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假千金的红包群——漫漫行

时间:2020-12-08 10:47:32  作者:漫漫行
  周继昌带人查抄宣平侯府的时候,还记得很清楚太子交代他的话,要在永嘉郡主回京前解决宣平侯府,永嘉郡主不在京中,就无人会拿养恩的事情说事了。周继昌不得不说太子对永嘉郡主很贴心,事无巨细都会替永嘉郡主想到。
  这边京中随着二皇子倒台,各路的勋贵和朝臣被查抄府邸,气氛紧张,而江南随着盐商伏法,已经开始进入到相对平稳的时候了,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乡试在金陵贡院举行,这次参加乡试的女子一共有十二名,上次中榜的十八名女子有一部分自觉学问不够,还想要再沉淀一下,等到下次继续,剩下的十二名女子薛夷光和她们谈过话,她们对此次的科举倒是颇有信心。
  除了乡试外,薛夷光在王贞仪大佬的指导下,编纂的科普类的书籍开始问世,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她对天圆地方这个错误认知的解释,以及日月食解释等等,她主要的目的是想要尽快的解除封建迷信,促进思想的解放,她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科学的探讨中,而不是信封所谓的河神什么的。
  当然,这批书籍的问世在江南又引起了轩然大波。天圆地方是自古以来的概念,想要打破这种概念无疑是对认知的挑战,很多人都来找薛夷光理论,薛夷光不得不在苏州开了讲座。
  薛夷光站在台上,道:“人居地上,各以所居之方为正,遥观异地皆斜立,其人立处皆当倾斜。”之后,薛夷光结合现代科学和大魏现有的科学认知一点一点地解答,虽然打破认知让很多人觉得不可能,但是薛夷光相信科学是才是发展的根基。
  虽然下面来的儒者很多,但是薛夷光不得不说在这个时代能够被称为大儒的人学问确实极为深厚,他们很多人绝不仅仅是精通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他们还精通算学星象,如果说这个世上对知识掌握最多的人是谁,那一定是他们。
  薛夷光的这场讲座让他们恍惚看到了更精深的科学,他们喜欢将天地万物发生的事情和星象神学联系起来,但是如今他们知道有时候与神学并无关系。
  其实薛夷光明白古人有古人的智慧,易经风水自有其高深莫测之处,只是这些有人研究就好,对于大部分百姓来说还是科学更为重要。
  一时间,苏州府衙中收到了更多的拜帖,大多都想要和薛夷光探讨自然科学,薛夷光也尽量抽出时间和这些人探讨,毕竟这样的进步是薛夷光希望看到的。
  另一边,乡试的结果也出来了,十二名女子,除却一名落榜外,其余人全都成了举人,名次最好的位居第三名,一时间激励更多想要科举的女子。
  随着乡试结束,薛夷光在苏州的任期也结束,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第257章 万民伞
  薛夷光陪着安国公夫人坐在车上, 安国公夫人手中拿着一个上面签满名字和手印的丝绢,安国公夫人轻轻抚摸着这丝绢,嘴角满是笑容和骄傲。
  “你父亲和兄长为官这么多年, 也没有过百姓送万民伞。”安国公夫人笑道:“要我说我儿比你父亲和兄长强多了。”安国公夫人毫不犹豫地将丈夫和儿子用来捧高自己的女儿。
  听到安国公夫人的话,薛夷光哭笑不得, “父亲和兄长是武将, 哪里有给武将送万民伞的?”那要是真有人给武将送了万民伞, 忌惮的该是当朝的陛下了。
  有道是文官造反十年不成,身为帝王忌惮的永远不是文官而是武将,即便景祐帝在一众帝王中是心胸宽广的,但是安国公府手握重兵也依旧要小心行事。
  安国公夫人拒绝承认武将不能有万民伞的事情, 她坚定地认为女儿就是最厉害的。她在苏州这三年, 亲眼见证了苏州的变化,从经济到文化, 从女子到男子, 整个苏州如今的情况和百姓的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安国公夫人是被宝贝这个万民伞,大魏做官的官员那么多,但能够让百姓自愿送万民伞的又有几个, 在本朝也就是首辅杨廷和外放期间曾经得过万民伞,被先帝和景祐帝誉为百官表率,如今这个荣耀到了女儿这里, 安国公夫人心里只有骄傲。
  宝贝完万民伞, 安国公夫人看着眼前的女儿,又想到在她们临走前送嫁的韩炜彤, 再想到没有成婚的女儿安国公夫人感叹道:“等回到京都, 你的婚事也该预备起来了。”
  提起婚事, 薛夷光虽然活了两世, 但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婚前恐惧症什么的,薛夷光倒是没有,她和太子认识这么久,双方是什么性子都知道,也不存在磨合什么的,她和周皇后也相处这么久了,婆媳问题在她这里也基本上是不存在。
  她现在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在她成为太子妃后,她的官职要如何分配,她到底会前往哪个部门任职,这倒是个问题。而且成为太子妃后,她肯定不可能像现在一样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一切都要有个度才好。
  安国公夫人说到这,眼中满是不舍,“你大了,也要离开阿娘身边了。”安国公夫人想要一直陪着女儿,但是她也知道这不现实,女儿如今的年纪都已经十□□了,别说在普通人家这样大的姑娘还没出嫁不可能,就是在宗室,在权贵之家这个年纪还不成婚的那也是少之又少。
  太子和皇后能愿意让女儿到这个年纪再出嫁那已经是宽和,她也不能再将女儿留在安国公府了。
  只是安国公夫人心里到底是遗憾和不舍,她只觉得从找到女儿到现在,时间过得太快了,她还没有好好陪着女儿,女儿就要离她远去了。
  薛夷光看着安国公夫人不舍的样子,笑道:“都在京中,阿娘若是想我了,就来东宫看我啊。”说完后薛夷光看着安国公夫人比三年前离开的时候还要年轻和康健,又笑着道:“您陪着父亲一路走来也累了,如今父亲退下来了,您和父亲可以好好出去转转,不用围着我和兄长们转。”
  安国公夫人在苏州过得滋润,江南养人,不像北疆一样风沙大,催人老,而且在苏州安国公夫人操心的事情也少,这心态年轻了,再加上调养,比在北疆的时候显得年轻也是正常。
  其实安国公夫妇的年纪都不算大,这个年纪还有体力,正好适合出去旅游,游览大好的山河景色。前世退休下来的老人们不都是喜欢出门旅游吗?薛夷光其实强烈推荐安国公带着安国公夫人出去走走。
  “又哪里能放心的下呢?”安国公夫人虽然对薛夷光说的话十分心动,但是到底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
  薛夷光知道现在说不通,不过这也不是着急的事情,以后再说也不迟。
  和上次薛夷光回京时一样,这次薛夷光依旧在京郊看到和三年前一样的马车,薛夷光嘴角忍不住勾起。
  不过太子就没上次那么放肆敢直接带着薛夷光去自己的马车中坐,因为顾及安国公夫人,太子只能将薛夷光留着陪同安国公夫人。
  安国公夫人倒也不是不通人情,她让薛夷光陪着太子说了好一会儿话,只是让女儿和太子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安国公夫人是不愿意的,到底对女儿的名声不好。
  薛夷光看着太子腰间的荷包,胖胖的鸳鸯已经有些旧了,可见是经常戴在身上,在太子一身光鲜亮丽的衣服上显得有些突出。
  想一想太子一身太子冠服,再配上这个荷包,薛夷光感觉十分不搭,“回头我再给阿绎重新绣一个,一定比这个好看。”虽然她一共就练了两个荷包,但是她现在的技艺怎么都比这第一个好吧。
  太子却摇了摇头道:“太费神了,还是别做了。”他虽然心里想要,但也知道刺绣是个劳心费神的活儿,他的阿瑶每日忙碌,不应该为了这样的小事再费神了。
  “荷包费神,手帕还是可以的。”薛夷光最后拍板道,太子都不嫌弃她的绣技,她又怎么会有其他的顾虑?
  太子浅笑地应道:“好。”
  太子看着面前的薛夷光,他的小姑娘已经长大了,三年不见,还长高了,如今已经到他唇边了,在女子中算得上是高挑的了,江南到底是养人,把他的小姑娘养的肌肤如雪,发如墨,宽大的衣袖也掩饰不住小姑娘玲珑的身材。
  他的小姑娘已经长成大姑娘了,而且是最美的姑娘。
  太子牵起薛夷光的手,在安国公夫人注视的目光中,将薛夷光送回马车,道:“你先回府休息两日,后日我接你去宫中。”
  薛夷光自然应道:“好。”有安国公夫人在,她也不好和太子太亲热,到底是有些不好意思。
  太子亲自将薛夷光送回安国公府,安国公因为朝中有事,从衙门赶回来后就赶紧朝着家中赶去,正好在安国公夫人和薛夷光到府之前回来了,看着亲自扶薛夷光下车的太子,安国公到底没有像之前一样对太子没好脸色,这么多年,安国公也看出来了太子对女儿的真心和体贴。
  太子和安国公打过招呼后才离开,安国公送太子离开后,看着女儿和妻子十分欣喜,这三年他可以说过得那是孤独者的生活,孩子都外放了,妻子和女儿不在身边,安国公孤独极了,只觉得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了。
  一家人说了一下午的话,安国公对女儿在苏州的政绩给予了赞扬和肯定,晚间的时候,薛家的二房和三房也都来了,一家子热热闹闹的吃了饭。期间,薛培等人对薛夷光提出的票盐法以及苏州学院等方面很感兴趣,特别是薛夷光编著的基本关于科学自然解释的书。
  特别是家中的一些小辈,就像是十万个为什么似的,比如说他们会问太阳为什么会从东面升起,西方落下等等,在大魏若是换成其他的家长,定然不会回答这个问题,还会觉得厌烦,因为他们觉得这没有什么好问的,世界就是这样,他们已经丧失了对世界的好奇心和疑问。
  但是小孩子不会,薛夷光甚至会觉得高兴,因为这证明她的那些书起作用了,想要让老一辈的人改变思想很难,但是让孩子改变却很容易,青年人才更容易接受新兴的事物,等这些年轻人成长起来,整个世界的观念就会改变。
  薛夷光耐心地回答着这些孩子的问题,她甚至觉得自己可以学习后世出一个儿童科普类的书籍,孩子的想象力和探索力是需要引导的,而大魏的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却会扼杀这种想象力和探索力。
  虽说太子说让她在家中休息两日,但她第二日也是需要去吏部报道的,身为地方官员进京都是要去吏部报道的,而且还需要递奏书请安,薛夷光第二日去了吏部,又写了奏书。第三日,便随着太子进宫了。
  和之前不一样,这次薛夷光作为苏州知府调任进宫,先是去给景祐帝请安,回禀苏州任职期间的政绩和遇到的问题,回答景祐帝的提问。
  景祐帝对薛夷光的回答还是很满意的,苏州的情况可以说薛夷光张口就来,这在地方官员中属于少有的,也让景祐帝对薛夷光越发满意。他生性开明,可以接受女子为官,但若是薛夷光不争气,他也不会喜欢让朝堂上出现大量的女子。其实这和性别无关,能力才是景祐帝看重一个人的标准。
  “你之后任何职,朕会和太子内阁商议,你放心,朕一定辜负你这一身的才华的。”景祐帝本来抬起手来想要拍一拍薛夷光的肩膀,但是太子的目光太强烈,景祐帝慢慢收回了手,轻咳一声道:“去太后和皇后那儿吧,她们念叨你好久了。”
  薛夷光应是后和太子一起退了出去,到了慈安宫见到太后和皇后,薛夷光第一次面临起了催婚的问题。
 
 
第258章 苏夷玉之死
  《礼记·哀公问》:“大昏为大, 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亲迎。” 孔颖达疏:“大昏,谓天子、诸侯之昏也。”
  在大魏, 大婚这个词绝不能用于平民百姓身上,对于他们来说, 婚就只是婚,大婚这两个字只能用于皇帝和太子的婚礼上,便是其余的皇子成婚也是不能用这个词的,就连帝王立继后也是不行的。
  《大魏律》规定“婚”的程序为︰纳采, 问名,纳吉, 纳征, 告期和亲迎, 也称“六礼”。但是在太子大婚中,对这六礼又会做出改动, 比如对太子妃的册封礼,还有太子与太子妃庙见,朝见, 庆贺等礼节, 这些礼节是其他的妃子和皇子妃都不能有的,像是朝见这样的礼节,除了皇后也就只有太子妃能有。
  所以, 太子大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有内廷局、礼部以及宗室操办, 这件事依旧十分繁琐, 需要薛夷光忙碌的事情很多, 比如量体裁衣, 服饰,冠钗,佩饰等等,都需要薛夷光抽出时间。
  这让薛夷光忍不住想起前世的一些人说结婚是件极为忙碌的事情,很多未婚夫妻都因为结婚而走向分手,寻常人家结婚都这么麻烦了,更何况皇家?
  所以自从被周皇后和太后催婚后,礼部将此事提上了议程,薛夷光不得不放下手中忙碌的事情,专心准备婚礼,不过下面的人手足够,大部分时候都不需要薛夷光操心,只要拿决定就好。
  当然除了薛夷光以外,太子也是如此,整个宫中,安国公府和吏部,宗室都围着这场大婚打转。根据钦天监推算的吉日,大婚就在两个月后。其实按照大婚的规矩,天子一年,诸侯半年,大夫一季,平民一月,这个时间才算得上充足。
  只是太子和薛夷光的大婚,从薛夷光还没有回京,皇后就开始命人准备了,而且采纳这些礼节在薛夷光三年前未离开京都前就过完了流程。聘礼皇后一早就准备好了,也就只有嫁妆这些东西需要安国公夫人和颜女官忙碌一番,不过薛夷光是郡主,很多东西都是登记造册的,有专门的人收着,并不难准备。
  薛夷光这两个月并没有闲着,她令人开始着手准备京城的女子学院。因着有苏州女子学院的成绩,薛夷光在京中开办学院的消息一放出,就有无数人开始给薛夷光下拜帖,有应聘夫子的,也有想要将女儿送进来的。
  薛夷光的标准还是和之前在苏州一样,一切要通过测试选拔,她不要求这些姑娘有多优秀,多有学问,但是最起码理念要和她创办书院的理念一样。是为了自己而读书,而不是靠着才学去取悦男子。这是最基本的一点。
  在这期间,薛夷光倒是听到了宣平侯府的消息,这个消息还是因为她当初从宣平侯府带来的一些丫鬟在讨论宣平侯府的下场时听到的。
  宣平侯府被夺爵,宣平侯府沦为庶民,去除宣平侯被判流放三千里外,女眷和孩子倒是安然无事,但是宣平侯府被查抄后,没了爵位,没了俸禄,赵氏的日子过得十分拮据。
  老太太怨恨赵氏,老太太觉得是因为苏夷玉嫁进了齐国公府,他们才被牵连的,老太太又怨恨赵氏当年对薛夷光苛待,不然宣平侯府对太子妃有养恩,怎么着也该更加荣耀,而不是被夺爵,老太太认为赵氏是个扫把星。
  赵氏没了诰命,丈夫流放,没了儿子,女儿也被论罪,又被老太太埋怨打骂,彻底受不住了,脾气开始尖锐起来,整日和老太太对骂。宣平侯府没了家产,二房却没有被论罪,老太太可以去投靠二儿子和房氏,但是老太太却嫌弃赵氏是个扫把星,不愿意庇护赵氏,只愿意带着宣平侯的庶子一家去投靠二儿子。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