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历史同人]大清第一作家——大团团

时间:2021-07-01 10:23:47  作者:大团团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虽然是被镇压的结果,然而刘邦沛县起兵,项羽于吴中佣兵起事,在一片嘶吼暴虐的“杀!——”声之中,《大秦传奇》落幕。
  “……”
  “……”
  “……”
  落幕以后,漫长寂静。
  也不知道是谁哽咽出声,茶楼底下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泣声。
  英明神武的始皇去世后,他一心建设的大秦被后人如此践踏,始皇一死,大秦即崩!
  终究,全部都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众人以剧烈的掌声,送走了说书时沉浸在其中眼眶通红的说书人。
  这家茶楼是京城最贵的,也是最出名,演出阵容最为豪华的,不仅有金牌说书人,还有配乐,身后还安排了皮影戏,以影子令人看到千军万马的厮杀,令听客们身临其境。
  大秦带给了人们太多的震撼,也用它的结局,带给了看客们心情久久难以平复的遗憾!
  茶楼底下的看客们哽咽出声久久没有平静,从最初带入始皇嬴政,从赵国逃回秦国,到看着他从年轻稚嫩的模样成长为足以统一天下的雄主,他们从最开始看着始皇一路走来,从他的视角来看他一手打造大秦。
  如今,始皇死,大秦崩,刘邦项羽现,预示着即将亡国的未来,直令人想狠狠地痛哭流涕一番。
  讽刺的是,汉承秦制,休养生息。始皇统一后所做的政治举措是对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看客们情绪崩溃者数人,大哭抹泪:“为什么始皇不能再多活个十年呢!我现在能体会到他急切想要寻求长生的想法了,晚年始皇信任道士,被徐福所骗,并非是他昏庸怠政,而是他的时间不够了啊!”
  “公子扶苏还未成长起来,若是公子扶苏未死该多好,始皇分明属意公子扶苏继位,若是没有赵高、没有李斯该多好!”
  “公子扶苏为何就自尽了呢!他手中分明就有军队啊,为何蒙家不阻止他!”
  “蒙家阻止不了他,他手中有军队,难道还打回去掀起内战吗!篡改后的遗诏,那也是孝道,是君之命,他若是率军打回去,那将背上忤逆孝道,违抗君命,掀起内战,内耗大秦的罪名,而公子扶苏,是亲近儒学的宽仁之君啊!他不会这么做。”
  “不,我倒是认为,或许是始皇之死令他心如死灰,公子扶苏或许与始皇政见不合,却也将君父当做了仰慕的高山与信仰。”
  茶楼之下的人们议论纷纷,他们分析始皇的政治举措,谈论到始皇政治举措之下的隐患。
  在当时先进的三公九卿与察举之制,于后人看来仍是隐患不断,也带来了汉朝与汉末的分歧,他们议论到魏晋之后的九品中正制,最后便谈论到了科举之制。
  再过去,寒门想要晋升做官想都不用想,而今的科举制度,却能领寒窗苦读的寒门学子看到一丝前往通天之路的希望。
  接着又吹起了如今朝政制度的完善,八方来朝贺的盛世,还有人提出质疑,询问“科举之制”也并非十全十美,日后它会更加完善,至少要消除考场之中的徇私舞弊现象。
  他们还聊到了先秦时法家治国的好处与劣处,大秦律法直令人大开眼界。
  在世人印象之中,重用法家的秦朝“严刑峻法”,因史书之上典故的记录,它给后人的固有印象是“严法”、“诛连”。
  倾城在他的话本之中描绘了人们想象不到的大秦,为何商鞅变法之后是大秦在当时统一了天下?在其他国家上层贵族们安于享乐之时,大秦早已从上至下地掀起了务实之风。
  禁止娱乐,禁止攀比,也就没有了奢靡之风。
  不可暴妻,否则将被判髡刑;更有“夫为寄豭,杀之无罪”令夫妻之间要对对方忠贞,若是有人出轨则杀之无罪。
  又比如“捕亡,亡人操钱,捕得取钱”,谁抓了盗贼,那盗贼的钱就归他。
  对比他国律法维护国内贵族集团利益,秦律无一不再为打造虎狼之师而努力。
  一千九百多年后,如今所用的《大清律》是至今为止最为完善的律法了,在《明律》之上改善弊端,从《大清律集解附例》到如今的刊行的《刑部现行则例》,并且还在不断地完善下去。
  文人赞美大清与皇上英明的话,可以归咎于“求生欲”,然而《大秦传奇》在民间盛行,朝廷放任人们进行讨论,也令许多文人感到意外。
  或许,现在的文学环境,早已比前几年要宽松不少。
  只要不是谈论到我朝,涉及到明显反对朝廷的字眼,应该不会有事。
  “毕竟如果考据其他朝代兴亡也会出事的话,那皇上应该第一个将八贝勒抓起来,而不是放任《大秦传奇》流传至民间。”
  所以,抠取字眼,哪怕是谐音字都会被罗织罪名之事在各地应该不会出现了,毕竟,八贝勒写“大秦亡了”,那谐音还是“大清亡了”呢!
  这还是皇帝的儿子,皇上都不骂他,也没有禁止《大秦传奇》流通,那其他人还怕什么?
  文人们便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有倾城做底,纷纷大着胆子创作起来。
  “不对,八贝勒早已经关进去了。”
  看客们纷纷反应过来:“什么时候八贝勒能出来?”
  “这不是看到《大秦传奇》结局了,不出来似乎也没事了吧?”
  胤禟待在茶楼的最高处,一边翘着小腿儿一边喝酒,听他们谈论“反正倾城关在里面写话本将结局写出来了,不出来也没事”,微微挑了挑眉。
  胤禟:“这算是过河拆桥?”
  这时听见之前痛哭流涕显得有些狼狈的男子指着他大骂:“不出来,难道你想要之后的《大唐传奇》和《兰陵王》也都悲剧收尾吗!”
  男子被他问愣住了:“啊这……”
  看客们直觉大事不妙啊!
  “是啊,八贝勒已经得了郁症,不将他放出来好好修养,万一《大唐》与《兰陵王》也凄惨收尾如何是好?”
  “呜呜呜,这是要刮我的心呐!”
  胤禟拍桌大笑起来,他眼尖瞥见了富宁安从茶楼雅间离去的声音,乐得眉飞色舞。
  “十弟,你猜八哥多久能出来?”
  胤誐红着眼眶:“还是越早出来越好,八哥那么悲愤,得出来好好医治心疾,我好担心八哥。”
  胤禟一扭头,见他还沉浸在大秦传奇的落幕之中:“八哥心情悲愤,患上郁症之事,难道不是我们两个传出去的?”
  胤誐:“……”对哦!八哥根本没有郁症。
  “我那是被楼下的人带跑了,”胤誐感慨道:“还是希望八哥能快一些出来,等他出来,我们就去找他喝酒。”
  “富宁安来了,让他看看‘民意’。”
  另一边,闭关后将《大秦传奇》结局写下来的胤禩文思如泉涌,趁着没人来打扰自己,汗阿玛又给他休沐,没让他干活,他趁热打铁将“安史之乱,落日大唐”给写了,写了武则天晚年病笃于上阳宫崩逝,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写了为守城平叛而战死的女将军……
  没人来喊他住手,他那刀子下了一柄又一柄,天上下刀雨,看客两行泪。
  《大唐传奇》的结局,自然也是大唐亡了。
  藩镇割据,唐灭而后梁立,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乱世彻底来临,大分裂致使礼崩乐坏,生灵涂炭!
  之后还有《兰陵王》的结局,毒酒一杯,北齐灭亡。
  印铸局的官员们每一回出现都能拿到稿件,不由大喜过望。
  渐渐的,他们发现不对劲了,全都是悲剧,全都在摧心肝啊!
  完了!八贝勒可能真的如传闻中说的那样,得了郁症!
  “快来个人去阻止八贝勒,住手啊!——”
  
 
第127章 大秦传奇的同人
  皇上将所有为八贝勒求情的奏折全都压在了御书房奏折的最底下,其中态度,已然令想要释放八贝勒之人“心中发凉”。
  更加拔凉拔凉的,是他们听说八贝勒闭关期间有感而发,可能已经开始写大唐传奇的后续了!
  而其他兄弟们,无论是参与了夺嫡的,还是没有参与夺嫡的,都挺惊叹老八的影响力。
  自幼就因腿疾而退出夺嫡可能的胤祐便与同样置身事外的五贝勒胤祺私底下商议:究竟要不要也为老八求情,让他快些自由出来?
  胤祺摇了摇头:“九弟必定会有动作。”
  他还打算留着些底牌为亲弟弟兜底呢!
  虽然亲弟弟不与他亲,唯独与老八亲,可好歹是同一个娘肚子里蹦出来的,到底血浓于水比其他兄弟要多一层关联。
  对比起与老四翻脸的十四,原先“不务正业”只爱赚钱的胤禟可就让做亲哥的省心多了。
  胤祺表示:若老九有了动作,一旦有机会将八弟捞出来,我也会推波助澜一下,去帮帮他们的。
  胤祐眉眼一松,也说道:“我也打算帮一帮八弟。”
  就是这郁症之类的流言蜚语,他是不信的。老八心宽胆大,从前不因外物而大喜大悲,这次不过是“又又又”关进去了,倒也不至于得个“郁症”才是。
  就是老大那边态度很奇怪,他为什么会以为老八的“郁症”是他造成的?
  胤禔他愧疚吗?或许有一瞬间的愧疚,但比起九五至尊之位而言,一切都是可以舍弃的。
  大丈夫在世,若有机会,定要抓住机遇往上去走,不搏一次,不豪赌一把实在可惜。
  鹿死谁手还不一定,一切都是成王败寇。
  胤祐一时看不清目前的形势,朝中如今拔剑嚣张的氛围全靠汗阿玛一手在打压着,像是巨石压在人心口喘不过气来。但是民间的氛围,又是另一种哀嚎,透着别样的喜感。
  每天早朝感受一番暗潮汹涌,傍晚外出又感受一番热油锅炸裂。
  自汗阿玛允许印铸局官员探视老八以后,老九与老四分别去探望过了,胤祐也打算前去探望一番,确认一下八弟是不是真的得郁症了,也好让自己安心一些。
  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老八的住处,就见印铸局官员又哭又笑地从他屋子里抱出一堆文书来。
  “见过七贝勒,”那人见到胤祐,抹了一把脸,有些尴尬地拜道:“八贝勒就在里头。”
  胤祐奇怪道:“你为何又哭又笑?”
  那人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来:“八贝勒将《大唐传奇》与《兰陵王》都写完了!”
  “写完了不好吗?你们之前一直在催促,听说因为收不到还有人以死相逼的。”
  “可八贝勒将所有人都写死了!”
  印铸局官员笑容中透着苦涩,形成一个痛苦的假面,若非是胤祐在他面前,他恐怕得哭泣出声。
  八贝勒写的是话本,是话本啊!
  话本是可以浪漫主义的,是可以虚构的,能不能给看客们一点点盼头,能不能!
  胤祐见状,倒是觉得这位印铸局的官员倒是挺有得了郁症的征兆。
  那官员哽咽一声:“下官还需回印铸局复命,失陪了。”
  胤祐忙摆了摆手,生怕他真的在自己面前哭出来。
  待他失魂落魄地走远,听见动静的胤禩已是将门给拉开。
  “什么风把七哥给吹来了?”
  胤禩眉眼上挑,脸色红润,而且由于填完了三大巨坑,令他神清气爽。那感觉,如同难产了三年的李靖夫人生下哪吒,如同便秘了许久突然之间一泻千里,就一个字,爽!
  胤祐瞧他那小样儿,轻笑道:“外头有些流言蜚语,说你得了郁症,我担心八弟,这才来看看。”
  胤禩随意道:“都是些流言。我再好不过了。”
  “那是,印铸局的人都说了,你将大唐与兰陵王之中的人都写死了,要不是因为八弟在宗人府,恐怕家中都要被各路人前来拜访淹没了。我可是听说了,有人为了让倾城写个好结局,斥重金送去八贝勒府,结果被八福晋退回去了。”
  胤禩不在的这段时间,八福晋一个人撑起八贝勒府,彪悍本色使人敬畏而不敢冒犯,加之胤禩本人并不在府中,分担了部分压力给宗人府,倾城那被曝光出来四个名字带来的风波时间久了也就慢慢过去了。
  有关于八贝勒不是端正先生的传言则越来越响亮,民间的大部分舆论已然认定了“倾城是被污蔑的”。
  胤禩眨眨眼,立刻改口道:“其实我还是得了郁症,因为得了郁症我忧思焦虑,又使得我创作之感爆发,这才将结局都磨了出来。”
  他用“磨”这个字,意思是自己的结局都是精心打磨过的,不存在任何“敷衍”。
  胤祐见他又认下了自己得了郁症,哑然失笑:“八弟放心,从这儿出去以后,我不会将你装病的秘密说给别人听。”
  要是让人知道老八捅人心窝子还特别开心,以后他走在街上还能安好?真的不会被人拖到小黑巷子里套麻袋狠狠揍上一顿吗?
  待说了一些轻松的话题后,胤祐将话题引到了如今的朝局之上,他轻声告诉胤禩:“十四去了兵部历练,打算去与十弟争。”
  原本老十在兵部发展好好的,只是老大已经有了军权,他的发展受到限制。
  这会儿十四过去与他扎堆,一山二虎的情形,那就更难过了。
  “十弟外愚内智,不会有大问题,”胤禩对“隐形人”老十的评价很高,在他看来,老十才是藏拙的行家,藏到连汗阿玛、兄弟都发现不了他的“大智若愚”。
  他们三兄弟之中,胤禩之前最担心的是老九困于上一世记忆,现在老九也走出来了,胤禩几乎没有什么压力。
  所以他明确与胤祐表示:“我无心参与那些是非,现在关在宗人府倒还关出瘾来了,希望再过几个月出去,现在这时机不对,我可不想出去面对看客们的狂风骤雨。”
  胤禩之后的打算,是“顺其自然”,是“顺势而为”。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