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人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连这样的要求都说的出来?
安西无语了半天,直接开口,“不可能,圣旨不能违,贾家这是想要抗旨不遵?”
安西的话立马让贾家一众人的脸色都白了,他们恐慌的看看林如海,希望林如海帮忙说说好话。
林如海低头喝茶,一言不发。
他也被贾家人的脑回路震惊到了,同时也暗暗心惊,贾家,也太无法无天了,就连明晃晃的圣旨都想着钻空子。
这世上还有是他们不敢想不敢干的?
看来,和贾家的关系,还得进一步的疏远,不然到时候连累自己的珏哥儿和黛玉!
第31章 红楼世界31
安西的话一出,贾家的人立刻噤若寒蝉,再也不敢提贾元春的事了。
安西不知道他们放弃了没有,不过这都不关他的事,安安心心吃完了酒席,就和林如海一家告辞离开了。
之后的事情,安西没再关注,直到几个月后,宫里选秀的事已经落下了帷幕,依然没传出什么消息。
安西还以为贾元春进宫的事被自己蝴蝶掉了,结果没想到,某天他居然在茶楼喝茶的时候,听到了有人谈论贾元春的事。
她还真就进了宫,不过不是选秀入宫,而是小选。
小选和选秀可不一样,小选是采选宫女,本朝皇帝仁慈,一般不会选秀民间女子当宫女,除非你家里过不下去了,把女儿卖进了宫。
这其实和活不下去卖身为奴是一个道理。只是进宫当了皇家的奴才和在大户人家当奴才不太一样而已,有上升的空间,奋斗奋斗能弄个女官当当。甚至到了25岁,还有机会出宫。
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可能一辈子再也见不到家人了,即使25岁出宫,也都十几年过去了,感情淡了不说对家里的状况还一无所知。
没错,皇家为了隔绝宫里和外面的联系,宫女一旦选上,就不允许再和家人联系了。
因此如果不是困难的家庭,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不会送女儿进宫的。
可贾家不一样啊,贾家虽然没落了,但也有爵位在,贾政即使一直都是个五品员外郎,好歹也是官身啊,怎么就沦落到让贾元春小选进宫呢?
不嫌丢人吗?
安西仔细听完,说是贾家走了李妃的路子,给李妃家里送了不少钱财,所以一进宫就被李妃要到身边当了有品阶的女官。
这个李妃是新帝还是五皇子的时候,第一个伺候的宫女。她家是个农户,日子本来就过的艰难,偏偏她唯一的兄弟还病了,需要不少的钱医治,家里没办法,只好把她送入宫,换了二两银子。
她相貌不错,五官姣好,又不是狐媚的长相,运气好被教导人事嬷嬷看中,调教一番,成了五皇子通房的丫头。
运气更好的是,在仅有的几次侍寝后,她居然顺利的怀上了,那时,五皇子妃已经顺利生下了嫡长子,她这样一个没威胁的丫头,怀上了就怀上了。
五皇子妃为了好名声,还护着她安稳的生下一个儿子。
等五皇子登记,她母凭子贵,顺利的被封了李妃。
李妃本就是不懂多少的宫女,她家里就更加的眼皮子浅。这次,贾家拿出了一万两银子送到李家,李家分给了李妃五千两,李妃就答应了这笔交易。
因此,贾元春顺利进了宫,成为李妃身边的女官。
而李妃为了多捞点钱,还让贾元春带了个丫鬟抱琴一起进宫。为此,贾元春进宫后又给了李妃三千两。
李妃非常高兴,等他们进宫后,在后殿找了两间偏僻的屋子,安置下两人就不再管了。
李妃倒也不是真的蠢,她当然知道贾元春进宫是为了什么,可是她并不在乎,别说她原本就没什么宠爱,多一个贾元春不多,少一个贾元春不少。
之前宫里已经进了那么多高官家的女儿了,贾元春算什么,即使成功上位了,那又怎么样呢。
她的皇子已经养成了,未来养老的问题不用愁了。
至于皇位,呵呵,开什么玩笑,不说皇后娘娘生的嫡长子本就聪明伶俐,就说刚进宫的那些贵女,她们一个个都家世不凡,背后有人支持,等她们生下皇子,哪里还有她皇儿争的份。
而且李妃心里清楚,皇后虽然对她母子不错,不过这建立在她的二皇子不仅不聪明,还有点二憨的情况下。
二皇子这样的性子,这样的脑子,别说挣皇位了,就是以后册封亲王都有点悬,不过没关系,她现在牢牢抱住皇后的大腿,等大皇子上位了,哪怕是展示兄弟情呢,也会给自己的儿子封王。
李妃一直教导自己的儿子听大皇子的,大皇子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即使帮着背锅也行。索性大皇子是皇后娘娘教导出来的,本性宽厚,对二皇子这个弟弟一直都挺照顾。
皇帝对于大皇子二皇子兄友弟恭一直非常满意,时常赞赏有加,那她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她现在啊,就是多攒点银子,以后也好给二皇子娶媳妇。
所以这些年,李妃极尽所能的攒钱。别说就是让一个女人进宫做女官,就是再多的女人都没关系,只要给钱就行。
这事,李妃还特意向皇后娘娘打了招呼,皇后娘娘只是冷笑了下,什么都没说,言下之意就是,随便!
于是,贾元春就这么顺利的进了宫,进宫之后直接住到了李妃的宫里。
看在钱的份上,李妃从不让她干伺候人的活,只让她安分待着,不要触犯宫规,至于贾元春要怎么上位,她是不管的,有本事你就自己去。
贾元春本就聪明,看到了李妃的态度,很长一段时间都老老实实待在房间里,从不乱跑,还按月给李妃上进一些银钱,权当住宿费了。
李妃也不客气,给了就要,偶尔吩咐一下宫人,让别欺负了去就行。
后来就再也没传出什么消息了,安西也就渐渐把这件事给忘了。
在茶楼里,安西还听到了另外一则消息,算是最近的热门。
这事还和安西有点关系,就是当初从四川回来的路上,邀请学子们编教辅书的事。
安西跑去了书局,询问当初那些四川学子是否有送自己写的教辅书来。
时间已经过去近一年,恩科早就结束了,不过安西猜大部分学子都没有回去,因为明年又是三年一次的科举,不管是为了省时间还是路费,他们都不应该回去的。
不过,京城大居不易,要在京城逗留一年之久,经济压力不是一点两点,安西不相信那些学子不动心。
果然,他们真的拿着自己编写的书来了,还不只是一个两个,足足有八本之多。掌柜按照安西的意思,把那些书拿去给俞院长和俞松过目,让他们决定是否批量生产,如果质量好的,就给文写个序,放在书本的前页。
这样一来,大大刺激了学子们的创作之情,也刺激了许多消费。
俞院长认可的书,还亲自作了序,怎么可能不好,必须一读啊。
买的人多了,学子们的稿费节节攀升,甚至有几个学子从中发现了乐趣,甚至放弃下科科考,一心一意研究起教辅书的编纂来,变着方式编写。
而书局也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再的扩张,但还是赶不上书贩卖的速度。
为了加速进程,书局掌柜联合了好几家大书商,组成一个产业链,有人专门造纸,有人专门印刷,有人专门贩卖。
这样一来,玉路书局不仅没面临打压,还把玉路书院的招牌打了出去,让它一跃成为了第一书院,超过了之前并驾齐驱的三大书院。
有了钱,俞院长不仅扩大了书院,还在江南办了分院,每年派一部分夫子过去教学,又从那里抽调一部分学子过来交流。
整个书院,到处都能看到学子们辩论交流,一幅欣欣向荣的求学场景。
俞院长看到安西非常高兴,拉着他说了好一会儿话,还给他介绍了好几个学子,“你看那边那个,他的学问非常强,博闻强识,要不是家里实在贫困,供不起学,估计现在已经考上举人了吧。还有他旁边的一位也是,他是个孝子,父亲为了送他进学累病了,他只能放弃学业,回家种田,以此奉养父母。现在好了,有你的助学金,他们都能潜心进学了。不仅是他们,还是许多学子因为你都能有机会读书。子安啊,你可是干了一件大好事啊!”
安西笑笑,不在意的开玩笑道,“院长说笑了,你这么抬举我让我以为你又想我出主意呢。”
“哪能啊,哈哈,你那个教辅书的主意已经够了,不需要不需要。”俞院长连忙摆手,已经得了安西那么大的便宜,他怎么好意思再要,丢不起那个老脸。
安西笑着和院长打趣几句,两人都没把这个玩笑放在心上。
回去的路上,安西想到院长的话,心里有点不得劲,这个年代学子们求学困难,但还有更困难的,只是安西现在的地位位置高了,看不到罢了,可这不代表他不知道。
安西毕竟能力有限,能做的不多,能帮的人也不多,但他现在也不是完全没能力,至少他还有个金手指。
能联网的电脑!
安西是可以查资料的,虽然很多资料需要付费,安西现在并没有钱,但是对于这个年代的技术而言,需要的大部分资料在网上都是烂大街的。
比如肥皂玻璃等制作方法,比如更加先进的织布机,比如更新式的农具,和耕种套作的方法。
安西心中渐渐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他需要做点什么,即使不能改善大部分人的生活,但能做一点是一点。
回去后,安西借口思乡和皇帝请辞,他要回姑苏自己的房子里查资料去了。
皇帝对最近改革的进度非常满意,看实在没安西什么事了,也就答应了,不过,他还是让安西早些回来,身为侯爷,怎么能长久不在京呢。
这个安西到是没异议,既然想做技术推广,想做慈善,都离不开皇帝的支持。
第32章 红楼世界32
因为心中惦记着事,这次安西一路回姑苏,都是紧赶慢赶的。
到达姑苏的当天,他没有去林子安家的老宅,在客栈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去了寺庙。
安西到达寺庙后,本想着去看看老和尚,可是没想到,却听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老和尚圆寂了。
这事也有大半年了,老和尚走的突然,圆寂的当天晚上还正常念经诵佛呢,可第二天却没见他出来做早课,怕出什么事,进去一看,他就已经坐化升天了。
这事在佛门看来,却是一件喜事,老和尚是升天了,而不是通俗意义上的死亡。佛门中人,本就在世俗之外,因此到没人想过通知安西。
安西知道后有点难过,毕竟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他接触最多的除了子安就是老和尚了,子安走了,现在老和尚也圆寂了。
一瞬间,寂寥的感觉拢上心头,仿佛又回到了初初穿越那会儿,慌然无措,不知穿到了哪里,似乎整个世界都寂静一片。
那种天地间只有自己的感觉相当不好,好在之后不久就认识了子安,是子安教导他认识这个世界,推着他去接触这个世界。
别看他好像为子安做了很多事,甚至还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子安,把子安带回自己家,其实他才是最受益的那个。
如果没有子安,他不确定自己会不会一辈子不敢出门,会不会出门就被人发现了破绽,会不会被当做妖孽烧死。
子安发现了他的问题,一点点的,耐心的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可以做。
子安身体弱,可却是当时安西的心灵支柱。
所以子安死后,他那样难过,但依然不敢让自己沉迷在悲伤的情绪里,怕自己再也走不出来。
而老和尚是他在这个世界认识的第二个人,安西相信,以老和尚的慧眼,不可能看不出他的可疑之处。
可老和尚却一直在包容着他,在他代替子安的身份后,也一直默默为他掩饰。之后更是在良种的事情上,帮着他圆了谎。
这两个人对于安西来说,都是他在这个世界的牵挂。
可是现在,两个人都走了呢!
这让他对这个世界的认同感又稍稍下降了一层。
不过想到自己要做的事,安西还是强打精神,回家查资料了。
不管是子安,还是老和尚,他们都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就是为了他们,他也要多努力。
安西这次花了很大的精力,不仅要查各种资料,还做了很多预案,写了很多可行性报告。
时间一点点过去,安西的计划越写越长,越写越多,也越写越杂,‘第一个五年计划’,‘技术改革实施计划’,‘发展慈善初步计划’……
改善经济,发展慈善,不管是哪一项,都不是一年两年的事,需要许多时间,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这个年代的百姓本就过的非常艰难,他们经不起任何一点风险。因此,每一步安西都要仔仔细细想清楚,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到。
而做计划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百姓的利益,还有皇帝的,权贵的,和朝臣们的利益。要让他们从中获利,他们才不会阻拦,才会用心去办。
光靠安西自己一个人,是办不成任何事的。
就算他拿着那些资料,成了富甲天下的大富商又怎么样呢,最终好处都到不了百姓们的身上。
而安西自己,他现在的吃穿用度本已经足够好了,钱多一点少一点都没什么用,死了也带不回去的。
安西没想过把财富都聚集到自己手里,也不想让那些资料成为皇室或者上层人士敛财的工具。那他就必须在拿出来之前就考虑好,要怎么做,怎么合理分配,让那些人既得到利益,又无法独吞,达到互相牵制的目的。
安西做了许多预案,各式各样,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有的优点突出,安西就留下来,有的缺点明显,安西就放一边,打算以后有机会就改改,看能不能用。
半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安西终于做出了几套比较满意的方案,可以回京了。
京城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安西回来的时候,正值中午,路上行人来来往往,摩肩接踵。
安西在家里关了大半年,偶尔回到竹屋取下人送来的生活物资,也都是打发他们留下东西就离开,基本上没和人怎么接触。
其他的时间都一个人呆着。这会儿面对这样热闹的场景,恍如隔世之感。
长舒一口气,安西下了马车,穿梭在人群中,偶尔看到有趣新鲜的事物,还会停下来观摩一下。
等他逛完,太阳已经西垂,看看天色,安西打算回去了,想必现在林家已经准备好了接风宴吧。
安西到家时,林如海已经下衙了,正等着他一起吃饭呢。
20/227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