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嘛,她已经读了够多的了,她自信自己去考试肯定是没问题的,与其再这样浪费一年的时间,她比较愿意再给自己一年的机会。
但是她没想到葛严会从荷包里摸出一个红包。
他显得很不好意思,“这是我来的时候,我爹让我封的,给你没有别的意思,你要是还差点钱,就拿去交学费吧。”
杨柳连忙道:“不是的,上回你给我的已经足够交学费了,我是提前将初中的知识都已经学完了,所以打算明年直接参加中考。”
葛严听她这样说,有些惊讶。“可是初三的知识和前面的都不太一样,就像是化学,你没有学过的,根本就搞不懂书上面那些东西是什么。”
化学可是杨柳的拿手强项。
她不再说这个话题,转而道:“你是看上了我二姐吗?”
葛严惊了一下,连忙否认:“没有没有。我只是…我爹和我娘比较着急,想赶紧给我定个媳妇,免得好的都挑没有了。我不知道你了不了解我们这个职业,就是会聚少离多,生活会很苦。”
他说完看了杨柳一眼,杨柳纤细的脖子在淡淡的阳光下显得晶莹剔透,煞是好看。
他参军两年见过姑娘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是也并不意味着他就会将就了。从内心说,他比较喜欢杨柳,说不出来的感觉,兴许是因为特别的缘分。
但是他同样也不想因为这件事,让人家姑娘失去上学的机会。
所以即使有一点心动,他也不敢说出来。
从堂屋里看出去,杨媒人和刘来娣看到的是两个年轻人聊得还挺好的,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杨媒人感觉这桩亲事已经八.九不离十了,做媒人嘛,当然希望亲事能成。
“不过她婶子啊,男方那边说没说彩礼多少啊?”刘来娣趁此机会问道。
杨媒人有些瞧不上这种做法,八字还没有一撇,先将彩礼给问上了,到底是嫁女儿还是卖女儿呢。
不过她做媒人这么多年,倒也并不见怪,笑意不改,“倒是没说,不过人家一个月二十块钱的津贴,你一年都未必能挣到,到时候等你女儿嫁过去了,钱还不是由你女儿保管,到时候想要接济娘家人,还不是大嫂子一句话的事?
这可不一样,刘来娣脸上笑着,眼里却透露出来不太满意的神色。
不过这事情还早着的嘛,彩礼都可以商量。
葛严和那媒人都没有在杨家吃饭,因为听说了杨家家境不太好,要是在她家吃饭,少不得还要去张罗肉之类的,加重人家的负担。所以没吃饭,两人就回去了。
等两人走了之后,刘来娣问杨柳感觉人家小伙子怎么样。
当然是顶好的。
杨柳对他的印象真的不错,不过这样还不至于她就想要嫁给人家了。
只不过这样的好人给了杨二姐真的是便宜她了。不过杨柳自己不想要,还不准别人要,就有点没有道理,于是她说:“人是个好人,就看二姐怎么看了。”
“什么你二姐怎么看,我都已经和人家说好了,要将你许过去。”
杨柳吃了一惊。
“你怎么能这样呢?”
“我怎么样了,我还不是为了你好,等以后你就知道感谢我了。”
杨柳无语地看着刘来娣,她知道争辩是多余的,刘来娣他们决定了的事情,她说的话是没有用的。
如此一来,杨柳更加坚定了自己要离开这里的想法。
这这个小山村看不到希望。如果是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在这里的日子虽然清贫一点,但是好歹过得舒服,有一家人勾心斗角的,就很没意思,没有待下去的必要了。
杨柳不说话,刘来娣还以为她是默认了。其实不管杨柳认不认,刘来娣都会自己做决定。
午饭时间,杨二姐回来了。
她背着一背篓的猪菜,赶着老母猪回来,在村口的时候碰到了葛严二人。
她当时囧得感觉恨不得自己能钻进地里去,她背着一大背篓的猪菜,赶着老母猪,活脱脱的村姑。看看人家,虽然也是山里人,可是那一身军装整齐而笔直,她就没有见过这么有气质的男人。
回到家,杨二姐从喜滋滋地刘来娣那里得知了杨柳和人家的事情多半定下来了。她心里顿时就有些不是滋味。
她也觉得自己这种想法实在是有些怪,说不要的是自己,现在不舒服的还是自己。她不停地安慰自己,这样难得的男人给了她妹妹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也没什么。
但是心里还是不舒服。尤其是看到刘来娣眉飞色舞地说人家在部队的待遇怎么怎么好的时候。她心里甚至一瞬间有些后悔,反正人家都已经说了,现在只是定亲,不是结婚,为什么自己不先应下来呢。
过了些天,那边回话说可以先将亲事定下来,男方希望杨柳继续念书,念书的钱会由他们家来出。
消息传到杨家,一家人都很惊讶。
杨柳那边并没有听葛严说什么,还以为葛严对她没意思。今天乍然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很惊讶。
刘来娣一听男方说要杨柳继续念书就有些不高兴,但是听到他们家来出钱,又高兴起来了。读书就读书吧,反正也不是自己出钱了。
杨二姐听到这个消息则是惊呆了。
这世上还有这样的傻子吗?出钱让人上学?这是什么逻辑?
可是不管她再怎么不理解,那边人就是这样说。
刘来娣和杨柱一合计,这事成,就这么办!
杨柳还没有选择的余地,这边已经给了回话。
挑了个日子,炮仗一打,猪肉礼节一送,这事就算是定下来了。以后杨柳就是人家的未婚妻了。
杨柳还感觉云里雾里的有些蒙,想反抗吧,没有她反抗的余地,想离开吧,她兜里只有十六块钱,对这个世界又一点都不熟悉,贸然离开,说不定会遇上什么危险呢。
好在现在只是定亲,后面还有补救的机会,等她考上高中了,就直接去参加高考考大学,就能永远地走出去了。
那边说话算数,除了定亲送过来的钱,还格外送了三十块过来,是杨柳今年的上学的钱。
刘来娣本来是想要将钱昧下来的,但是杨柱将钱给截了下来,自己保管,就怕刘来娣又搞当初那一套。
没人能理会到现在杨二姐是个什么想法。
她要是早知道就算是定亲了还是能继续上学,她肯定就一口同意下来了。她已经因为上学的事情担惊受怕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分明就有一个机会摆在她面前,让她从此不用再为自己读书的事情发愁,可是自己却生生地将机会让给了杨柳。
有人供读书,多好的事啊。
可惜她没抓住,将这个机会拱手送给了杨柳。
她和杨柳想的是一样的,只不过她想的是先读了书再说,以后嫁不嫁人还不是她自己说了算了?
杨柳想的是自己现在还还有能力反抗,先读了书再说。两人的差异就在,杨二姐想要利用人家读书,杨柳则不是。
杨柳并不想花人家的钱,都没有打算要嫁给人家,怎么能花人家的钱呢。
两家亲事定下来之后,葛严又来了一次。
这次是来帮她家收粮食的。
农村就是有这样的习俗,定了亲之后,男方要来女方家帮着收粮食,以示重视。
葛严虽然已经参了军,但是小时候是干着农活长大的,他帮着收玉米也是一把好手。
葛严是一大清早就过来的,走到村口的时候还碰到了村上的人。两家定亲的时候是摆了酒的,杨家这边没钱,葛家那边也没有说什么,肉和粮食都是葛家那边送过来的。
毕竟在葛家那边的眼里,会认字的女孩是很金贵的。
村里人都在说杨家真的是苦尽甘来,挑挑拣拣这么多年,竟然等来了这么好的一个女婿。
当然也有人背地里说闲话,毕竟杨家不讲规矩,先将三女儿的亲事给定下来了。
定下亲事之后,葛严的心里起了一种很微妙的变化,就好像是一开始是没有太在意的,当这件事情真的成了之后,心里就越来越在意。
他今天甚至天不亮就睁开了眼睛,先去村上跑了步回来,临到出门,还是很紧张。
进了杨家村就更紧张了。
可是这是习俗,他要趁着还没有回部队,要来杨家好好地干活,以求给丈母娘留个好印象。
杨柳倒不紧张也不尴尬,她知道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么。等年纪到了,真的要嫁给人家也不是不可能,但是现在她真的没想过这种事情。
葛严过来还自己提了肉过来的。
刘来娣高兴得嘴差点都合不拢,自从结了这门亲事,隔三差五地都能吃到肉,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家里本来就穷,舍不得吃肉。
院门一开始是关着的,葛严过来得很早,还没有来得及开。
杨二姐当时站在屋檐下梳头,听到院门响,就走了过去开门。
打开门,葛严站在门外,他一路跑过来的,额发上还带着细细的汗水,浑身都散发着一股男人的气息,清秀的脸在薄薄的雾霭中看起来更加的俊俏。
杨二姐和他的目光一对上,脸霎时间就红了。
她连忙往一旁退开了一些,“是….是葛严啊。”
葛严也认识她了,笑道:“二姐。”
这声二姐将杨二姐叫清醒了过来。
她心里顿时更加不是滋味,这亲事是自己拒绝的,现在他和杨柳都已经定亲了,已经没有自己后悔的余地了。
杨二姐苦涩地让开,葛严没有多看她,跨出大长腿,进了院来。
刘来娣为了招待这个未来女婿,在厨房烙饼呢。
杨柳坐在灶下看火,这火不能大,她方才多放了一把柴火进去,那张饼就给烙糊了,被刘来娣好一通说。
现在兴许是因为那门亲事的原因,刘来娣要巴结着她,说话语气都比以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葛严一跨进厨房,就看到他未来的小妻子坐在灶下,目光盯着灶孔里面的火,一张侧脸在红彤彤的火光照映下显得很好看很秀气。
葛严一颗心顿时就软了。
这种感觉真的很奇怪,就好像原本的两个陌生人因为一件事情牵绊在了一起,从此有了牵挂的那种感觉。
葛严觉得这种感觉并不坏。
“婶婶。”葛严个头很高,他走进这个逼仄的厨房显得很是压抑。
刘来娣这才将目光从锅里抬起来,看向葛严,笑眯了眼睛。
“葛严来了?快坐,吃了没,婶子烙了饼。快吃一个。”
说完她见灶下的杨柳无动于衷一个眼神都没给人家,她轻叱道:“杨柳,怎么不喊人呢?瞧瞧你,做啥事都做不好,让你看个火都能将饼给我烙糊了。”
杨柳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就不理会她。她兀自将双手撑在膝盖上,不过还是转头看了一眼葛严,想笑又笑不出来,两人现在的关系很尴尬,她不想对他笑了。
葛严倒没觉得什么,他走了两步,果然在刘来娣烙好的饼中看到了一块烙黑了的饼,她丢在了一旁。
葛严笑道:“还没有吃呢。”
说着,他走了过去,自然地拿起了那块烙糊的饼,一边往嘴里送。
刘来娣见他将那块烙糊的病吃了,连忙想要阻止。
“这饼都糊了,你吃别的,这块留给你叔吃。”
葛严避开她的手,笑道:“没事,糊一点也没有关系。”说着,快速地在饼上咬了一口。
杨柳抬头看了他一眼。
因为这块烙糊的饼,她今早上已经被刘来娣念了一早上了。要么说她什么都不会,以后嫁人了怎么办,要么说她读书读傻了,连火都不会烧。还将以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全部都找了出来说。
杨柳都做了这么多次任务了,基本的情绪管理还是能做到的,她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当刘来娣在放屁。
但是葛严将这块烙糊的饼吃了,就彻底堵住了刘来娣的嘴,让她不好再念叨下去了。
葛严走到她身边坐下,笑道:“我来生火吧,这里怪热的。”
今天葛严没有穿军装,而是穿着一身普通的蓝色衣裳。但是他外形实在是太过出色,这身很普通常见的衣裳穿在他身上也像是什么大牌子一样,丝毫没有土气。
早上的温度其实还好,不过在灶孔前坐久了,确实也觉得很热。
杨柳暂时还不知道要用什么态度和他相处,也就没说话,让开了一边。
刘来娣急道:“别惯着她,让她生火!”
葛严笑了笑,“没事,以后杨柳去了我家用不着生火的。”
葛严家家族很大,他爷爷生了三个儿子四个女儿,因为家风好,一家子没有勾心斗角的事情,他爷爷奶奶也还在世,一大家子也没有分开,还住在一起。
只不过他们很和睦。
杨柳正要往外面走,就听到葛严在和刘来娣商量。
“我过来之前,我爷爷交代我说,要我将杨柳带回家去让他们都见见,我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先让杨柳过去认认门,以后也好走动,婶子,你觉得可以吗?”
这边没有定了亲不能见面的规矩,男方接女方去家里做客是很正常的事。
刘来娣没有不许的道理,很痛快地就应下来了。
饼也烙好了,杨柱一大早就先下地去了。
刘来娣这才带着葛严和杨柳姐妹二人下地去。
葛严挑着一对竹篓子用来装玉米棒子,他走在最后,杨柳和杨二姐以及刘来娣就走在前面。
到了玉米地,一大清早下来,杨柱已经掰了很宽一片地了。
这时,葛严从兜里掏出了两对手套,两对都递给杨柳。
“这手套是给你准备的,还有一双你给二姐吧。这玉米棒子割人呢!”
杨柳还真的有些害怕这些带着倒钩的玉米叶,她看了葛严一眼,道了谢将手套接了过来。自己留了一双,另一双给了杨二姐。
杨二姐看着手上这双做工精良的手套心里越发不是滋味了。
谁会知道葛严会这么好啊,连这种细枝节末都能考虑得这样周全。他可真的和别的山村人一点都不一样。浑身的气质看起来也不像是出身农村的,倒好像是来农村体验生活的。
这几天她也听刘来娣他们说了,人家是以军官的形式招进部队的,以后就是职业军人了,津贴补助,什么都有,比一般城里人待遇还好。
301/503 首页 上一页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