儿。
 
    “多谢父皇。”和未婚夫见面刘元连亲爹亲娘都用上场了,怕是也就她这一个。
 
    “真是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刘邦幽幽吐了一句,刘元哼的一声,“父皇确定?”
 
    出了嫁的刘元难道不是守在封地,难道不曾为大汉的江山依然守在边境?
 
    “啊,你这么一说我就想起一件事情来了。”刘邦叫刘元那么一提也是想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刘元看向刘邦无声地询问他这突然炸起来是什么事?
 
    刘邦指着刘元道:“往后你与留侯成亲了,你们是住公主府还是留侯府?留侯得唤帝婿还是你得唤侯夫人?”
 
    吕雉在一旁听着也顿了,刘元道:“这是什么值得费心的事?我在长安的日子本就不长,出嫁时自是要住留侯府,闲时我们是住留侯府还是公主府,我们自己乐意就成,旁人还管我们这些小事?”
 
    “至于称呼,从前也没少公主出嫁,难道就每一个都唤他们的夫婿帝婿?留侯依然还是留侯,我依然还是公主,不好?”
 
    为这点小事操心,刘元都想问问刘邦是怎么想的。
 
    刘邦也是突然想起这事,刘元一点刘邦细细一口真是那么一回事,即闭上了嘴,可是看着刘元的眼神吧,没能忍住伸手戳了刘元的脑门,“不乐意旁人唤留侯帝婿还是不乐意旁人唤你侯夫人?”
 
    “我只是不喜欢我与留侯成亲就要抹去对方为大汉做过的一切。帝婿也好,侯夫人也罢,在我看来都是想要把我们对方硬捏在一起,好像我们成了亲就不再是我们。”脑门被戳得真痛啊,刘元也不在意,反倒将她的想法说了出来。
 
    “夫妻是为一体,你们若是成了亲原本就成为一体,你是出嫁女被冠以夫姓,这是从古至今的道理。”刘邦倒是想的跟刘元不一样,他是觉得刘元冠上留侯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不过张良要是只留下一句驸马的称唤,刘邦摇了摇头。
 
    “还是各唤各的吧,留侯依然是留侯,你还是你的公主。”刘邦最终还是认同刘元出的主意,让他们各唤各的。
 
    刘元听了刘邦所谓从古至今的道理刚要反驳,结果刘邦已经再吐了一句,竟然认同了刘元提出各唤各的意思。
 
    “诺。”虽不知为何,不过刘邦能这样想,刘元也不想再跟刘邦起争执,只应了一声诺。
 
    “你是要跟留侯在哪里学易经?”都已经派人去请张良入宫了,刘邦询问刘元想好在哪里见张良没有。
 
    一手安排女儿与外男私会,刘邦也是第一次,真是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同意这样的事情。
 
    可是同意都已经同意了,刘邦也只得做好到底,这件事必须不能被人任何人知道。
 
    “父皇的宫殿父皇更熟悉,我又没有去绕着父皇的宫殿走过。”刘元一切都听刘邦的安排的啊,刘邦一听也对,他那宫殿他比刘元可清楚多了。
 
    “我还以为你是想在你阿娘的寢殿之侧。”刘邦倒是惊叹刘元知趣。
 
    “父皇说的哪里话,让留侯出入阿娘的宫殿并不合理,我又不是不懂。”刘元不客气地怼了刘邦,刘邦挥手道:“好好好,一切是朕的错,是朕满脑子的歪念头,你这心正得很。”
 
    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刘元正色反问道:“父皇是不希望我心正?”
 
    “朕很喜欢你的心正。”刘邦沉吟了半响回答刘元,心正而不存私欲,以天下为公,更以天下为己任,无论刘元做了什么,利于天下的事刘元会继续做下去,这就是刘邦信任放心刘元的最大原因,刘邦怎么会不喜欢。
 
    “晏子不死君难,你是想引出更多心正为民之人?”刘邦道出刘元今日给刘盈他们上的课,刘元道:“至少他们应该存着一颗正心教导人。”
 
    不管他们的心是正还是不正,刘元只要他们教人的时候存着公正之心,只有这样,他们教出来的人也会存了这样一颗公正之心。
 
    刘邦轻轻一笑,“你是煞费苦心。”
 
    用一个故事即告诫先生,也让刘氏的那些人都知道所谓的心正是什么,什么样的人能够获得人的尊重,又是什么样的人才可以为帝王者,纵被你所驳也会容忍你。
 
    “行了,跟我走吧。”刘邦肯定刘元用心,再说下去他也说不出刘元,还是不说了,带着刘元走吧。
 
    “送陛下。”吕雉听着刘邦话里话外的意思皱起眉头,却也无可奈何,刘邦要带刘元走,吕雉只能恭送,刘邦点了一句道:“总觉得皇后似乎变了一些。”
 
    吕雉心得暗惊,刘元直接就问道:“那于父皇来说,阿娘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好的坏的都有,看起来还是好的更多一些。”换了吕雉未必敢直问,而刘元即然问了,刘邦也就答上来,如实地告诉刘元。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