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红楼梦同人]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香溪河畔草

时间:2020-12-10 10:01:56  作者:香溪河畔草
  原本张家是要招赘那些无父无母的孤儿上门,继承家业,传宗接代。
  孰料张氏被汪华的甜言蜜语迷住了,硬要嫁给汪华。
  张老板无奈,只好打听了汪华家的跟脚。
  汪华家有薄产,却致力于想要改换门庭。
  为了两儿子读书赶考,三个女说是嫁人,不如说卖了。
  花季少女,嫁给五十岁的鳏夫做填房。
  只有聘礼没有嫁妆。
  女儿买完了,兄弟童生都不是。
  汪华父亲也死了,家里供不起两个人。
  必须有一个做工。
  汪华十四,他弟弟才十二。
  又是断肠儿,母亲自然偏爱幼子。
  汪华读过五年私塾,到药店做活计,原本是想要拜师学艺。
  不做良相做良医。
  只可惜,张大夫只教导自己的女儿,根本不收徒弟。
  汪华也是因此,才转儿一心勾搭张小姐。
  汪华要高价,以五十两银子买断汪华。
  汪华因此成了张家的赘婿,改名张汪华。
  即便是婚后,张大夫也只是教导女婿辩药抓药,不教导医术。
  这也是为了保证女儿的利益,让女儿将来把医术传给孙子。
  这也是张腊梅六年间只生了三个闺女,夫君没有纳妾的缘故。
  何不该,三年前,她爹一病而死。
  张氏的能力撑不起药店,从此改而经营药草。
  张汪华因此掌握了经营权。
  不过半年,就把自己的母亲与弟弟接来一起生活。
  这位小叔子名唤汪英,十八岁还是个童生,为了待价而沽,一直不肯娶妻。
  他觉得自己读书人,将来要为官做宰,小门小户他看不上。
  大户人家又看不上他一穷二白好吃懒做。
  张大夫死了,汪家母子觉得出头的日子到了,教唆汪华改回姓汪,占了张家的家私,一家人胡吃海喝。
  汪华也不安心做生意了,做回了书生。
  兄弟们日常出去会文吃花酒也罢了,还勾引人家寡妇,被人打上门,砸了铺子不说,信誉尽丧,药铺也开不下去了。
  之后,一家人靠着卖田过日子。
  去年又是蝗灾又是雪灾,地里绝收。
  汪家婆子之所以要买了张氏,就是想要霸占她家的祖屋与土地。
  小花精原本是想让张氏告官,与汪华和离,再没想到,竟听了这样拔出萝卜,带出泥的故事。
  小花精蹙眉:“你说什么?去年春上旱灾,秋收蝗灾?”
  张氏颔首:“正是,不然,我家有良田百亩,何至于出来逃荒?”
 
 
第209章 
  小花精道:“朝廷派遣钦差大臣去救灾, 救灾款发放到县衙, 你们不知道吗?”
  张氏摇头:“我们有些家底, 民妇不舍得卖地,卖了骡马,再有些头面,比别家支撑的时间长一些。
  十月间没等到官府的消息, 十月底才出来逃荒。
  原本准备到南京投奔一位师伯, 不想师伯已经下世, 家人回了原籍辽东。
  那时节已经是冬月,我们无处可投奔,只好随大流上京来。心理想着, 朝廷肯定不会看着城门口饿死人命,只要熬到明年春日, 官府还会发放返乡的路费。”
  小花精道:“你们家有骡马车架, 为何卖女?”
  张氏眼泪滴落:“我婆婆不卖车架骡马,也要把我的闺女卖了,其实就是为了留下骡马车架明年返乡。
  我夫君又毒又蠢又愚孝, 婆婆那个人绝对不会拿钱给他娶妻, 糊弄他卖掉我们母子四人,肯定是为了返乡之后贩卖我张家的祖屋与良田, 好供养她小儿子读书科举。”
  小花精道:“这种无德无能心肠歹毒之人, 做了官也是贪官污吏, 你安心, 有本宫在, 他做不得官。”
  张氏闻言马上挣扎起身要下跪:“您是皇后娘娘?
  请恕民妇眼拙,犯了大不敬。民妇有生之年能够亲自向皇后娘娘申诉冤情,死也瞑目了。”
  小花精手快一捞:“不必这般,你本来无罪,本宫常服暗访,这里不是皇宫,不必拘礼,安心躺下。”
  张氏眼泪婆娑,只说祖上有德。
  回神呵斥道:“你们干什么还站着?咱们遇到贵人了,快给皇后娘娘磕头。”
  三个女儿,大的九岁,小的才四岁,虽然面黄肌瘦,能看出眉眼清秀。
  小花精命人把三个女娃带出去,这才询问张氏:“本宫替你做主,你敢不敢上告衙门,与你夫君和离?”
  张氏点头:“为了三个女儿,莫说四十大板,就是刀山火海,民妇也认了。”
  小花精摇头:“妻告夫,的确先打四十杀威棒。
  然,大嫂的情况却有不同。
  其一,张家是招赘,在官府记载,大嫂才是家主,是女户。不在妻告夫之列。
  其二,你婆婆唆使你夫君无故将你打伤致残,大月朝律法规定,你有权利要求义绝,律法允许,不在仗责之例。
  有这两不打,你只管上衙门去告状,谁敢打你就是违法乱纪。
  谁也不会为了区区一个小人葬送自己的前途。
  不过,如今流落京师的灾民归顺天府管辖,你先去顺天府告状,他们若是不受,你再去刑部,或者督察院都可以。
  总之有人为你伸冤。”
  张氏愿意去顺天府告状。
  小花精回头就吩咐紫竹,派人护送张氏进京告状。
  张氏带着三个女儿启程,小花精这边回去太极殿。
  皇太后已经睡醒,询问张氏母女。
  小花精言称已经护送进京。
  皇太后不愧在宫中经营三十几年,闻言便知小花精的意图:“瞒上欺下的东西,这说明西南一条绳上的官员都烂透了,为了升迁竟然瞒报灾情,这会子死的人多了才来害怕,晚了。”
  皇太后这边非常支持小花精的决议,将那些明明有活路却卖女的人家,逐出南苑,不再对他们提供庇护。
  既然有银子了,自己个买着吃吧。
  这一下,就驱逐了大小四十八人家。
  这般时候,那些尚不及卖女儿的人家暗自庆幸,收起了卖女儿的心思。
  小花精虽然打算收留无家可归的女童,却不鼓励这种遗弃骨肉的事情。
  她最终的理想,也是要提高女子的地位。
  再不会为了这个目的,而让更多的女童失去家庭的温暖。
  对于孩子来说,跟着父母生活更为健康幸福,社会也才更加安稳和谐。
  同时,对于留下的灾民,小花精与皇太后商议之后,给灾民提供务工代赈的办法,让身体强健的男子砍柴换取一家人的优质饮食。
  女子则可以应聘上岗,进针织坊做工,缝制衣衫鞋袜。
  砍柴按照斤两计算酬劳,缝制衣衫按照件数计酬。
  南苑接了兵部做军服的生意,一般都是分给附近的百姓。
  这会子正好给灾民们一个挣钱的机会。
  南苑对于自给自足的家庭,给予吃喝穿戴半价的优待。
  灾民愿自立的人家吃食也有不同。
  参与务工的人员,中午可以免费吃一顿干饭,却不会扣除工钱。
  你不愿意参加以工代赈,也不会饿死,一天三顿稀粥。
  少吃少活动,也能保命。
  参加以工代赈,则可以在保证一家人吃好吃饱,还能攒下一半的工钱。
  无论你一家吃了多少,惠民署都会返回一半工钱,给愿以工代赈的人家。
  这个方式就是为了奖勤罚懒,调动灾民的积极性。
  毕竟你是人不是猪。
  今后的人生,还要自己努力才会过上好日子。
  翌日,皇太后这边安排已定,小花精留下胡娟,再有三十名女侍卫贴身保护皇太后。
  紫苏则作为金簪与南苑的联络,把被卖女童买下,送进南苑安身。
  小花精没有把女童还给卖女儿的人家。
  一次买女尝到甜头,还会继续喝血。
  小花精让把这些卖女的人家登基造册,呈送顺天府,对他们进行必要惩罚。
  返乡路费不会再发放给这些人家。
  既然有钱了,就别浪费朝廷赈灾银子。
  小花精回到京都,顺天府已经翻车了。
  顺天府尹余关,拒绝了张氏的状纸,借口就是让张氏回返原籍告状。
  这边顺天府尹拒绝受理,紫竹转身就把人送去刑部衙门 ,敲了鸣冤鼓。
  顺天府没有见过皇太后的女卫,那日护送皇太后出城,他没参加。
  刑部尚书却是见过女卫。
  朝堂上乾元帝因为有人攻击后宫女卫被罢职,刑部哪里敢怠慢,忙着吩咐把告状人带进去。问明白始末,竟是受了皇后娘娘指点前来伸冤。
  他留下张氏母女,派衙役捉拿汪家三口上堂质对。
  小花精的凤攆回城,张家的案子已经结了:判定张氏休夫成立,汪华尽身除族。
  而且,汪家赔偿汪母与汪英所费的银子。
  汪家添置的五十亩良田,再有卖掉三个孙女的银子,判给张氏。
  汪英身为童生,吃喝嫖赌,不忠不孝不慈,听任母亲买侄女替自己积攒学费,简直斯文扫地。革除童生功名,取消科举资格,终身不得科举做官。
  汪婆子因为是长辈,卖了孙女虽然不慈,律法对此并无惩罚律令。
  故而,被尚书申斥一顿,当庭释放。
  汪婆子却误判了情势,当庭撒泼,咒骂媳妇,被尚书判了个咆哮公堂之罪。
  原本要打四十大板,考虑她年纪老迈,改而掌嘴二十。
  衙门掌嘴可不是用肉掌,而是那种家法的竹板子。
  噼里啪啦之后,汪婆子成了猪脑袋,一嘴牙齿全部作废。
  而且,刑部尚书因此得知,山西甘肃两地的官员竟然隐瞒灾情不报,为了自己的考评优良,不顾百姓死活。
  他不敢隐瞒,禀奏陛下。
  乾元帝顿时大怒,当即派遣三百锦衣卫奔赴三地,与三王回合,查清楚灾□□宜。
  小十六押回来的人牙子老鸨子,却是直接送进了锦衣卫衙门。
  锦衣卫管着皇宫的安危,有人大不敬,正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锦衣卫审理案件,可是比刑部凶残。
  上堂来,男人打板子,女人上夹板。
  别看这些人视人命为儿戏,自己挨打,那是一刻也忍不住。一堂没过完,就招了。
  人牙子呢,就是想乘难发财,平日没人管也罢了,今日撞在枪口上,那就是居心不良,逼良为奴。
  皇太后皇后娘娘,顺天府,各位公卿世家的粥棚,都开着。你就去教唆人家卖儿卖女。
  得了,既然这般不仁不义,喜欢逼良为奴,那就自己尝尝滋味。
  这些个想要发国难财的人牙子被发配漠北,成为漠北将军手下奴婢。
  牙行被查抄。
  老鸨子喜欢逼良为娼,那就给你没入教坊司,尝尝做女支子的味道。
  妓院查抄。
  所有查抄而来的财产,归入惠民署,用于救助灾民。
  这还不算完,另外还有惊扰凤驾之罪,原本应该斩首示众。
  皇太后慈悲,改为黥面,以儆效尤。
  老鸨子被黥面之后再罚没教坊司,成为最为下等的女支子。
  对于那些胆敢以凤字命名青楼的刁民,那就不是黥面罚没教坊司。
  首先收入锦衣卫衙门,然后一堂一堂的审查,务必把母后老板追查出来为止。
  一般的在京都混生活的老鸨子,借她十个胆子也不敢如此犯上作乱。
  还别说,在锦衣卫与十三十五的共同努力之下,真的揪出来了幕后黑手。
  这人是谁呢?
  却原来,这几家凤字号的青楼,真的跟皇室沾边。
  金凤院竟然是原本的忠顺王与四大郡王的游乐场所。
  因为交给赎身的奴才打理,故而,没有被查出来。
  然后,忠顺王父子死了,郡王府倒了三家,因为只斩了匪首嫡枝,侧枝竟然浑水摸鱼,悄悄把妓院兑出去了。
  金凤院兑换给三皇子的岳父家-顾家。
  当初,三皇子犯事之前,三皇子妃就死了。
  故而,三皇子的过错没有牵连他的岳父。
  新凤妓院是谁开办呢?
  竟然是八皇子妃。
  八皇子为何要办这么一家青楼,却是受了表哥家生意的启迪。
  她是憎恨乾元帝与小花精两口子,想了这个么恶心的法子。
  她想着,这等下作的地方,上等人哪里会去呢?
  忠顺王都犯了死罪,这金凤院都没暴露。
  难道她开个生意会被识破?
  小花精得知事情始末,真是哭笑不得。
  八皇子妃揣摩人心真是有一套。
  荣幸二府有家训,谁敢上青楼,打折腿杆,驱逐除族。
  即便有人偷着去了,回家来谁敢透露?
  也没人往这个方面想。
  正所谓民不举官不究。
  若非这一回老鸨子惹恼了小花精,这事儿真是要混过去。
  乾元帝大怒,皇子犯了大不敬,那也是死罪。
  尤其八皇子曾经处处帮着大皇子跟乾元帝争锋?
  挑唆十四替他传递消息,攻讦自己,差点丟掉太子位。
  正所谓新仇旧恨。
  锦衣卫上门,封闭了八皇子府。
  八皇子两夫妻抓进了宗人府。
  宗令忠靖王亲自审讯,八皇子一言不发。
  八皇子妃却推脱说是自己的奶娘私自经商,她一无所知。
  这话鬼都不信。
  但是,她既然这么说,宗令就这么上报。
  这个大长公主是嘉和帝的小姑姑,已经故去多年。
  儿子读书很不错,也许是嘉和帝放水,得中了进士,做到礼部侍郎致仕。
  若非三皇子犯事,他受到牵连,被人排挤,他其实还可以做官坐到死,也不会被人排挤。
  当初驸马爷是江南的言情书网,这个顾侍郎年轻的时候很受追捧。
  官儿不是很大,地位却是很高,很得嘉和帝的看重。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