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小地精三岁半——老胡十八

时间:2021-01-30 10:37:21  作者:老胡十八
  绿真一愣,“奶咋问这个?”
  “没事,我就问问,大学生处对象正常,但你还小,你还是个孩子……”老太太词不达意,不知道要怎么不动声色的给她上眼药。
  “我不小了呀,再过四个月,我就满十九周岁啦。”
  崔老太气结,“我说的不是年龄,是……你是个单纯的好孩子,可外头男娃就不一定了。”
  崔绿真听出来了,奶奶这是意有所指,莫非是担心她跟杨美芝一样被人骗吗?
  是的,杨美芝现在哭着喊着要回杨家,一口咬定当年是年幼无知被吴东平“骗”的……幸好,杨老师压根不信。
  “奶你放心吧,只有我骗别人,谁也骗不到我哒!”
  老太太心头发酸,阿柔说她现在这种状态叫“分离焦虑”,一般是孩子小的时候才会发现,可绿真上学前班她不焦虑,现在十八九的大姑娘了,她反而害怕这个担心那个,总觉着外头就是龙潭虎穴……当然,她最担心的还是胡峻那小子。
  正准备再说点什么,忽然发现门口摸进来四个人,鬼鬼祟祟不正是昨晚的黄娜一家吗?
  老太太已经听黄柔简单的说过以前的事儿,知道这后娘不是好东西,继妹更不是好货,听听以前她经历过的事儿,把老太太心疼得直掉眼泪。所以此时看见她们也懒得给好脸色,直接冷哼一声,“有事?”
  “亲家母,我是绿真外婆,这么多年一直没缘分见面。”周永芳笑着走过来。
  崔老太冷哼一声,“我们家绿真亲外婆死得早,我是没缘跟她见面,不过以后下去阴曹地府总能见的。”
  周永芳叫7被她呛得讪讪的,不知该怎么接口。
  “到时候我啊,顺便还得问问亲家母,她咋这么狠的心,把闺女扔给黑心肝的后娘……”
  这下,周永芳的脸彻底挂不住了,她从中作梗破坏他们父女关系是被黄外公盖棺定论的“罪行”,想要狡辩也没处狡辩啊。只能回头冲黄娜使眼色。
  黄娜还没摆出她那副弱柳扶风的模样,绿真已经抢先批评奶奶了:“周外婆和黄阿姨是客人,咱们要有待客之道,你们快进屋坐,肚子饿了吧?”
  黄娜一愣,不过也没多想,因为她那年去北京的时候也是这么客气的。看着一尘不染的客厅,高档的家具,二十一寸松尼大彩电,她眼里的酸水儿都快冒出来了!
  绿真很快给他们端来几碗八宝饭,“阿姨别嫌弃,这是昨天阳城宾馆多出来的,还没人碰过,你们爱吃甜口可以尝尝。”
  听说是甜的,一家子就菊花疼,昨晚那顿“招待”实在是太辣了!赶紧断起来“噼里啪啦”吃开,嗯,确实是甜的,也没暗藏“炸弹”,黄娜老公还吧唧吧唧嘴,“味道还行,以后咱们在这边生活,可以经常去阳城宾馆下馆子。”
  崔绿真嘴角抽搐,您可真敢想啊!
  阳城宾馆他们家也舍不得天天下呢!这是计划用他们家的钱大吃大喝吧?
  “这阳城宾馆不止饭菜好吃,服务态度也特别好,前不久有两个北京人来住了一晚,好像是存折还是什么东西丢了,宾馆给找了好几天,找不到还照存折赔偿现金八百元……后来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着?”涛涛嚼着一口糯米饭,好奇极了。
  “后来他们家存折居然在北京家里给找到了,压根就没丢在宾馆!”
  “那钱呢?”黄娜老公急切地问。
  “钱当然也没丢,还在存折上一分不少呢。”
  “不是,我是说宾馆赔他们的八百呢?退回去没?”
  “肯定是没退啊,到手的钱傻子才退呢,这是他们工作失误,跟别人没关系。”绿真一副“你怎么那么笨”的神情。
  黄娜和丈夫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希望。他们现在身无分文,正是缺钱的时候,关键吧,大清早被宾馆的人为难过,害得他们被一群土包子嘲笑,这心里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而他们的行事风格就是——有气不能憋着,必须立马找补回去!哪怕不成事儿,也能给宾馆找点晦气,听说今儿还有人在那儿办喜酒,看这么晦气以后谁还敢来这儿吃饭!
  打定主意,一家子借故跑出去,嘀咕一阵,又拖着沉重的双腿,跑市区去了。
  崔老太本已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忽然见他们风一样来又风一样去,实在是奇怪,再看孙女成竹在胸的小诸葛亮模样,瞬间反应过来:“你又给他们支啥昏招儿了?”
  绿真笑而不语,她在堵,在给他们最后一个机会。
  但凡有理智的,不贪心的人,这招就没用。
  可黄娜两口子现在穷得叮当响,想摆摆城里人的谱儿都掏不出钱来,一听说可以讹人,自然就上心了。不仅上心,还当天就去实践了,一口咬定他们在宾馆丢了存折,存折上有五百块钱,闹着要赔偿。
  什么成功案例“北京人”,纯粹是绿真瞎编的,可他们却信以为真,以为同是北京人,别人能,他们也能!宾馆不赔钱他们就不走,赖那儿搅黄他们生意!
  一开始,经理看在“市长”的面子上好言相劝,后来发现压根没用,也不啰嗦,直接报警。
  黄娜一家傻眼了,说好的“服务态度好”呢?他们丢了存折居然不安慰不弥补他们,居然还把警察叫来了?
  然而,更让他们头大的是,警察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介绍信!这一家子急慌慌生怕赶不上好吃好喝,压根没来得及去街道办和工作单位开信,现在傻眼了。
  没介绍信就是盲流!
  盲流是要被遣返的!
  警察可不听他们“市长亲戚”那一套,既没介绍信,又还讹人,就差在额头上写“骗子”两个字了,信他们的鬼哦!
  正要把他们带走,忽然宾馆工作人员一声惊呼:“警察同志等等,不能带他们走。”
  黄娜老公一愣,莫非是要补偿他们了?忙回头一看,发现经理白他一眼,“麻烦先把昨晚的房钱付一下。”
  一晚十块钱呢,要放走了他们,钱就得从他自个儿工资里扣,本就不高的工资愈发雪上加霜。
  昨晚的值班员看他们口口声声自称是市长亲戚,也没敢先收钱后住店,想着反正是市长家亲戚,还能赖这点钱?可现在一看就是一群骗子,怎么可能放他们走?
  “不是,我们真是市长家亲戚,不信你们打电话问,真的……哎哟,唉唉别推,我们能自己走。”有人吵吵,就有人看热闹,没一会儿里三层外三层都是来看“市长亲戚”热闹的,臊得他们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带回收容站也不是立即遣返的,还要跟他们说的户籍地公安联系,确认是否有这么个人,电话又不方便,信息一来一回就是半个多月,一家四口在鱼龙混杂的收容站饿得皮包骨头,走路都能让风刮倒的时候,北京那边才来了消息。
  遣返回京的钱得他们自个儿掏。
  没钱怎么办?
  那就借呗!
  可他们平时为人太差劲,亲戚都避瘟神似的远着他们,同事也被他们得罪光了,找谁借这么大笔路费?没路费回不去,单位那边就兜不住了,他们现在可是属于私自偷跑出城啊,要是再知道他们坑蒙拐骗的事儿,工作就别想要了!
  这时,忽然有人问:“你们不是北京的吗?在北京没房子?”
  “有啊,咋?”
  “有房子可以卖房子啊,先把车费凑出来,保住工作,以后回去再慢慢买回来。”
  他们一想也是,反正小胡同也住够了,如果能拿到卖房钱,靠着这笔钱还能做点生意搏一把,这年代干个体的谁不挣钱?哪怕卖泡狗屎那也是钱啊!
 
 
第199章 
  周永芳觉着不妥当, 卖了房子以后要是买不回来咋办?毕竟现在兜里有钱的人越来越多,首都的房子再破那也是首都的,卖好卖, 想要再“赎”回来可就难啦。
  可黄娜两口子现在满心满眼都是自己当老板挣大钱的事儿,连工作也不想了, 仿佛只要拿到卖房款他们就是百万富翁一般, 卖卖卖!
  他们好说歹说借到三分钟电话,给周永芳在北京的另一个亲妹打去,让她帮忙把黄娜两口子的房子卖掉, 尽量卖高一点儿。
  黄娜公婆去世四五年了, 把他们那套祖爷爷手里传下来的小四合院传给他们,算上涛涛这一代, 那就是六代单传的家族资产了!不仅位置好, 距离故宫直线距离八百米, 面积也不小, 正常能住下四户人家, 可他们缺钱,租给回城知青,租了七户人家,二三十人挤在一个小院子里,下脚地儿都没有, 杂物堆得乱七八糟,想要卖高价不容易。
  况且, 他们那条胡同的公共卫生情况太差, 许多人家屎尿乱倒,买主走到胡同口就得捂鼻子,一听他们居然要价十万块, 咋不去抢银行呢!
  扭头就走。
  十万块卖不出去,那怎么办?
  要不,少五百块?
  可少五百块依然没人要,他们又急等着用钱,根本不可能真让买家几十一百的讨价还价,他们等不了啊!每在收容站多待一天,他们就要多被摧残一天!
  最终,实在没办法了,还是八万八卖给一个外地人了,听说是东北做药材生意的,长得牛高马大满脸络腮胡,凶悍得很!当天签合同的时候这“东北人”掏钱买火车票,让黄娜老公回去办的过户,直到所有手续妥当,限他们半个月搬空,这才付清房款。
  这八万八吧,说少肯定不少,这可是万元户都能戴大红花参加夸富会的年代,手里要能有八九万,那就是妥妥的有钱人啦!拿到钱的他们哪里还想得到以后升值怎么办,“赎”不回来怎么办,反正到时候去周永芳那儿住不就行了?
  涛涛姥姥虽然条件不怎么样,可至少还有套四合院小是小了点儿,但挤挤也能住,只要住到他们挣到大钱,就买楼房去!
  而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挣大钱!
  男人怀揣着八万多现金到阳城市来,还带来了岳母老婆儿子的介绍信,证明他们不是盲流,那好办,公安还要抓风化呢,也没时间管他们,放人就是。
  他们想得很简单,既然黄柔两口子见死不救,那他们也不客气,就开皮革厂,跟他们唱对台戏!不就做皮包嘛,谁还不会似的?男人在收容站结识了好几个社会人,听说他们以前在南方就是做人造革的,因为厂子效益不好才不得不四处游荡……本钱有了,技术和工人也有了,黄娜开始准备买地盖厂房。
  因为大河皮革厂的成功,它的事迹传得全国皆知,包括它怎么起家怎么发展怎么拉单寻找客户……就差写成一本书了,黄娜在北京的时候专门留意过,现在可不就派上用场了?
  反正,她是没看出他们哪儿艰辛的,几个农民都能干成的事儿,她就不信他们两口子干不成!
  ***
  大河口火车站背后的中药店里,崔绿真正跟着老中医认药。90%以上的中药都是植物药,无论它们怎么干枯,变色,萎缩,变形,性味是不会变的,她现在的灵力还能感觉到它们微弱的生命力,听听它们曾经的故事。
  每当走进这家中药店,就像走进一座住满老人的养老院,他们平和而温柔的叙述着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喝过的水,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听过的故事……每一个,都让崔绿真听得津津有味。
  于是,罗小妹踏进药店,看见的就是一个温柔安静的姑娘,正低着头看着一堆土黄色的药材,在年轻人都崇尚西医的年代,还能遇到这么个喜欢四气五味的姑娘,确实不容易。
  罗小妹舒口气,她哥说得没错,这姑娘以后必非池中之物。
  “绿真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崔绿真抬头,“罗阿姨,我学校还没开学,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当多认识一些植物挺好的。”
  罗小妹早听罗德胜说过,这孩子天生就喜欢花花草草,那么大个院子种得满满登登,外人看不出什么名堂,她却能研究几个月的。
  她从怀里掏出一沓证件来,“办妥了,你看看。”
  崔绿真把手在白大褂上擦了擦,接过所有东西一一核对,有房屋买卖合同,过户手续,付款证明,当然最重要还是房产证,名字已经改成罗德胜的。
  是的,黄娜家那套四合院,是罗德胜买的,钱是崔绿真出的,等几年风头过去会再换成她的名字。对黄娜一家子,除了周永芳还尚存两分良知外,没一个好东西,敢算计她和外公,甚至打弟弟的歪主意,这只是一个开端。
  “罗伯伯办事我最担心啦。”绿真合上东西,“他什么时候回来?”
  “我走的时候他说快了,想问问你房子怎么处理,要装修的话他这就找人。”
  “不用,就这么放着,不用装修,以前怎么租,现在还怎么租。”
  罗小妹一愣,“你们不去住吗?”
  绿真摊手,“不住。”
  买这房子她单纯就是咽不下那口气,并不是缺个住的地方,更不是看上那小破地方,等啥时候升值了转手一卖,仅此而已。
  罗小妹:“……”
  看来,哥哥说的没错,这姑娘确实是商业奇才啊!
  ***
  快开学的时候,绿真带着汤圆橄榄专门去了一趟市里,五周岁的他们天天在太阳底下疯跑,虽然皮肤晒成了小麦色,但个子窜得快,比同龄孩子高半个头,看着虎头虎脑十分可爱。
  现在,小汤圆还在学前班当小屁孩吃吃喝喝的时候,小橄榄已经强烈要求父母,想要跳级了。
  “你们姐姐都不跳,咋你就想跳呢?”黄柔十分想不通,要说聪明,不是她当妈的偏心,绿真比小这俩聪明多了。
  “老师讲的没意思。”
  光听这话,还以为是调皮孩子呢,可小橄榄脸上的神色要多认真就有多认真,他的眼睛又黑又亮,跟绿真一样有种“憨憨的”真诚感。
  “为什么没意思?”
  小橄榄看向姐姐,又看向专心看报纸的爸爸,舔了舔嘴角,“我不要学跳舞。”因为长得好看,老师常让他上台参加唱跳表演,他最不喜欢受姐姐之外的人安排啦,还要扭脖子伸腿的装可爱,他才不要呢!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