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恩和正高兴地抱着郑奉君说话,看到郑允浩的时候笑容凝固住了。她放下郑奉君,静静地看着他,看着他缓缓朝自己走过来。
郑允浩走到镜子前面一米就停住了,不再往前更近一步。他端详了金恩和一会儿后,才笑着问她:“你过得好吗?”
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他也没有经常的想起她,真的。但偶尔想起的时候,他总会悄悄在心里设想。假如他再见到她,假如他还有见到她的机会,他会跟她说些什么。
迟迟不能出道的时候,他有沮丧的想过,见到她的时候要对她撒娇抱怨:“为什么不告诉我什么时候出道呢?我等得好辛苦啊~”后来,他没有等到问出口的机会。熬着熬着,终于等到了出道的那天。
最风光的时候,他有得意的想过,见到她的时候要向她炫耀:“你看,我才24岁就到了最巅峰的时刻,是不是比你预想中,比,你的那个他更快呢?”因为他啊,为了能实现她预言的事情,他比谁都要更拼命啊~
当他从最巅峰的地方跌落的时候,他也有痛苦的想过,想质问她为什么要用美丽的谎言哄骗着他去相信未来这样美好,以至于被毁灭时就更觉痛苦。但这些,他也没有等到问出口的机会,就从奉君的身上找到了答案。
于是,当这个设想过无数次的、理应很激动的重逢时刻,郑允浩发现他竟然只能微笑着、简单地问她一句:“你过得好吗?”
而他其实不用问,也能猜得到,她过得很好。
因为如果给他照顾她的机会,他一定会让她过得很好。所以另一个世界的他,应该也是这样的心情。
金恩和仔细地看他,不知道为什么眼睛有点红,然后她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你也长大了,成熟了,完全是男人的样子了~看你的发型和面容,现在是2010年吧?”
郑允浩点头。
“2010年啊……”金恩和感慨。她望着郑允浩,笑容温柔恬静:“很辛苦吧~”
郑允浩忽然鼻子一酸。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女人只是说了一句辛苦,他就有种想要失声痛哭的冲动。他好想回到多年前那个下着小雪的夜里,在她怀里,或者只是简单地抱着她大哭一场。
他掩饰地朝旁边看了一眼,把眼睛里的泪意眨回去。
金恩和看着他的表情,心里很难过。她很难过自己对于另一个世界的郑允浩的人生无能为力。但她不能将这样悲伤的情绪传递给他,于是她笑着说:“我就不问你过得好不好了,因为我知道,你以后会越来越好。”
郑允浩凝望了她好久,最后到嘴边的,只有一句:“谢谢~”
郑奉君不能理解他们之间的奇怪气氛,好奇地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最后扯着金恩和的裙角问:“麻麻~为什么你们不说话?”
郑允浩这才如梦初醒。他低头看向郑奉君,对金恩和说:“这孩子出乎我意料的单纯。”
聊到孩子的话题,为人父母的总是很投入的。
金恩和摸摸郑奉君的小脑袋:“不像你我的孩子是吗?这么说好像有点奇怪啊~”金恩和笑,“不像我的性格,也不像郑允浩的性格是吗?几乎每个人都这么说。”
郑允浩也笑:“我并不是觉得单纯不好,只是,太单纯了容易受伤。而且,不管怎么说也是郑允浩的儿子啊?总要学到一点精明强势吧~”
“其实,我倒是觉得,奉君的性格跟允浩哥是一模一样的。”金恩和说:“我常常会想。如果允浩哥生来就一点压力都没有,无忧无虑地长大,应该就是奉君这样吧~”
郑允浩愣住。
金恩和继续说着:“奉君的热情、真诚、善良、单纯,还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无穷无尽的活力,不都像郑允浩吗?啊!对了,还有对喜欢的事情的坚持。没有人生来就厉害的。郑允浩那么强,是因为他不得不强。也许有一天,奉君也会因为什么事情一夜之间长大,就像,”
她轻轻地说:“就像你所经历的。但是作为奉君的妈妈,真希望永远不会有那么一天啊~”
郑允浩望着她不说话,他怕自己一开口就会冲动。
“对了!你还没有见过信君吧?我把信君抱来给你看一眼~”金恩和忽然想起来,急匆匆地朝卧室跑。
别走~不要走~郑允浩很想开口拦住她,因为他感觉时间不多了,而他还没有跟她道别。但是最后,他还是没有说出口。
其实,不当面道别,也好。他对自己说。能够再见她一面,而她也如他这么多年幻想中的那样美好,甚至比他想的还要更好。他应该满足了,不该要求更多。
就这样吧,他也应该从回忆中解脱了。
当金恩和抱着小儿子赶过来的时候,正好看到郑允浩蹲在镜子前跟郑奉君拉勾。然后他抬头看向她,眼睛里的感情再无保留,只是定定地看着她,不开口做道别。
那就是金恩和此生看到他的最后一眼。
金恩和惆怅了一会儿,牵起郑奉君的手,问他:“最后你们说了什么?”
郑奉君扬起小脸,骄傲地说:“爸爸说,他会永远记得奉君的!以后只要爸爸在舞台上jumpjump的时候,就会觉得,奉君一直在爸爸身边~”
金恩和停住,蹲下来,看着郑奉君的眼睛,认真地告诉他:“那我们奉君,也一定不要忘了另一个世界的爸爸啊~”
“嗯!”郑奉君用力点头:“当然了!”
-----
后来,郑允浩和沈昌珉回到韩国,发现除了他们,没有任何人记得奉君和东株曾在这个世界停留过。而沈昌珉手机里留存的金明的手机号也消失了。郑允浩问沈昌珉,要不要回美国找她。沈昌珉拒绝了,他说,虽然手机里的纪录消失了,但他其实记得那串数字。他不想回美国找她,只是因为知道两人不会有结果。郑允浩当时拍拍他的肩膀没有说什么,然后两兄弟一起在宿舍里喝了一晚上的酒,直到喝得大醉。第二天酒醒后,继续自己的人生。
再后来,他们以东方神起的名义复出。在一次电台节目中,主持人用“头朝东能生儿子”的梗把沈昌珉逗得哈哈哈大笑。因为他又想起另一个世界的自己,似乎给两个儿子取名都是“东”字系列。而郑允浩被主持人问到想生几个时,他不禁想起了不久前俞永镇找他决定新的日专的事情。
当时他一眼看中了《B.U.T》决定作为专辑主打。然后坚持要将重录的二人版《somebody to love》放入正式专辑里。俞永镇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他的每一场演唱会,都要有这首歌。
郑允浩回忆着小奉君对他述说着“担心爸爸麻麻更喜欢弟弟”的样子,笑着回答主持人:“想要两个儿子。有了两个儿子后,还想要一个女儿。”
他另一个世界,永远不可能到他身边的儿子啊~
爸爸现在,已经会唱“咚咚咚咚”了呢~奉君,你知道吗?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完结了~感觉是我预计字数的两倍了……
结局看完应该明白番外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了吧哈哈哈~嗯,最后就是现实里的哥俩还是做回了单身狗,身边只有兄弟。
包子番外给大家贺岁~Mina!新年快乐~
番外二《choosey lover》的后续,正文里郑允浩和沈昌珉的长子手拉着手到了现实里的郑允浩和沈昌珉身边,两个奶爸手忙脚乱的七天~
一个人醒过来的早上,寻找你的短信。
窗外陌生的天空上,描绘你的脸。
你过得好吗?你过得好吗?
至今记忆犹新的回忆,让我心痛。
第一次对我低语的声音,告诉我结局的你的嘴唇,一点都无法忘掉。
你过得好吗?
我渐渐开始瓦解,我总是变得软弱,请解救被记忆所困的我。
被现实沾染,像不懂算法的第一次,用一颗真心靠近你。
我要回到那个时候,至今还长的回忆,让我心痛。
你过得好吗?
——《how are you》from东方神起韩文六辑《catch me》
第186章
不像之前,每次电影上映完民众的评价多样化。这次金恩和几乎获得了一边倒的好口碑。但是对于电影本身,却有很大争议。似乎每个人的解读都很不一样:
【大发金影后!毫无违和感啊!真的差点认不出来呢~】
【演技太厉害了!看前面的时候对姜真恨得咬牙切齿, 觉得太自私太有野心了。可看到后面, 看到她一直生活在愧疚自责之中, 看到凶手故意接近她的女儿, 我又觉得她也不容易。虽然前面做错了事情, 却一直在用余生去寻找凶手, 连警察都放弃了她也不放弃。其实她已经比大部分人都有勇气, 也更善良。】
【因为姜真这个角色很真实也很复杂吧。其实我们普通人也有虚荣心, 也有向上爬的野心, 只是没有像姜真这样表现在外面而已。感觉金影后作为演员真的很了不起啊,而且她还这么年轻呢~居然就能完美地诠释人性的复杂和多面了。】
【冰冷和绝望。我看完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冰冷和绝望了。父母们虽然演的都很好,隔着银幕也能体会到失去孩子后的悲痛。但是最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两个地方。一个是姜真在孩子们的尸骨被发现后,为了体会孩子们濒死前的感受,躺着尸骨发掘现场时的场面。说起来我连姜真的脸都看不到,但是当余晖一点点消失、树叶静静飘落的时候, 我的心都跟着姜真一起一伏的呼吸声揪紧了。还有一个就是最后姜真追着凶手到屠宰场, 却因为没有证据不能拿凶手怎么办,只能绝望地跌坐在地发出痛苦的悲鸣时。那时候我是真的跟着姜真一起绝望了。感觉现实往往就是这样,你以为能改变,最后能感受到的只有残酷和冰冷。】
【是的,我看完也是这种感受。这是三部片子中最让我绝望无力的,也是印象最深的。】
【媒体人为视角很独特,前半部分的推理和反转很精彩。七年后PD和教授在尸骨挖掘现场的交锋揭露教授故意隐瞒部分真相误导所有人只是为了满足虚荣名利这里也处理得非常好,金影后跟黄教授飙戏简直过瘾极了!感觉片子如果就到这里结束就好了。后面的追凶有点多余。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给出一个凶手。没有凶手不好吗?】
【我之前看过《杀人回忆》。《杀人回忆》是以警察的视角展现案件,片中出现了很多嫌疑人,看起来各个都有可能却又全都没有完全的证据。影片给观众留下了无数猜测后戛然而止得恰到好处。非常巧妙地处理好了现实里没有抓到凶手的问题。
老实说,有奉俊昊的《杀人回忆》珠玉在前。在最初听说最后一个案件也将被搬上银幕时,我很怀疑《孩子们》能拍出新意来。带着这样的疑惑,我看完了《孩子们》,有惊喜但也有失望。
惊喜在于影片把重点更多的是放在情感的展现上,而不是破案的过程中。其中对人性的拷问,让我觉得这是三部影片中给了我最多感悟的。听说最初金恩和xi所饰演的角色本是男性,因为金恩和xi的强烈出演意愿最终变成了女性。不得不说,这是影片成功的一个关键。剧本其实有非常明显的硬伤,主角姜真前后的巨大转变处理得过于突兀。如果不是金恩和xi用女性情感上的细腻去弥补剧本的漏洞,其实影片的后半段是没有说服力的。
但是很遗憾的是,导演和编剧可能是避免跟前作重复,故意在最后安排证据明确指向的嫌疑人。这是不是太过主观了?像这种现实题材的电影如果夹杂太多主观臆测,既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死者家属的不尊重啊。】
……
在大家对《孩子们》热议了两天后,新一期的电影杂志刊登了金恩和与李圭满接受采访的内容。瞬间又引发了新的话题。
金恩和在电影上映之前就猜到结局会引发争议。所以在首映之前金恩和就跟李圭满导演提议,接受一家电影杂志的采访。李圭满就直接把采访时间安排在了首映结束当天。
电影杂志在得到《孩子们》的邀约时,还有点不敢相信。毕竟之前那么多媒体想采访金恩和都不得其门而入。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天大的馅饼就砸在了他们家头上。即便随即金恩和的经纪人就告知了杂志只能提关于电影方面的问题,也无损他们的喜悦。只要打出金恩和访谈的噱头,那就是销量啊!
记者首先问了金恩和一个最大的问题:“《孩子们》备受好评,但同时争议也很大。那么金恩和xi觉得《孩子们》主要想表达是什么呢?”
金恩和想了想,回答:“其实电影的剧本在拍摄过程中改动过多次。但是我认为,影片的核心并不是追凶,而是黄教授出场时的那段剧情。我不知道记者先生还记得吗?黄教授在出场时所讲述的认知失调理论。”
记者立刻想起了:“就是黄教授对学生们讲了一个美国邪教预言了世界末日,但到期并没有实现,信徒不但没有幡然醒悟,反而更加坚定了信念,认为是自己的虔诚感动了上帝,所以改变了世界末日到来的悲惨结局的例子吗?”
金恩和点头:“您说的没错。其实我也看过大家的评论,感觉大家似乎对结局有一点误解。电影最后并没有说,那个屠夫就是凶手啊~”
记者很惊奇:“金恩和xi是说,其实那个屠夫不是凶手?可是证据不是都指向他了吗?”
金恩和笑容狡黠:“您在看前半段的时候,难道没有跟着黄教授的思路,认定钟浩的父亲就是凶手吗?”
记者惊呆:Σ( ° △°|||)︴
李圭满笑着接过话题:“屠夫是不是凶手并不重要,否则到了那里影片就可以结局了。实际上不管是最后姜真没有如几年前那样,坚持认定屠夫是凶手;还是最后钟浩妈妈揭露事实真相:当初钟浩妈妈只是不相信孩子已经死去,希望引起警察重视怕他们放弃寻找孩子们,所以才故意骗警察那个孩子的声音是她的儿子。都是在传递一个主题:绞尽脑汁证明自己信仰的合理性,不惜扭曲现实和常识,是根植于我们每个人人性中的弱点。”
“其实,姜真最后看着屠夫丢下一句‘你有证据吗’扬长而去后的绝望,我认为并不仅仅是无力制裁凶手的绝望。”金恩和补充道,“我更愿意理解为,她在那一刻幡然醒悟,发现自己此时已经跟当年的黄教授一样,被自己认定的念头主导。她认为自己证据确凿,但那就真的证据确凿了吗?其实这个屠夫跟当年被怀疑的钟浩父母有什么区别呢?”
记者感觉豁然开朗:“所以,我们在嘲笑黄教授偏执的时候,其实自己也在犯着同样的错误吗?导演先生所想表达的,竟然是这样的……”
233/286 首页 上一页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