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七零后妈养崽记——西凉喵

时间:2021-03-14 10:14:10  作者:西凉喵
  “那我跟您订三只,明天来拿行不?”
  “行啊!中午就能做好。只是烤鸭要趁热吃,你买三只吃得完吗?”
  “吃得完,我家里人挺多的。”
  “那行,明天中午你来拿。”
  订了烤鸭,乔静安回去的时候顺手买了一块嫩豆腐,晚上做麻婆豆腐。
  回到家属区,老两口还在楼下,乔静安打了招呼就回家了。
  闷上饭,切了一点鲜肉剁碎,准备好花椒、辣椒这些调料,等贺勋带着孩子们回来,她就起锅做饭。
  麻婆豆腐做好,另外做了一个菜心煎蛋汤,汤熬白了才放下嫩黄的菜心。
  “吃饭了!”
  乔静安朝外面喊了一声,老大、老二进厨房端饭,老三跑楼下喊爷爷奶奶回家吃饭。
  贺爸站起来,“你们慢慢聊,我们先回家吃饭了。”
  贺妈跟在贺爸后面,说说笑笑地回家了。
  吃了晚饭,一家人在屋里听收音机,老三挨着妈妈,“烤鸭订了吗?”
  “定了,明天中午去拿。”
  老二道,“不知道有没有黄瓜卖?”
  老大瞥他一眼,“冬天哪里来的黄瓜?”
  “怎么没有,有些人在暖室里种菜,专门冬天出来卖高价。”
  贺勋和他挨得近,在老二屁股上轻轻拍了一巴掌,“谁都没你会吃。”
  老二嘿嘿一笑。
  乔静安微微一笑,黄瓜算什么,她空间各种西红柿、黄瓜、茄子还有不少呢。
  第二天中午,乔静安出门去拿烤鸭,贺勋想跟着。
  乔静安瞪他一眼,“你跟着干什么?”
  “我帮你拿烤鸭啊?三只烤鸭多重啊!”
  乔静安一把把他推开,“我不用你。”
  乔静安往下走了两步,贺勋后脚就跟上来了。
  乔静安停下来,往回赶他,“不准跟!”
  贺勋停住脚了,眼看着老婆下楼走远了。
  老二跟奶奶说悄悄话,“看看我爸爸,跟离开不娘的小娃娃一样,硬要跟脚。”
  贺妈笑着拍拍他的手,“别没大没小的,小心你爸揍你。”
  哼,他才不怕呢。
  乔静安拿烤鸭回来,路上顺便从空间掏了几根黄瓜出来。
  到了家,烤鸭都还是热的,贺勋赶忙接过来。
  老大接过妈妈手里的布袋子,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叠薄饼,还有鲜嫩的黄瓜,有一根黄瓜尾巴上还有蔫儿掉的花朵。
  老二惊喜大叫,“妈真厉害,居然买到黄瓜。”
  贺勋瞪他一眼,“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妈去了黑市是不是?”
  虽说现在谁还没偷偷摸摸去过黑市啊,不过大家对于黑市依然讳莫如深,不能宣之于口。
  老二住嘴了,拿着黄瓜跑进厨房,洗洗黄瓜,就开始切黄瓜条。
  老大切葱丝,乔静安就帮着调酱汁儿。
  黄瓜条儿、葱丝和酱汁儿端出去,三只烤鸭放在桌上。
  今天不用贺爸出手,一会儿功夫,贺勋就片好了一只烤鸭,正在片第二只,贺爸、贺妈已经坐在那儿吃了。
  乔静安把酱汁儿递过去,“爸妈,你们尝尝味儿正不正。”
  贺妈夹了一块儿瘦点的鸭肉,蘸酱汁儿试了试,味道不错。
  乔静安夹了块儿酥脆的鸭皮蘸了酱汁儿,包着黄瓜条和葱丝,递到贺勋嘴边。
  贺勋一口吃下,鸭皮酥脆肥美,葱丝、黄瓜条解腻,薄饼挺有嚼劲儿的,好吃。
  如乔静安所料,三只烤鸭,吃得干干净净,剩下光溜溜的鸭架,鸭架上的肉丝儿,都被老三撕了下来。
  三只烤鸭吃完,一家人吃得嘴巴油光光的,这一顿吃的满足。
  “好了,鸭架丢进锅里熬汤,晚上用这个汤来下面,一点不浪费。”贺妈把鸭架丢进锑锅里,加水,放炉子上慢慢熬着。
  晚上就着鸭架汤,大家吃了一顿鲜美的面条。
  等了两天,老大带着老二、老三去照相馆把照片拿回来,贺妈找了一个单位发的新笔记本,把照片夹进去。
  贺勋和乔静安在北京呆到腊月二十一才准备回东北。
  走的前一天,贺勋和乔静安拿着粮本儿,去把老两口的口粮搬回来,乔静安又给家里添了不少菜存着。第二天,才依依不舍地和老两口告别。
  他们在沈阳下车,一家子去黄家拜年。
  舅妈迎他们进屋,“昨天李家那个孩子还来过咱们家一趟,送了些点心、腊肉,放下东西就走。”
  乔静安挽着舅妈的手臂,“他既然诚心送,你们收着就是了。”
  他们在沈阳呆不了多久,后天就要走。第二天,两夫妻带着孩子们先去柳婶子家拜年,然后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去了一趟李家。
  李妈开门,见到她一点不惊讶,笑着拉她进门,“早上勤务员在干休所大门口见到你们,我就猜你肯定要过来。”
  “那肯定要来的,好久没见到承祖了,不知道他学得怎么样了。”
  老大、老二、老三乖巧地喊李婶婶,进屋见到李奶奶也跟着喊人。
  看到三个乖巧的半大少年,李奶奶和蔼地叫他们过来坐。
  李妈又对乔静安道,“听说你们家贺师长也来了,怎么不过来呢?”
  “他有事儿耽搁了,下次再来。”
  李奶奶笑着道,“大过年的,小辈儿上家里拜年,我就不信还有人多嘴。”
  李妈也说,“就是,你们也太小心了。”
  乔静安笑笑没说话。李家这边,她来就是了,贺勋现在还不适合过来。
  说话间,李承祖从楼上下来,惊喜道,“乔姨,你们来了!”
  老二看到李承祖也特别开心,直说让他明年暑假去东北一起玩。
  乔静安叫李承祖过来坐,问他最近学习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懂的?
  李承祖马上跑上楼,抱下来一摞作业本,“这是我这段时间做的翻译,有英翻中,还有中翻英。”
  乔静安接过来,翻看了几页,大体做得还是不错的,“等我回去批改了给你寄过来。”
  李承祖又问了一些他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乔静安都一一给他解决。
  解决完学习中的问题,李承祖拉着老大练习英语对话,错过这次机会就要等明年暑假了。
  寒假的时候他原本计划去乔姨那边的,谁知道乔姨他们要出远门,只能作罢,现在能补一点是一点。
  李奶奶不打扰他们俩,拉着乔静安去另外一边说话。
  “谢谢你为我们承祖费了这些心血,辛苦你了。”
  “不算什么,我平时也是要做这些事的。”虽然确实多花了她的时间,这个话李家人能说,她却不能说,要不然人家还以为她要借此邀功。
  李奶奶笑着道,“有一说一,该感谢的还是要感谢。”
  中午母子四人在李家吃了中午饭,才回黄家。
  回到黄家,只有舅妈在家,表弟表妹出去玩了,贺勋也不在。
  “他干嘛去了?”
  “说是去周家那边。”
  “哦,应该去。”这一中午和李家婆媳两个说话,她已经很累的,这会儿不想出门。
  “你们三个,要不去周家一趟,接你们爸爸,顺便跟长辈拜年。”乔静安看向三个孩子。
  老三趴在舅奶奶怀里,撒娇道,“我也累,我不想出门。”
  老大和老二对视一眼,得,他们两个去吧。
  贺勋半下午从周家回来,身上有淡淡的酒气,脸色微红,一看就是喝了酒了。
  “我们两个到的时候,他们还在喝。”老二告状。
  “平时年节喝点酒也没什么,给你爸扭张热帕子过来擦擦脸。”
  老二溜达着去厨房。
  给亲朋好友拜完年,第二天,一家人就回家了。
  颠簸一天,傍晚才到家。
  今天已经是二十三了,军区已经很有年味了。
  休息一晚上,第二天,王大成、王二成两兄弟端着豆腐上贺家。
  “贺婶婶,这是你们家的豆腐。”
  “帮我谢谢你外婆还有你妈,辛苦了。”乔静安接过豆腐放到厨房去。
  老二刚起床,打着哈欠出来,“你们今年卖什么东西?”
  王二成笑着道,“我们家今年卖爆米花,我妈去我外婆家那边借了一个铁疙瘩回来,可以爆玉米。”
  “爆米花一点都不甜,没味儿。”
  “你可以往里面放糖啊,有糖爆米花就甜了。”
  “等会儿我们去你家试试?”老二道。
  “可以啊,试试就试试。”
  “我家没有玉米,我拿半碗大米去行不行?”
  “可以,米做的更好吃。”
  老二去屋里把老三叫起床,吃了饭,去厨房柜子里舀了半碗米和一点白糖,端着就往王家跑。
  贺勋吃了早饭就出门了,乔静安在家折腾吃的。
  一大早就把烤炉烧起来,把松子、板栗这些坚果都烤好。
  然后就是烤各种芝麻脆饼、酥饼、老婆饼,最后烤了三个加了坚果、葡萄干的手撕面包。
  烤好后,从烤炉里拿出来,撕了一条手里面包,里面冒着热气,乔静安递给老大一半,母子两个人一边烤一边吃。
  老二、老三提着口袋回来了,看到手撕面包,跑过来拿了一个,两兄弟分着吃了。
  “手撕面包还是要热的时候最好吃!”老二感叹一句。
  乔静安打开老二拿回来的布袋子,里面都是爆的米花,“技术不错嘛,都没有糊。”
  “王二成说前几天还会烧糊,现在时间已经把火候掌握的很好了。”
  “那你们下午拿五斤米去王婶婶家爆,拿回来我给你们做米花糖。”
  “好。”吃了午饭,老大也跟着两个弟弟去王家。
  下午回来,三兄弟一人提着一大袋爆米花,“轻飘飘的不重,就是太占地方了。”
  乔静安在家里已经准备好炒熟的黑芝麻、核桃仁儿、葡萄干,还有剪成小块儿的红枣。
  “把爆米花提到厨房,老大把灶头的火烧起来,一会儿我来炒糖。”
  乔静安去把烤盘清理出来,烤盘底全部刷上一层薄薄的油。
  “妈,锅热了。”
  “好,我来了。”
  乔静安从柜子拿出一包白糖,按照清水和白糖二比一的比例倒进锅里,慢慢的熬制,直到糖水变成焦糖色。
  “行了,不要火了。”
  老大赶紧用冷灰把灶里的火盖住。
  乔静安把米花和坚果、葡萄干都倒进锅里,快速的翻拌起来。
  最后趁热把拌匀的米花糖铲起来,倒进烤盘里面,趁热压平,再切成小块儿。
  等米花糖彻底晾凉,咬一口,又脆又香。
  “这个好吃,我们再多做点。”老三尤其喜欢这个味道。
  老大吃了一口,“我还是更喜欢坚果酥。”说完看向他妈。
  乔静安笑着道,“坚果还没准备好,明天做。”
  过了会儿,乔静安把花生、松子儿、板栗这些坚果都搬出来,“你们下午把壳儿剥了,明天就做坚果酥。”
  “行吧!”三个孩子围着桌子,一边吃米花糖,一边剥壳儿。
  乔静安想起孙嫂子家说要做年糕,这会儿没事儿,她往山下孙嫂子家去。
  “静安,快进来。”孙嫂子看到她,赶紧招呼。
  孙嫂子正在在院子里打年糕,乔静安去帮了一把手。
  做好一批,孙嫂子切了一小块儿,蘸糖递给她,“趁热吃,这会儿最好吃了。”
  这年糕做的不错,乔静安找孙嫂子买了三斤,孙嫂子不收钱,乔静安故意说,“那我再要五斤。”
  孙嫂子笑道,“你每年春节都送我点心吃,我什么时候给了钱?”
  “那一样,这个算是我买的,过几天你送年礼我肯定不推出去。”
  孙嫂子说不过她,接了钱放桌上。
  “嫂子你继续忙,我回家去了。”
  “行,我抓紧时间多做点,后天自由市场就要开了。”
  乔静安回到家,问起老二,“你们后天卖不卖锅盔?”
  “卖啊!为什么不卖?”
  “你王婶婶他们早就在做准备了,你们不准备一下?”
  老二翘起二郎腿,“妈,我们是要做大做强的,靠我们三兄弟肯定不行,我找人合伙了,你放心,我们人多,明天一下午就能准备好。”
  乔静安微微一笑,摸了把老二的头上翘起来的呆毛,“好,我等着你做大做强!”
 
 
第51章 
  第二天上午,一群十来岁的半大小子,吃了早饭都往山上的贺家去。
  隔壁严小强听到贺家的动静,趁他妈进屋,一溜烟儿跑到贺家这边来了。
  “你们干什么呢?”
  老二看到严小强来了,招呼他去后院,一起去地窖里搬大葱。
  乔静安在东屋炕上看闲书,关着门,让几个小子自己折腾。
  中午,乔静安听到外面动静小了,打开门出去,厨房里只有三兄弟在,厨房的大盆里盛着剁碎的肉糜。
  乔静安饶有兴趣地问,“你哪里来的肉?”
  家里后院冻着一些鲜肉,但肯定没有盆里这么多。
  “我出钱让他们买回来的,做生意肯定不能用家里的肉,要不然我多亏啊!”
  乔静安好奇道,“你什么时候让他们去买的?”
  老三知道这件事儿,“我们去南方之前二哥就把钱给人家了。”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