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包呢?”冰兰四下没找到包,问道。
冯澈从木柜子里将冰兰的包找到,冰兰从里面拿出徐奶奶给的吃的,还有自己买的,一倒一堆。冯澈过去拿了一包果脯去一旁边吃边看书。
真是脸皮够厚!冰兰整理出一包,这是给徐大夫的。不知道徐策走了没?他要的打火机应该给他。睡得太多,冰兰起来出去溜达。
“你行不行?”冯澈在后面问。
“现在我可以跑步”冰兰说的是实话,睡醒后更觉得神清气爽,外面分外安静。医院大门外一个男子在那里站了许久,他一直看着冰兰病房的灯光。冰兰的出现让他一惊,然后是一喜。
“林老师”
“普布”
“林老师,真是对不起,我不知道卓玛会对你那么做!”普布惭愧又自责。
“普布,你不用自责了,这事与你没关系。做错的只有卓玛,回头跟尼玛校长也说说,没必要为了一句承诺葬送你的终身幸福。你喜欢就娶,不喜欢就不娶。
她一直很照顾我,千万别因为这事难过伤心,伤了身体。明后天我会返回北京,去把募捐来的书本都带回来,给那些渴望学习的孩子”
“林老师”普布不知道该说什么。
“快回去吧!别让尼玛校长惦记你”冰兰报以微笑。目送走普布,冰兰在街上溜达了一阵子才返回病房。
冯澈还在看书,看她进来起身道:“看来你是没事了,既然没事我去睡觉了,明早自己去做饭”
冰兰大好的心情再次被破坏,一屁股坐床上不去看走的男人。
早上很早起来,医院的厨房里做饭的大婶告诉冰兰那盆鸡汤是给她炖的.有挂面,有米饭。
自己做就自己做吧!要了一碗米饭做了蛋炒饭,配上酸笋丁,再来一碗鸡汤正好。
准备好了,冯澈进来,端起炒饭就吃起来,“谢谢”
冰兰气得要骂人,想到昨天这家伙背着自己跑了十来里地便压下浮躁的心,接着去炒,这次做了两碗,给徐大夫一碗。
两个人吃完良久徐大夫都没回来,返回病房后,医生再次检查冰兰身体,一切无恙。
上午尼玛校长和徐策,普布过来辞行,没看到卓玛,据说要执行拘留。
“学生们要上课,你没事了我们就回去了。”尼玛校长道。
“没事了,尼玛校长,我明后天回北京,徐大夫让再去那边做一个血样检测.”
“好,到了北京给我们来个消息,好让我们放心”尼玛上前抱抱冰兰,道声保重,转身拭去眼角的泪花.
“好好保重!希望我们还能见到”徐策上来握握手。
冰兰给徐策十个防风打火机:“算是我对边防战士的一点爱心”
“我就替战士们谢谢你了”
送走这些人,徐大夫才过来,“精神状态挺好,我刚才与北京那边联系了,他们希望你尽快回去做一个检测。还有让你带着解药回去。他们还想拿到那毒药,我问过卓玛,她手里已经没了,巫医只是给了她一小包。
巫医拒绝拿出她的药,专家们对古老的巫师,药剂很感兴趣,但是那都是秘密,根本拿不到。就是有幸拿到了也没研究出什么结果。解药也是剩下一点粉末,你务必那好带回去”
“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去?”
“今天明天都可以,我也想知道结果,看你的血样有什么变化”
冰兰决定明天一早就走,下午去找牦牛队。一直没看到冯澈,直到中午吃饭冯澈才回来。“明早有马帮也有背夫去八一镇。你可以吗?”
“可以,我准备一些吃的”
“那个饭团子就好”
冯澈下午又出去了,冰兰出去买回来一些原材料,下午开始做饭团,做烧饼,包了十几个咸肉粽。
准备路上的酱菜,盐巴。一路最少七八日,不得不多带。冯澈晚上回来直接要吃饭团肉粽。两人去徐大夫宿舍吃的晚饭,徐大夫叮嘱了一些事情,也道出刚来工作的艰辛。
那时候藏民很排斥汉族人,他们都是一点点感化才有了如今的局面。所以在这里不能拿规矩生搬硬套。他也是暗指冰兰这件事不做深追究的原因。
经过一周牛背上的生活,冰兰两人终于坐上车去拉萨,坐上飞机去北京。冰兰再次接受全面检查,折腾一周才把她放出来。血样里已经没了不明物质,也没了贫血症状。
徐家老夫妻一听冰兰没事了,这才都安心了。
医院和科研单位再继续研究什么冰兰不得而知。如果她在11月前进不了墨脱就要等来年了。所以她赶紧办那批东西,拿出账册,里面夹的一千块钱掉出来。
想起那个冷漠男人,她真的拿了那一千块钱去买了铅笔和橡皮,尽管她空间很多了!她在登记册上填上一笔冯澈捐赠价值一千元的铅笔橡皮.本人捐助文具价值三千元,无名氏捐助五千元文具.
要走程序,东西就要写表面,那边要核对,不能出来明细上没有的东西吧!
这次去民政局出奇地顺利,“小林老师,我们正想找你呢,经过领导的审核,你这批募捐物资有着重大意义。所以我们又组织了两次活动,增加了不少书籍和文具,体育用品,服装类。
这次你就作为代表将物资带去拉萨。表达我们对藏区学生的关心友爱。铁路部门表示会安排一节车皮准们给我们运输,你的火车票他们也承包了。什么时候走日期你定”
第422章 老乡 12
真是峰回路转, “我想问一下所有东西要交到哪儿?我开始的目的是为墨脱孩子募捐的”冰兰要问清楚,别到了拉萨就算完了,对于整个藏区这点东西不够塞牙缝。
“我们与拉萨那边有关干部们联系过了,到了那边他们会将物资分派到个边远村镇, 墨脱他们会重点关照。”
“我个人出的三千购买的文具能不能指定墨脱?”忙了半天自己好像又要为他人做嫁衣了。
“可以,捐助者有权定向分派”
冰兰在账册上将自己的三千后面标注了墨脱。
“我们给你开具证明,到了那边你让有关部门给我们个回函,证明东西到了他们那边……”冰兰决定这样的好事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一天时间将附近收购站的书收了一下, 找车将居委会的东西全部运到货运站。火车票和货运办理都很顺利。
“冯澈, 请你吃饭、结账, 明天我回拉萨。”
“还以为你要赖账!哪里?”
“天外天”
“一会儿到”
冯澈一来,服务员马上将烤鸭端上,“还想吃啥你点”
冰兰觉得冯澈就没客气过,吃饱了,装起钱,叹口气:“以后你还是悠着点吧!别玩大了!”
什么意思?她玩什么?冯澈已经走出去, 冰兰还在想冯澈说的什么意思。
想不明白, 冰兰哼了一声, 晚上去徐家告辞,这次离开可能要好久才回来。刘敏给丈夫买的衣服让冰兰带上,加上老夫妻准备的吃食又是一大包。
一路北京——西宁——格尔木。到了格尔木就要转到汽车上走青藏线到拉萨.
一辆后挂大解放装了满满, 两个司机, 一共八百块, 第二天保到。拉货不拉人,冰兰只得找其他车辆搭乘。进藏的几乎都是货车,想找一辆搭乘的车辆很难。
“加你们二百,我坐副驾驶,不影响你们轮流休息”冰兰跟那两人交涉。
“只要你能受得了”
坐上汽车才知道什么是真正难受。就在那里,你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腿脚都僵硬的不能动。中途有几次休息,吃了两顿饭。天黑后才找地方睡觉。那些司机睡觉的地方都是一屋子几个人。冰兰只好留在车上休息。
此处停留的货车就是十几辆,那些司机看到冰兰眼睛都黏在她身上。司机老李说了声夜里把车关好。
一群男人吃喝说笑着,声音传的老远!没有了四下看风景的心情,回到车上休息。半夜真有不长眼的来开车门,躺在汽车顶上的冰兰嘲讽一笑,随后进空间舒舒服服睡了一觉。天亮才出来四处看看,几个司机用怪异眼神看冰兰。
两个司机吃饱上车继续赶路。“昨晚睡得好吗?”司机大李问。
“很好”
“半夜没冻着吧?”
“没有,我去车顶睡了,货里有被子,很舒服”
两个司机没再问,他们算是忠厚的,但也不想惹事那种。女人搭车出事的太多,他们早就司空见惯。社会早就不是以前那样了。
继续十几个小时,冰兰叫停了几次,好的风景不容错过,这次她拿出相机。
“两位师傅在这条线上跑了多少年了?”
“十四年吧!85年重新修了这条路后,我们就跟着跑了,开始跟车,后来就跑车。”
“我给你们留几张照片,等以后不开车了拿出来看看”
为了给自己多几次看风景的机会,冰兰给两人拍了好几张照片。三人关系倒是融合起来。司机知道哪儿好看,边走边说,过了唐古拉山口就进入藏区。
两个师傅在中途休息的时候告诉冰兰在哪儿买虫草最划算,他们有常户,那些人把采来的虫草兜售给他们司机。冰兰跟着看了,品质是不错,价位压了压。对方看是内行要的量大就没抬价。
这是意外收获,公路穿山过河,进入拉萨市,她首先要在拉萨有关部门做个登记。东西就卸到货场,冰兰没忘了将照片给两人洗了一个加急。
什么时候取随他们自己。本来可以让他们直接送去八一镇或波密,但冰兰的东西需要处理一下,纳木错她不想错过。
货场物资进出频繁,门口就有车等着拉货。冰兰叫了一辆双排,去自己的货位装了一袋袋的货:“师傅,去市场”
都是服装和袜子。一身运动服进价只有二十五块、三十五块,在这里批发价能到一百、一百五。袜子只有三五毛钱,这里能卖到两块。而且是秒干,你一拿出来摊主便毫不犹豫要了。
一车衣服,一车胶鞋,一车帽子围巾,一车袜子手套秋衣裤。冰兰的空间被腾空出一片地方后,她结束了批发,市场上的东西不能放多了。
弄出一辆吉普去纳木错玩了一天,在拉萨城转了一天她才去办理她的正事。
冰兰带的账目想要核对实在是困难,“小林老师,还请你多留两日,帮我们清点派发一下”
“好”有吃有住,顺便再逛逛,冰兰答应下来。
然后就是等待着下面格县区过来拉东西。幸好打包的时候里面数量都在外面标注清楚了,等各地拉走东西,已经到了十月中旬。
天气转冷,再不走根本进不了墨脱,现在多雄拉雪山估计已经飘雪了。那段路是最难走的,河谷,高山,恶劣的天气,都是阻碍越过多雄拉山口的因素。
冰兰给墨脱学生争取到尽可能多的衣服、书籍和文具。汽车一直将东西送到松林口。那边墨脱县城已经过来人接她。
踏入雪山口,迎面是飘来的雪花,山上已经被白雪覆盖,下半部还能看到绿树山体。周围起了一层层迷雾,行走的路依稀还能看到。冷硬的石头结了一层冰霜,背夫拿着木棍脚步稳健。
他们哪一脚该踩在哪儿都好像知道。一次次的路过,他们将这里每一块石头都熟记于心。冰兰身体好了走这段路很简单。如果有时间,她好想站在高出去领略一下雪山的风姿。
行走的背夫召唤着冰兰不能驻足,早点越过山口早点安全。如果赶上大雪前路就会埋没,那样等待的是更多的危险。呼吸着冰冷的空气,这一刻,冰兰决定在这里要继续留下。
背夫加上牦牛,东西看着不多却都是很沉。一个背夫的费用大约一百二到一百五。东西不值钱,运费太贵。运进来的东西贵有贵的道理。
冰兰在大街上曾经问过水泥的价,在墨脱,一顿水泥两三千很正常。在外面去买几百块估计顶天了。这就是物价!所以冰兰尽可能给尼玛那里的孩子们争取更多的东西。
冰兰带回来的书籍和文具实在是很多。县委的人员不得不好好进行登记造册。这都属于捐助,都要留底子的。帮着登记的高科长问的仔细,路上各种费用谁负责无他,县里没有这笔开支。
“从北京到格尔木的火车是铁路局负责,格尔木到拉萨的汽车我负责,拉萨到松林口由拉萨负责了,剩下这段路的脚夫钱依旧我在负责”
“小林老师,你是知道的,县里经费紧张,我们怕一时没办法给你报销路费”高科长很为难。
“路费我没想让县里出,回北京的时候带了一些药材,卖完了正好赚够了路费”
小林老师精神可加啊!自愿承担了部分路费,这让他们情何以堪?小林老师简直就是支教的楷模!
教育局当即决定,今年的先进工作者绝对是小林老师的!这事一定上报,说不定上级还要进行表彰。李副县长刚一说了全体的表决就被冰兰否决。
这点不算啥,那些在藏区辛苦工作了多年的人才真的伟大,她不想给自己弄个枷锁,请各位领导高抬贵手!
冰兰的态度就是不会长期在此,荣誉多了就是负担,她再想做什么就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她是旗帜,标兵,怎么能自私?那么很多事就要被迫。冰兰不想让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好像自己真的过了!她突然想到冯澈说的让她悠着点。
老油条哪里不明白,“既然小林老师愿做无名英雄,我们就尊重你的意见,你的档案上我们会尽酌情体现一下。”一个人的档案要跟随一辈子,写的好,对调动以及以后的工作都是有好处。
工作的事,县委争取她的意见,学校都在这儿,去哪儿都行,没有不缺老师的学校。“我先去看看尼玛校长和孩子们,能不能等我回来再定?”
“好,所有学校随时欢迎小林老师”
“这样积极上进,思想觉悟高的好同志真是难找,我说咱们是不是应该帮着给小林老师介绍个对象?如果能扎根边疆那就是咱们的助力!”薛书记沉吟道。
“什么样的人小林老师会看上而自愿放弃回去的机会?你能找?”李县长道。
“咱们好同志那么多,不信就没合适的?”
287/422 首页 上一页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