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这糟心的重生——石头与水

时间:2021-07-03 09:54:55  作者:石头与水
  赵母一噎。
  她虽然素来刁钻,也会给人难堪,却没想到前亲家母林晚照现在变的这样难对付,竟然不肯认。
  朵朵立刻就截了赵母的话,问奶奶,“奶奶,三叔的博士快读下来了吧?”
  “嗯,顺利的话今年就能拿学位证。”林晚照跟朵朵公婆说,“我们家的人都爱读书,以前孩子们上大学的时候,都是体谅我跟他们爸爸辛苦,老大老三都是硕士毕业就工作了。朵朵爸是工作后读的博士,老三前几年也开始读博了。”
  林晚照笑,“朵朵的专业跟做研究的专业不大一样,她学的时尚,这专业更注重实践,就先工作了。我就说,世间处处是学问。不妨先工作几年,待有一定积淀,那时想读再读研,更有收获说不定。”
  以前,林晚照可不是这样爱吹牛的人。
  可现在她发现了,为人处事,的确不能太谦虚。现在人眼皮浅,你谦虚,别人可能真当你不行哪。
  何况是订婚的重要日子,林晚照当然得夸着朵朵些。
  朵朵也说,“嗯,我们老师也鼓励我们先工作。”
  朵朵非常讨厌姥姥说话不着调,好端端的她订婚,说三叔的事做什么。她说不让姥姥来,妈妈非跟她说,不让姥姥来,姥姥就太没面子了。
  这可好,叫姥姥来,姥姥这叫说的什么话。
  朵朵决定,结婚再不请姥姥了!
  方红悄悄跟身边儿黎家的一个亲戚低声说,“朵朵奶奶在外头不愿意提这个,那会儿老家拆迁拆好几千平,真不缺房子。倒跟显摆似的,咱们又不是那样人。”朵朵未婚夫姓黎。
  亲戚立刻秒懂,以前A市都是农村人羡慕城里人,自拆迁开始,农村户口那值大价钱了。
  大家转而说起一些专业上的话题,这几年随着孩子们接连升学,林晚照在这方面也懂一些。
  像齐硕考入B大研究生,刘飞也去大学读了EMBA,林特博士毕业这更是不消说的荣耀事。还有大哥小弟家的孙辈,也都在升学、毕业、就业的过程中。
  总得来说,颇拿得出手。
  所以就很有共同话题。
  如果林晚照是那种刻薄人,当时就能问一问赵母,你家孙子孙女读的什么学校啊?立刻就能给赵母个难堪。
  可林晚照不是那样人。
  尽管有了一些锋芒,但林晚照始终是厚道的。
  她就觉着,是朵朵订婚的大喜之日,就得都高高兴兴才好。
  订婚礼结束。
  两家人都很是亲热且客气,双方握过手道别,男方还是请女方先行。林晚照就跟大哥大嫂直接回家了,朵朵跟爸爸先看奶奶大舅爷他们上了车,这才上自己的车。
  朵朵一上车就跟爸爸说,“等我结婚,再不能让我姥姥来,真丢人。”
  刘杰发动车子,“她丢的倒不是咱家的人,是她自己的人。谁还傻啊,她觉着说这话聪明的很,其实反倒露出自己的尖酸刻薄。”
  黎家也在说订婚宴的事,黎家挺满意这门婚事,双方都是学术圈的,很有些共同语言。
  黎妈说,“听朵朵说起过她奶奶,听着说话就知道是好读书的人。”气质谈吐都很温和,尤其不与人争长短,亦有涵养。
  黎爸点点头,“一看跟林教授就是一家人。”林教授,林晨阳。
  至于赵母此人,人家提都没提。
  未来儿媳妇的姥姥,以后能打着什么交道呢?
  根本不必在意。
  赵母回家颇受埋怨,连赵铃都说她说话口无遮拦。
  赵母道,“我就看不惯刘杰妈那幅装腔作势的矫情劲儿!”
  “妈,那是朵朵订婚宴,您就不能憋憋!闹出笑话来,人家得笑朵朵的!”赵铃道。
  “不是,我就奇了。以前那么个农村老婆子,怎么就能装成这个样儿呢!”赵母不知是羡慕还是嫉妒,想到林晚照那柔和干净的气蕴,得体优雅的穿戴,还有那一看就很贵的首饰,赵母心里就很不舒服。
  “妈,您管人家呢,咱自己过自己日子呗。”儿媳妇劝了一句。
  赵母轻哼一声,“真是老天无眼,偏叫这等乡下人得了意!”
  儿媳妇也就不说话了,心里却觉着婆婆是眼气人家日子好。就是她也听说朵朵奶奶手握几十套房子,日子过的阔气的不得了。
  今天一见,想来是真的。
  儿媳妇看看自家局促的三室一厅,回屋换衣服去了。
  赵铃回国住在娘家。
  同在师大家属院,且住的不远,时不时就能遇到刘杰。
  有时,是刘杰一人。
  有时,是师大的另一位老师同刘杰在一起。
  那是一位搞古文研究的女教授,著作颇多,终身未婚,四十岁的时候就已经被评为教授了。
  在师大一直是知名人物,并不是人们想像中刻板老女人模样。
  或许因为单身的缘故,不需要为家庭付出,从青年时代就样样讲究。除非太忙碌,城里兴起什么新衣料,新款式,必然早早就买来尝试。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听同事说,做的一手好菜。
  还复原过古食谱。
  也许是没生育的原因,比同龄人更显年轻。有时,缘分是一件很微妙的事。
  赵铃想去问问刘杰,是否会再婚?
  可自己是出于什么立场而问呢?
  如果她愿意放弃绿卡回国,他们是否还有机会在一起么?
  窗外天空有倦鸟飞过。
  赵铃站在窗畔。
  如果是上次刘杰打电话的时候她回来,是可以的。
  现在,大概不行了吧……
  在国外的生活,并不十分如意。
  如果有别的办法拿到绿卡,赵铃也不会用与人结婚的方式。她自以为是个一等一的能人,但真的出去才发现,世上没有好相与的人。
  再婚丈夫是个再精明不过的中年男人。
  他们之间没有孩子,更不存在谁养谁的问题。赵铃一样需要出去工作赚取生活费用,而在国外的工作,赚的当然比国内要多,但赵铃也是五十岁的人了,她无数次想到在国内时的轻松。
  年轻时清贫疲惫的生活已经过去,她在教务处并不忙,家里有事还能提前早退。每个星期有一次钟点工上门打扫,家中生活更是轻松惬意,夫妻俩的工资已经绰绰有余,平时每月亦有房租收入。
  除了……不大上进的丈夫。
  可在疲惫的他乡,刘杰这位不大上进的丈夫也能让赵铃感到温暖。
  起码,从结婚时起,刘杰的工资就是交给她的。
  即便是家中最不宽裕的时候,她的心依旧是安稳的。公婆都肯补贴,后来,婆婆变得抠门自私,但公公那份儿已经到手,她的日子依旧优渥舒心。
  赵铃的电话在稍晚些时间打过去,“看到你和章教授在一起,你们,是在一起了吗?”
  刘杰觉着这话有些突兀,不过,想到赵铃可能是担心朵朵,就如实说了,“嗯。都是老同事,章教授说,希望能在结婚的前提下确定恋爱关系。我认真想过,我们还算合适。”
  赵铃心里一阵酸痛,抑制住心里伤感,说,“那恭喜你们了。”
  “谢谢。”刘杰礼貌道谢,随口问了一句,“你过的还好吗?”
  “不是很好。这次再回去,应该会离婚吧。”
  刘杰顿觉失言,“不好意思。”
  两人都沉默了一段时间,赵铃说,“没什么事。再见啊。”
  “嗯。再见。”刘杰挂断电话。
  接下来,赵铃的日子过的不好不坏。
  她拿到绿卡,不过,并没有留在米国。朵朵有两处小生意在法国,知道妈妈的处境后,建议妈妈到法国帮她看店。
  朵朵说,“妈妈你在国外也呆好几年了,与其给人打工,不如帮我管理。”
  赵铃也觉着,再在米国无益,便去了法国。
  她也有自己的才能,当然离天纵英才那种还远,不过,专注做个小生意不难。慢慢的,赵铃也就习惯了法国的生活。
  不过,赵铃也并未如当年赵家对朵朵的期望那般,国外定居后接侄子侄女出国读书接受更好教育,亦未将父母带出国外享福。
  即便赵母非常喜爱法国的生活,屡次暗示以后就跟着闺女享福了,也没有。
  那种巨大的责任,不是赵铃愿意承担的。
  她在法国置业,许多年后,亦有一些资产,梦想中带泳池的别墅也住上了。但似乎,又不是梦想中的滋味。
 
 
第264章 番外四 凤女撞墙(旁人看来,刘家兄弟姐妹四)
  旁人看来, 刘家兄弟姐妹四人里,刘凤女是个相当幸运的人。
  如刘杰赵铃夫妻离婚,刘凤女跟丈夫齐志军感情一直不错。
  如刘纯刘宁投资失误, 刘凤女夫妻是典型的稳健型人格,从来不参加自己不了解的投资,所以,幸运的躲过了两次破产风波。
  俩人的儿子齐硕还属于不用鞭策就自己心里有数的孩子,自小到大的学习,刘凤女只要做好后勤工作, 基本不用她操心。
  虽然不属于林特那种天纵英才,也是四平八稳,升学顺利。
  但刘凤女也有各种各样的烦恼。
  譬如,大姑姐打电话,想借她家学区房给孙子上学用。
  自从齐硕读大学, 刘凤女的关注点一直在研究生的学校方面,对于幼儿园小学类的学校,她也就偶尔听一耳朵。
  现在的确不比以前,以前也是按片区读书, 孩子就近入学。好学校当然紧俏,可像齐硕小时候, 刘凤女齐志军的心思大部分在生意上,就是在家附近让齐硕入的学。
  如今不一样了, 人们对孩子升学看的越来越重。
  个顶个的想孩子读好学校。
  拿择校费都愿意。
  可如今, 择校费也管的紧了,不是随便什么人拿点择校费就能进好学校的, 还是得有学区学位才行。
  齐大姐的电话是打给自己弟弟的,齐志军是真有套房, 可那房不是他的,是当初岳父岳母没离婚时给妻子的,当时他们夫妻一起签了字,那就是给刘凤女的,跟他没半毛钱的关系。
  原本按揭都是岳母给还,后来妻子招岳母不高兴,岳母就不管按揭的事了,便是他们夫妻还按揭。
  按揭没多少,先前装修好住过一段时间,后来觉着,还是住公司附近方便,这房就租出去了。那房子大,一百三十平的电梯房,每月租金就五千。
  齐志军跟妻子商量,刘凤女不大愿意借,“这怎么个借法儿呢?现在房租出去了,给人家住着呢。”
  “大姐说,现在房租多少,她按月给咱们。”
  “大姐是这么说,你好意思要。”刘凤女道,“何况那房子新,要不是为了工作方便,咱们就住那边儿了。我是想着,等小硕以后毕业给他当婚房的。”
  齐志军是亲姐弟,也愿意帮帮大姐,他说,“这不为了孩子上学么,大姐家地段儿一般,附近没个好幼儿园,咱们这边学校好。”
  “那以后小硕结婚生孩子孩子读书怎么办?”
  “那起码还得十年去了。”
  看齐志军这样,刘凤女是看在夫妻感情上,跟齐志军说,“你姐跟你说的,你看着办吧。你想想,那房子刚开始租时,一个月就是三千的房租。这才几年就涨到五千了,要是就五千块钱的事,白给大姐我也不说什么。”
  “可一个月五千,一年就是六万。不算涨幅,在这边儿上幼儿园,幼儿园后头还有小学、初中、高中呢,当初买这边的房就是考虑到学区好。不多算,上到高中,这就得十五年,十五年的房租,就是九十万。”
  说到九十万这个数目的时候,齐志军也有些犹豫了。
  刘凤女不理他,“反正你去跟大姐商量吧。”
  齐志军人到中年,也是诚心想帮大姐,不过,到底不是义气为先的毛头小子。他把这房的情况跟大姐说了,同大姐说,大姐要是搬过来,不按外头房租算,一个月四千就行。
  其实齐大姐有些不高兴,弟弟家日子不错,听说弟媳妇娘家还分了起码两套,现在手里六七套房,对亲大姐还这么抠儿。
  不过想到这房不是弟弟的,又是为孙子上学,齐大姐爽快应了。
  开始刘凤女不知道房子还要过户,齐志军提出时,刘凤女当时就懵了,“怎么还得过户?难道得把房子过户给大姐?”
  “不是过户给大姐,是得过到外甥名下。”齐志军道,“要不怎么叫学区房呢。”
  于财上事情上,刘凤女向来警醒。
  当年婆家拆迁,几个大姑姐就很想分家产的。再加上林特是学法律的,刘凤女说,“这事儿你别急,我得问问懂法的。”
  晚上给林特拨了个网络视频电话,林特跟刘凤女平时的交流并不多。见到刘凤女的电话,林特问的直接,“妈,有什么事?”
  母女俩嘘寒问暖都没一句,刘凤女就直接跟林特说了这事。
  林特问,“齐叔叔在吗?”
  “就在身边儿呢。”
  齐志军挤进镜头跟林特打个招呼,林特说,“正好,齐叔叔,您跟我妈一起听听。”
  “接下来,我会用最通俗的语言,说一说这件事的风险。恐怕不大好听,你们不要介意。”林特端起马克杯喝口咖啡。
  齐志军说,“不介意,你只管说。”
  “第一,”林特从视频中看向刘凤女,“妈,这是你单独从娘家继承的只属于你一个人的财产。你明白吗?你跟齐叔叔结婚多年,你们的财产,除了这处房子,都是共同财产。只有这处房子,是完全属于你一个人的。”
  “我明白啊。”
  “你不明白。一旦发生转让,尤其是你们说的这种转让,哪怕以后房子再要回来,这就属于你们夫妻的共同财产了。从法律上讲,这是一种合理合法的侵吞单方财产的行为。”
  齐志军顿时尴尬起来。
  林特一向细致,“齐叔叔,我只是从法律角度上解释一下。”
  齐志军放松些,天地良心,他跟凤女这些年的夫妻,家庭和睦,儿子也有出息。他对林特尚且愿意行善,是真的没二心。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