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易楠苏伊

时间:2020-04-03 09:43:34  作者:易楠苏伊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9章 
  正月初八, 陆时冬成亲, 全家人都换上新衣,唢呐班子早在前一天就到了。
  全村老少全部挤在陆家院子看热闹。
  给儿子娶亲,陆老头也是尽全力给他撑场面。光彩礼就给了五十两, 再加上置办的一些聘礼,生生把陆家给掏空了。
  虽说洪氏和陈氏都有些不满意, 可张莫斗早就承诺会把所有东西都带回来。她们再多的不满也只能憋回肚子里。
  一连串鞭炮响起, 一抬抬嫁妆抬进院子里,村民们围上来看着这些好东西惊呼连连。
  三十六抬嫁妆。不说三十六条腿, 也不说压箱三十六件生活用具,就说张家给的十亩良田,就让村民们羡慕不已。
  良田啊?有钱都未必能买到的良田,一亩值八两银子的好田,就这么送出去了。
  大家望着新娘子,好像在看金疙瘩。
  不少人看着陆时冬的眼神都红了, 婆娘有这么多陪嫁,哪怕一辈子不出海也足够他花了。
  木氏抱着囡囡待在房间里,透过窗户看向外面, 心里忍不住嘀咕,也不知道四弟妹为人怎么样?好不好相处。
  大丫看完嫁妆跑进来讲给亲娘听。
  木氏听了,摸了摸女儿的脑袋, 表情微动。
  晒嫁妆,拜完堂,吃喜宴, 再然后是闹洞房。
  天色已经黑了,陆时秋没有掺和进去,抱着女儿在房间陪她玩。
  大丫三个白天跑来跑去疯玩,累得不行,这会儿已经睡了。
  木氏问陆时秋,“我听大丫说四弟妹的嫁妆很多,是不是真的?”
  陆时秋丝毫不在意地点头,“是啊。加起来估摸也有两百两。”
  多少银子跟他都没关系。他们已经分家了。
  木氏抿了抿唇,试探着问,“嫁妆多了,在婆家就有底气。你看大嫂为啥比二嫂得娘喜欢,不仅仅是因为大嫂是她娘家侄女,还因为大嫂嫁妆多。”
  陆时秋摇着拨浪鼓,随口‘哦’了一声。
  木氏见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只能再接再厉,“咱家都是闺女,囡囡也没个兄弟,将来肯定要三个姐姐帮衬。如果多给她们些嫁妆,嫁个好人家,对囡囡也是一件好事。”
  陆时秋终于抬头,深深看了她一眼,直看得木氏坐立难安,他才开了口,“那得看她们是不是有良心。如果她们待囡囡好,我当然乐意给她们寻个好亲。陪嫁也不吝啬。要是没良心,那就一文不给。”
  如果囡囡当了官,他肯定会给她们寻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如果囡囡考不上,他得多给囡囡攒点钱,让女儿下半生过得舒坦点。至于另三个女儿,也只能嫁给普普通通的人家。嫁妆嘛,只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他也不是她们的亲爹,这么做,够意思了。
  木氏见他这么说,当即点头,“放心,大丫三个都很懂事。你看大丫白天还知道帮我带囡囡呢。”
  陆时秋点了点头。
  第二日,陆时秋起来的时候,张氏已经做好了饭菜。
  张氏是个圆脸,微微有点胖,穿着一身红棉袄衬得她皮肤白皙细腻,看着就讨人喜欢。
  陆婆子对这个儿媳很满意。接茶的时候也没有故意为难,很爽快就给了红封。
  张氏似乎很喜欢小婴儿,头一回见到囡囡,想要抱抱孩子。
  木氏给她打个预防针,“这孩子白天只要我和大丫。也不知道要不要你?”
  张氏点了点头,接过孩子。
  囡囡在她怀里很是乖巧,不哭不闹,眨巴着大眼睛静静地看着她。
  木氏瞪圆眼睛,笑道,“她喜欢你呢。”
  张氏摸摸囡囡的小脸,从身上掏出一颗银花生,“这是我给孩子的礼物。希望她能平平安安长大。”
  送孩子这么贵重的礼物,木氏还是头一回见,推辞不要。
  张氏非要给,“我给孩子们都准备了一件礼物。可是这孩子太小了。不适合用。所以就单独买了这个。三嫂可别嫌弃。”
  木氏见她这么说,只好替囡囡收下。
  张氏抱了一会囡囡,就重新把孩子递回给木氏。
  她确确实实给家里每个孩子都准备了礼物。人手一件麻布做的布袋。女娃还多了一样头花。
  “这些都是我做的。我待在家里也没事,就喜欢捣鼓这些东西。”
  木氏投桃报李,当即就毫不吝啬夸赞起来,“你这手艺真不错。孩子身上挂这个,能装不少零嘴。”
  张氏笑了笑,眼睛弯成月牙,腮边露出两个小酒窝。
  陈氏也点头,“是不错。这样闺女去海边捡海货,上山摘野果都有地方放了。”
  洪氏下意识呛她,“这是麻布做的。你当是篮子啊。弄脏就洗不干净了。”
  陈氏低下头没说什么,张氏见两人呛起来了,手紧紧攥着,微微有些尴尬。
  陆婆子打圆场,“行啦。快点吃饭,明儿还得进城打短工呢。”
  大家各找各位。
  男女分开座。孩子们有的跟着爹,有的跟着娘。
  望着这桌饭菜,陆婆子笑容僵住了,这粥怎么熬得这么厚?而且居然不是面糊糊,是大米粥?
  我的天老爷,这老四媳妇是霍霍了家里多少大米啊?
  还有昨天宴席那么多剩饭剩菜弄哪去了?这桌上怎么炒的是新菜啊?
  陆婆子捂着胸口心疼得不得了。
  洪氏不嫌事大,嚷嚷开了,“我的娘咧,四弟妹,你还真是个大小姐啊?早饭弄得跟过年似的。”
  张氏捏着筷子的手顿住,神色慌乱地看向其他人,待看到婆母脸色煞白,她咬着下嘴唇,也不跟洪氏争辩,诚心道歉,“娘,我做得不对,您直管说,我一定改。”
  这态度好得不得了,哪怕陆婆子肉疼得不行,也没办法再责罚她,“那你下次注意。你两个嫂子做啥,你就做啥。”
  张氏点头答应。
  陆婆子满意了,又问,“昨晚的剩饭剩菜呢?”
  “我都倒了。”见陆婆子脸色僵住,张氏忙补充,“我在娘家的时候,剩饭剩菜都是喂猪喂鸡的。”
  洪氏咬牙道,“四弟妹,咱家没有猪,也没有鸡。”
  张氏惊讶地‘啊’了一声,想了想,“没事。我待会就去买一头小猪仔。我在娘家时,猪和鸡都是我喂的。”
  这下子不仅洪氏目瞪口呆,就连陈氏都侧头看她。
  张氏见两人这惊讶的眼神,求救般地看向婆母,“娘,我又说错什么话了吗?”
  陆婆子摆了摆手,“没有。”她张了张嘴,“可是我们家没粮食……”
  她说到一半顿住,突然想起四儿媳妇带着良田陪嫁的,她一拍大腿,“哎哟,是应该买小猪仔。你那十亩良田都种红薯,家里也吃不完啊。”
  张氏笑弯了眼,“我也是这样想的。”边吃边跟陆婆子说起养猪仔的心得。
  陆婆子的想法是未来三个月不出海,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多养几头猪。
  张氏却道,“猪仔多了容易生瘟病,养两三头就行。”
  陆婆子有些遗憾,但也怕猪真的生病,到时候粮食就打水漂了。于是采纳了儿媳的意见,买三头猪。再买三十只鸡。
  洪氏和陈氏见两人滔滔不绝,表情相当精彩。
  可以预见,等休渔期过后,张氏肯定不会出海打渔。
  而且就冲陆婆子的劲头,张氏未来的地位极有可能会超越洪氏,成为最得她意的儿媳。
  女人们的心思,男人们自然不懂,也不会掺和。陆时秋更是毫不在意。
  吃完早饭,他就带着一家老小以及宏一去县城了。
  时间一眨眼到了六月。囡囡满一周岁。
  陆时秋打算给囡囡办一次庆生宴,特地带她到街上置办抓周用的物什。
  杂货铺正好就有抓周用的一整套行头,非常齐全,几乎你能想到都有。
  陆时秋不用费功夫找,直接买了一套。
  走的时候,囡囡小胖指指着店里一个色彩斑斓的蹴鞠,咿咿呀呀个不停。
  陆时秋只能停下来问这个蹴鞠多少钱。
  掌柜报了价格。
  陆时秋跟他讨价还价半天,对方招架不住,便宜五文卖给他了。
  付完钱,陆时秋把蹴鞠塞给囡囡。
  小姑娘立刻咧嘴笑了,露出几颗小奶牙。
  陆时秋瞧着心都跟着暖和起来。他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抓周大礼盒出了杂货铺。
  两人走在街道上,囡囡乐得咯咯笑。
  瞧着女儿高兴成这样,陆时秋有些吃味儿,“也没见你那么喜欢爹。就这么高兴?”
  囡囡冲他吐了个泡泡,转头的时候,小手没抓稳,蹴鞠轻飘飘掉到地上。
  陆时秋正想弯腰去捡,街尾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越来越快,陆时秋抬头去瞧,马车丝毫不见减速,就这么直直冲了过来。
  陆时秋眼急手快闪身躲开,一不小心,崴了脚,疼得他整张脸都皱了。
  这啥人呐?
  居然在这么窄的街道上横冲直撞。差点撞到人了,居然连速度都没减一下。
  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马车正好撞飞两个百姓。
  那两人听到马蹄声,飞快闪躲,可已经来不及了。
  两人直接摔倒在地,年轻些的小伙子只是磕到膝盖,那中年妇人却是鲜血喷了出去。
  车夫瞧见撞到人,立刻勒紧缰绳,禀告马车里的主人。
  从马车里扔下一锭银子,冷冽的女声传来,“快走,不要耽搁时间!”
  陆时秋就在这时冲上去,拦住马车,“你们不准走。你这马车速度也太快了。刚刚要不是我闪得快,你差点把我们父女俩撞死。你给我下来,跟我去见官。”
  车夫一鞭子甩到陆时秋脚边的地上,虎视眈眈看着他,“这是佳慧公主的马车,识相的快点让开。要不然你吃不了兜着走。”
  佳慧公主?陆时秋脑子呆愣一瞬。
  他抿了抿唇,在心里呼叫四乙,“你觉得我去告官能告赢对方吗?”
  1111很快答道,【不能。佳慧公主很得皇上宠爱。就算她真的犯罪也得交由大理寺处置,县令没资格审判。你惹得起吗?】
  陆时秋憋闷,“这坑爹的世道。她差点撞死我,我还不能为自己讨个公道。”
  1111沉默良久,才幽幽道,“这就是古代的封建等级啊。”
  就在这时,马车里又扔下一锭银子砸到陆时秋身上,“快走!本宫赶时间!快点去县衙。”
  车夫也不跟他废话,当即跳上马车,狠狠一甩鞭子。陆时秋手忙脚乱接过银子,人还没站稳呢,马车就动起来。他赶紧闪躲。
  没一会儿这辆华丽的马车就消失在街头。
  身后围观群众指着那辆马车,纷纷谴责佳慧公主太过横行霸道。
  陆时秋从未像今天这样清醒地认识到,就算他女儿真的当了官,还是有不少人惹不起,比如说这些生下来就尊贵的王爷公主。
  陆时秋原以为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可没想到三个月后月国变了天。
  “皇上被金人掳走了。”百姓们得知这一消息,集体炸开了锅。
  一国之君被金人掳走,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劲爆的。
  陆时秋觉得这消息有些太扯了,皇上远在京城,全国最中心的地方,金国在月国以北,相隔几百里路程,这怎么可能呢?太悬乎了。
  去顾家饭馆给二掌柜送钱的时候,陆时秋多嘴问了一句。
  对方也没否认,“这消息是那些镖局去京城走镖得来的。千真万确。”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止是皇上,还有太后,贵妃,佳慧公主也一起被掳走了。听说皇宫都被金人洗劫一空。”
  陆时秋注意到佳慧公主这个四个字,他脑子里立刻浮现那个撞了人都不下车的公主?好像就是佳慧公主。
  他都可以想像对方到了金国将会面临怎样的对待。
  陆时秋原本应该幸灾乐祸的,但是他还是有些想不通,“可是金国是怎么掳走的?皇上在皇宫呢。几千人也掳不走吧?如果几十万人到京城,怎么我们啥都不知道呢。”
  二掌柜翻了个白眼,“你傻啊。从金国到京城又不是只有盐俭县一条路。太原府也跟金国接壤啊。他们是从那边走的。”
  从未出过盐俭县的陆时秋自然不知道这个,他此时也六神无主起来,“二掌柜,你说咱们月国是不是要变天了呀?”
  二掌柜点头,“那肯定的啊。皇上都被掳走了,肯定要换新皇帝坐。可惜啊,皇上连个皇子都没有。”说到这里,他有气无力道,“这皇位只能是信王或宁王来坐了。宁王身体不好,八成要落到信王手里。”
  陆时秋总觉得他表情有些勉强,“你怎么了?”
  就算换个皇帝,二掌柜也不用这副死了娘的表情。
  二掌柜叹了口气,小声道,“我们县令跟信王有杀父之仇。我担心信王登基会找我们县令算账。”
  县令要是遭殃,他们这些依附县令的人也会跟着一块倒霉。
  二掌柜哪还高兴得起来。
  陆时秋心里一个咯噔。脑子里头一个想到的是:女皇登基?
  不怪他这么想,而是信王有许多兄弟,他要是死了,皇位怎么也不会轮到女儿。
  所以只能是女皇结束这乱世。
  陆时秋也不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四乙也不肯给他提示。
  陆时秋得知新皇登基的消息已经是两个月后了,新皇并不是二掌柜以为的信王,而是身体欠佳的宁王。
  用二掌柜的话来说,宁王行武出身,却是个贤王。百姓们也多是听说这人品行极佳。像红薯、玉米这些高产的农作物就是他从海外带回来的。
  这样的人登上帝位对百姓来说是件大好事。
  到了年底,陆时秋又得知一个消息,县令大人升迁了。从正七品升至正四品,连跳五级。
  比起新皇登基,盐俭县的百姓们显然更在乎这个。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