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我这糟心的重生——石头与水

时间:2021-07-03 09:54:55  作者:石头与水
  哎,以前姥爷什么时候吃这么多啊。
  这就是犯糊涂的后果,一看就是很久没吃过饺子,馋了。
  哎,就是再有钱,超市买的饺子跟自己包的也是两样味儿。家常的味道,是哪儿都买不到的。
  这还只是她包的饺子,姥姥包的更好吃哪。
  秦特没有再煮,她怕姥爷撑着。
  “姥爷,吃东西不能暴饮暴食,咱们慢慢吃。”刚到姥姥家时,秦特也是这样,遇着好东西就想多吃,姥姥就不让她一下子吃太多,怕撑着。
  刘爱国摸摸肚子,满足的放下筷子,接过外孙女端来的饺子汤,笑道,“放心,撑不着,有些日子没吃的这么舒坦了。”
  “我妈他们不常来么。姥爷,你想吃什么,就直接跟我妈、跟舅舅他们说。”
  “你妈也不容易,还有小硕要读书,店里的事也忙。”刘爱国终于问到,“你姥姥还好吧?”
  “挺好的。姥姥也说让我看看姥爷过的好不好?”
  “跟她说,我好着哪。”刘爱国抿口饺子汤,撇下嘴,轻轻的哼了一声。
  秦特心说,就冲姥爷您这么嘴硬,合该吃这苦头儿。
  知道姥爷就是这种顽固老头儿,秦特也不劝他,让姥爷慢慢喝饺子汤,秦特到姥爷卧室,看看姥爷的床单被子,把床单被罩都给他换了下来,从衣柜找出干净的,该装的装,该铺的铺。秦特一边儿说,“姥爷,以后干的东西收起来,得叠整齐啊。”
  “哦。”刘爱国在客厅应一声,“我那还不脏哪。”
  “什么时候换的,我看有点脏了。”
  “才半个月。”
  “一个星期就得换一次。”
  换下的床单被罩枕套全部塞洗衣机,秦特又把沙发套也都全换了,一起塞洗衣机。洗!
  然后到厨房,把水果给姥爷搁冰箱,打开下头保鲜门的时候,秦特险叫熏着,怎么臭烘烘的!里头东西其实不多,全都拿出来,半碗炒菜,半碗汤面,还有些鸡蛋。闻闻炒菜,不臭啊。汤面,也不臭。
  秦特把炒菜汤面在碗槽沥掉汤水倒垃圾筒,姥姥说了,不能吃剩菜剩饭,对身体不好。
  鸡蛋也都拿出来,所有下层的隔板抽屉全都取出来,秦特才找到原因,是抽屉里面挤碎了个鸡蛋,估计时间太久,鸡蛋臭掉了,剩下一层蛋黄粘在冰箱里屋和抽屉外。
  秦特拿着洗洁精、丝瓜瓤那叫一通擦,足擦了三遍才把那臭气擦去八、九分,秦特开着冰箱的下层门,继续刷冰箱的隔板抽屉,刷干净手擦干放回去。
  刘爱国把收拾的碗筷拿到厨房,“冰箱门儿怎么开着哪。”
  “刚在里头发现了个臭鸡蛋,我说怎么一开冰箱门儿就怪臭的。先散一下味儿。姥爷,你可不许再吃剩饭剩菜啊,吃不了就倒掉。不能再吃的。”
  “知道了。”左看右看没看到自己的剩菜剩面,往垃圾桶一瞅,嗬,果然给他扔了。
  都是老婆子教出来的毛病。
  “扔了怪可惜的。”
  “那也比吃了生病强啊。”
  刘爱国背着手,叨叨起旧时事,“以前穷的时候,想吃剩菜都没的吃。”
  “姥爷,您也说那是以前了。我听说,以前人六十岁就觉着特别老、年纪特别大了,可你看现在,姥爷您六十还跟壮小伙一样。这就是条件好了,咱们何必再跟以前一样呢?”
  刘爱国说不过秦特,唉哟,孩子说他像壮小伙儿哪。刘爱国本来就对孩子有些溺爱,爽快笑道,“行啦,知道了。”
  秦特笑着刷锅洗碗,把厨房边边角角的地方也都仔细清理一遍。洗衣机一停,出去把床单被罩抖开晾到外头衣杆上,再拿几个大塑料夹子固定。
  然后回屋踩着凳子,把窗帘也都摘了,给姥爷洗一洗。
  刘爱国看着外孙女忙里忙外,心里真是既舍不得也欣慰。孩子来看自己,倒干了一天的活儿。
  “不用这么擦。”刘爱国看孩子用拖把拖过一遍,又拿着钢丝球和抹布蹲着擦地,忙说。
  “有些不好擦的地方就得这么擦。”秦特说,“我可不能让姥爷马马虎虎的。”
  刘爱国笑,“凑合着就行了。”
  秦特可不是凑合的脾气。
  秦特在刘爱国这里忙午饭时候,她姥姥也在准备午饭。
  夏天是烙发面饼最好的时节,因为天气暖和,面好发。林晚照把和好的面搁露台上,一两个小时就能发好。
  她收拾小白条儿,大哥洗菜。洗菜的肯定快啊,就看大哥擦过手,倚着中岛台给老头儿打电话,“中午晚照烙饼,做鱼圆,我们买了小白条儿,煎鱼。爸,你让钱阿姨中午做一两个素菜就行了,这边儿好了我给您送下去。”
  林爹,“哟,这是怎么了,突然做这么多好吃的。”
  林晨阳笑看正在朝她看的妹妹,“佛曰,不可说。”
  “实际是你也不知道吧。”
  “爸,看破不说破。”
  父子俩耍几句花腔,林爹真叫勾起兴致,同林晨阳道,“现在晚照不大好猜了,小特读大学的事也庆祝过了。嗯,猜不到。等你弄明白告诉我一声。我可太好奇了。”
  林爹笑两声挂断电话。
  林晨阳也好奇的紧,顺带打个电话叫妻子上楼一起准备午餐。
  基本用不到方红。
  主要林晨阳把素菜都洗好切好,其中一道炒豆腐松是林晨阳的拿手绝活,林晨阳来炒。到方红这里,炒个香菇青菜就行了,人少,吃不了太多菜。三菜一汤,刚刚好。
  方红主要负责夸,“每回妹妹烙的这饼我就说,真是比外头卖的都好!”
  林晚照是个实在人,特受不了大嫂说话时京东大鼓儿似的夸大,像在唱戏一样。林晚照说,“家常手艺。主要不放油盐,你不常说要少吃油少吃盐么。”
  “真是,尤其咱们上了年纪,更得注意。”这么一想,倒认真觉着小姑子这饼比外头的健康了。
  的确,外头的大饼会更香,但烙饼时为了使滋味儿更多,都会放油放盐。
  林晨阳给老爹送一份下去,林爹问,“到底什么原因?”
  “还没说。”林晨阳忍俊不禁,“我估计得晚饭后才说。”
  林爹更好奇了,“你怎么估计出来的?”“晚上烙玉米饼。”
  林爹最不爱吃的就是玉米,但林晨阳与他相反,最喜欢吃那种烙的薄薄的玉米饼。林爹寻思片刻,露出一抹趣味,“再加十顿鱼圆。”
  林晨阳扶额,“爸,您任何时候想吃,说一声晚照肯定给您做。”
  “真是笨。那种吩咐一声得来的鱼圆,跟这种讲条件得来的鱼圆能一样么?”
  林晨阳不解,“您觉着后者更好?”
  “更有成就感啊。”
  林晨阳完全不明白他爹的这种成就感在哪儿,就见他爹到厨房拉开冰箱门,拿出五盒冰淇淋,放在袋子里递给长子,“一盒给你,一盒给你媳妇,一盒是小特的,剩下两盒是给晚照的。”一挥手,“去吧。”
  林晨阳:您这是软硬兼施吗?
  林晨阳把冰淇淋带回去,说有两盒给大妹,果然见大妹轻哼一声有些小得意。哎,晚照就是太好收买了。就听他大妹说,“大哥您放先冰箱,等下午咱们再吃。”
  方红,“咱们这年纪,得少吃冰的。”
  “大嫂你牙不好,当然得少吃。我牙没事,胃也没事。”
  方红:就是这样才叫人嫉妒啊。
  姑嫂俩已经把午饭摆好,林晨阳放好冰淇淋过来吃饭。三人吃饭都热闹些,方红竟也很怀念这种煎小鱼,“以前真是穷,我家上学的孩子多。逢年过节,大鱼贵,就是买这种小鱼,我妈一煎煎一大海碗,一进胡同儿就能闻着香味儿。”
  “嗯,要是煎着吃,还是小鱼最好吃。而且,小白条儿能多吃点儿没事,不大上火。带鱼不行,带鱼一吃就上火。”
  林晨阳说,“带鱼太腥了。”
  林晚照,“还好吧。鱼有不腥的么?”
  林晨阳夹个煎的焦黄的小白条,“这个就不腥。”
  “刚煎出来当然不腥。”
  方红喝口汤,跟小姑子说,“你看,你大哥有多难伺候。我就说他,这不吃那不吃的。”
  “我大哥这叫难伺候?大嫂,你出去打听打听,像我大哥这种又买菜又做饭还每天给你带早点、工作认真、人品一等的人哪儿找去?”林晚照说,“大嫂,不是我夸自己大哥,你真的上辈子积德,这辈子跟我大哥做夫妻。”
  方红指着自己,“我也不差吧。你大嫂当年也是堂堂协和医科大高材生。”
  “比我大哥还是要差一点的。”
  方红气笑,“可见真是亲妹妹。”
  “我说的都是实话。”林晚照认为自己很认真,实事求是。
  方红拉长声音,“是,以后我可得记得,不能在小姑子面前说人家大哥的不好。”
  “因为本来就没有不好啊。”林晚照舀一勺炒豆腐松,越发认为如此。大嫂还好意思挑剔大哥,当然追她大哥一直追到栗子沟村儿去。
  方红想,真不怪丈夫最心疼这个大妹,人家是真觉着她大哥处处都好,没有丁点儿不好的地方。做大哥的人,谁要有这么个真心真意敬仰你的妹妹,谁会不喜欢啊。
  林晚照可不是因为有事要大哥帮忙才拍大哥马屁的,她是一直都这样认为。真的,等上了年纪就越发这样认为,一个家,不在穷富,一个男人,也不在有没有本事。一个家,只要大家伙儿团结,心里你想着我,我想着你,有困难互相帮衬,那就足以走过很多苦难。而一个男人,只要认真生活,哪怕家境寻常,他想着你,惦着你,知道心疼你,这就是好男人。
  林晚照心境从容,处事也就愈发从容。
  午饭后剩菜全都处理掉,大嫂洗碗,大哥擦碗,她在一边收拾厨台。收拾好大哥大嫂就下楼休息了。
  方红也觉着很舒服,小姑子搬来后时不时就请她上来吃饭,虽然也要帮忙一起做,可小姑子心意在这儿,她做大嫂子的就知足。
  秦特给姥爷把屋子大扫厨一回,水果洗出一部分,剩下的除了香蕉都放冰箱。秦特把洗好的水果放茶几上,叮嘱姥爷记得吃,不要放坏,放坏就是糟蹋钱。
  在大扫厨后洗洁精与洗衣粉淡淡的清新空气中,秦特拿着桃儿给姥爷举例,“你看这桃儿吧。虽然坏一点,剜了坏的也能吃,这坏的部分也是咱们的损失,是不是?”
  “不太坏的没事。”
  秦特想了想,“是没事。姥爷您知道么,我一个同学家的爷爷,就像您这样,东西坏了觉着可惜,就吃掉了。结果,没几天就住院了。你知道花了多少钱?足足两千块!”秦特活灵活现的伸出两根手指。她还无师自通的学会吓唬人了。尤其秦特知道姥爷心疼钱,就编了个两千块医药费的故事。
  果然,听姥爷说,“我一准儿不吃坏的。”
  “嗯,您可得记住啊。洗好的水果就尽快吃,冰箱的水果要拿出来放半天再吃,因为刚从冰箱拿出来是凉的,不要立刻吃,对胃不好。”
  秦特事无巨细都叮嘱姥爷一回。
  姥爷这里忙完就快傍晚了,秦特估计没空去找翠丹了。她要走的时候,姥爷非要给她一千块钱,不收不行,姥爷要不高兴。秦特就收下了,果然,姥爷这才笑了,叮嘱她,“想买什么买点什么,好好学习,上大学也不能松懈。以后像你大舅一样,做个有学问的人。”
  “嗯。姥爷,我知道了,一定记住您说的话。”
  姥爷还要送她,秦特没让,外头还有些暑气,正热的时候,别热着姥爷。她下了楼,又到水果店买了一箱新鲜的葡萄,搬到三姥爷家。三姥爷不在家,三姥姥在。
  陈桃花儿一见秦特特别高兴,“小特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我今天回学校拿志愿卡,过来看看姥爷。”秦特把水果给三姥姥搁厨房,陈桃花儿说,“买这做什么?”
  “我看着这葡萄挺新鲜,你跟三姥爷也不缺这些,但这是我的心意,不一样的。”秦特主要是拜托三姥姥、三姥爷有空多看着姥爷些,姥爷毕竟上了年纪,一个人过日子挺凑合的。亲戚们离得近,就比他们方便。
  秦特没多待,她得回家吃晚饭。
  待秦特走了,陈桃花儿晚上跟丈夫说起秦特,“当年二哥二嫂这善事没白做,这孩子真懂事。”
  刘爱军点点头,说,“以后别叫孩子买东西,咱家什么东西。孩子可哪儿来的钱呢。”
  “我知道。直接搬来的,难道还叫孩子搬回去?你没见小特说话那叫一个贴心,知道咱们不缺,是她的心意。我能怎么说呢?”陈桃花儿笑,“这孩子这样懂事,以后一定有出息。”
  “我看小辈里,小特得是个尖儿。记得刚搬来安置点的时候,我冬天在小区门口带着村委发传单,这孩子,不声不响的在外头热饮店给我们定了十来杯热饮,每人一杯还有付余。大家伙儿就都说,这孩子真懂事。”刘爱军在外见惯人情,“这孩子是真灵透。”
  陈桃花儿深以为然。
  秦特到家时,家里已经传出饭菜香,她开门,大舅姥爷大舅姥姥都在,大家都在厨房那边儿。秦特不自觉就扬起一抹笑,“姥姥,我回来了!”
  “嗯,回来啦!还说给你打个电话哪。”
  秦特跟大舅姥爷大舅姥姥打过招呼,把书包放到房间,放着志愿卡的文件袋平平整整的搁抽屉里,去洗手间洗把脸,跟着一起准备晚饭。
  大舅姥爷问起姥爷的情况,秦特都一五一十的说了。
  待晚饭后,收拾好餐桌厨房,就见姥姥叫着大舅姥爷到楼上书房谈事情。秦特想,这是有什么大事么?没听姥姥提过。
  林晨阳眼中含笑,他是真有些好奇了。
  在书房谈正事的习惯,林晚照是跟大哥学的。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