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位姓唐。
唐大人在此时,满面的严肃。
“公公说的是。”
唐大人也是心有压力。
这一起谋害君王的事情,当然不简单。
查,一定查到底。
不管查到谁,都不必给了面子。
谋君大案,谁牵连上了,都是死。
皇宫。
波澜起。
长春宫。
皇贵妃的身边心腹都被带走了。
皇贵妃很惊慌。
她不敢求情,来的人是神色凶厉。
以皇贵妃之尊,都没让这些抓人的,那是手软了半分。
皇贵妃掩不住的暗恨。
她还是匆匆的离了长春宫,去寿康宫,去求了她的靠山。
寿康宫。
皇贵妃来了,可她没见到皇太后。
这是头一回,皇太后明确的拒绝了见皇贵妃。
这让皇贵妃差点崩溃了。
“嬷嬷。”
皇贵妃看着武嬷嬷,神色间有些不安。
“请嬷嬷帮我通传,我想见一见母后。”
皇贵妃求了话。
“娘娘,你且先回长春宫吧。皇太后娘娘暂时不见您。”
武嬷嬷也同情了皇贵妃。
可她是皇太后的奴婢,自然是传了皇太后的旨意。
皇贵妃跪下来,想求见。
武嬷嬷只能也跪着,求皇贵妃回宫。
武嬷嬷是什么人?
皇贵妃清楚的。
她到底不敢了真开罪这一位。姑母已经不想见她了,如果再开罪了这一位一直待她不错的武氏旧人。
唉,皇贵妃一声叹息。
最终,是失望的回了长春宫。
寿康宫的正殿。
皇太后坐了主位,她静静的坐着,神色淡然。
“走了?”
皇太后问两字。
这话中的主角自然是皇贵妃。
第72章
“回太后娘娘, 皇贵妃已经离开。”
武嬷嬷回了话。
皇太后瞧着武嬷嬷的神色,她问道:“你倒是心软了?”
听着皇太后这般讲,武嬷嬷点点头。
“太后娘娘, 皇贵妃终是您的亲侄女儿。奴婢也是怕,伤了皇贵妃的体面, 亦是伤了您的体面。”
武嬷嬷知道是世人的俗。
皇太后出身武氏一族,还给武氏一族挣来一个承恩公府的名头。
皇贵妃是皇太后的嫡亲侄女,在外人瞧来,这一对姑母是一体的。
“哀家的体面是天子给的。”
皇太后说的肯定。
“至于哀家这一个侄女儿,不提也罢。”
皇太后是一脸的失望。
对于皇贵妃她帮衬的够多, 只是越帮衬了, 也是越失望了。
特别是皇贵妃失了皇后之位。
“眼下什么情况?嬷嬷,你也看出来了一些吧。这一回是遇着大事儿,不管是二皇子的早殇, 还是天子遇了投毒一事。这皆是大罪。长春宫里的人手居然被提走。这只能说明了蓉儿是没本事的。”
皇太后说的肯定。
“太后娘娘, 您……”
武嬷嬷小声的寻问道:“您可有什么吩咐奴婢们做的?”
“做什么?”
皇太后轻轻摇头。
“如今要乱起来。咱们且在寿康宫里稳坐着, 看一看情况。哀家老了,还能有多少好活的。如今的体面, 也是天子看了嫡母的名份上, 给的一点子孝道。真记计较起来,哀家这一个嫡母名份,也是担得屈。让天子委屈, 谁让哀家是一个继室。”
皇太后嘴角有嘲讽。
这不是嘲讽了别人,而是嘲讽了自己。
皇太后一直看得明白。
当年太宗皇帝的后妃中,不凡有生有皇子的。
可太宗的元后过逝了,太宗想安稳后宫。册立了她这一位无子无宠的妃子。
她靠的是什么?
靠是识趣。
至于子嗣?
皇太后自个儿亲生不敢奢求。
初入宫闱之时,皇太后就遭了别人的暗手, 那是落过一胎。
没法子有亲生的骨肉。
皇太后就安份的投靠了元后,投靠元后,给对方做了伐子。
也是借着元后的威势,她复了仇。
再后来,就是老实的不争宠,不争一切。
可能是不争的态度。
又或者说她的投靠让元后受用了。那些年里,她受了元后的点拔与提协。
元后殁了。
太宗皇帝就是册立她为继后,跟天上掉了馅饼似的。
她做了继后。
做的还算有底气,有太宗皇帝的支持。
至于说,未来如何?
皇太后就是做了一合格的嫡母。哪一位太宗皇帝的子嗣,她都不会慢待了。
名声,就是皇太后的追求。
事实上,太宗皇帝驾崩后。
她就是凭着皇后的名份,荣升为了皇太后。
在后宫荣养。
她靠着天子的孝道名份,可谓是立了脚跟。
可这些都有一个前题,要她识趣,能跟天子演了皇家的母慈子孝。
如果打破了母慈子孝这一局。
那么,对于皇太后而言,没有好处,只有大大的坏处。
天子是太宗皇帝的嫡子继承大位。
天子是元后生的嫡次子,她这一位嫡母认真计较起来只是继母。
皇家讲规距。
可皇家又是最不讲规距的地方。
这里是弱肉强食。
规距,是一种保护。
一旦打破了规距,就注定打破了这一层保护。
皇太后能安稳在寿康宫里得了天子的孝顺,那靠的就是皇家的规距。
所以,她不可能,也不会为了皇贵妃就去坏了规距。
“太后娘娘。”
武嬷嬷说道:“奴婢明白您的意思。奴婢给长春宫的皇贵妃娘娘递一话儿,让皇贵妃安心的静养。”
“太后娘娘您的做法,亦是为了承恩公府。您在,承恩公府就是稳固。您才是承恩公府的底气。”
武嬷嬷自然听懂了皇太后的意思。
“且罢。她是安份也好,不安份也罢。还看天子后面的处置吧。”
皇太后嘴里这么说。
其实,皇太后更清楚着,她不求情,才是对的。
真是求情了,主是伤了天子的感情。
母子情份,这总归还经营。
一旦坏了,那才是大大的失策。
后宫不安宁。
京都同样是气氛压抑的。
绣衣卫的出动。
还有暗卫的辅助。
这里面的动作太大了。
正统帝要结果。
李公公一定要给一个结果。
这自然就是发了狠。
乾清宫。
正统帝看着李公公呈上来的汇报。
正统帝看的仔细,也看的认真。
看完后,正统帝揉了太阳穴。他头疼。
太宗皇帝有九子。
正统帝是最年幼的,是元后的嫡次子。
在元后过逝了。
太宗再是宠幸了妃子,却也没有再留了子嗣。
当年元后的病逝,里面自然也有玄机。
要说有人暗害?
那没有人敢的。
可到底还是元后操持后宫,做一位贤后。
这是真真做了贤惠人。
这一位贤后就是自己把自己逼得狠了。在太宗皇帝上位前,元后是陪了太宗皇帝吃苦的人。
在太宗皇帝君临天下后。
元后又是贤后。
后宫、朝堂,也是多为太宗调和阴阳。
总之,满朝内外,没有对元后不满的,且全是赞誉。
就凭着这等贤惠的好名声。
就可以想像了,元后对自己的要求多严格?
这等严苛自己,这能不碍了寿数吗?
元后病逝。
太宗是伤心的。
这是一对相扶持的夫妻。
一旦失了元后,对于这些后妃,太宗是看不上眼了。
哪怕曾经的宠妃,貌似也是不再那么的顺眼。
太宗会立了继后,就是想平衡了后宫。同时,也是想护一护嫡子。
继后无子,管理好后宫,就能压住了一杆子宠妃。
这些曾经的宠妃生了皇子,倒底是庶子。
太宗在意了嫡庶。
太宗曾经的废太子,这一位元后的嫡长子,早年在太宗跟前,那真是要星星不给月亮。
可再好的父子情份,在皇权面前,又变了。
太宗九子。
已废宋王,这一位被太宗除了皇室宗谱的太宗庶长子,就是当年跟太宗废主子争了大位的。
凭的是什么?
就是有一位宠妃母亲,以及庶长子的身份。当然,早年大位争夺失败。在正统帝上位前,已废宋王就殁了。
太宗的废太子看着是嫡长子,实则,是太宗的第二子。
至于太宗的第三子,如今还是好好儿的。当年的废太子风波,没扰了这一位。如今是宗正令,太宗朝册封为郑王。
太宗的第四子,是已废宋王的一母同胞弟弟。已废宋王敢争位,也是因为有这么一个同母亲弟弟给拱火。
已废宋王被除了皇室的宗谱,这一位皇子自然也是被废成了废庶人,跟已废宋王这一个同母的哥哥一样,也是殁了。
太宗第五子第六子早殇。
至于太宗第七子吴王第八子楚王,这二位现在也是在京都的王府里,每日过的莺歌宴舞的日子。
正统帝的脑海中,闪过了这些哥哥的往昔印象。
这时候,正统帝睁开了眼睛。
他望着李公公,说道:“确定是郑王?”
李公公跪地上,回道:“回禀圣上,二皇子落水一事确实是查到了郑王头上。”
李公公也是万万想不到,这查来查去的,最后,二皇子落水,以致于早殇一事。这会查到了郑王的身上。
这一位郑王在宗室里,可是颇有贤名的。
“那想暗害朕的歹人,又是确定与吴王府、楚王府相干系?”
正统帝再问道。
“回圣上,那小金子的后面之人,确实与吴王府、楚王府相干系。”
李公公也是给了肯定的答案。
李公公压力很大的。
太宗九子。当年的夺嫡之争,是闹的大啊。
太宗废了太子,废了宋王。
一连损失的可不止一个儿子。
就这些,太宗也是受足了打击。
皇家也要讲体面。
正统帝上位后,对于还活着的三位兄长。
这是即防着,也是给了体面与尊荣。总之,就是养着。
皇家的宗室爵位,先帝皇子都是王爵。
这王爵按说有封地,可就藩。
可这就藩,也有实藩与遥领。
实藩,就是真去了藩镇上,做了土皇帝。
那是天高皇帝远,真正的消遥自在。
至于遥领,这自然就是担了一个藩王的名头。
每年有了藩镇的爵禄。
可实嘛,这遥领就是待了京城,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过日子。
这自然就得小心眼谨慎了。
若不然,这绣衣卫盯紧着,这抓了小辫子,可就容易被人给参了。
“朕何曾亏待于他们?”
正统帝是压着声音说了话。
对于三位兄长?
正统帝要说多深的感情,不存在的。
正统帝是元后嫡子。
还是太宗皇帝的小儿子。
打一生下来,就得了太宗的宠爱,得了元后的宠爱。
太宗废太子当年是按着储君来培养的。
正统帝就是父皇、母后眼前得宠的小儿子,这自然是宠得天高地厚的。
废太子的学业重。
正统帝是就是让帝后可着劲儿宠。没什么负担的。
要说,元后对于小儿子的要求。
那就是让一母同胞的太子哥哥多宠一宠。将来,册封了王爵,做一个逍遥王爷。
后来嘛,只能说世事难料。
夺嫡之争。
正统帝是瞧过了。
郑王、吴王、楚王没卷了进去。
这是让他们能全身而退的原由。
可都是皇子,都是太宗的儿子。
要说这些人没野心?
一定是假的。
特是郑王,在废太子倒台后,在宋王倒台后。
郑王就变了庶长子。
当时的正统帝一直做了太宗的小儿子。
在皇家的皇子们眼中,就是一个得宠的皇子。可没得了什么重用的,连正紧的差遣都是没有。
倒是一个吃了皇家禄米的逍遥王爷。
做了储君?
那是废太子倒台了。
宋王与太宗四皇子,这一对儿兄弟被除名废成庶人后。
太宗强行捧了嫡次子上位。
正统帝的上位,就是太宗给捧上去的。
显然,太宗皇帝是重视了嫡庶。
有嫡的情况下。
哪怕嫡次子是最小的儿子,一直没展露过什么头角。
可有了元后这一位贤后存在。
太宗皇帝就是册立了嫡次子为东宫太子,强行给太子安排了辅臣。
太宗活的其它儿子什么想法?
正统帝不用想,也知道这些皇子肯定不甘心。
毕竟,争都没得争。
这就是让一个一直没觉得什么本事的弟弟上位了。
69/198 首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