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在六零开闲渔/我的以物换物系统通现代[六零]——柚苏

时间:2021-05-01 09:49:40  作者:柚苏
  一次次的催促,想方设法的筹谋划策。
  可她知道姜晓菱是切切实实的为她们姊妹着想。
  
  “那,大概什么时候能去啊?”
  姜晓菱说完,就意识到自己催得太急了。
  又不是自己亲妹子,按理说没谁会跟她一样,这么反复催促的。
  可她没法不着急啊!
  一天不把王荫的事儿给解决了,她这心里就一天的不踏实。
  而且她眼看着就快要生了,如果不在之前把这事给落实了,万一在她生孩子或者坐月子的时候,王家人脑子一抽,把王荫又送到她舅舅家去,那可要怎么办?!
  
  “我没有催的意思,我就是……姐,现在插队的事儿抓的那么紧,像咱这种在上面没什么关系的人家,不赶紧想办法,真哪一天,插队通知到了,再想辙就晚了。”
  姜晓菱没有办法,只能又继续找补的说。
  
  可王瑾完全没有一丝怀疑她的意思,听她解释,感激的在她揽着自己的手背上拍了拍。
  “我明白。我知道你是为了王荫好。这事你放心,我盯着呢。也就这一月半月的事儿,村里新的知青点正在盖,盖好了估计就能接收了。
  虽然我们可以想办法让王荫住到家里去,但该走的场面也得走一下,总不能只招她一个人过去。”
  
  听已经弄到这一步了,姜晓菱相信王荫这事基本上算是成了。
  别的不说,就说王瑾夫妻俩已经费了这么多事,事情马上就办成了。这种时候就算是她舅舅家再提出让王荫过去,王家的人也不会舍近求远。
  王荫这辈子的路,总算是可以拐一个方向了。
  
  想明白之后,姜晓菱心里的又一个重担总算是放下了。
  
  汽车厂将这样一批重要的资料上交了国家,再加上之前机械厂在找到那些物资后也及时上报。两桩事加在一起,使得宁林市的这两个小厂,终于获得了国家的重视。
  与之而来的,就是政策的扶持和物资上的倾斜。
  
  很快,汽车厂就收到了部里下拨的大批资金。
  使得他们的新厂房得以更快的加以建设,使之比之前预想到的,提前了大概半年就竣工了。
  
  与此同时,机械厂也得到了扩建。
  之前暂时借给汽车厂用的地皮被收回,全都被盖上了新的厂房。
  紧接着,他们得到了上级调配过来的两条生产线,使得宁林以及周边地区的农机设备紧缺的情况得到了大的缓解。
  
  总之,因为这两件事,让汽车厂和机械厂的实力都得到了大的提高,不知不觉中已经跨越到了国家重点投资企业的行列。
  
  汽车厂的新厂区在城郊,距离赵泉他们村子很近。可这样也意味着距离家属院远了很多。
  骑车的话,单程距离都要差不多一个多小时。
  
  为此,厂里在新厂区盖了宿舍楼,大部分的职工也都搬到了宿舍居住。
  
  可姜晓菱现在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合适搬到那边去的。
  一来,她月份大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生。
  新厂区那边偏僻,厂里连个卫生所都还没有来得及建,更别说附近有什么医院了。
  再来,她现在还在上班。
  姜晓菱现在是废品站唯一一个正式工,还兼着站长,那边的活儿她可以少干点儿,可是却不能不去。
  
  两样加起来就注定了她一时半会儿肯定不可能搬到汽车厂的宿舍去住。 
  这样,就只能邵彦成来回跑了。
  
  工业部在往汽车厂投钱的同时,也给他们送来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为他们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这些人才各方面的都有,其中自然也有好几个技术方面的可造之材。
  于是,汽车厂的技术科又增加了好几个技术员,编制也重新做了调整。
  
  以前汽车厂的技术科就四个人,杨工,他的妻子郁工,邵彦成和另外一个姓李的技术员。
  杨工同时兼着科长的职务。
  至于副科长,那是没有的。不仅汽车厂是这样,机械厂也一样,他们全都没有按照一般的编制去走,都是总工程师主管一切。
  这样的好处是有人掌舵,大家的劲儿好往一处使。
  
  可现在,虽然人员的增加,仅仅一个技术科,从总工到技术员,再到学员,加在一起得有十二个人。
  人多了事儿也多,这些杂事再全然靠杨工一个人管,就管不了了。
  
  再说了,杨工那就是正正经经的一个做学问的人,让他搞科研他行,让他管人,他根本就不在行。
  郁工也一样,他们两口子都不耐烦搞这些杂事。
  于是,邵彦成,这个在技术科排位仅仅只在这两个人之后的,就不得不担起了副科长的职务。
  
  这就意味着他更忙了。
  
  在这种情况下,还每天单位,家的两头跑,虽然他本人不说什么,可看着男人那因为睡眠不足而形成的大黑眼圈,姜晓菱还是心疼的。
  她和邵彦成说了很多遍,让他住到宿舍去,一周回来一次就行。
  可每次说,邵彦成都不等她说完,就毫不迟疑的拒绝了。
  
  邵彦成什么时候也忘不了,妻子曾经跟他说过的那些话。
  妻子说,当年她生儿子的时候,都已经发动了,他还在单位忙活。是邻居封阿姨发现后,用三轮车把她送到医院的。
  在路上的时候,孩子都冒了头。等他接到通知赶到医院的时候,儿子庆庆都已经出生了。
  
  当初晓菱说的时候,是笑着说的。
  还说他这个爹当的真是省心。
  说自己从怀孕到生产就没有给他添过什么麻烦,连丈夫必须到场签的手术责任书,都是封阿姨代签的。
  
  妻子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轻松,带着一种一切都过去了的释然。
  可邵彦成听了,内心却觉得前所未有的疼。
  那时候的晓菱一定是很害怕的吧?
  没有了父母,长辈,自己这个做丈夫的,在如此关键的时候还不在身边。
  不用她说,邵彦成单凭想象也能够感受到妻子当时的心情。
  
  所以,在听了那番话之后他就发誓,不管发生什么,即便是再大的事,妻子生产的时候他都必须陪伴在她的身边。
  为此,他不仅不可能放下怀孕七八个月的妻子自己住到厂里去,而且在没有告诉妻子的情况下,已经早早的就和杨工打过招呼,说在晓菱生产前,不要安排他出差或者学习。
  
  天大的事也得等到他妻子顺利生产之后。
  
  在如今整个社会,都在喊着口号,要全民一心,如火如荼的建设新国家的时候,邵彦成说出这样的话其实是有点不合时宜的。
  如果遇到那种心眼不好的领导,想要抓他的小辫子,那是轻轻松松的事。
  
  好在杨工两口子和他们家一家人的感情都好,也都能理解他这份心情。所以即便明面上没承诺什么,却也都依着他的请求照做了。
  
  出差学习这样的事,杨工差不多都自己默默的接了过来。真周转不开了,他宁可分配给妻子郁工让她去,也不提让邵彦成分担的事儿。
  
  这份情意,不仅让邵彦成,让整个姜家的人也都分外的感激。
  
  在一圈人如此的呵护照顾之下,秋去冬来,就在元旦的这一天,姜晓菱忽然发动了。
  
  说起来孩子选择的这个日子真的是巧,因为是元旦,平日里忙得脚不沾地的姜立南还有邵彦成都有一天假,全都没有去上班。
  不仅如此,连上晚班的徐海成也被姑姑让小河去给叫了过来,让他到家里来吃团圆饭。
  
  就在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完过午饭,酒足饭饱之后,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姜晓菱的肚子忽然开始疼了。
  
  虽然此时距离当初医生给推算的预产期还有三天,可该做的准备家里的长辈们早就给做好了。
  
  所以这会儿一看她发动,除了几个男人,徐寒梅和姜老太太并没有怎么慌张。
  她们有条不紊的给家里的男人,孩子们分配着任务。
  让姜立南去借三轮车,让徐海成骑车去联系之前就打点好关系的王卉大夫,而邵彦成则被她们吩咐好好的陪在妻子跟前,舒缓她的情绪。
  至于小河,则被分配在家里照看好弟弟妹妹。
  
  而婆媳二人,则回房间把铺的,垫的,还有之前就准备好的大旅行袋拿了出来。
  那里面放的全都是备产的东西。
  
  姜晓菱是坐在三轮车上,被一家人簇拥着去的医院。
  待她到的时候,提前得到消息的王卉大夫已经做好了接生的准备。
  
  说起王卉大夫,这可是关大夫的高徒。不仅如此,她还是关大夫儿媳妇的亲妹妹。
  这一年来,姜晓菱明里暗里贴补关家还有自己姐姐和外甥们的事儿,王卉怎么可能不知道?
  又怎么会不感激?
  
  所以在姜晓菱拿着关大夫的纸条找上门来的时候,她当即就许诺会亲自给姜晓菱接生。
  并且这小半年的每月随诊也都是王卉亲自帮姜晓菱检查的。
  对于她的情况,王卉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有这么多的先天条件,孩子的出生自然是顺利至极。
  
  从十二点半发动,到两点半生产,两个小时,一个白白净净的小囡囡就来了人间。
  
  “哟,这小姑娘可真好看!妈妈醒了没?来看看咱家小妞妞,五斤四两,胖着呢。看这细皮白肉的,多漂亮啊!”
  
  姜晓菱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的时候,就听到王卉大夫在笑着对她说着话。
  一边说,还一边弯下身子,将自己臂弯里抱着的一个小包袱递到了她的眼前。
  
  姜晓菱努力睁大眼睛,望着襁褓里那张粉嘟嘟的小脸。
  这是一张和她印象中完全不一样的小脸儿。
  粉□□白,虽然才刚刚出生,却已经睁开了眼睛,那瞳仁黑亮黑亮。
  和她的庆庆出生时一点也不一样。
  
  这是她的女儿呢!
  姜晓菱在心里一遍遍喃喃的诉说着。
  她忍不住吃力的伸出手,在孩子的脸上摸了摸,露出了一个欢喜的笑容。
  
  护士将姜晓菱放在移动病床上从手术室里推了出来,王卉跟在她们的旁边,手里抱着刚出生的小囡囡。
  
  她们刚刚出了手术室,就被焦急的等在外面的人们给团团围住。
  邵彦成第一时间握住了妻子的手,而徐寒梅则抓住了女儿另外一只手,同时还将手放在了她的额头上。
  
  姜晓菱再次睁开眼睛,目光在亲人们的面庞上一一掠过,脸上露出了一个满足的笑容,只觉得内心像是一下子被填得满满的。
  
  不一样了,全都不一样了。
  
  上辈子,姜晓菱是被封阿姨送到医院的。
  从病房里出来的时候,外面等待着的只有匆忙赶过来的丈夫一个人。
  他当时握着自己的手,眼神里全是自责和焦惶。
  
  而现在,望着大家,她感受到的却是前所未有的踏实。
  
  目光再次从这些自己最亲近的人们身上一一扫过,姜晓菱踏踏实实的陷入了梦乡。
  
  
 
 
 
 
96.  第 96 章   二章合一
 
  姜晓菱是顺产, 按理说住院最多三天就可以出院了。
  可老姜家的人一商量,愣是让她和小囡囡在医院里住了一周。
  因为,姜立南和邵彦成决定趁这几天把家里的房子给盖起来。
  
  之前姜晓菱在孕期, 家里不敢破土, 怕对她和对孩子都不好。用老太太的话说,就是不能惊扰了胎神。
  
  可现在, 眼看着天一天比一天冷了,一想到女儿要在这样的天气坐月子, 再想到小囡囡那嫩乎乎的小身子也要跟着大人受冻, 姜立南一分钟都坐不住了。
  在姜晓菱还昏睡着的时候, 他就已经做好了决定, 那就是——立刻动工,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房子盖好!
  
  一周的时间想要盖房子, 说实话真的很紧张。
  好在家里的材料都是现成的,老早就准备好了。
  而人员也是现成的,别说姜立南现在是汽车队长, 手下全都是壮小伙。就说隔壁的谢长义,那手底下的人也个个能干。
  更何况还有赵泉和他的兄弟们, 此刻全都正在农闲, 外加徐海成这个自己人……
  
  有这么多的大小伙子, 干点活那还不是张张嘴的事儿?
  
  于是, 几个人商量着, 商量着, 那房子就开始动工了。
  
  等姜晓菱在医院休养了几天, 小囡囡也长大了一圈的时候,家里的房子终于盖好了。
  
  因为盖的是两家相连的厨房和两个单间,全都不是产妇和孩子的活动范围, 所以并不耽误姜晓菱回家做月子。
  这边房子一盖好,那边家里人就把她们母女两个给接回了家。而等她们包裹得严严实实,被邵彦城亲自登着三轮车接回来的时候,屋里的那个大铁炉子已经烧得旺旺的,烟囱通向了各个房间。
  整个房子里温暖如春,姜晓菱进家后不仅没觉得冷,还被那扑面而来的暖气差点弄出了一身汗。
  
  邵蔓是比姜晓菱晚了两天生产的,生了一个七斤六两的男宝宝。
  可以说,她们祖孙两代差不多是同一时间坐的月子。
  因为同样是顺产,邵蔓反倒是比她这个做奶奶的,还早回家了几天。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