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这糟心的重生——石头与水

时间:2021-07-03 09:54:55  作者:石头与水
  林晚照有些不好意思,她看向大哥,“得这样吗?”
  林晨阳点头,“当然了。我有出版物送人也都会签名。”
  林晚照说,“以前刘杰出了书带回家也没写过。”
  林晨阳批评,“那就太轻率了。”
  方红已经找出签字笔给林晚照,让林晚照签名。林晚照虽然羞涩,心里也是非常喜悦的,她唇角翘着,在扉页空白处写下一句最普通不过的话:
  赠大哥晨阳。
  落款:林晚照。
  方红端量着林晚照方正中带些飘逸的字体,“晚照这字写的真好。”
  林晚照笑,“跟大哥比是远远不如,比一般的也强。我们班有人写字,真是像蚯蚓一样。”
  方红知道人林家是有这种自信,以前丈夫在班里就以字体优美出名,人家是打小练过毛笔字的。
  写好签名,林晚照笑眼弯弯的双手将手送给大哥。
  林晨阳很珍惜的接过,鼓励林晚照,“再接再励。”
  林晚照点头。
  第一次出版当然是有运气的成分在,但她还不老,还有很长的时间,她不想浪费,她想从容又充实的度过余生。
  林晚照回到家把每本书都签上名,样书只有十本,林晚照留下一册,剩下的都送给亲人。林苏姐,林爹,小弟旭辉那里,都有。
  还有两本,林晚照走国际快递,一本寄给小特,一本寄给朵朵。
  另外就是几个孩子过来,林晚照也一人给了一本。
  尤其是给刘杰的时候,林晚照还说刘杰,“以前你把出版的书拿回家,怎么没签名?一点不郑重。”对刘杰说,“送人书都要签上名的。”
  刘杰笑,“好。下回一定签。”
  “哪里还用下回。”林晚照从书架上找出刘杰的书,一起递给他,“补上吧。”
  包书皮的是有些发旧的牛皮纸,刘杰这书出版的年代早,那时还没有卖成套的塑料书皮,都是用牛皮纸这样的硬些的纸自己包。
  后来有卖的书皮,林晚照还是习惯自己包,就一直是自己包书皮了。
  刘杰翻开书页,书已经被翻旧了,但依旧整洁干净的没有一个折角。刘杰说,“谁看的啊?现在还有人看诗词么?”
  “怎么没人看?诗词多好啊。”林晚照说,“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就是不懂是什么意思,也觉着美好。唐诗更有气魄,像泼墨画。词则婉约的多,像细致的工笔。”
  林晚照催刘杰,“快签好名字。”
  刘杰回神,他这才知道母亲看过他出版的作品。刘杰说,“妈,有笔么?”
  林晚照去卧室拿笔,刘杰接过笔签上自己的名字。林晚照很严肃的指指刘杰名字的上方,“还得写上赠谁谁谁。不然怎么知道你是送给谁的呢?”
  刘杰一笑,认真写下:赠母亲大人。
  林晚照说,“也不用这么郑重称呼。”
  刘杰道,“怎么不用。”
  待把名字都签好,刘杰合上书送给母亲。林晚照再将书放回书架,母子俩说起话。刘杰说,“现在诗词不吃香了。我们读书的时候,人们爱古诗词,也爱新诗。那时诗人在文坛也有地位,发表一篇现代诗,稿费不算多,却是骄傲又让人羡慕的事。现在人拿诗人当神经病,也没人再读诗了。”
  林晚照端起茶喝一口,想了想,“那现在人们读什么书呢?”
  “年轻人更喜欢青春文学,诗词诗歌除了考试用,没人愿意看了。”刘杰想,母亲恐怕不知道什么是青春文学。
  林晚照说,“这不稀奇啊,我看书时说鲁迅的母亲都更喜欢张恨水的小说胜过鲁迅的文章。我也觉着金庸的武侠片好看,小说也很精彩。你说的青春文学,我虽然没看过,也能明白你的意思。”
  “所有文学都有它自己的独特魅力。不过,诗词有一样好处,尤其是古诗词,它们是历经数百甚至上千年流传下来的。再过几百上千年,只要还有中国人,就依然还有古诗词,因为这是文化。不是所有文学都有这样的生命力。”
  这些话,刘杰听了当然很感动。不过,他已是中年人,不会轻易被安慰到。刘杰说,“现在的问题是,年轻人对文学的兴趣越来越浅。我读大学的时候,文学是热门专业,现在的热门是计算机,金融,经济,工商管理。大部分人都是什么挣钱学什么。”
  林晚照说,“因为大部分是普通人,大部分毕业就得工作挣钱养活自己,找个适于就业的工作也没差。”
  刘杰有些泄气。
  林晚照说,“泄气有什么用啊。你说青春文学畅销,这不一样是文学么?怎么人家的就畅销,你可别小瞧畅销物,畅销物肯定是有畅销的缘故。为什么人们就喜欢看那些,不喜欢看你们研究的这个呢?”
  “可别说曲高和寡。民国时读书的人那么少,一样的畅销文学。人家柳永的词,当年还是凡有饮水处,皆唱柳永词呢。能流传下来的诗词,在当年就是好诗词,就有许多人传唱。我不觉着诗词有什么难理解的,你们出版很多书,却没有多少人看。这是你们教授该反醒的事,你们不能把学问放的太高,”林晚照用手比划了一下,“高高在上,会让人觉着高不可攀,不可攀,干脆就不攀了。你们的研究不能打动人,这不怪没人看,是你们的缘故。”
  反正林晚照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她也不管刘杰爱不爱听。
  她很多年都以刘杰这个在大学做老师的儿子为荣,自从看破红尘,林晚照就不大喜欢刘杰身上那种自矜身份的劲儿。
  做教授很了不起么?
  大哥也在大学做过教授,还带过研究生呢。但大哥身上就没刘杰这种清高,以前林晚照觉着自己喜欢这种与众不同,跟农村人不一样的文气儿。可现在她明白了,她不再以曾经农村人的身份自卑,她踏踏实实的过日子,她的心是安稳的,她喜欢的不是清高,她喜欢的是林苏姐那种忍辱负重的韧性,大哥责己以周,待人以约的宽厚,哪怕林爹快意飞扬的潇洒,也远胜刘杰不接地气的清高。
 
 
第249章 心性(林清回娘家,大嫂方红叫她)
  林清回娘家, 大嫂方红叫她下去吃饭。
  林清说起家里的事,“然然爸的一个发小,炒期货赚了大钱。然然爸也想投一笔进去, 他是做技术的,我是完全不懂这些。虽说二三十万不算大钱,我就有些不放心。赚钱当然好,皆大欢喜。可要赔了呢,咱们嘴上不说,谁也不能心里当没事人一样, 就是他那发小,心里肯定也得过意不去,交情也不似以前了。”
  然然是林清的女儿。
  方红把藕鞭洗干净,“我听你小姑说,傅泉在股市赚了不少。”
  林晚照拿着筷子搅酱汁, “现在炒股的人可真多,我看电视报纸都在说股市。”
  林清说,“大姑,期货跟股市还不一样。期货可比股市风险大。”
  正说话, 林晨阳手机响起,接起电话, “嗯,到了啊。上来吧。”
  放下电话, 林晨阳往冰箱走去, “熹光说过来给咱们送虾,再添个菜。”都中午了, 林熹光好意来送东西,当然不能不留饭。
  林熹光上来的很快, 自己搬着个不小的白色的泡沫保鲜箱,林清给小姑开门,忙接了小姑手里的东西,“小姑,这么大箱子您说一声,我下去接你不一样?”
  林熹光笑,“我不知道你在家,你爸你妈比我岁数都大,还能叫他们去接我啊。也不太沉。”
  说着换了拖鞋,林家厨房就在进门右首,林熹光见到林晚照,笑着说,“大姐也在。不知道你在,下回我也给大姐送一只。”
  林晚照不理她这现成话,要是真想给她送,就两只一起送来了,她跟大哥楼上楼下。她也不嫌林熹光,她从香岛回来,也没给林熹光带礼物。
  方红正切菜,放下菜刀说,“她小姑,这是什么呀?”
  林熹光一起到厨房,“傅泉朋友送的,波士顿龙虾。我说这东西谁家也不常吃,我家里留下一只,给你们送一只来。”
  说着,拿过厨房一把西瓜刀,就把封着的胶带割开,露出只巨大的龙虾,两只大钳子被绑着,方红细瞅,“这是活的?”
  “当然是红的,谁吃死的啊。”林熹光说,“大嫂,你腾个地方,我把龙虾拿出来。这东西别放着,咱们中午就吃这个。”说着还拿眼尾余光瞥林晚照。
  林晚照说,“你看我干嘛?不让我吃啊。”
  林熹光唇角噙着笑,“我能跟大姐似的,那么小气。”
  “放心,我也不吃你这龙虾。林清送了许多小青龙,我还更喜欢小青龙呢,肉质更细。”林晚照朝灶上的锅子一呶嘴儿,“我们都煮上了,没看见也能闻见味儿吧。切,不就波士顿龙虾,刚搬过来那会儿,我倒爱吃这口,常去饭店点两只,一只煮粥,一只清蒸。”
  为了不让林熹光得意,林晚照无师自通点亮胡编乱造的吹牛技能。把林熹光噎的不轻,林熹光道,“是啊,谁不知道大姐您是家里最有钱的人。”
  林晚照道,“可别这么说。你这么大张旗鼓的给大哥送龙虾,明显就是露富,你这发大财了?”
  林熹光过来送龙虾,当然是有炫富心理,可她还没开始炫,就叫林晚照戳破。这要再继续炫,就显得正中林晚照下怀似的。
  一时给噎的难受。
  林熹光哼一声,“大姐以为我是你呢。以前我家里出事,大哥大嫂没少帮我,现在我日子好了,当然得过来看看大哥大嫂。”
  俩妹妹拌嘴,这是林晨阳也束手无策的事。
  好在方红林清母子俩都伶俐,林清拉着小姑林熹光的手,“小姑,这么大的龙虾,我可没做过。”
  林熹光也觉着林晚照现在越发硬茬,跟林清说,“这也不难,先放鸡吧,蒸就很好吃。”
  方红拉着林晚照准备别的菜。
  待收拾大龙虾时,林熹光才反应过来,同林清说,“这么大龙虾煮粥,那得煮多大一锅啊。你大姑刚说的用大龙虾煮粥的话,肯定是骗人的。”
  林清忍笑,林熹光扬着下巴道,“不过,外头饭店龙虾也没这么大,这一头就十斤,外头得卖好几千。大哥,你留学时也没见过这么大龙虾吧?”
  林晨阳看这龙虾有些大,过去帮忙料理,“龙虾又不是什么稀罕东西。”
  方红笑,“熹光你忘了,你大哥留学就在波士顿,那儿是有名的集散中心,可不缺龙虾。”
  林熹光站在大哥身边看着大哥熟练的给龙虾□□,剪去两个大虾钳,不禁羡慕的说,“还是大哥运气最好,大哥你读大学时间早,还能公费留学。”
  林晚照真受不了林熹光这话,“大哥是因为成绩好,才被选派出国学本事。”“大姐你知道什么呀,要不是咱家是贫农,你以为大哥能留学?”
  “要依你这么说,咱家又不只大哥读书时是贫农,你读书时一样是贫农。那怎么大哥就留学了,你就没留学?”林晚照瞥林熹光,“你自己成绩不行,少怪运气。”
  “咱们家虽然成分家,但只是贫农,又不是干部。我们那会儿留学的,全是干部子弟。”林熹光自觉命运多舛,“你看旭辉,九零年可不就沾他岳父的光,也留学了。”
  “出国难道不用考试的,要是旭辉考不上,他岳父能有什么法子!”大哥小弟都是很好的学校毕业,好学校跟那些差学校是不一样的,好学校都得凭本事才能上。这是林晚照的顽固认知。
  “大姐,你不会这么傻吧。旭辉的岳父可是有名的大学问家,以前是臭过一段时间,九零年宅子院子都还给黄家了。老爷子出国讲学,听说国外关系也熟,不然旭辉出国能那么顺利?”
  “你才傻呢。旭辉可是A大硕士,什么时候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文凭,出国读博士罢了。你要说旭辉是靠他岳父才能留学,那他小舅子怎么没留学?那还他岳父亲儿子哪。”
  “你别自己没本事就酸这个酸那个,不说自己读书不努力,老说运气,家庭的。你当初连国内硕士都没考上。”林晚照生性正直,怎么样就怎么样,她十分看不惯林熹光。
  林熹光也看不惯这个蠢蠢笨笨的大姐,意味深长道,“大姐你一直在农村,可知道什么!”
  林晨阳不悦的看林熹光一眼。
  林晚照看看锅里的小青龙,盛出来。她也不恼,同林熹光道,“我在农村怎么了?熹光,你别觉着自己在城里就很了不起。要没有我们农民在农村种地,你吃什么喝什么。再说,人明不明理,跟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不知道吧,我这个农村人,刚出版了新书。你倒是读了大学,你出版过书吗?”林晚照得意洋洋的说。
  林熹光不可置信的瞪向林晚照,林晚照把香喷喷的小青龙端到餐桌上,回头才跟林熹光说,“以后我还要坚持读书,就是不为出版,也得学学明理,免得跟你一样,觉着自己读了几本书就瞧不起人。”
  竟然被这个无能无才的大姐压一头,林熹光很生气,“究竟谁瞧不起谁啊,我好心好意过来给大哥送虾,还不是你在巴巴巴的说我。”
  “从小就这样,自己没理就怪别人。”林晚照现在可不让林熹光说她,她也坚决不吃林熹光的大龙虾!
  待饭菜上桌,那就是一桌龙虾大餐。
  林熹光看林晚照拿着小青龙剥肉吃,还给林晚照夹块龙虾肉,“大姐,看你,还跟小孩儿一样,真生气了啊。”
  林晚照点头,“当然生气了。”
  “行行行,是我不对。赶紧吃吧。”林熹光一向圆滑,谈话自如。
  林晚照看她一眼,她没有林熹光那样嘴巧,可她非常有原则,就是不吃她夹的龙虾肉。
  吃过午饭,林晚照帮着大嫂侄女一起收拾过餐桌,就上楼休息去了。
  没了林晚照,林熹光跟大哥大嫂说起现在的得意,“前几年运道不行,如今总算转运了。大哥,你知道股市不?”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