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七零年代女厂长——红叶似火

时间:2021-07-06 09:57:54  作者:红叶似火
  齐主任感觉找到了知音,大倒苦水:“可不是,都说咱们当干部的好,没人能理解咱们的苦,人人都有苦衷,可咱们能力有限,帮哪个都不是,尤其是那种不合适的,招进来懒懒散散不好好干活,别的人又有意见。每次有招工名额,我都得得罪人,一个不慎还被人举报到上面。”
  铺垫得差不多了,余思雅这才道明了来意:“可不是,我特别理解齐主任你的难处。所以我听说了招工的情况后,特意来找齐主任,就是想给你出个主意,你听听行不行。”
  齐主任感兴趣地看着余思雅:“哦,余厂长有什么好主意,说来听听?”
  余思雅笑眯眯地说:“我建议多出的这几十个名额登报对外公开招工,这样一来嘛,齐主任就谁都不用担心得罪人了。这是其一,其二,上了报,大家都知道咱们省城铁路局自己创造了这么多岗位,不但解决了本单位职工子女就业问题,而且还能为社会分忧,帮助市里解决一部分人的工作问题,这可是大功劳。至于来找你的那些人嘛,让他们参与公平竞争就是,能应聘上是他们的本事,应聘不上也怪不了你,没本事的自然就被淘汰了,也不用担心他们占着茅坑不拉屎。”
  齐主任听了觉得挺有道理的,他捏着下巴问:“那,余厂长,这报纸上会出现我的名字吗?”
  余思雅咳了一声,正色道:“当然会,这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齐主任作为重要的一环,自然得见报。你要相信我,我帮你联系一下省报的主编,我跟她关系还不错,我让她来采访你,齐主任觉得怎么样?”
  “哎呀,这,这会不会太麻烦余厂长了?”齐主任嘴上说着麻烦,眼睛却直直地望着余思雅,显然是对上报的事非常心动。
  这点不出余思雅所料。齐主任虽然是铁路局的实权干部,但到底只是一个普通干部,这辈子都没上过省报,现在听说能上省报,他拒绝得了吗?这个年代,能上报纸可是一件极其光荣的事,可以吹一辈子了。
  余思雅摆手说:“不麻烦,不麻烦,谁让咱们是合作单位呢,大家都是一体的嘛,能够招到更优秀的售货员,卖出更多的产品对我们清河鸭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嘛!”
  要不是担心齐主任招些歪瓜裂枣影响了他们的清河鸭的名声,她才不管这个闲事呢。
  这话齐主任听得舒坦极了,夸道:“余厂长,你可真够意思的,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咱们就这么说定了。”
  余思雅痛快地说:“好,我这就去找省报的那位朋友,跟她说明情况,过两天来采访你,齐主任做好准备啊。”
  齐主任高兴地说:“你放心,我一定好好接待你的朋友。”
  跟齐主任说好后,当天余思雅就去找了路明惠说明了情况。
  这会儿哪里有招工都是非常让人振奋的事,大部分单位都自己内部消化了,还有每年大中专毕业生会分配一部分过来,极少有流到外面的。
  路明惠听说了这个消息后,颔首:“这个消息倒是可以做一个豆腐块,倒不是消息不行,而是内容太单薄了,所以位置也不会太好,你得做好心理准备。”
  余思雅不在意地说:“能上就行,什么位置不重要。另外,你看看能不能把背景报道出来,就是省城铁路局新增了360个岗位,职工子弟分配了一部分,剩余的公开对外招工,为社会减轻负担!”
  路明惠明白了她的用意:“你这重点就是铁路局新增的360个岗位嘛。铁路局怎么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岗位?是不是跟你有关系?”
  余思雅如实跟她讲了,又叮嘱她:“路主编,这次先不要把咱们清河鸭跟铁路局的合作放出来,等工人都招齐了,开工之后,你再报道,你看到时候能不能给咱们弄个好点的版面,再给新上任的职工们拍一张合照?”
  路明惠想了一下说:“这要看当天有没有更重要的新闻,如果没有特别的新闻,那放在头版应该没问题。”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余思雅放心了:“好,那我回去跟铁路局那边商量一下,避开省市的各种大会和活动,争取能博个头条。”
  谈妥后,路明惠第二天就去拜访了齐主任。
  第三天,这则新闻就见了报,就如路明惠所说的那样,只是一个比巴掌略小些的豆腐块,在内页的第三版,很不起眼,标题也很朴实无华“省城火车站对外招工88人”,内容大致是记者从88人面对社会公开招聘,要求如下……
  别看这消息的位置不起眼,但却是普通市民最为关注的的消息,当天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各个家属院、单位里传开了。
  普通人的想法是我家孩子,我亲戚,我朋友家有个符合条件的,赶紧去报名,我得通知他,别错过了这个好机会。
  单位领导更关心的是,铁路局怎么一下子新增了这么多个岗位?没听说最近又新增了列车和线路啊?就算新增一两条线路,也不可能招这么多人。
  好奇心促使大家去深究这件事,于是很快就有一些消息比较灵通的单位知道了铁路局这360个岗位是怎么来的,不用报道,大家对清河鸭的印象又深刻了一些。个别深受岗位困扰之苦的单位,甚至想能不能跟清河鸭合作合作,也弄出几百个岗位。可惜,他们单位生产的东西跟清河鸭八竿子都打不着,实在找不到合作的点,只能作罢。
  唐局长也很高兴,因为这个事传开后,不少兄弟单位的领导给他打电话,碰面了一个个语气也有点酸,让他狠狠地涨了一把面子。
  为此,他特意夸奖了一番齐主任。
  齐主任自然也开心,他竟然也在省报上留了名,还被领导夸奖,这事办得好。幸亏听了余厂长的,不然他还要愁岗位给谁,没给的搞不好还要跑去上面举报他收钱,这下好了,他再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一切准备就绪,等到6月25号那天铁路局招工的信息正式发布,唐局长亲自出席,余思雅也跟着一道。
  火车站外的广场上,360个穿着统一灰蓝色制服的售货员整齐划一地站成一排排,身姿挺拔,像一株株奋力向上的小白杨,精神满满。
  这天,不光铁路局主要的领导来了,省报,电视台、电台的记者同志也来了。
  唐局长当众宣布了省城铁路局和清河鸭合作,为广大旅客提供更丰富的饮食和服务,然后唐局长还在上面发表了一番演讲。
  轮到余思雅时,她只简单说了几句:“唐局长已经说得非常完善了,我没有什么好补充的。我只有一句话,咱们清河鸭致力于打造本省最好吃的鸭子,让大家在旅途也有好胃口!”
  说完她在掌声中退到一边,将主位重新让给了意气风发的唐局长。
  这个新闻召开得非常顺利,如果说有什么让余思雅不大满意的话,那就是太长了。这会儿的领导可爱讲话了,局长说完,站长来,好些个领导都发表了讲话,全是一堆高大上的说辞。
  感觉他们是难得上电视、电台、报纸,想一股脑儿地显显摆,争取多露脸。
  但他们也不想想,报纸的版面就那么大,电视、广播的新闻也只有那么一两分钟的时间,肯定只能捡重要的报道,他们很多讲话都不可能出现在媒体上,甚至连名字都不会有,说这么多让大家多晒会儿太阳,没其他好处。
  等到上午11点,唐局长正式宣布,省城火车站的售货员上岗。
  售货员们根据先前的安排,依次去自己服务的列车,省报、电台都派了一个记者跟随采访,后续还可以做一个报道。
  直到这时,这场冗长的新闻发布总算结束了。
  余思雅跟唐局长他们打过招呼后,下去找到了路明惠,递过去一张干净的手帕说:“路主编,今天辛苦你了。”
  路明惠擦了擦汗,收起了照相机,笑着说:“不辛苦,这是我的工作。最近没什么新鲜事,这应该算是个大新闻了,如果没意外的话,明天的头版就是这个了。恭喜你,你们清河鸭又要见报了。”
  余思雅含笑道:“这还得多亏了你,谢谢路主编。”
  路明惠摆手:“不用谢我,如果你们的新闻没有新闻价值,是没机会登上省报的。”
  “好说,这么热的天辛苦了,站了半天也饿了,咱们去吃饭吧。”余思雅邀请路明惠。虽然路明惠说这是职责所在,可路明惠到底是帮了她不少忙,碰到了请吃一顿饭,维持维持交情也是应该的。
  两人去吃饭的时候又聊了起来,路明惠说起了南边的局势:“越南最近小动作很多,你爱人是在那边当兵吧?”
  余思雅含笑点头:“是啊,前阵子他好像还出了一趟任务,两三个月没消息,也不知道如今是什么情况了。”
  路明惠叹了口气:“哎,也不知道会不会打起来,希望不要,和平来之不易。”
  “是啊,和平来之不易。”余思雅跟着感叹了一声,没有多说。因为她知道这场战争势必会发生,面对他国侵略,我们只能以战止战,不能退缩,也没有退缩的余地。
  “算了,不提这个,咱们说说今天的事,你上台咋就讲那么两句就完了,风头全让铁路局出了。”路明惠好笑地问道。
  余思雅喝了一口水说:“这本来就是人家铁路局的主场,我要说太多喧宾夺主了。再说,我出不出现在报纸有什么要紧的,关键是咱们清河鸭要出现。”
  路明惠笑了一下:“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放心吧,我会多提几次你们清河鸭的。”
  余思雅举起杯子:“以茶代酒,谢谢路主编。”
  次日这则新闻果然登上了省报头条,广播、电视也陆续播报了此事。
  过了差不多一个星期,随车采访的记者也回来了,写了后续报道,讲述了清河鸭在火车上的销售盛况,一趟车的销售额竟然高达七千多块。
  这完全得益于现在的高温,很多食物没法储存,像以前大家爱带的馒头、煎饼、煮鸡蛋之类的,在三十多度的高温下也没法放两天,所以到了第二天,长途旅客要么啃饼干罐头,要么就只能去餐厅吃饭。清河鸭便成了一个非常好的选择,鸭腿、鸭脖子、鸭架子、咸鸭蛋……还有火腿肠可以泡方便面。
  当然这会儿方便面也是稀罕货,要凭票购买的,而且价格比清河鸭还贵,一两块钱一袋,但味道比较清淡,不是很好吃,泡根火腿肠,再啃几口鸭脖子,那可真是坐火车时的无上美味。
  记者将随车的新闻报了出来,还拍了一张一个小男孩眼睛上挂着泪珠,捧着鸭脖子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
  首次试运行就取得了成功,接下来其他线路也相继传来捷报。除了短途车不大好卖,长途车上清河鸭的产品都相当受欢迎。
  省城铁路局那边见销量远超预期,赶紧联系余思雅这边,让他们厂子多备一点货,半个月后再采购一批。
  余思雅接到这个消息后,立即联系了小李。
  小李早从报纸上看到了这个消息,乐呵呵地说:“余厂长,我看到了,火车上的销量特别高。不过这样下去,咱们的鸭子不够啊。”
  这可真是个甜蜜的负担。
  余思雅再次意识到增加产能的必要性:“你再跟冯主席沟通沟通,看看哪些养殖场还能增加养殖规模,一定要提上去。现在大鸭子不够就再去省养鸭场采购一批,钱不是问题,回头我让楚玉涛给你们汇一笔款子回去。这几个月是火车上销售的旺季,等气温降下来,需求就会相对降低一些,咱们的压力就没这么大了,大家先努力挺过这一关。”
  小李也明白机不可失的道理,赶上了这个好时候,怎么也不能错过。
  “好,你放心,我一会儿就跟冯主席联系。对了,余厂长,你应该快放假了吧,什么时候回来?”
  余思雅还有两门考试,她琢磨了一下:“过几天吧,考完试我打算跟楚玉涛先将省城的账给查一遍。”
  小李听说她就要回来了,跟吃了定心丸一样:“好,过几天潘永康他们要上省城送货,到时候你跟他们的车子回来吧。”
  余思雅点头:“再说吧,要是能碰上就一起。”
  现在天气实在太热了,要几个小时窝在车斗里晒太阳,她还真有点吃不消。
  挂了电话后,余思雅便回了学校为另外两门考试做准备。
  刚坐下,徐佳佳就来了,还带来了一份策划案:“余主席,要放暑假了,咱们学生会策划了一个方案,准备在暑假期间搞一点活动,你看行不行?”
  余思雅接过一看,暑假献爱心活动,计划去省城几家孤儿院、敬老院献爱心。
  “谁出的策划案?”余思雅挑眉问道。
  徐佳佳笑着说:“这是咱们集体表决出来的,就等你通过。”
  她说不麻烦余思雅是真不麻烦余思雅,很多策划方案都只要余思雅签个字,或者露个面就行了。在学生会余思雅更像是吉祥物一样的存在,只有大事才请得动她,日常小事都是其他成员干了。
  将策划案放在了桌上,余思雅反问:“大夏天的,好不容易放假,别人不回家吗?还是你们只打算让省城的同学参加?”
  “没有,我们打算放假了先参加完这个活动再回家,不会耽误大家回家的事。”徐佳佳赶紧解释。
  余思雅不大这么想,因为现在交通不便利,哪怕在本省念书,整整一个学期,绝大部分同学都没回过家。好不容易放假了,谁不是归心似箭?尤其是一部分已经结婚生了孩子的,更是挂心家里的孩子,恨不得能马上就回去,谁耐烦留下来去献爱心。
  想了一下,她说:“献爱心这种活动可以推迟到下个学期,周末去就行了,不必额外抽其他时间。我这里倒是有个想法,你们可以参考参考。”
  徐佳佳来了兴致,兴奋地盯着她说:“余主席,你讲。”
  余思雅说:“你们组织一个有偿暑期实习活动吧。”
  “有偿?可我们学生会没多少经费啊。”徐佳佳有点头痛。
  余思雅瞥了她一眼:“这个钱由清河鸭养殖场赞助。你回去写个策划案,愿意当售货员的可以去省城的门市部实习,愿意去厂子里帮助研究改进机器,研发保鲜剂、防腐剂等等的都可以去,学生物的也可以去,帮助改进饲料和养殖方式。管吃管住包路费,每个人每个月20元的实习工资,重点挑贫困学生,专业不限,但一定要在养殖场做实事,干得好,下次放长假,还可以继续去实习。”
  余思雅之所以兴起这个念头,是因为前两周,为了补上前天请假落下的课程,放学后,她找老师问了好几个问题。于是去食堂的时候错过了午饭时间,当时食堂里已经几乎没学生了,桌子上摆满了不少空碗和剩下的饭菜汤汤水水。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