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五月二十六。早起吃过早饭,谢子安便梳头洗脸,搽面脂抹唇膏,然后换穿了蟒袍。
这就是有冰鉴的好处,不然这个天这样穿不用一刻钟就能浑身汗透。
谢尚不遑多让,穿了一身麒麟袍
昨儿谢福就打发长随来冢报信,今儿一早谢知道便带了谢奕来长亭。
早起的雉水城人看见谢家大门当先抬出来的轿子,立就有人奇怪:“今儿什么日子?
“谢大老爷,谢老太爷,咦?谢大老爷的轿子怎么跑谢老太爷官轿前面去了?这是什么道理?往日可都是谢老太爷的八抬大轿一马当先
周围人听到后跟着思索,然后便发现了更多的奇怪:“跟着谢老太爷轿子出来的官轿里坐的又是谁?谢老爷回来了?没听说啊?
会不会是大太太?"有人指嘴。
当然不会!“有人反驳:“这轿子的顺序不对!谢大老爷,老太爷,大太太?可能吗?
“再看后面是谢家大房三爷的马车。他的车夫还有车旁的长随我认识!
提到长随有人想起来了,刚过去的两顶轿子左右两边并没有仆人,所以,有人恍然道:“刚是两顶空轿大老爷这是去接人!
“是不是咱们的状元公回来了?
众人听得有理,一下子全兴奋起来,更热烈地议论道:“这中了状元就是不一样,瞧瞧这一做官就是大官八抬大轿!喝:好家伙,他爷和他爹都还没挣上呢!
热烈议论中有人提出疑议:“接状元公怎么要两顶轿子?
这是个问题,然后就有人自作聪明道:“会不会是圣上还给状元公赐了婚?
感受到周围人的突然沉默,说话人有些心虚地挽尊道:“戏里不都是这样唱的吗?
你也知道是戏啊!“有人反驳:"戏里的故事能当真吗?再说那戏里的状元都是没成亲的,而咱们状元公可是早十年就娶过媳妇了!
娶媳妇算什么?“拾杠的继续拾杠:“秦香莲生了一对儿女,那陈世美还不是一样的娶了公主娘娘你这不还是戏吗?
“戏怎么了?戏还不都是现实里的影子。比如先前戏里唱《连中三元》,但自从尚老爷连中六元后,戏班子可就全改唱《连中六元》了!”
近来看过《连中六元》这出戏的人没词了,就是抬杠的小贩自己都傻了眼一一千百年来雉水城就出了谢尚这么一个状元,雉水城人情感上谁都接受不了这是个陈世美。
“不可能!“有人经过认真思考斩钉截铁道:“尚老爷中状元是上个月的事,而这个月月头谢家大房还大张旗鼓地去状元公媳妇的娘家桂庄送圆房的择日贴,那礼物,喝,拉了好几车!"
对!"有人附和:"我那天也看到了。尚太太是罕有的旺夫命,她公婆稀罕的紧——当初这门亲就是谢老爷谢太太三书六礼,万两做聘跟李秀才求娶来的,而且过去十年每逢年节哪回谢老爷和谢太太没给李秀才拉一车的礼”
俗话说日久见人心。我是不信你的话。不说尚老爷自己如何,只谢老爷谢太太就不能许尚老爷做这样的事!
就是!"又有人道:“我听人说尚老爷和尚太太夫妻感情好得很。去岁尚老爷写的书还印了尚太太的名
尚老爷才不是陈世美!
为了证实谢尚的好人品,又有人提出新的看法:“大丈夫三妻四妾。先谢老太爷不就纳了好几房妾室?
里面还有京城官绅家的小姐呢!
“咱们状元公有才有貌,人又年轻,京城里上赶着给他做妾的小姐一准不少!
俗话说夫妻一体,状元公坐八抬大轿,尚太太作为正室必是跟他一样。你们看现只抬一顶官轿,可见就是个妾。
“尚太太还是尚太太!”
闻言城里得了红枣好处的人不觉都松了一口气,没甚犹豫地就接受了谢尚纳了一个妾的事实,重新欢天喜地地议论起来。
俗话说娶妻娶德,纳妾纳色”。红枣的贤德已是雉水城的公认,但见过红枣的人少,而传说里贤惠女人的面貌都比较寻常,比如班昭就不及飞燕合德。
谢尚这个状元完美符合雉水城人对状元的想象,雉水城人自是愿意锦上添花地脑补他贤妻美妾,左拥右抱
为了第一时间围观新状元,不少人丟下手里的活计,不辞辛苦地跟着谢家的车对出了城。
看到骡轿里当先走出来的大红袍,未及看清,不少人就已拱手叫道:“状元公!
自觉衣锦还乡的谢子安…
谢尚见状忍俊不禁,“噗嗤”一声笑出了声
谢子安前面听见,回头蹬了儿子一眼,谢尚忍笑走出来,安抚谢子安道:“爹:谁让您脸嫩,看着跟我没差呢?
谢子安“哼”了一声表示不屑,心里想的却是尚儿媳妇做的这面脂唇膏可真好用啊!
看到又出来一个状元公,众人怔住,心说:怎么两个?
揉揉眼:再一看,众人哗然一一谢老爷升官了!
而且是大官
官服的样式他们从没见过!
所以这是个什么官?官袍上绣的竟然是龙?好几条龙!
这世人的眼神都不错,能远远地看出谢子安谢尚身上一色正红锦缎上刺绣的花纹的不同。
似谢尚身上的麒麟众人都识得,但于谢子安身上的龙,众人都不敢相信
龙凤呈祥是人口里长说的话,不过实际里除了新娘子的喜服喜轿,并没人敢于衣裳上绣龙一一龙是天下至尊的象征:连新郎喜袍都不敢用。
听到周围百姓的议论,谢福站出来以正视听。
诸位,"谢福抱拳道:“我家老爷蒙皇恩新授正三品的山东提学官,赏穿蟒袍
雉水城人虽然大都见识短浅,但胜在不少人看过戏倒是知道蟒袍一戏里的王侯将相、后妃公主等身份高贵人一式都穿蟒袍。
只是现实里没见过,刚一时没想起来
现听得谢福如此一说,众人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朝廷蟒服的样式啊!
这式样和戏里的行头可有很大不同,比戏班子的戏服威风多了,戏班子应该跟改连中六元”一样把戏袍也给改改:不然看着一点都不像
说曹操曹操就到。有人看到日常在城隍庙门前戏台演戏的戏班班主立刻建议,而戏班班主嘴里答应里却是着实苦恼。
唱戏讲究的就是个逼真,就是个共鸣,戏班班主暗想:刚几个人提的意见颙有道理,这戏袍子确是改了后更招眼球
但制新行头得要钱,这钱可打哪里来?
不过不管了,他先把这蟒袍的样式记下来再说!
看到围观群众终于议论上了自己的蟒袍,谢子安终于找到了点衣锦还乡的感觉。
谢子安端出慈父的模样,和长子笑道:“尚儿,你同我去见你爷爷!
看到谢子安和谢尚一身大红锦绣地来给自己问安行礼,谢知道喜得连连点头,一手拉着一个道:“好谢奕差不多有一年都没见谢子安了,上前行礼后便一把抱住他爹的腰仰着脸依恋道:“爹,您可回来了谢子安揉揉小儿子的后脑勺,笑道:“多大了?马上都过十岁生日了,还这么黏糊?”
还不去给你哥见礼?
闻言谢奕又蹭了两下方松开手给谢尚行礼。
谢尚一贯看不惯谢奕仗着年岁小跟爹娘卖痛。但和他爹游玩了大半个月,谢尚补足了心里缺少的父爱心情大畅,当下颇为大度地揉了揉弟弟的脑袋,笑问道:"奕儿,过去半年,你《五经》背下来了吧?
谢奕卒。
谢子平看着脸被身上的大红彩绣官袍印衬得越发粉嫩的谢子安,心里叹息:他大哥原就是眼里揉不进沙子的阎罗,若真似他爹说的分了家,他往后真是一点光都别想蹭上。
叹口气谢子平同着一众兄弟子侄上前行礼问候,谢了安好脾气地一一招呼了一遍。
官做大了,底气足了,曾经的对手不足为虑了,谢子安去了心底长久以来的焦虑,人立就变得和蔼隐隐有些谢老天爷的做派了!
城没白出。费腿跑出南城外十里吃到谢子安升官穿蟒袍大瓜的群众一个个心满意足,进城见到熟人后不免告知:最后还不忘加一句:“那蟒袍,你是没见过,见了你就知道比那戏里的戏袍子威风多了!”为了能人前说嘴,亲眼见一回蟒袍,更多的人跟上了谢家回程的车队,于是雉水城东大街谢家大门再一次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而谢家人都深谙衣锦还乡的作秀。谢知道直接就在大门外停了轿。随后的谢子安、谢尚自是跟着也停谢子安和谢尚心有灵犀地打头领着谢子平等人上前从轿子里搀扶出谢知道
第445章 兔子不吃窝边草
老太爷照例在二门口接。看到身穿大红锦绣赐袍的大孙子父子,老太爷喜得眼晴都笑没了他就知道他大孙子出息,不止自己出息,养的儿子也出息一能达到他的御印,传他的衣钵。
今儿忽刺刺看到穿着和新婚时一样一身正红锦袍的谢子安,云氏自是心潮激汤一一这都多少年没看男人穿大红袍了:云氏心说印象里有了儿子后就再没有!
感受到门后熟悉地凝视,谢子安下意识地转头一瞥,正迎上云氏深情的眼眸。
果然!谢子安了然一笑,而云氏的內心则犹如当年少女初嫁,盖头挑开时那惊鸿一瞥的雀跃。俗话说“闻名不如见面”。似葛氏等人原就艳羡谢子安的官运亨通和谢尚能中状元,现亲眼看到谢子安父子穿御赐锦袍的风釆,这艳羡不免又深了三分。而待看到云氏脸颊上兴奋的红,这足尺加三旳艳羡瞬间全拧成了酸汁一一妻凭夫荣,母凭子贵,云氏一样都没落下
也太过好命
谢尚在搀扶谢老太爷的间隙,习惯性地搁他娘身边瞄了一眼,无意外地没有瞄到红枣的身影,心情激动再十天,他就能和媳妇圆房了
屋里坐定,不过简单问过路上是否顺利,谢知道便道:“子安,尚儿,有件事我得告诉你们一声。谢子安间言一愣,下意识地先看了一眼谢子平,见他脸色难看,心里便有了底,轻笑问道:“爹,什么事谢知道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前两天我写了分家文书,现叫人拿你看看!
谢子安这辈子再想不到他爹会乘他不在家先斩后奏的分家一一毕竞一直以来他爹都很看重他这个长子。谢子安这下完全地出乎意料!
谢子安嘴边的笑凝固了…
谢尚间言也是目瞪口呆一一他爹和他都不在家,他爷就分了家?
他爷什么时侯做事跟红枣他爷一样这么不靠谱了?
他爷这什么情况?
难得看到长子的惊愕,谢知道心里喟瑟,心说:该!让你专门给老子搞事,今儿老子也还你一回
还是谢奕有良心,他拿过管家递来的分家文书,献宝一样展给谢子安看。
“爹,"谢奕殷勤道:“这分家文书是爷爷口述,我执笔写的,您看我的字怎么样,是不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写完后,爷爷又让我一式抄了无份,准备给官府存档,然后爷爷、爹、大哥、三叔、四叔、五叔各一
爹,您看这六份里,我哪份写得最好!
听了谢奕这句话,谢子安瞬间定了心神一一但有谢奕在,谢子安坚信他爹不会离了大谱
他爹敢分家不公,他就敢不叫他爹看孙子
而且谢奕既知道,想必媳妇十之八九□口也知情。
心念转过,谢子安立看了云氏一眼,云氏脸更红了一一早知晓结果的云氏当下的心思一点没在分家上。
眼见媳妇也没什么特别反应,再联系上刚谢子平的反应,谢子安立恢复了往日的镇定,然后便思索分家于自己的利弊。
能分家自然是好事,谢子安心想:若不是碍于父母在堂,不可提分家这条破规矩,他早就想跟三房刀两断了一—这就是个事精
而分家可以一劳永逸地解绝了这个隐思。
但分了家,他爹必得归他养,偏他爷还在,他爹得留在老家,由此他和长子出门做官,就必得把幼子留在他爹跟前尽孝。
原来:谢子安叹气:他爹赶现在分家,打的是这个主意。
他爹这老谋深算的,知道他拒绝不了。
想明白了因果,谢子安一把推开小儿子递来的分家文书,开始走传统的劝拒流程:“爹,平白无故地您何出此言?
谢知道一看就知道谢子安这是想跟自己谈条件,直接阻拦道:“行了,我今年都七十一了,朝廷都嫌弃老,让我致仕了。我现就想分家后撒开手过几天松散日子。
所以子安,你啥也别说了。你要孝顺我,就按我的主意分家!
谢子安眼见他爹打定了主意,只得妥协道:“成吧,分家!
谢奕见状又适时地递上了分家文书,谢子安拿起来看了一遍后便吩咐管家:“谢福,拿我的印来!一时用了印,然后又按了指印,谢子安当着一屋子的人把文书递给谢子平道:“三弟,用印!谢子平
谢子平不敢违拗,委屈地给六份文书都用了印,然后谢子美和谢子俊也用了印。
拿回文书看了一回,发现谢子平几个人的印章无误,谢子安又叫儿子:“尚儿:该你了!”
至此谢尚方才接过文书。
看到自己分得的田宅和现银,谢尚心算了一回,发现没多也没少,无甚异议地盖印按手指。
接着谢子安又叫谢奕。
谢奕虽说年纪还小,也没私产,但他人小鬼大一一自六岁能拿笔画九九消寒图,就有了自己的私印。当下拿出,啪啪六声就盖好了。
看谢奕按好了手指头,谢子安又叫谢允青等人不提。
等谢家大房一应子孙都看过文书,用过了印,谢子安又请他十二个叔叔做证人一起用了印。
搞定文书,谢子安把文书送还给他爹。结果没想他爹不接,而是道:“子安:你是长子,又是族长,这文书立好:我的责任就完了。相关的地契和银票,我回头拿给你。你替我给你兄弟子侄们分了!"谢子安没想他爹现就撂挑子,本想推辞,但转念便答应道:"爹,我会尽快叫谢福理清楚,赶六月初开祠堂前分好
人说惯的"年头分家利阿兄,年尾分家利阿弟"。作为假老大,迷信的谢子安必是要在六月初一前把家分好,然后告祖宗。
无辜躺枪的谢福
今儿都五月二十六了,谢福苦逼地想:离六月初一就五天功夫。
五天让我分完六万多亩地,这老爷也太看得起我了!
但能说不行吗?
422/584 首页 上一页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