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了,我怕他享不到福,还得跟着我一块儿吃苦受罪,爹娘能照顾那是爹娘的本事,我也想自己能有那个能力。”
陈贵娘摇了摇头,认真的看着她爹开口。
“哎……也成。”
张氏愣了一下,就没再多提,反而是赞同了。
他知道,女儿这几年,逢考不顺,心里的负担重,这会儿叫她再担心孩子的事儿,确实有点儿早了。
再者,苏玉阳才十六,确实也还小,不是很着急。
怀孩子这种事情,也是顺其自然的,急不得。
更何况,女儿说的确实是有道理,孩子现在生了,泥腿子算不上,当官人家的孩子也算不上,挺尴尬的。
要是等女儿考上了,再出生,那就是过来享福的,也挺不错的。
反正他和孩子她娘也还年轻着,四十不到的岁数,不着急。
“那,爹娘你们早点儿休息,我回屋了。”
陈贵娘知道,爹娘一向都听她的意见,也不担心。
像是爹,虽然对苏玉阳很不满,但是她开了口,爹就把苏玉阳养的很好,这回回来看着,人精神了,也长了不少,显然,爹是把她的话给听进去了。
她只是有些担心,不知道玉阳的性子如何。
当初救他,是情急之下为之,只是到底自己是把人家给看了一个遍,又见着他可怜兮兮的,说要以身相许,也不知道是脑子怎么的,突然抽了,就答应了。
答应了之后回家她爹不同意,她也没脑子冷静下来,反而还热上了,一直热到苏玉阳嫁过来,病怏怏的躺在炕上,一副身子不好的模样。
那个时候,她才冷静了些,想着,他们两个,连话都没说上几句,性格如何,完全不知道。
原以为,趁着假期能多互相了解了解,如果他和家里人相处有什么问题,自己也好调节,等她去了学堂,玉阳在家也不会太难过。
结果人一病就病到了她去上学这天。
这一个月来,读书空闲的时候,就总是忍不住会想,玉阳在家跟她爹娘相处的怎么样,会不会处不好?
如今看来,是她多虑了,家里人相处的都挺好的,根本就不用担心。
“你先洗洗。”
见着陈贵娘进来,苏玉阳把水打好了,让她好好的洗了,然后把水端出去倒了,自己又在灶间洗了洗,这才回了屋。
回屋之后,陈贵娘还坐在炕上,撑着炕桌,看着书,苏玉阳也没打扰她,就那么盯着她看。
陈贵娘读起书来,心无旁骛,完全没有意识到苏玉阳已经从外头进来了,更没发现苏玉阳一直盯着她在看。
等她看完那一篇文章,就看见苏玉阳坐在一旁,头一点一点的,显然是困极了。
“玉阳,咱们歇息吧。”
陈贵娘笑了,拉了拉苏玉阳的手。
“嗯……”
苏玉阳的声音小的跟蚊子一样,长这么大,头一次跟其他人在一块儿睡,这个人还是一个女人,这个女人还是自己的娘子。
再想到一会儿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他就忍不住红了脸。
陈贵娘也是第一次,一时之间,两人的手脚都有些不知道要怎么样放。
好在苏玉阳先吹了灯,摸着黑,两人都自在了许多。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第二天,苏玉阳破天荒的没能起个早,鸡都叫了三次了,他才猛地从炕上惊醒过来。
睁开眼睛,看到的是陈贵娘那一张放大了的脸,顿时,昨天晚上的那些荒唐就全部想了起来。
当下也没脸再见陈贵娘,趁着她还没醒,先一步出了屋子,打算去灶间梳洗。
只是这走路的姿势有些奇怪,张氏看了,忍不住笑了。
两人的事儿成了就好,就算是不着急要孩子,这夫妻之实还是得有的,不然这心里总归不是个滋味儿。
“你起这么早做什么?不多睡会儿?”
心里高兴,张氏说话的语调都温柔的多。
“不了,让爹忙活,我还睡着,不好。”
苏玉阳见着张氏的笑,就知道他一个过来人,什么都明白的,顿时脸色通红。
“这有什么的,贵娘一个月就回来这么几天,爹也不是那不通情理的人,你们夫妻两个感情好,比什么都好,去打水洗洗吧,这也没什么活要你做的。”
张氏笑眯眯的,催着苏玉阳出去。
苏玉阳乖巧的洗漱了,到底没有真的歇着,跑去给猪和鸡喂食去了。
等张氏的饭菜弄好,陈母和陈贵娘也起来了。
“你怎么不多睡会儿?”
陈贵娘早上醒来没见着苏玉阳,就有些心疼他,也怪自己太不知道节制了。
明明知道他要早起,还一直拉着他胡来。
“到了时间就醒了,不困。”
娘子这么体贴,苏玉阳满心满眼都是甜蜜,张氏和陈母看了,也挺高兴的。
高兴的日子总是过的快的,一转眼陈贵娘又要去学堂,苏玉阳还挺不舍得,一直送到村子口才回来。
“习惯了就好了,当初她第一天去,我也是这么一直送到村口才回来,一转眼她都成亲了。”
张氏很能理解苏玉阳的心情,拉着他又说了许多有关陈贵娘的趣事。
翁婿两人相处的倒是挺不错的。
很快就到了过年的时间,这期间陈贵娘每次回来,张氏都留出时间让他们两人好好相处,严令禁止苏玉阳做活计。
渐渐的,苏玉阳就明白了,自己的公爹真的是一个通情理,又心软的人。
心里忍不住庆幸,当初自己也算是被逼到了那个份儿上,病急乱投医,没想到居然就投到了一个好人家。
他当时只是想着,没什么比被后爹卖给那千金小姐还要坏的了。
结果他的命还真的算不错的,这不,嫁到了陈家,好日子还在后头。
张氏已经张罗着请屠户过来收猪,她们家的两头猪,每次都是直接卖掉,不留着自家吃。
总归陈贵娘一年也就过年和秋收时节在家呆的时间长,其他每月也就回来三天。
也就这种时候,家里吃的好一点,有鸡蛋凑合,偶尔杀只鸡,实在是想吃肉,去割个一斤两斤的,也就足够了。
两头猪,一块儿卖个□□两的银子,就全部都攒着给陈贵娘读书用。
张氏想的很远,现在在学堂里读书还好,花费不了什么,贵娘写字都是用最差的纸张,还自己做了一个沙盘,能在沙盘上写的,绝对不浪费纸笔。
省的很。
可是等将来她考上了秀才,再去县里读书,那花费就多了,不仅仅是路费,还有吃住都是钱。
乡下人家,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个钱。
粮食收成一年到头也就将将够她们一家人吃的,收成好顶多也就能卖个一两银子,收成不好,自己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更不用说卖钱了。
他和陈母手上那点儿活计,一个月也就一两百文钱,没多少,加上苏玉阳的,撑死也就五百文,自家人偶尔花用,也就不剩下什么了。
这大头还是得靠这两头猪。
陈母和张氏从来都舍不得吃,也没杀过猪,都是让屠户过来,整只猪收走。
猪被抬走的时候,张氏的心里还有些不好受。
“爹,明年我养四头猪,到时候咱们自己留一头,也吃杀猪菜。”
苏玉阳跟张氏也相处了小半年了,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无非是别人家养一头猪过年就能杀了吃肉,他们家养了两头,也没能让陈贵娘吃上一顿杀猪菜。
别人都说陈贵娘读书享福,张氏和陈母没让她吃过苦,干过活儿,考了好几年都没考上也不说她句什么。
实际上,一家人的日子过的比别人都要节俭,特别是陈贵娘,每天鸡刚叫就起来读书了,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一读就读到半夜。
比起农家人,更辛苦。
庄稼汉还有个农闲的时候,就算是农忙,那也是天亮出去,天黑就回来歇着了,天气不好,就在家里窝着唠嗑。
陈贵娘却不一样,不管什么时候,都在读书。
“你能养吗?”
张氏看了苏玉阳一眼,他知道,女婿在家是喂过鸡的,但是猪么,刘氏懒,没养过,他怕苏玉阳不会,给养死了。
“我看爹养猪这么久了,多少也能会点儿,再说了,不会还可以问您啊。”
苏玉阳笑着回答。
第235章 旺妻命6
“也成。”
张氏想了想, 应承了下来。
如今家里多了一个人,虽然说苏玉阳做成衣和靴子都能挣够他一个人的吃用还有多的, 但是他不得不为以后打算。
现在苏玉阳的肚皮没什么动静,不代表以后也不会有动静。
贵娘说的对,孙子孙女们生出来,总不能是过来吃苦的,不管贵娘能不能考得上,他这个做爷爷的, 当然都要让孙子孙女享福。
趁着现在他们两口子还年轻,多给贵娘攒下一些家底, 以后贵娘也能多省省心。
多养两头猪, 家里的日子能好过一些不说, 也能让贵娘和玉阳补补身子,将来怀上了, 也能好过些。
要是今年贵娘还考不上,他就拿银子再买几亩地。
到时候,贵娘可以安心准备考试, 只要她愿意考, 多少年他这个当爹的都供着。
家里有田地,他也不怕贵娘读不起书。
只是玉阳不能再像是去年那般悠闲了。
地里的事情有他和老伴儿, 这家里喂鸡喂猪的事情肯定是要他来负责的。
做饭洗衣服不用苏玉阳管, 等他从地里回来再做都来得及,苏玉阳就管鸡和猪,再有闲的时间, 就做鞋子衣裳,这样一家子都能挣不少钱,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我还想多抓几只小鸡崽儿,起码娘子每次从学堂回来都能炖只鸡补一补。”
苏玉阳觉着,陈贵娘的身子还是太弱了些,虽然不是那种弱不禁风的书生模样,但是比起人家那些吃得好的城里人还是差了不少。
这是他有一次跟着陈母去镇上看到有一户人家的小姐之后产生的想法。
那次是成衣店的掌柜的想要见他,说是看看他具体的手艺怎么样,如果可以的话,就让他做些精细活儿。
苏玉阳原本就有心想要看看读书人都是什么样的。
谁叫他嫁了一个读书人呢?
结果这一看,他的心里就挂上了。
在村子里头不觉得,一出来,他就发现了,贵娘比起人家那些大户人家的读书人,身子还是单薄了一些。
“你能养得活?”
张氏也心动了。
闺女每次回来,他倒是有心想要做些好的给她吃。
无奈条件限制,也就是能保证每次回来都有鸡蛋吃,鸡肉猪肉也就是隔月能吃上一两顿的,要是按照苏玉阳说的,每次回来都给她炖只鸡,那不是能把闺女的身子给补的棒棒的?
学堂里本来就苦,苦一个月回来还吃不上一顿好的,他这个当爹的心里难受。
偏偏养十多只鸡加两头猪,已经算是他的极限了。
再养多了,不好活不说,他也照顾不过来。
“养十只也是养,养二十只也是养,而且我啥都不管,只养鸡养猪,能行的。”
苏玉阳不觉得有什么,在娘家的时候,他是从早干到晚,家里人都睡了,他还在忙活,就没睡过几个好觉。
嫁过来之后,每天睡的饱饱的不说,经常还能睡到吃饭再起,也不用做太多的活计,到了天黑,爹就让他歇着了,也不让他做针线活儿,说是怕费灯油。
其实他知道,爹是怕他眼睛熬坏了。
现在更是只管着喂这些小崽子,啥事儿都不用干,苏玉阳觉着这样好的日子,是从前都没敢想过的,哪里会觉得不行?
“成,我到时候给你捉三十只,能养的活几只就看你自己本事了。”
张氏想了想,女婿说的不无道理,确实这种东西,只要是养了,多少差别不算大,也就多费点儿劲儿,多弄点儿食罢了。
有自己看着,不用太担心。
左右从前自己一个人都能盘活了,如今翁婿两个,还能不成?
“谢谢爹!”
能为自家娘子做点儿什么,苏玉阳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娘子读书,他不识字,学问上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从她生活上动动心思了。
“这有什么谢不谢的。”
张氏走开了。
都小半年了,苏玉阳动不动就谢啊谢的,他还是有些不习惯。
他做的事情,从来都是做习惯了,也没人觉得他做的事情有什么了不起的,整个近水村的男人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可是苏玉阳嫁过来之后,就不一样了,他是打从心底里感谢这样的生活。
于是张氏就总是被他感谢,被他夸,被他崇拜。
还别说,这种感觉挺不赖的,慢慢的,他对着苏玉阳也越来越温和,经常做什么事情都是跟苏玉阳两人商量着来。
因为翻过年三月陈贵娘就又要赶考去了,又是苏玉阳嫁过来的第一个年,年夜饭的时候,张氏不仅仅杀了一只鸡,还买了三斤肉,两斤排骨,一家四口人好好的吃了一顿。
初二苏玉阳回娘家,张氏都给他带了十个鸡蛋,一斤肉,半斤红糖。
回娘家,这样的礼已经算是很重的,表示他们家对这个女婿很满意。
张氏也是知道苏玉阳在苏家的日子不太好过,想着给他做脸子,否则普通男人回娘家,顶多拿几个鸡蛋就差不多了,有的连鸡蛋都不拿,能抓一把糖就不错了。
刘氏接到这样的礼,果然脸上笑出了一朵花儿来。
把陈贵娘好好的夸了一顿,本来这一早上起来,连午饭都没准备,想着等苏玉阳回来了做的。
结果被苏母吩咐了一句,苏玉阳两口子就进屋里去说话了,午饭还是刘氏准备的。
他拿了东西,倒也没觉得心里不舒服,老老实实的张罗了一顿,吃过午饭,送走了陈贵娘和苏玉阳,苏母才心有安慰似的开口:
“原先以为你是因为玉阳不是你亲生的,就对他不在意,嫁人也是专门挑着一个倒霉的来。
如今看来,你倒是真心为他打算的,陈家人对他挺不错的。”
169/275 首页 上一页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