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正好可拿了去送给王子腾。这样的事儿王夫人必委了自己去办,那便可借机求求舅老爷。王子腾一句话,京中衙门还敢不放人?
于是便连忙走来回王夫人。
王夫人听了周瑞家的主意,皱了皱眉:“那可是老太太给林姑娘的。”
其实王夫人压箱底的哪里能没有些古玩字画,连着贾政也常用公中的钱去倒腾这些玩意儿。
只是她的钱财在元春那里花狠了,剩下的还想着留给宝玉,所以才不肯拿出来去送给那从前不睦的嫂子罢了。
虽然她有个爱舍米舍钱,斋僧敬道的名声,但其实吝啬上头不比邢夫人好多少,除了用公中的钱假大方,别的便是赏丫头,也都是拿自己过去的旧衣服赏人,不见什么真正的好东西。
周瑞家的递上茶来:“太太细想,自打林姑老爷回京这半月,林姑娘可曾往咱们家来过?连自己府上都三日才能回去一趟呢,何况这里了。便是日后回来,不过也就在府里略坐坐,那副画少了她也未见得发现。”
“再者,那是老太太的体己,说到底还是我们贾家的物件儿,便是林姑娘见没了那画,以她的心性也未必好意思问的。且我只管告诉紫鹃,说夫人拿来挂一挂好待客,日后再还回去,她也不能说什么。”
“要说为这个告到老太太跟前儿去,林姑娘只怕也丢了她林家的面子,叫人说她贪贾家的东西,顶多背后自己哭一会子罢了。”
周瑞家的常年在二门里头,仗着王夫人的体面,对这些姑娘小姐的性子都很熟悉。
譬如迎春是懦弱,被人拿了她的东西也不敢嚷出来。
而黛玉则是清高,不管多珍贵的物件儿,老太太不主动给,她从未开口要过。
于是她捏准了黛玉不会声张此事。
更是越发劝王夫人:“退一万步讲,便是真闹了出来,太太只说求舅老爷伸手帮衬宫里的大小姐,老太太也就没话说了。大小姐自然是要重过林姑娘的。”
王夫人想了想,倒还真是这个道理。
林如海归京,显见的跟贾家疏远了,老太太剃头挑子一头热有什么劲,还不如将好处给了同为四大家族的王家呢。
况且王夫人这些日子对黛玉那是委曲求全,时时端着笑脸。
偏生黛玉越来越像贾敏未出阁的样子,一点儿不给她情分脸面。如今能叫黛玉吃一个说不出的委屈,王夫人心里也只有趁心的。
于是果然叫周瑞家的劝的意动,叫她去黛玉房中将那副画取了来,送给了王子腾夫妇。
偏巧雪雁跟了黛玉回家去,紫鹃又不晓得贾母的画被黛玉收了起来,这挂着的倒是保宁侯府送来的礼。
见王夫人打发周瑞家的来要,她也不敢不给。
且说黛玉和商婵婵如今还在宫里优哉游哉的读书度日呢,根本不知道荣国府内之事。
商婵婵见黛玉如今回了自家,从前眉宇间那些忧愁也不见了,心里也十分欢喜。
因她知道林公在书里中年病逝,于是拐着弯的提醒黛玉多注意林公身体。
黛玉倒是不担心,只笑说父亲身子康健,倒是叫商婵婵纳闷。
其实林如海身子底子并不差。
他虽是走的文举,但本朝科举,春闱可是分为三场九日。整整九天,举子们吃住都在贡院里自己那间小小的房间里,跟坐牢也差不多了。管你是官宦子弟还是寒门子弟,全都关进小隔断没有额外照应。那真正身子孱弱的,考着考着就抬出去了,也等不到考完。
林如海既然年少时能坚持完九天,说明底子也算强健。
何况林家传承多年,岂能没有些养生之道。只不过那时他妻丧子亡,心灰意冷,又兼之在江南宵衣旰食,毫不顾惜自身,这才导致早早离世。
但如今他既然有黛玉这个牵挂,心有寄托。又调回京中,善加保养,身子骨倒是还算康健。
只是商婵婵不知道,平白担忧此事。
甚至还私下请谢翎多关注此事,也算是给谢翎一个在未来岳父跟前表示的机会。心道但凡他不是个傻的,就知道该多亲近关心林如海才是。
搞得谢翎一头雾水:他知道商婵婵喜欢林黛玉,但不至于喜欢到连人家爹都格外关心的程度吧。
不过既然是未来妻子的嘱咐,他还是不打折扣的执行任务。
林如海入京后将女儿接回家,自然用自己的帖子请了宫中太医来为黛玉调理,少不得也要给自身请脉。
谢翎常在宫中,就去太医院问询了一番,得了个林公身子无恙,只是车马劳顿又是时隔多年入京反而有些水土不服这样的答案来。
商婵婵这才把心放下一半。
作者有话要说: 接下来便是王氏的打脸之旅~
----------------------
感谢在2019-12-06 20:23:37~2019-12-07 19:28:1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一碗螺蛳粉、糯香碎银子、41230766、一条野生的小白龙、珞萱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条野生的小白龙 10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7章 东窗事发
转眼又到了宫中读书三日一歇的日子。商婵婵傍晚出宫前, 就请黛玉明日上保宁侯府去玩。
黛玉笑道:“明儿父亲也休沐,说要带我去荣国府呢。父亲回京半月余,我们竟一直未去过。外祖母打发人问了好多回,我生辰时也叫凤姐姐亲自来送了许多东西。”
过了花朝节,黛玉便是十一岁了,本朝算生辰又常以虚岁计数。十二岁的姑娘, 许多人家便开始考虑亲事了。
勋贵官宦人家女子倒是不崇尚早嫁, 但这婚事总要早早打算起来,精挑细选一番。
如今林如海回京,眼见得与荣国府颇为疏远, 惦记着她“两个玉儿”婚事的贾母能不着急吗。
简直恨不得林如海哪天在路上叫石头砸昏了头,然后立刻答应宝玉跟黛玉的婚事。
商婵婵听黛玉要去荣国府, 倒想起史家来了, 笑眯眯道:“听说上回林大人休沐, 史家两位侯爷带了史湘云上门致歉去了?偏生咱们在宫里见不着。”真是太遗憾了。
林黛玉如今回了自己家, 早已不在乎这些贾家旧事。
见商婵婵还这样念念不忘倒是笑了:“罢了婵婵,我瞧你在这些事上可称得上过目不忘,倒是书上的字, 跟你没什么缘分。念几遍都是记不住的。”
两人说的兴起,甚至挤了同一乘软轿,直到出宫才分开, 上了各家的马车。
林如海为女儿身子考虑,是以请太医开了诸多药膳方子,免了黛玉日日吃那些苦药汁子和药丸子。
医书道平肝养胃, 食谷者生。要是没有大症候,只要能用些合宜的饮食,便足以养人了。
连太医都说,荣国府内配的那人参养荣丸,人参肉桂太多了些。倒不如从前林家的方子吃了见效。
何况再喝那些黄连一样的苦药汁,如何还能有胃口进食呢。
此时父女两个相对用饭,林如海也不要许多人服侍,亲手给女儿舀了汤放在眼前。
因笑道:“明日去荣国府,玉儿可要给你的姊妹们带些玩物?今日我叫林忠先将那些古玩玉器整了出来登过册子,待用过饭后,你去挑一挑,我也不知你们女儿家喜欢什么。”
黛玉眉目弯弯笑了笑:“二姐姐喜欢棋,我去寻一副好棋给她带了去。三妹妹那里需得两部书。倒是四妹妹喜欢作画呢,偏生手里纸笔颜料都不齐备,不知咱家这些带上京来不曾,横竖我如今也不常在家,不如送去给四妹妹。”
说来她也有些感慨。
年前因着她要入宫,贾母开了好长的单子叫凤姐儿去预备,上头笔墨纸砚自然不消说,那些画器也是一应俱全。
虽则宫里自不会缺,但听说各府都着人给自家姑娘备了,贾母自然也催人去办。
可惜黛玉并不怎么爱画,入了宫也白放着。
倒可怜惜春这样喜爱作画的,平素竟只有两支着色的笔,并赭石等四样最寻常的颜色罢了。宁国府那边不管,荣国府这里谁又会当回事呢。
而在林如海这里,听了贾家自己嫡出小姐的待遇,不问便可知黛玉在那里是什么情景了,于是暗自冷笑了一声。
只是不愿再提起恐惹女儿伤心才罢了。
于是只是温言道:“咱家这些都是全的,只是有些放旧了,倒不好送人。明儿一早我打发人出去买一套新的来给四姑娘,才不算失礼。”
黛玉笑着点点头:“说起画来,明日我且得回去将商家妹妹送我的画拿回来,白挂在那里若是让人碰了污了倒不好。”
还有许多她素日写下的诗稿,看了一半的书,那日走的急没有带走,这次正好可以带回家来。
等次日黛玉看到墙上空空如也时,脸色当即就变了。
紫鹃连忙解释道:“姑娘,原是二太太那里,说要待一个极要紧的客。听说姑娘这儿有一幅老太太送的顶好的字画,便说借过去略挂一挂就送回来。只是……只是这也有几日了,我也不好去催的。”
黛玉只觉得心口发闷。
她何等聪明,一听便明白这幅画多半是回不来了。王夫人说借去挂一挂,自己这个晚辈如何能去要?岂不是失礼。
可是这并不是贾母的画!这是婵婵送给自己的画。
黛玉在贾家这些年,当面背地受的那些风言风语多少有落在她耳朵里的,只因寄人篱下,说出来反而更没意思白叫人添了话头,只能暗自气闷落泪。
可如今,她也得太后教养了数月,太后既喜欢,皇后又明里暗里护持,她在宫中便处处叫人敬着。
养移气居移体,她早已不似从前那般只会默默躲着伤心了。
于是此时她转身就往外走,要去王夫人跟前问一问此事。
就算她是长辈,也没有这样的道理!
紫鹃毕竟跟了她多年,倒不忍见她吃亏,于是连忙拉住她道:“姑娘。您如何就自己要去。”
“二太太但凡说一句这本就是荣国府的画,你岂不是白白叫人议论贪图这府里东西?便是拿回来也要受委屈的。要我说,如今姑老爷在呢,姑娘只管请姑老爷做主就是了。”
紫鹃也不知王夫人会把画送了人,只当王夫人不想还。
那黛玉便是去要了回来,对上个长辈,也要受些言语了,所以连忙拉住黛玉。
黛玉也是方才恼了,如今叫紫鹃一说,便站住身子。
是了。这早已不是她从前寄居荣国府的日子,如今她是跟着父亲回来做客的,万事都有父亲呢。
想着紫鹃方才为了劝她,也算是大着胆子说了王夫人的不是,于是便拉着她的手道:“我知道你的心是为我好,可你是这家里的人,从此后便不要再向着我了。”
“你原就是老太太的人,我去请老太太的意思,再叫你回去伺候,免得你在这里守空屋子。”
紫鹃含泪道:“姑娘来的这几年,吃了多少苦我是看在眼里的,如今可算好了。”
“姑娘也不必去替我回,咱们屋里清净着呢,我倒不愿意回去争那些闲气。我便在这里守着屋子,等姑娘偶尔回来住一两日也是好的。”
黛玉见紫鹃居然落泪,多年的委屈气闷也涌上心头,跟着眼圈有些红。
而宝玉知道黛玉回来,欢喜无尽的跑过来,却见两人相对垂泪,连忙问着缘由。
黛玉不愿对宝玉说其母的是非,于是只是遮掩过去。
又将从家里带来的各色礼物分送了宝玉和三春等人。
虽然贾母苦苦挽留,但晚膳后林如海还是带着黛玉离了荣国府。
上了马车后,林如海便问道:“玉儿,今日你魂不守舍似的,方才当着人为父也不好问,如今你可说了罢。”
黛玉略有些踟蹰。
她向来聪慧心细,什么事都放在心里思量许多。经过这一日,她倒有些不想告诉林如海了。
若是让爹爹去要回来,只怕要跟荣国府起龃龉,那府里的人能说出什么好话来?只怕自家的有理也变作了没理。
但林如海既然看了出来,她便不再隐瞒,低声将此事说了。
林如海一听,当时便觉得怒火往上冲。
他回京后,其实并没有细问黛玉在荣国府这几年的经历。一则不忍女儿再提起此事伤心,二则他心里也有数。
可是如今真听女儿当面说起来,却比看信中字句更让他恼怒十倍。
而黛玉见父亲脸色阴沉,便道:“爹爹,若是旁的女儿也就罢了。可那是商妹妹送给我的新年之礼。来日她若是问起来,女儿竟是无话可说,白辜负了她的心。”
林如海沉声道:“什么叫旁的也就罢了,便是你的一页纸,也不能就此算了!他们府上未免欺人太甚!”
说着扬声吩咐了一句,让马车立刻掉头回荣国府去。
林如海去而复还,贾琏迎出来也不怎么理会,直接往内去见贾母。
贾母这里也很诧异,不知有什么事。而林如海也不肯就说,只说请贾政来一见,有事请教。
王夫人是嫂子,林如海当然不能当面与她对峙去,便只请贾政来。
贾母见林如海神色严肃,以为有什么朝堂中事,忙命人请了贾政来。
谁知道林如海开口所说的事居然是王氏私自拿走黛玉之物!而且那还是保宁侯府送给黛玉的画!
听林如海说完,贾母和贾政两个俱是气的面色煞白。
贾政此人,不管骨子里是真君子还是假君子,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是个格外特别极其注重脸面的人。
他这一生,官也就这样了,爵位也没他啥事,所以他必须要个好名声,能将大哥比下去。
这样才好名正言顺跟着贾母住在荣熹堂——全因兄长不成器,他只好能者多劳,代兄就近侍奉母亲——得了便宜旁人还会夸他。
况且他本身也是个迂腐之人,只要不是损害他利益的规矩,他都十分遵守,好听世人赞他一句人品端方,清素正直。
如今王夫人这件事是不但侵害了他的利益,更要命的是还打了他的脸!于是被戳中死穴的贾政,怒火“噌”就窜上来了。
而贾母更觉得老脸火辣辣,上回林如海说要黛玉收拾了东西走,贾母还说她做主给黛玉原样留了这屋子,谁都不准动呢。
结果今天就叫林如海问上门来丢了东西,还是贾家当家夫人拿的!这简直是活生生打贾母的脸,让人说这荣国府倒像个贼窟窿了。
29/125 首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