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心里一动,“真的?”
苏青玉十分认真肯定道,“我从来不骗人,说两年就两年。而且绝对不超过两年。要是你努力,也许一年多就行了。”
有了这连具体时间都有的承诺,张明心里激动的不得了。
他原本还说靠家里的,但是靠家里肯定还要等。
要是能在两年以内回城,他就能提前回去了。
他也没怀疑苏青玉骗他,虽然这女同志挺可怕的,但是这么长时间也从来没骗过知青们,说的事情都做到了。
“我肯定会好好努力的。”
谈完话,一刻也没耽误,张明就开始工作了。
还别说,有他这‘专业人士’的加入,确实不大一样。
好歹也是在海城学习过的,小时候虽然不喜欢,也曾耳濡目染,更何况这次还被人手把手的指点,还带了笔记回来了。在这整个队里,还真找不出比他懂的人了。
张明像模像样的给自己手底下的两个员工安排了任务,基本上一整天时间,从早到晚上每个时间段,都有相应的工作安排。
刘巧巧累了一天,晚上回来就和苏青玉说了养猪场的工作,“我还以为给母猪吃饱了,多睡觉就好了。他可好,让咱们不能喂太多,还得让母猪晒太阳,要放母猪出来转转,不能睡多了。每天我和小红都要领着猪出去溜一圈。说这样好生养,产仔多。”
苏青玉道,“这还是有科学依据的,嫂子你们就多辛苦一点,把他说的这些都学会记熟了,现在多辛苦多做,以后肯定没坏处的。”
就苏卫国两口子这样,以后走职业路线是不好成功了,做别的生意也不成,还是养猪吧,以后改革开放了,搞个养猪场,日子也不会差。
刘巧巧笑道,“我倒是不怕累,我就是担心他不懂,瞎闹,到时候损失大。”
苏青玉道,“那没事儿,反正都是要赔的。他比你还担心呢。”退一万步说,她报成本的时候本来就多报了一倍,亏也亏不了多少。
张明确实比其他人更担心。不止是因为赔偿的问题,他还指望着回城呢,于是每天晚上连夜班都不也用刘巧巧她们值班了,自己就住养猪场这边来了。
干了几天,累的不成人样儿。
朱琳看着他那样儿都没眼看,回来和苏青玉道,“我寻思着这笔种地还累多了,你说他图什么啊?”
苏青玉笑着道,“兴许人家思想觉悟高了呢。”
朱琳摇着头,她觉得张明可能是和猪待的时间长了,脑子也成猪脑子了。以后还是少往养猪场跑。
不止朱琳,连那些男知青们也看不透。
本来觉得张明这工作好,当场长,他们还想着要去找队里抗议一下的。结果这才几天呢,张明就成这样了。看着也太辛苦了,而且干活的环境还不好。
还不如种地的。
他们越发的坚定了要考上教师的决心了。生怕队里到时候指定他们当什么场长之类的职务,把他们不当人用。
第58章
有了张明每天辛辛苦苦的看着,养猪场这边倒是让人放心。
用刘巧巧的说法,张明伺候这批母猪,那就和伺候女人坐月子一样细致。
苏青玉去看过几次,确实状态都不凑。
才来苏家屯这边半个月,肚子又大了一圈。
这批母猪的预产期在三月中旬,大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正好那批兽医学徒也得回来了。这倒是不着急。
倒是二月底的时候,学校这边建设工程要完工了。
社员们为了不耽误春播,都是加班加点的赶工,一排排的教室和教师宿舍就这么在平地上面起来了。就剩下盖瓦片了。
苏青玉一翻日历,加个顶也就这么几天的事儿了。
学校盖好之后,虽然还没开学,但是实际上也要开始准备工作了。毕竟是新学校,有多少人都不知道,还得统计学生人数。提前报名分班,才能去找上面把书本预定好,要是晚了,连课本都没有,那才是闹笑话了。
这些事儿都是要老师来办的。
只是之前就说要给其他队里的知青一个机会,所以考试的日子没挑那么急,安排到了四月初,正好春播结束,大伙儿都不算忙的时候参加考试。
之前她就和女知青们商量好了,让女知青们去当老师去,至于这厂里的活,就让男知青和队里其他人竞争。
所以她准备先把厂里这边安排妥当,正好把女知青给安排到学校里面,先把工作给做起来。
苏家屯的女知青,算上苏青玉自己,一共十一人。
她,还有高晓华,朱琳都是不变的。另外就只有八名女知青去当老师了。
别看八个人很多,但是分配起来也分配不了多少。
除了授课老师之外,还得有后勤老师,教导处的老师。苏青玉还准备在学校里面开兴趣班。专门教授孩子说普通话和英语。以后这批孩子长大了,正好是国家改革开放大发展的时候,肯定会接触更多的人。学好语言在未来才不会吃亏。也幸好马克思同志语录中的“外国语是人生斗争中的一种武器”,所以早在几年前国家就已经让学习英语了,倒是方便很多。
以后高考恢复了,这些教书的知识分子也能在外语考试中占点优势。
苏青玉大概分配好了这八位女知青的岗位。她手里都有这些女知青的资料表,倒是好分配。
几个学历不算高的,就被她安排后勤处工作,还有带学前班。高中学历,成绩好的,就带高年级。至于李芳,她准备让李芳当副校长。
正校长的位置,她自己肯定是要争取的。虽然卫国哥现在当了大队长,对她言听计从,但是总是处于幕后也不行,有些狐假虎威的意思,时间长了影响不好。而且学校也刚建立起来,她得先看一阵子,安排好了才行。
做了个大概的分配,中午下工,她就把女知青们叫办公室开会了。
朱琳忙着给苏青玉泡茶。她现在干这活干多了,干的越发顺手了。也没觉得不好,毕竟这活最轻松了。
苏青玉严肃道,“今天开会,是对你们有另外的安排。我待会说一下,你们有意见的,等我说完再提。”
其他人一听有安排,顿时都紧张的看着她。
苏青玉就把自己写的名单和职务说了一遍。
“我之前也和你们说过的,你们是要当老师的,这边的工作更适合男同志来做。这是我今天按照你们之前填报的资料,以及我对你们的理解做出的工作安排。李芳同志之前一直都是女知青的组长,管理很多年了,人很稳重,当这个副校长,我觉得很合适。其他人的安排,也是根据你们实际情况来安排的。你们也可以提提的想法。”
李芳惊讶道,“我当副校长……能行吗?”
苏青玉道,“不用担心,要是不行,到时候再给撤了。”
李芳:“……”
其他女知青也没啥意见。苏青玉都是根据她们实际情况来安排的。学历高低还有文化水平这都是没法改变的。
而且当老师,总比在加米厂要舒服的。
苏青玉看了一圈,见他们都没有要提意见的想法,就道,“那就这么决定了,我待会儿下午就去和大队部那边商量,给咱们厂里尽快的招工考试。新工人来了之后你们带两天,然后你们开始进入新的角色了。”
听到这么快就能转岗了,女知青们各个面露笑容。
有女知青举手道,“那,那我们也能搬老师校舍里面去吗?”
知青点住着真的不舒坦,土培的房子潮湿阴暗还漏雨。而且几个人住一个屋里,真不舒服。
新建好的单身宿舍虽然也小,只能摆下一张大床,但是最起码是砖瓦房。
另外两个已经嫁给当地人的女知青也举手道,“咱也能搬吗?家里挤。”她们嫁的人家人口多,特别是家里其他兄弟孩子大了,那房子就闹得慌。
苏青玉笑道,“当然能,这是老师福利。但我也得说,你们得好好干,要是干的不好,房子可是要收回来的。”
“那怎么样是干得好?”
“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中午回去吃饭的时候,苏青玉就先和苏卫国这边说了这件事儿。
苏卫国边吃饭,边下意识的点头。点了几下觉得不对劲儿,“这么多老师先安排了,后期其他大队的知青就没多少岗位了,他们会不会不服气啊。”
“还有的,这几个知青只有几个是教书的,我们小学五个年级,我琢磨着孩子多,咋样一个年级也要两个班。这就十个班了。我是准备每个班配一个语文老师和一个数学老师。这就需要二十名了。另外还有初中两个年级,也是这样配的。另外还有其他课外老师,岗位多着呢。”
苏卫国张着嘴,他就算念多少书,也知道老师不是这么配的啊。
苏卫民也道,“这老师会不会配的太多啦,我以前去公社玩,那边一个老师都带两个班呢。”
苏青玉点头,“我知道,我是故意这么配的。”
苏卫国道,“为啥啊,这样咱们得多发工资啊。”
苏青玉道,“哥,工资咱可以少发一点啊,甚至那些知青,我们都能给他们直接算工分,发粮食。”
“这不都一样吗,开支多大啊。”苏卫国现在也逐渐融入队长的角色,考虑事儿也全面了。
苏青玉还挺欣慰,毕竟苏卫国可不知道未来两年内,知青们都是要离开这里的。他考虑这些问题也是很正确的。
于是耐心解释道,“哥,开支虽然是有开支,可是我们也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未来知青是否回城的问题。”
苏叶立马来了兴趣啦,“以后知青能回城?”那她是不是能开始找一个了。
苏青玉道,“姐,你收回你的心思。我这是猜测。”
陈爱兰也点了点自己闺女的脑袋,“听青玉说话。”
苏青玉道,“知青是否回城,咱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得做好这个准备呀。俗话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咱得把这个可能想在前面。等真有这么一天了,知青都走了,学校不就没老师了,到时候咋办?”
苏卫国一愣,想着那个场景也挺乱。
“所以哥,我们要先配备足够多的老师,将知青和本地老师的名额分配比例一样,这样等知青走了,本地老师也是够的。而且我对于本地的老师的文化水平还有些不信任,正好让知青们带带他们。等以后带熟悉了,知青们随便走,都对我们没影响,我们直接安排一个老师带两个班完全没问题。”
苏卫国觉得有道理,然后又担心道,“那万一知青们一直不走咋办?”
苏青玉笑了,“哥,你看看我才来多久,咱们这就建加米厂,建养猪场,还有学校了?公社那边砖瓦厂都建起来了呢,你还不信任我?就算知青们一直不走,我以后用他们的地方多着呢,直接安排别的岗位就成了。”
苏奶奶看着自己孙女想的这么周到,心里别提多骄傲了,再看看自己孙子,有些嫌弃道,“青玉都想的这么好了,你别还不知道好歹。”
苏卫国:“……”他这不是当队长的,得啥事儿都搞清楚吗?
他委屈的看了眼爷爷,爷爷低头吃饭,看都不看他一眼,还给奶奶夹菜。
至于自己爹,就更不用说了。头都埋碗里去了。
再看自己妈……
陈爱兰道,“青玉咋说你就咋做。多学着点。”
苏卫国:“……哦。”
他觉得还有些担心,摸了摸脑袋,又想出一个问题了,“大队那边不同意咋办?开支增加大了,不好办啊。他们也不会考虑咱们这么多的。咱也不能总吓唬他们,上次养猪场的事儿吓唬住了,这次要再吓唬,就没啥效果了。”
苏青玉自信道,“哥,你就放心吧,他们绝对会很支持的。”
下午,苏青玉故意让苏卫国先别去办公室,她自己先去了办公室。进去之后,大伙儿都在。直接把办公室门一关。
张主任道,“咋了?”
苏青玉严肃道,“趁着我哥没来,我想和大家商量个事儿。”
苏大宝他们笑了,“还不能让大队长知道?”
苏青玉笑道,“我还不想让你知道呢,你知道了肯定不同意。”
苏大宝问道,“花钱的事儿?”
“差不多。”苏青玉走过去,小声道,“我这几天在琢磨着招老师的事儿,我瞅着我们队里现在养了猪了,以后经济会越来越好了,我就有了一些想法。反正咱队里现在也没别的增加收入的事儿干,不如拿出来培养有文化的年轻人。”
张主任问道,“咋培养?”
“学校老师啊,我准备多增加教师岗位,这样一来,咱队里的年轻人不就有更多录取的机会吗?这不就是培养他们?”
她就把自己对每个班级安排老师的计划说了一遍,这基本上是增加了一倍的老师了。
听到苏青玉的打算,几个干部们顿时心里动了动。这么多名额,自家娃要是参加招考,机会就都了好几分啊。
苏大宝倒是没想那么多,就想着钱了,“这得多花多少钱啊?工钱太少,年轻人也不乐意啊。他们得养家糊口的。”
苏青玉摆手,“咱就先给少一点工资呗。总比他们下地干活好吧,以后效益好了,再给涨上去。想想咱加米厂,咱养猪场,多养几个老师不成问题。最主要的是,多给有文化的年轻人机会,总不能让他们几年书白读了,是不是?这哪里对得起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栽培?”
张主任深有同感,她可还有个十几岁的闺女等着当老师呢。赞同道,“就是,这花了那么多时间念书了,结果啥也不是,确实挺可惜的。这不像过去机会多。当初咱队里选干部,那不就是选文化青年吗?大宝当会计,那也是因为会算账才有机会。”
苏大宝:“……”
其他干部们,比如管仓库的,管工分的,算出工的也都觉得可以。
为啥觉得可以呢,当然也是希望给年轻人多一些机会。谁家还没个有文化的年轻人啊。
58/408 首页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