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在年代文中过日子——牛奶花卷

时间:2021-03-05 10:17:09  作者:牛奶花卷
  等她们回家的时候,已经晚上十点多了。
  欣欣已经睡在柳宵怀里了。
  一开房门,机警的八娃已经摇着小尾巴跑过来了。
  宋红米好气又好笑的训它,“没开灯呢,你就乱跑,不知道长得黑呀,万一把你踩着怎么办!”
  盼盼心疼,替八娃说话,“八娃牙还是挺白的。”
  宋红米被逗笑了,“好了,时间不早了,玲子、盼盼你们回屋睡觉去吧,欣欣一会给送过去。”
  柳宵把欣欣放在他们床上,就去干活了。
  走之前,炉子压煤呢,得赶紧让炉子烧起来,现在屋里温度有些低了。
  宋红米给欣欣脱了衣服,然后迅速塞进被窝,“老公,别折腾了,让欣欣在这睡一晚吧。”
  她们床大,多睡个孩子完全不是问题。
  她搂着,小丫头浑身热乎乎的,跟小暖炉似的。
  ……
  早上,欣欣一睁眼就看到了妈妈,惊讶的眼睛睁的更圆了,煞是可爱。
  宋红米搂着她,在额头上亲了一口,“老闺女,不再睡一会了。”
  “有些饿了。”欣欣摸着小肚子。
  “让我摸摸肚子瘪没瘪?”宋红米一摸,欣欣扭麻花似地躲,咯咯的笑个不停。
  柳宵也翘了翘嘴角,同时睁开了眼睛,“我去做饭,想吃什么?”
  “家里不是有面包么,煎几个鸡蛋、肉肠,再泡几份奶粉得了。”这样的早餐美味不缺营养,而且还快。
  面包是之前和孩子们一起做着玩的。
  除了揉面揉的时间长一些,要揉出手套膜来,大约得需要二十多分钟,除了这一步,做面包真的是太容易了。
  家里没有烤箱,就用蒸的,更美味更健康。
  柳宵下床了,宋红米也没多躺,实在有些躺不住。
  拉着欣欣一起起床了。
  给她编辫子,编那种蜈蚣辫。
  刚编上,玲子和欣欣也过来了。
  盼盼一进来就撅嘴,“欣欣没有回屋!妈妈骗人!”
  宋红米赶紧认错,“是妈妈的错。来,妈妈给你们编辫子。”
  一个就变成了三个。
  柳宵早饭做好了,宋红米才把欣欣的编好。
  “先吃饭,吃完饭爸爸也会编。”柳宵招呼道。
  得到不信任的眼神四双。
 
 
第206章 八十年代之小富即安(39)
  正月十七一早,柳宵再次坐飞机去了京城。
  之所以这么赶,也是想着孩子们还有最后三天假,能在家陪陪宋红米。
  宋红米将三个孩子叫到书房,“马上就要开学了,今天检查寒假作业,你们相互交换、批改,谁错的最多,中午、晚上的洗碗活儿就归她了。”
  玲子和欣欣答应的很痛快,盼盼有些不情愿。
  宋红米自然是看出来了,挑眉问道,“怎么,盼盼你不是说寒假作业可简单了么?”
  一句激将,盼盼自然也同意了。
  宋红米将录音机打开,播放《千千阙歌》。
  这年代,粤语出了不少金曲,都是她喜欢的。
  三个孩子和她爱好差不多。
  “你们想吃什么糕点?妈妈给你们做。”孩子们这么努力批改作业,她也得有所表示啊。
  “我想吃超级丰富的面包。”盼盼喊的最大声。
  她喊完,八娃迎合似地也汪汪汪的几声。
  宋红米没憋住,笑了。
  盼盼也有些羞赧,“八娃,有你什么事啊!”
  宋红米深呼吸一口,“玲子和欣欣呢?”
  两人最后也选了面包。
  “你们用心批改,有些题目还可以重新温习一下,拿不准的先互相讨论,再决定不了的可以问我。”宋红米说完出了书房。
  准备做超丰富面包。
  这个名字稍微有点奇怪,它的由来是有一次她胡乱把一些干果、水果干都包进了面包,说这是一个超级丰富的面包,孩子们就记住了。
  这次她准备再多加点料,争取对得起这个超丰富面包的名字。
  肉肠碎可以考虑一下。
  干果家里有核桃和花生。
  水果干有葡萄干。
  鲜水果有苹果和香蕉。
  鲜水果就算了,其他的都可以加。
  不过香蕉长黑斑了,要不再多做一个香蕉饼吧,反正很快的。
  说做就做,香蕉饼很是快手,先做这个,让孩子们边吃边改作业。
  掰下黑斑点最多也最软的三个香蕉,剥皮掰段放入大碗中。
  放入一些奶粉,加少量温水,用勺子将香蕉压成泥,再用筷子搅拌一下。
  其实更方便的是用牛奶。
  再打一个鸡蛋,放一些蜂蜜,倒入一点面粉,调成面糊。
  锅加热,不加油,摊一个个小饼。
  很快一大盘香蕉饼就做好了。
  八娃已经眼巴巴等好一会了。
  宋红米撕开一个尝了尝,“味道不错!”
  八娃着急了,摇着尾巴蹭她的腿。
  “丢不丢人,能不能矜持点,还热呢,等会再给你吃。”宋红米一边吃着一边给孩子们送去,“香蕉饼,尝尝。”
  三个孩子自然都很捧场。
  “妈妈,怎么做的?”玲子很感兴趣。
  宋红米将详细做法说了一遍,“回头让你们亲手试试。”
  屋里录音机正在播放《海阔天空》,她跟着哼唱几句,又回了厨房。
  八娃这回没跟过来,毕竟好吃的在屋里呢。
  宋红米一点不奇怪,八娃有奶便是娘。
  谁手里有好吃的它就跟谁。
  节操不存在的。
  她开始和面。
  将面粉、鸡蛋、奶粉、酵母、白糖、植物油和在一起。
  然后就是不停的揉。
  像搓衣服那样揉,除了费胳膊其他还好。
  揉出手膜了,开始发面。
  为了让它快点,将面团放入大碗,然后放入蒸屉,底下加入温水,不过温度不要过高,三四十度就可以,要不然面就不是熟了,而是发了。
  发面且得等一段时间呢,她开始准备配料。
  将另外一个锅灶点火,放油,然后倒入花生。
  大概一斤左右的样子。
  炒一回她就多炒些,做面包肯定是用不了这么多的。
  不一会功夫炒花生的香气就冲满了厨房。
  她直接将厨房窗户打开了,放放烟。
  柳宵上次建议说买冰箱,其实她更想买抽油烟机。
  现在还不叫抽油烟机,叫做“排烟机”,是安装在橱柜窗口上,有一个电机带三片叶子外框,由三角铁组成,电机带着叶子倒转,也起到一定的排烟效果,噪音很大。
  宋红米在一家饭馆的厨房里见过,排烟效果一般般。
  也不知道真正的“抽油烟机”什么时候能面世。
  宋红米将炒好的花生米盛出来,趁机吃了两粒,“真香!”
  抓出一把捣碎,吹去花生皮,就是花生碎了。
  之后是夹核桃,切肉肠碎。
  准备工作做好,见面团发到两倍大。
  二次揉面,切成几个小剂子。
  然后擀面,擀成牛舌状,往里加料。
  最后放入一个铝盆里,放入蒸屉二次发面。
  蒸四十分钟再闷十分钟就成了。
  中午母女四个就是吃的面包。
  因为没用碗,让盼盼逃过一劫。
  判到中午为主,她的错题最多。
  宋红米发现有些题目她是会的,就是不够认真。
  给她拿了个新本,写上“改错本”三个字,“把错题都抄写在上面,仔细的做一遍,长长记性,下次就不会再错了。”
  盼盼不情不愿的接了,“我都记下了。下次肯定不会错了。”
  宋红米一点不心软,“我是和你商量么,赶紧的,别磨叽。”
  她平时够开明,但是一黑脸孩子们还是怕的。
  就是胆子大的盼盼也不敢再杠,麻溜接过本子。
  “好好写,认真写,记在脑子里。”宋红米吓唬道,“我下次出题,你要是还在同一个地方错了,直接拿鸡毛掸子揍你!”
  今年孩子们三年级,这次期末考试,欣欣和玲子都是双百,盼盼数学是一百,语文得了九十七分,错了两个字,丢笔画了,作文扣了一分。
  她们之间的成绩慢慢的拉开了。
  这在意料之中,但她也希望这个时间能往后拖拖。
  比如说上了初中或者是高中。
  宋红米当了三天严母就结束了,因为孩子们都开学了。
  再次让孩子们穿上呢子大衣和小皮靴,宋红米送她们去上学。
  等柳宵回来,要买女士自行车了。
  玲子和盼盼都已经学会骑车了。
  不过一直是用家里的二八杠学的,还不知道换了坤车习不习惯,还有驮人,这也是要学的。
  母女四人穿着同类型的大衣实在太惹眼了。
  一路上吸引了众多目光。
  到了学校,好几个老师都上手摸了,还问在哪做的。
  宋红米没说自己做的,她可不想给自己找活儿。
  又不缺那点手工费,而且里头还有两个老师教仨丫头,好意思收钱。
  把锅甩给玉茹了。
  也顺便说了手工费——十五。
  可以说一点不便宜。
  估计这价格能让很大一部分人打退堂鼓,还想做的,她就引荐给玉茹好了,让她挣点。
  反正她做了大衣之后,玉茹研究过,已经搞懂做法了。
  只不过呢子布料太贵了,她不敢做,怕卖不出去。
  给孩子们交完学费、书费,看着孩子们进了教室,她就回家了。
  中午有车接她们,还是之前的包车。
  这车还要继续用一段时间,直到天气再暖和些,三个孩子确定能骑自行车上学再谈不雇的事儿。
  ……
  柳宵打回来电话,他还要去趟吉林了,所以回来的要晚几天。
  宋红米知道他是去购买汽车配件了。
  还是不免有些担心。
  他在电话里没提买房子的事,是避嫌还是没买到。
  主要是时间太短了,三天就买到了合适的房子。
  概率太低了。
  柳宵是四天后回来的,也就是这趟出门他花了七天时间。
  去了两个城市,七天!动作太迅速了。
  当他把房产证拿出来,她更惊讶了。
  京城房子这么好买么?
  是学区房么?不会是随便买的吧。
  随便买也无所谓,买到就是挣到。
  “咦!”宋红米惊了,“这个地方?”
  柳宵点头,“京城大学老师的家属楼,去年刚分的福利房。”
  “怎么买到的?”宋红米好奇的不得了。
  柳宵开始从头讲起,“有些事真的是巧,我下了飞机,去卖票大厅咨询去吉省的航班时间,然后就看到一个中老年男人捂着脸在那儿也不知道哭没哭,我不抽烟但衣服兜里常年有烟,就塞给他一包。”
  宋红米做了个暂停的手势,“等等,有bug了啊,机场还允许抽烟。”
  “当时没想那么多,就觉得他整个人挺悲伤的,给包烟安慰安慰,塞给他之后我也没说啥,拎着行李就走了,等我出了飞机场大门他追过来了,我们俩就说上话了,知道他是京大的教授,今天是送他的前妻和儿女们出国的日子,他的妻子也是京大的教授,他们都是各自领域有名的学者,但是那场运动,他们离婚了,各自下放到了农场改、造,后来平/反了,回到学校任教,但是他妻子还是觉得不安全,毅然决然带着孩子们出国了。”柳宵也是经历过那场运动的,印象深刻,“之后他请我喝酒,我就去了,在京大附近的一个饭馆吃的,其实是他想买醉,他喝醉了拉着我不放,哭唧唧的,我结了账把他送回家了。”
  “所以房子是他帮忙的。”宋红米语气肯定,“你去找的人家?是不是之前就有这个打算了。”
  柳宵予以否认,“真没有,之前也没想过能在京大家属楼买房啊。倒是想着他人不错,回头买了房子让他帮忙打理一下,咱们可以给钱或者让他抽成都可以。”
  所以他承认,也不是完全没有私心的,但不是他主动去找的他,“是他找的我,我选的那个招待所还是他建议的,我把房间开好,把行李放好,然后才陪他吃的饭喝的酒。”
  宋红米点头,送上门的。
  这运气也是没色i了,可以买彩/票了。
  “他醒酒了,估计挺不好意思的,来招待所找我表示感谢,我自然说不用客气。我们聊天就谈到了买房的事,他当时眼神有些复杂,然后就问我是不是真想买,我自然说是了,他就说他有房子,立马带我看房去了。”
  “然后你就去了,就把这房买下了。”宋红米扬扬房产证。
  “确切的说,我买的是他前妻的房子。他前妻带着孩子们出国了,就把房子卖给他了,他把手里的钱和能借到的所有的钱都给了前妻。不过这个房子位置更好,三楼,就是面积小点,才六十多平米。”如今大房子少,除非自己盖。
  “还好吧,如今还没有公摊,六十多平方的两室一厅很宽敞了,可是家属楼不是福利房么,允许买卖?”宋红米疑惑的问道。
  “他们情况比较特殊,很多京大的教授都是平反回来的,他们一次性补助了很多的年的工资,也是一笔巨款了,所以在盖这个家属楼的时候,其实算是他们自己集资,当然学校也补助了一些,所以能直接拿到房本,自然是可以买卖的。当时那人说了个价,我觉得可以接受,也没讲价,直接全款,他又帮忙找的人给办的房产证,就用了一天就办下来了。”他也觉得这次京城行太过幸运了,如同顶着幸运光环。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