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淮之不由疑惑:“这都是要送进京的年礼吧,倒是比去年丰厚不少。”
徐清漪无奈笑道:“夫君事忙,想来是忘了,前段时间母亲来了信,说二弟的亲事定了。二月二那天办喜事,我们在康郡不能回京,只能多备点礼。正巧要往家里送年礼,我索性列了两个单子,把二弟的新婚贺礼也一并送过去。”
“我还真给忘了。”顾淮之一拍额头,“多亏有夫人在,不然我可要闹笑话了。”
“爹爹闹笑话,羞羞脸!”裹成一个圆球的顾燮十分大胆地取笑亲爹。见顾淮之看过去,小家伙一点都不怂,特理直气壮地开口道,“燮儿都记住了二叔要成亲了,爹爹还没记住,丢脸。”
说完,小家伙又深深叹了口气,惆怅地看着顾淮之,苦恼道:“唉,爹爹记性这么差,以后可怎么办啊?”
顾淮之还是头一回被人说记性差,吐槽他的人竟然还是他亲儿子,这感觉顾淮之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只在徐清漪看热闹的眼神中迅速调整心态开始逗儿子,同样叹了口气,遗憾道:“唉,本来爹爹还打算元宵节那天带着燮儿一起去夜市逛一逛,但既然燮儿嫌爹笨,那爹爹还是不带燮儿去了吧。”
顾燮小朋友立即瞪大了眼睛,蹬蹬蹬跑过去抱住顾淮之的大腿,仰头萌萌哒地看着顾淮之,迅速开启了彩虹屁模式,“爹爹一点都不笨!爹爹是这世上最聪明的人,娘说了,爹爹让许多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是个了不起的人!”
见顾淮之还是不为所动,小家伙更加着急,手脚并爬将自己的小身子挤进了顾淮之怀里,搂着他的脖子继续撒娇,“爹爹您就带我去嘛,我一定乖乖听话!”
亲儿子撒娇,这谁顶得住?顾淮之立即缴械投降,脸上宠溺的笑容挡都挡不住,“好好好,爹爹那天一定带你出去玩。不仅带着你,还有你娘也要一起去。咱们一家三口好好逛一逛!”
“哦~太好了!可以出去玩喽!”
小家伙呲溜一下从顾淮之身上滑下来,围着顾淮之和徐清漪兴奋地转圈圈,高兴得手舞足蹈。
徐清漪略有些诧异,“我也一起出门吗?夫君不是和乌日厉有要事商谈?”
“那也不能把你一个人留在家里,这两年我都没好好陪过你和孩子,好不容易事情都走上正轨,我也该陪陪你们了。至于乌日厉那边,你不用担心,商议要事有的是时间,康郡近百年来最热闹的元宵节可就只有这一次,你啊,什么都别想,开开心心地跟着我玩一晚上就行。”
第103章 谈判
元宵节那天,顾淮之带着妻儿一同去了府城中最热闹的青宇街,但见街道两旁花灯如昼,来往之人络绎不绝,小贩的吆喝声、猜灯谜的辩论声、看杂耍的轰然叫好声不绝于耳。
顾淮之都忍不住感慨,真是很多年没有见过这么热闹繁华的景象了。
站在顾淮之身边的乌日厉冷峻的眉眼亦温和了不少,真心实意地夸赞顾淮之:“他们能过上如今这般的好日子,全都是你这个郡守的功劳!我也要向你道声谢,这两年山民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我以头领之名向你保证,你永远都是我们最亲近的朋友!”
顾淮之心间微动,顺势道:“既然头领把我当好朋友,我也不跟你你见外,正巧有桩好事想同首领商议一番。”
“什么好事?说来听听,莫不是又有贵人向我们订果酒?”
“这倒不是。”顾淮之微微一笑,“果酒好喝,京城人也喜欢,一向卖得好。上回多买,是为了备着过年用。现在还没出节,想来那头应该不会急着要酒。”
“嗐,白高兴一场。”乌日厉遗憾地叹了口气,接着用期待的目光看着顾淮之,追问道,“到底是什么好事,府君你就直说吧!这说一半留一半的,我心里一点都不踏实。”
“首领不必心急,好不容易抛下事务出来玩,先玩个痛快再说。其他的事,以后有的是时间谈。”
要不是说这话的人是顾淮之,乌日厉是真的要揍人了。先提出来话头吊人胃口的是你,现在说出来玩耍不谈公事的也是你,你咋那么能呢?
殊不知顾淮之这是真的为他好,不然的话,忽悠他下山的话一说出口,乌日厉怕是过不好这个元宵。
街上的百姓认出来了顾淮之,这两年顾淮之有事没事就往基层跑,各个县的乡村他都走遍了,府城是他的大本营,顾淮之不可能不去走访一番。他那张脸极具辨识度,毕竟颜值高到这份上的男子真心不多,见过他一次之后就绝对不可能忘记。加上顾淮之的亲民路线,可以说,顾淮之应该是这几百年来,康郡百姓碰到的第一个如此接地气的大官了。所以顾淮之在民间的口碑十分好,康郡百姓一提起顾府君,那都要竖起大拇指,嘴里说上几句好话的。若是有那等混人敢说顾淮之的不是,那可是要被愤怒的百姓喷上一顿的。
顾淮之一路走来,便有百姓不停地向他道谢。更有摆摊的小贩激动地抱了一堆摊子上的东西往顾淮之身边的部曲怀里放,一个个热情得不得了,都说感谢府君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好的生活,家里没什么好东西,只能送这些不值钱的东西给府君,还请府君不要嫌弃。
顾淮之怎么可能收他们的东西?下乡实地考察过的顾淮之非常清楚这年头儿的老百姓有多么不容易。这点他们嘴里不值钱的东西,指不定就是一家人的指望,就盼着把它们卖了换钱,计划计划明年一家人的嚼用呢。
乌日厉在一旁看得若有所思,暗自思忖道,这应该就是山下人说的“民心所向”,山下人这样的热情,倒是从未见过。
顾燮还是头一回见着这么热闹的情景,看什么都觉得有趣。碰上卖面具的,自己也兴奋地买了张小猴子的面具带着,还吵着要吃糖葫芦,拿到了糖葫芦后又被不远处的打火花表演吸引了,只觉得自己的眼睛都不够用了,呆了片刻,这才兴奋地冲着顾淮之和徐清漪大喊,“爹,娘,火花!好厉害!”
那表演打火花的人正是山民,乌日厉见了,嘴角向上翘出一个得意的弧度,满意地点头道:“不愧是我们山上的汉子,没给我丢脸!”
顾燮闹着要去那边看看,顾淮之见他在奶娘怀里手舞足蹈,生怕他一个激动就从奶娘怀里滑下来,索性伸手将他提进自己的怀里。见周围不少人都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肩上,顾淮之也有样学样,将小家伙举上自己的肩。
顾燮小朋友还是第一次坐在亲爹肩膀上,高兴地挥着手大喊道:“爹爹真好!我们去火花。”
乌日厉在一旁看了许久,觉得自己愈发看不透这个新来的郡守。看他的行事作风,端的称得上一句爱民如子,对亲儿子就更不用说,大庭广众之下一点大官包袱都没有,二话不说就把儿子骑自己肩膀上了。乌日厉觉得这动作没什么,但回想起以前康郡的那些官员,一个个张嘴闭嘴都是一些云里雾里的废话不说,还特讲究什么抱孙不抱子。别说让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儿子骑肩了,就连稍微抱一下儿子都是不肯的。顾淮之的出现,真是打破了乌日厉以往对山下官员的印象。
但让乌日厉费解的是,明明顾淮之一直表现得很无害,但乌日厉却总觉得顾淮之是个十分危险的人物。
乌日厉素来相信自己的直觉,这种猛兽般的直觉曾经救过他无数次,但这一次,乌日厉自己都忍不住要怀疑是不是他的直觉出错了。眼前这个人,有悲天悯人的仁善之心,能对老百姓的苦难感同身受,看起来也不像是十分能打的样子。再看看现在抱着儿子乐呵呵看表演的顾淮之,怎么看都不像是危险人物,乌日厉觉得,自己大概是快老了吧,直觉不管用了。
然而等到过完元宵节,顾淮之郑重邀请乌日厉下山商讨要事那天,怒火高涨的乌日厉陡然反应过来,顾淮之这家伙,虽然不能打,但他脑子聪明,光用嘴皮子不用武力就能诱出他人心中的魔鬼。
这是一个比大巫更可怕的蛊惑人心的高手!
听到顾淮之说出让他带着族人下山的建议,乌日厉第一反应就是把手往腰间放,下意识地想拔刀把眼前这个胡说八道的王八蛋给剁了。然而一摸却摸了个空,气晕头的乌日厉这才想起来,自己和顾淮之碰面时,都会取下腰间的弯刀。真是失策,今天就不该把刀取下来!
然而顾淮之这个魔鬼还在继续蛊惑他,“即便这两年山民的生活有所改善,但和山下的日子比起来,还是差得很远。我一直都说,要想富先修路。然而山中修路艰难,又有蛇虫猛兽,并非落脚的好地方。眼下朝廷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只要你们下山自愿入朝廷编户,我便能做主,康郡百姓能分到多少地,你们一样能分到。另外,你们族里的祭祀信仰,我一概不插手。”
求同存异,尊重少民同胞的风俗嘛,顾淮之十分懂。
不得不说,乌日厉有一瞬十分心动,谁不知道山下的日子好过呢,他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比山民好太多了。要不是打不过山下人,乌日厉也想带着族人下山来着。但山下人看他们就跟看未开化的野人似的,眼中全是明晃晃的鄙视。乌日厉又不是受虐狂,被人瞧不起还硬要往人眼前凑。别看这位年轻的郡守说得好听,到时候山民下了山,真要同山下人发生了什么争执,他难道真的会站在山民这边吗?
双方的文化差异太大了,一个不慎就得生出事端。就连律法都不一样,山民遵循的是山上头领为王的那套,对山下各种礼仪法度都不懂,山下人又狡猾,万一山民被骗了怎么办?山里规矩可是直接决斗生死不论,山下能这么干?
最重要的是,在山上,乌日厉就是整个部落的王,说句僭越的话,地位跟元熙帝没区别。要是下了山,还得听朝廷的,多憋屈。
乌日厉多骄傲的一个人啊,哪怕顾淮之把下山的好处吹上天了,乌日厉还是坚定地扛住了顾淮之的糖衣炮弹攻击。
不过顾淮之也不是省油的灯,上辈子什么难缠的客户没见过。顾爹当初把顾淮之踹去做了两年乙方,碰上的各类难搞的甲方简直数不胜数。跟那些奇葩甲方来,乌日厉这个一是一二是二的爽利暴脾气都可爱多了。
等到乌日厉的怒火慢慢熄下来,顾淮之这才放了大招,仔细向乌日厉分析,“陛下即位不久,天下初定,各路叛军也一一被收服。但还差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此时你若主动上表归付朝廷,陛下肯定不吝赐给你诸多赏赐,以你的身份,应当能封侯。”
然而自觉赚了银子的乌日厉并不被这些重赏所迷惑,赏赐虽重要,骨气不能丢!
顾淮之叹了口气,把话说得更直白,“你应当听过一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以往你们的先祖也是要向山下朝廷俯首称臣的,你不过是跟着先祖的步伐做同样的事擦了。没什么丢人不丢人的。另外,若是你们在山下待得不顺心,再跑回山上去,朝廷也不会浪费兵力进深山。这事儿你们先祖也没少干,反正在深山老林中,精锐之师碰上你们都得头疼,又没什么好处,朝廷也不耐烦浪费人力和财力。”
乌日厉正想拍桌子吼上一句你这是看不起谁呢?脑海中猛然灵光一闪,蓦地反应过来:对啊,我可以先向朝廷称臣,当朝廷立起来的牌坊,把好处拿了再说。要是山下人背信弃义,大不了又回山上去!
顾淮之见乌日厉神色有所动摇,显然是听了进去自己的话,开始仔细考虑下山的问题。念及此,顾淮之心中也忍不住感叹,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可算是快把这只青蛙给煮熟了。至于上山?嘿嘿,想多了,山下日子这么好,谁还惦记着回去过挨饿受冻担惊受怕的苦日子啊。
明晃晃的阳谋,你能拒绝得了吗?
最终,乌日厉还是点个头。顾淮之将此事告知了陈刺史,由陈刺史上奏元熙帝,康郡山民头领乌日厉感念圣恩,愿带山民下山,谨遵圣人教化,以报浩荡皇恩。
这是元熙帝登基以来第一个不需要动兵就主动臣服的山民部落,这等大事,必要记载史书之中,彰显帝王雄才大略。
以一己之力劝说乌日厉下山的顾淮之,自然又在元熙帝心中加深了国之栋梁的形象,履历中又添了一笔夺目的功绩。
第104章 晋升
乌日厉答应下山这年,正好是顾淮之在康郡待的第三年。官员三年一考评,顾淮之这三年在康郡干出的成果众所皆知,发展了当地的经济不说,还把难搞的山民也劝下山主动向元熙帝递了臣服表。这么一桩一桩的事数过来,顾淮之这三年也称得上一句功绩累累。再加上一个正任吏部尚书掌百官铨选的顾玄,几乎所有人都认定顾淮之今年考评过后便能回京,而后一路青云直上,拜相不过是早晚的事。
然而让人惊讶的是,顾淮之竟然决定继续留下来。主要是康郡这边的旅游业也才刚起步,了解其中道理的官员真不多。要是随便换了个什么也不懂的郡守过来,那顾淮之这三年的努力怕是要泡汤。
再说了,还有乌日厉呢。别看这家伙在顾淮之面前挺客气,当初这位可是在陈刺史面前都敢动刀子的狠角色。乌日厉刚刚带着族人下山,顾淮之要是回了京,碰上一个不太看得起山民的郡守过来,一个不注意就能点燃乌日厉那个暴脾气,到时候乌日厉一怒之下跟朝廷翻脸又带着族人回山上了怎么办?这么多的劳动力,多大的价值啊。
说到底,顾淮之还是放心不下康郡,并把自己的想法写信告知了顾玄。
顾玄当即表示明白,转头就跑去找元熙帝聊天。两人家长里短一通瞎聊,话题自然而然就聊到了顾淮之头上。
元熙帝哪能忘记顾淮之这个大功臣,立即问顾玄,“今年的官员考评,阿淮必得评上优等。你可不能因为彰显自己的公平公正就委屈了他!”
说完,元熙帝还在那儿嘀咕呢,“按他的功绩,今年必能回京。再历练几年,那就是一个储相。”
顾玄捋了捋胡子,叹了口气道:“不瞒陛下,这小子前些日子给微臣来了信,说是不大放心康郡,想在那边多待三年。”
没等元熙帝开口,顾玄又继续补充道:“说来也是那小子实诚,生怕这会儿急着进京,怠慢了陛下新封的永顺侯,也想再多为康郡老百姓做点实事,再多吃点苦,历练三年后,才不辜负陛下对他的一片提拔之心。”
元熙帝顿时感动了,多好的臣子啊!急朕之所急,忧朕之所忧,这才是大臣们的典范!
康郡那地儿元熙帝年轻时也去过,对那儿的印象除了艰苦两个字就没别的。哪怕这三年顾淮之把康郡建设得大变样,元熙帝毕竟也没再亲自去看过,印象中那地方还是一山沟沟。
顾淮之一个打小就养尊处优的贵公子,心甘情愿地待在那山沟沟受苦,这不是忠君爱国是什么?
换成其他人,元熙帝可能没那么大的感触。但元熙帝也算是看着顾淮之长大的,对顾淮之有着类似“自家孩子”滤镜的天然好感,再加上顾淮之本人也十分争气,所以顾玄这么一说,效果出奇得好。
64/81 首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