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快穿之咸鱼的美好生活——传山

时间:2021-05-11 08:40:14  作者:传山
  一连多日的大雨,已经让人担忧起来。
  今年又是一个欠丰收的年。
  晚饭时,杨大人担心的晚饭才吃了两口,就交代妻子,“太太,明儿让大管事去多购买一些粮食,多购买一些,庄子上的陈粮,一粒都别卖。”
  “好,老爷。购买多少为好?”
  杨太太持家多年,知道近日的狂风大雨代表什么。她已经着手安排了,府中一共就几个庄子。此时庄子上的陈粮别说卖,还得买进不少。
  也送信给庄子上,让佃户们做好粮食的储备。
  “多多易善,外地送来的邸报上全是大雨狂风,不少外地的大雨一直没有停歇过。
  咱们这边的大雨,多少还歇歇,可南方本来湖泽多,水多,一直下雨,别说欠收,我觉得应该是颗粒无收。庄子上还有府上,准备的粮食至少要吃到明年年底。就按一年半准备吧!”
  杨大人也蛮接地气的,心中已经盘算出来大雨带来的问题。
  只是他没有想过瘟疫的问题。
  “行,我让管事们去忙活。”杨府不是心狠的人家,天灾无情,佃户家他们也会顾着。
  不想让他们饿死。这真算是有良心的主家。
  第二日,用过早膳,杨清坐府中的马车出门,一直去到北城属于她的那座二进宅子还有不远处的小铺子。
  铺子还有几个月时间才到期,别看就一开间,但进深很深,后边还有一院落,也有一间房,一间厨房,柴房,院子里还有水井。
  铺子没有去,杨清直接去了宅子,现在就有四家人住在这边,买来的四家人青壮年多,还能看守宅子里的粮食。
  屋内的地窖还有空房间全塞满了粮食,她在杨府的院落也早早的运回来一吨的粮食,大米,面粉都有。
  进到宅子,宅子里的管事的耿富,小跑着过来,“姑娘。”
  “最近没有人注意咱家吧?”杨清最怕的就是有人注意自家的这座宅子,里面的空房间可都装满粮食,真是怕歹人注意到。
  “没有,姑娘交代过要低调低调,奴才们几家都穿戴的很差,说是一起租的这座院子居住。没有人怀疑。”
  “那就好。我吩咐你买的烈酒还有药材可买了?”
  “买了,照姑娘的单子上买的。一点也不差。”
  “我去瞧瞧。”
  杨清以防万一还准备了一些药材,没有制药,先放在这边。
  最近她又出手了一些名贵药材,每次都是她乔装打扮以后去卖的。亲自去卖药材,得来的银子用来购买了大量的药材,粮食。
  宅子不急着买,等到年底,房价会降很多。到时候再买进,是最好的时机。她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买的宅子肯定不是穷苦老百姓的宅子。
  庄子也要买。
  走进宅子的正房,里面出来正常的过道,其余的地方都堆满了粮食。
  一间间的查看,包括地窖,都堆的满满当当。
  坐在屋檐下,交代四家人,“你们近日少出门,除了必要的购买菜,还有一些需要用到的物件,尽量少出门。宅子里,时时刻刻都不能少人,至少有两家人要在家里。”
  “是,姑娘。”
  “还有,现在就开始打听木炭,找找京城附近哪家的木炭最好,还有木柴,上好银霜炭,有烟的木炭,以及干木柴,都要多多准备。
  对了,我上次给的图纸,找到工匠已经做出来了没有?”
  耿管事答道,“图纸上的炉子耗铁,奴才已经让人悄悄收了一些废铁具,找了一位京城内最好的铁匠。目前做出来五个炉子。
  还有一些还得等段日子。
  一时半会儿,可能做不了那么些。”
  “嗯,没事慢慢来就行。”
  如记忆中一样,一半以上的地方大大小小的洪涝袭来。京城城内也小小的涨了三次洪水,内涝,雨水不能及时的排出去,城内某些地段有到膝盖处的洪水。
  “姑娘,您别出去,太太也说明儿十五也不用去请安。院子里到处都是水,走到哪儿都是湿哒哒黏糊糊的。”冬雨进屋就瞧见姑娘穿戴整齐,要出去的模样。
  “不出去,我就在廊檐下走走。母亲那边还好吧?”
  好在杨府居住的区域只有到脚踝的积水,屋子比院子都要高几个台阶。倒是没有进水。
  不能出去,但日子还是得过。
  “太太那边没事,太太那边的正房比咱们院的正房还高,肯定不会有事?”冬雨笑着说道。
  “不能大意,记住了让太太还有别的院落的房间都多开窗通风。淤泥每天都要及时处理,千万不要大意马虎。”杨清从大雨倾盆开始,就一直交代府中还有反复叮嘱,一直有做好通风措施还有买回来大量的石灰,堆积在地势高一些的屋子里。
  “大管事每天都有一个院子一个院子的交代。”
  “那就好。”
  再过半个月,全家聚在一起用晚膳。杨大人揉着眉心 ,担忧的说道,“一半以上的地方已经颗粒无收,还有一半的地方欠收。未来一年半的时间,粮食会很紧张。
  从今日起,咱们府中任何人都不能浪费粮食。什么做好不吃要倒掉,什么没有胃口突然不想吃了。可以,做了多少可以不吃,也不强求。只是下一顿下下一顿都别吃。”
  杨大人的眼神还扫过另外一桌的庶子庶女,还有两位活着的妾室。
  “老爷,清楚。”杨太太也扫过那一桌,目光主要是集中在某几个人身上。
  其余的人没有说话 ,但都对着杨大人点头。
  厉眼再次扫视众人,见众人是真的听了进去。杨大人继续说道,“太太,以后府中坚决要杜绝浪费,不只是粮食任何物件都不能浪费。咱府中谁摔的物件让她自己掏银钱自己买。太太,你别惯着。”
  “是,老爷,好好用膳 ,府中的事情,您少操心。府中的事情有我呢,放心吧!”杨太太望一眼那桌的人,继续说道。
  “嗯,太太辛苦了。”杨大人很放心把府中诸事交给太太。在他心里太太这人处事从不出格。
  内涝消除,但粮食价格已经昂扬起来。
  南方的瘟疫已经开始蔓延。
  朝堂上,皇帝坐在九五之尊的宝座上。如一头狂狮正在怒喷,“众卿家,说说,南方的瘟疫该怎么解决?一个个往日整日高喊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如今要用到各位卿家,倒是忠君之事啊?”
  太医院院首顾大人站在原地感觉脸上火辣火烧,很是羞愧,可从南方八百里送回来的医案,让他也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解决问题。
  他研究了许久也不知其法,思量许久,才迈步站出来给皇帝建议:“启禀皇上,依微臣之见,可张榜昭告天下,寻找民间神医。微臣知晓有些民间杏林高手各自有师传下来的民间秘方……”
  一群大臣马上跟着高喊:臣附议 ,臣附议。
  皇帝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与众大臣商议一个奖赏。
  不论男女,只要能贡献秘方或者凭本身的本事能制止瘟疫,必有奖赏,男可选择入太医院为官或可要宅子铺子田庄银子做奖赏,女可要女子封赏封号。
  不同昔日的瘟疫,可能就是一处小地方发生瘟疫,有可能蔓延至周边的村庄城市。只要封掉那个村庄,任由他们自生自灭,或者更残忍一些灭了他们。
  只是此次是南方大面积的瘟疫,不只是南方有,北方一些地方也有,只是北方有瘟疫的地方都是集中在一块小区域。要不就是一处小村庄,要不就是一片小区域。
  杀了感染瘟疫的人,皇帝心疼。人太多,杀完要少多少子民。
  人太多,皇帝不敢杀啊。
  早朝过后,皇榜昭示,从京城到全国各地,一层层的传递下去。
  午时,皇榜在全京城贴了很多张。
  杨府,早上,熬了几大锅的药水。杨清亲自站在锅边,亲自给全府的下人们舀药。
  “都要喝。夏至,府中的主子们,你要看着她们每人喝一碗。”
  “姑娘,我马上去。”夏至已经点了几位喝完预防瘟疫的药丫鬟一起帮手。
  “快去快回,等下随我一起出去一趟。”
  揭皇榜是大事,杨清就是要去揭皇榜,。
  翰林院不远的地方就贴有皇榜,杨大人正在办公,一直伺候的小厮扣门进入,唤道,“老爷,三姑娘派人她身边的嬷嬷送来了预防瘟疫的药汤。”
  “送进来。”杨大人揉揉眉心,抬起头来说道。
  “是,老爷。”
  走出来,在隔壁休息间喝完汤药,杨大人正准备转身回屋,隔壁休息的一位大人,正打算拦着杨大人说几句话,可站在休息间外面一直等候的嬷嬷期期艾艾半天终于开口了,秉承早说早死早超生的原则,嬷嬷闭着眼睛汇报,哆哆嗦嗦的说道,“老爷,三姑娘去揭皇榜了。”
  手上拿着瓷碗的杨大人,吓的手一哆嗦,瓷碗“啪”的掉落在地上,摔成几瓣。
  吓的他胡子都在抖动,仔细看,双腿也在抖动,哆嗦着问,“你再说一遍,说明白。”
  不只是杨大人吓到了,周围几位休息的大人也吓到了。都怜悯的望着杨大人。
  可怜哟,家有坑父女。
  “诸位同僚,麻烦帮我告一下假。”杨大人慌里忙张的跑了出去。早已没有了之前的稳重。
  “会的,杨大人别急。”几位大人摇着脑袋替杨大人着急。
  外面的杨清已经揭下皇榜,正被送去皇宫外临时搭建的办公场所去。
  杨大人赶过去时,杨清已经接受任务,去往北城外郊区的一个瘟疫村。
  那边已经全部被封锁,在村口也搭建了临时的茅棚。坐在马车上,杨清吩咐冬雨,“你带着他们回府,府中我制作的药丸还有剩余的药材,全给我运出来,明白吗?”
  “明白。”冬雨看姑娘在她手上划拉了一下,立即明白是什么意思。
  眨巴眨巴眼睛。
  该留的还是要留,府中还有一大府的人。
  等杨大人如一股旋风冲到皇榜下时,已经没有了什么人,还有光秃秃的一块木板,上面没有了之前的皇榜。
  他拉住身边的一个人问道,“揭皇榜的人去了哪儿?”
  站在边上的人说道,“去去去,去了太医院,如今可能出城了。”
  拉的人对,是唯一知道大概流程的一位。
  “啊,好,多谢告知。”杨大人浑身一颤,哎呦,我的三女儿哟,怎么自己往绝路上跑。
  这边,郊区的瘟疫村。杨清已经在外面的茅棚院安置好。首先送来的患者全是老者与妇幼。
  早已进驻的医者,跟着打下手。带着白色的轻薄面纱,指挥着下面的丫鬟帮忙做事,“夏至,把药材按照我之前分类好的一包包的开始下锅熬煮,等熬煮好。让外面的士兵一桶桶的送去村口让里面的村民没人喝一碗,有病治病,没病的防止瘟疫。
  让村民们喝完,就剩下咱这个区域的军士,大夫,学徒。人人都要喝,你与冬雨一起监督,每一个人都要喝。”
  “好,姑娘。”夏至领命去做事。
  瘟疫发生的村子上河村,此时牛铁匠一家,全家都哭哭啼啼。
  牛铁匠隔着窗户,与里面的妻儿说话,语气怏怏,“没事,没事的,别担心。”
  屋内的妻儿,还在哭,牛铁匠的妻子,抱着最下的女儿,拉着依偎在身边的儿子,“当家的,你一定要撑住。咱家可不能没有你。”
  “知道,知道,你们别急。官府已经派了人来救我们。”牛铁匠说话的时候,明显气力不足,有些喘不过气。
  他已经很累,可屋内妻儿的哭啼,让他无法忽略。
  只能撑住安慰妻儿,其实早已是强弩之末。
  村里如牛铁匠这样的人家,还有不少。
  牛铁匠已经住在了东边的一间屋子,好在天气不寒冷,要不然会受不了。
  村里大半的人家都有人感染了瘟疫。
  在此地一直主持事务的陈太医,不敢得罪眼前的林侯世子夫人,虽然林侯府落魄,可与沅郡王府有亲戚关系。沅郡王府再低调,也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太医能得罪。
  就凭这,哪怕揭皇榜的杨三姑娘没有本事,他也不敢现在得罪。
  召集所有的大夫聚集在杨清的院子里,杨清戴着面纱走出来,双手递给陈太医一张纸,“陈太医,这是解决瘟疫的方子,您带着老大夫们先按照方子上的方法做,别质疑,此时是与黑白无常抢时间。
  等先把上河村的瘟疫解决完,我再给诸位答疑解惑。”
  此时,她只能霸道。与死神抢时间,哪有时间解释,哪有时间浪费时间。
  “好,咱们都听杨三姑娘的,每人来我那棚抄录一份。”
  陈太医接过方子扫几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精妙之处。
  “是。”一些大夫们能说什么,他们是临时被官府征召的,当然要听戴官帽子的。
 
 
第70章 庶女(05)
  每天, 每人一大碗汤药。三天以后,村里没有一个人再患瘟疫。原本感染瘟疫之人一天三颗药丸,好了很多。
  原本强弩之末的牛铁匠,已经能走动, 还能去河边打水。
  第四天下午, 感染瘟疫的人员症状早已消失, 只是那些人还有些体弱,需要休养一段时间。
  “姑娘, 休息休息, 别太累了。”冬雨给杨清送来饭菜,看着眼眶青黑的姑娘, 着实心疼。
  “好,先用饭菜。对了,冬雨, 你去找陈太医来, 我有事。”
  “是。”
  快速的扒拉几口,杨清见到陈太医放下饭碗, 及时拿出来一张单子,递给他, “陈太医,让外面守着的人,马上找回来单子上的物品, 虽然瘟疫已经制好, 可还是要注意, 要预防, 不能让瘟疫再卷土重来。
  我还写了一份预防措施, 还请陈大人帮忙递上去。无论旱灾洪涝灾害过后, 都会容易滋生含有瘟疫的细菌。这种事情必须同时开展预防,以后也能用得上……”
  陈太医接过看起来,边看边点头,“杨三姑娘,这些就是最近上河村你一直在要求乡民们做的?”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