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红楼同人]红楼之不平事——外乡人

时间:2020-03-11 08:47:55  作者:外乡人
  “去请姑娘们过来。”贾母点了一回王夫人,便将此事撂开手去,“再让人将琏小子叫回来。”
  “是。”倚秀应下后,看了一眼一旁的鸳鸯,鸳鸯轻手轻脚的退出去吩咐不提。
  另一边提前用过晚膳的绯歌,一边朝着荣庆堂晃悠,一边想着刚刚听到的消息。
  绯歌想,许爵爷是个好人,许家太太也真是人美心善。为了保住长房最后的血脉……也是蛮拼哒。
  这事在绯歌心里转了一遍后,她一边往回走,一边还哼起了歌:“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待,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
  “噗嗤~”
 
 
第19章 
  贾琏住在荣庆堂,一日三餐都是跟着老太太一道用。眼瞧着快到用晚膳的时辰了,贾琏回荣庆堂时,正好在夹道那里与绯歌遇上。
  听着绯歌怪腔怪调的歌,贾琏一时忍不住便笑了出来。
  知道这丫头是个贫的,如今竟连和尚都编排,这也忒促狭了吧。
  绯歌是个特别的存在,也是荣国府养出来的标准副小姐。
  所有副小姐的习性她身上都有。不但有,她还有过之无不及。当然除此之外,她还有那些丫头都没有的优势。
  她是荣宁两府的丫头里最见多识广的,虽然这份见多识广是自幼被拐带来的但确实让她在府里被另眼相看。
  就是受重用的方式很另类。
  绯歌也是两府丫头里最有主意的那个,不声不响的就跑到衙门查户籍寻亲。从衙门回来得了老太太的赏赐不说,也没耽误她升级晋二等丫头。
  听跟她同屋的小丫头说,她还跟着大姐姐读书识字,就是女红拿不出手。
  荣宁两府有不少丫头见识了府中的富贵,总想着攀一回悬崖,做一回麻雀。就像二老爷房里的赵姨娘。
  当初那位可不就靠着红.袖添.香夜陪读的进了二老爷的眼。年轻,长的娇嫩,又会撒娇卖痴,趁着二太太怀宝玉的时候开了脸成了半个主子。
  而绯歌长的实在太好,她完全有那个资本。现在还长成,养在老太太院里的贾珠和贾琏每每见到她,都不由眼前一亮。
  不过她对他们哥俩的态度却从来都是一视同仁。不因为珠大哥哥会读书就高看一眼,也不因为自己是长房嫡孙未来的袭爵之人就恭敬讨好。
  更没有像其他府中丫头那样,因着老太太的偏爱和管家的二太太就捧高踩低,区别对待他们兄弟。
  珠大哥哥在国子监读书,每旬休息一日。通常回府的那天,荣庆堂和荣禧堂的丫头都会笑脸相迎,殷勤问候。而那些人里却从来没有绯歌的身影。
  还有一次,贾琏发现众人围着珠大哥哥的时候,绯歌就靠着廊下的柱子似笑非笑的挑眉看着,一点想要过去的意思都没有。
  就像是戏台子下面随时准备打赏的戏迷。
  府里人都说珠大爷人中龙凤,将来必会前程似锦,兴家旺族。而琏二爷自幼顽劣,文无天赋,武无天份。
  这样的话,从小听到大。仿佛是从记事起这些相似的,类似的话就一直在自己耳边响起。
  渐渐的,他便发现也许这些人说的都是对的。他样样都比不上珠大哥哥。于是珠大哥哥去了国子监读书,他去了族学混日子。
  所以贾琏也弄不懂,绯歌是真的没有‘上进心’,还是有什么旁的意思。
  抛开贾珠,贾琏养在荣庆堂,到是能够经常见到绯歌。
  抬头不见低头见,贾琏时常发现绯歌对着他的脸小声嘀咕过什么‘出道’,‘花路’。
  虽然听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但贾琏却能明白绯歌在夸他的容貌。
  夸他的容貌,却从未夸过他这个人,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
  ……
  总之在荣国府贾琏因着绯歌的好颜色和与众不同一视同仁的性子,对她印象颇深。
  不过贾琏也发现了绯歌对他们哥俩的关注度还没有堂弟宝玉脖子上的那块玉来的用心。
  眼睛亮闪闪的,带着好奇和……心动。
  贾琏想,如果哪天宝玉脖子上的那个宝贝不见了,说不定就是被她顺走了。
  贾琏一点都不怀疑如果给绯歌这个机会,绯歌会不动手。
  ╮(╯▽╰)╭
  别说,还真叫贾琏说着了。
  真有机会,绯歌说不定真的会动手。
  当然,她绝对不是觊觎那块玉,就是好奇它罢了。
  话又说回来,哪个看过红楼梦的现代人不对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好奇呢?
  谁不想亲手摸摸它,然后感受一下握在手心里的手感,或是再摔上几下看看它的结实度?
  而且除此之外,绯歌对宝钗的金锁也有些疑问。
  那金锁是实心的吧?
  绯歌有块银锁,是小时候家中长辈予她的。
  实心的,特别的重,戴在脖子上沉甸甸的。所以绯歌好奇,以薛家之财会叫自家闺女带个空心的吗?
  若不是空心的,宝钗天天戴着个实心的大金锁……所以说,这个时代真正需要的不是‘捡有玉的来配’,而是婚姻介绍所吧?
  “琏二爷这是打哪来?吃了吗?您内”
  国人见面时常都会说‘吃了吗?’,特别的自来熟。绯歌这会儿心情好,只当没听到刚刚贾琏那声笑。
  伙食太好,也不知道发胖算不算工伤。
  贾琏先回了绯歌那句‘吃了吗’的问话后,便自然的问起绯歌这首歌。“这唱的又是哪个旮旯胡同的曲儿?”
  “去的地方多了,谁还记得这些呢。晚膳的时辰了,琏二爷快些吧,老太太上了年纪,最是不经饿了。”
  说完手上做了一个请,叫贾琏先行。
  贾琏唇角的笑意微微往回收了一点。
  哪是老太太不经饿,而是老太太不会等他罢了。
  若是今儿迟到的是珠大哥哥和大姐姐,老太太那里必会等着人来了再用膳。说不定丫头媳妇们催了,还能换老太太一句‘不是很饿’的说词。
  不是不在意,只是贾琏早就知道他的在意谁都不在意罢了。而且真的因此远了老太太,他怕是也不会过得太好。
  若是娘还活着就好了。
  敏感多思的少年被绯歌轻飘飘的一句话弄得失去了所有说笑的心思,看了绯歌一眼,大步朝着荣庆堂走去。
  绯歌看着转身就走的贾琏,不淑女的耸了耸肩,继续迈着小步散后百步走。
  小屁孩~
  被贾琏打断,绯歌也没在继续唱那首跟小和尚有关的歌。转眼间又小声的哼起‘死了都要爱,不淋漓极致不痛快。’
  绯歌挺喜欢听歌,唱歌的。不过她记不住太多的歌词,再喜欢的歌她也只记得住GC的一部分。
  所以回荣庆堂的这一路,绯歌自娱自乐的玩起了串烧。
  ……
  许家观音庙那里,诚如绯歌想的那般,许家那位长房庶子正在准备剃度。
  许家太太临去前,便给庶子安排好了出路。
  十二岁不算小了,但也没多大。许家太太强势,有宁为玉碎的魄力以及没有任何顾忌同归于尽的心思,所以哪怕长房就只剩下许家太太一个女人,许氏一族和许家二叔也不敢小窥了她。
  生怕这位嗜血的劲头上来,像匹孤狼一般的见人就咬。
  这些事情,大家心里都有数,所以在许家太太去逝前,很多事情都处在观望状态。
  毕竟一个久病的人,也不会活太久。
  许家太太确实如所有人想的那般,在丈夫和儿子相继去逝后万念俱灰。对于庶子,许家太太原本也看不上,或者说不想看到的冷漠对待。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庶子的存在于许家太太又有了许多不同。
  四时清明,他们夫妇身后总得有人扫墓祭亲吧?
  儿子夭折,总要过继子嗣祭拜吧?
  庶子是丈夫的血脉,是儿子在血源上最亲的人。保护好庶子,过继其子到她儿子名下为嗣,好像庶子也不是接受不能了。
  这么想的许家太太,一边大张旗鼓的将许家明面上的产业都划给观音庙,一边将她的嫁妆和一些不为人知的产业都留给庶子。
  她知道她活着,还能庇护庶子。她若是死了,庶子未必能保下那些家产,便是性命怕是也难保住。
  更别提将来光耀门楣,替他惨死的父兄讨回公道了。
  于是临去前,许家太太又做了安排。
  她大闹许氏宗族,不管不顾的说要去告御状。说许家二叔联和许氏一族欺负他们孤儿寡母,说她儿子就是被觊觎爵位的许二叔害死的。
  什么危言耸听说什么,怎么能攀咬更多的人就怎么咬。最后生生逼得许氏一族和许家长房办了分宗的手续。
  分宗,而非驱逐出宗。
  宗族有时候是庇护,有时候是束缚。若不分宗出来,哪怕她生前安排得再好,庶子这辈子怕也要受宗族制约,难以出头。
  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庶子将来还俗做的准备。
  没错,就是还俗。
  跟旁观者清的绯歌想的一样,许家太太有意叫庶子先剃度出家,避于观音庙中。
  等几年后年岁渐长,旁人或多或少遗忘他后,再还俗回家成家立业,出仕入市。
  可以说这大半年来,她花在庶子身上的心思比过去十几年都多。可有什么办法呢。是人就有软肋,许家太太的软肋除了儿子就是身后事。
  还有为自家那个愚笨蠢货一般的男人伸冤。
  她男人身体极好,也是带过兵,打过仗的人。临走时还没放弃那个愚蠢的念头,将为睿亲王平反的事情郑重交给了儿子。
  不但如此,这位还准备用他那只通了九窍的读书天赋给睿亲王著书。
  当时她是怎么想的?
  她想大鞋底子抽飞他。
  到底是心疼自家男人,不管许家太太心里怎么想,还是花了大价钱打点押解的兵丁,又让家里的老仆带了吃食银两不远不近跟着押解的队伍,以便照顾。然后都没有回来……
  将这些事情细细的说与庶子听后,许家太太这才不甘的咽下最后一口气。
  这些事情都不足与外人道,旁人无从得知时却被卷土重来的九星旗加了特殊关注。
  除此之外,绯歌也暗搓搓挤进了荣国府出门的小队,准备亲自去祭拜一下那位许家太太。
  不为别的,只为有人还愿意为她老子说句公道话。
 
 
第20章 
  荣庆堂的晚膳几十年如一日,一直是儿媳妇侍候着婆婆和未出嫁的姑娘用膳布菜。
  元春,迎春和贾琏分坐贾母两侧,安静的由着大太太和二太太侍候。
  二太太一脸慈爱的给贾琏夹了一筷子菜,贾琏则头都没抬的就吃了进去。
  绯歌进来的时候,正好看到这一幕。心忖了一句,若她也能上桌吃饭,哪怕撑死也不下桌。
  其实对贾琏这人,绯歌心里挺矛盾的。
  这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不说,他特么还挺能作。
  为啥这么说呢。
  看过红楼的人都记得贾琏那三段桃色新闻。
  一个是晴雯的表嫂多姑娘,一个是鲍二家的,还有一个就是吞了金的尤二姐。
  贾琏是府里的爷们,再怎么不受重视应该有的待遇还是能拼凑出来的,巧姐儿出花,他挪到外书房,身边总有小厮和侍候的丫头吧。
  这么多人给他收拾铺盖,还真能让多姑娘的一缕头发夹带进内院?这要不是贾琏故意的,打死绯歌都不相信。
  再一个鲍二家的那事,贾琏不但拿了银子,还拿簪子和缎子打赏鲍二家。开的是谁的箱子,用的又是谁的东西?
  若真不想让凤姐儿知道,他何不多拿几块银子打发人到外面采买去?用了凤姐儿的东西,他真想瞒凤姐儿吗?
  不见得吧。
  最后就是尤二姐那里,小花枝巷子可离荣宁两府不远呢。用的还是宁国府那边的人侍候新二.奶奶。
  两家下人是什么脾性,贾琏能不知道?既然知道,还要这么安排尤二姐,这是生怕凤姐儿那小辣椒不知道呢吧。
  所以原著看完后,绯歌对贾琏的印象真是太一言难尽了。
  作,真特么能作。
  每每想到这里,绯歌的脑海都是贾琏呲牙对凤姐儿嘚瑟的贱兮兮样子。
  ‘来呀,互相伤害呀~’
  .
  此时看着贾琏淡定用膳的样子,心想也就这几顿了,好好享受吧。你们家那只雌老虎已经开始起跑了。
  凤姐儿和贾琏的亲事已经定下来了。不过为了方便凤姐儿往来,这事并未大肆宣扬,只是心照不宣罢了。
  虽然在绯歌看起来凤姐儿对嫁给贾蓉更心动一些。
  除了容貌比贾琏更出众外,贾蓉其他的条件也比贾琏好。
  也是哈,宁国府不但没有强势的二房,上面也只有一个不得宠的继婆婆。
  而荣国府,太婆婆,继婆婆,姑母加叔婆婆不说,还有珠玉在前的贾珠和被寄予厚望的元春,衔玉而生的宝玉……
  晚膳就在绯歌脑子里开着布加迪横冲直撞下结束了。膳毕,贾母移步花厅,带着孙子孙女聊天消食。绯歌一边上前代替抱琴立在元春身后侍候,一边听着贾母等人闲聊。
  没什么正经有用的料,都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听得绯歌很想打哈欠。
  其间李嬷嬷还抱着宝玉过来让大家逗弄了一回,才又抱回碧纱橱。
  以前看红楼的时候,一直以为宝玉是贾母的心肝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等真的身在此中,你才会发现贾母的疼爱也是可以收发自如的。
  也许在贾母看来,宝玉还未记事,现在就‘疼爱’太早了些……
  丫头们轮流去用晚饭,等丫头们都用完晚饭回来,也到了老太太就寝的时辰。
  丫头们都要轮留守夜,绯歌在第一天守夜后,就被特批再也不用她守夜了。
  这死丫头为了偷懒,一觉睡到天亮,等天亮了丫头们进来侍候元春了,她还赖在那里不起床。
  ╮(╯▽╰)╭
  内九城少有占地大的观音庙,加之又是前一等子爵府改建的。所以许家的这座观音庙自打开了庙门的那一天,香火就一直很旺。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