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七零年代女厂长——红叶似火

时间:2021-07-06 09:57:54  作者:红叶似火
  张剑英连忙点头:“好的,余总,我们记住了。”
  “嗯,以后大家要留意是否有人经常在咱们店附近转悠,又不进来买东西。一旦发现这类可疑人员,及时向店长或者是我反映此事。”余思雅严肃地说道。
  所有店员都齐齐点头。
  给省大门市部开完了简短的会,余思雅又让林红旗将这件事告知其他两个门市部,并让另外两个门市部也变成灵活的存款时间,以避免被人盯梢了。
  接下来几天,风平浪静,倒是没出什么乱子。
  到了周日的时候,余思雅突然接到了路明惠的电话。
  “路主编,今天周日你也加班啊?”余思雅有点意外,现在还实行单休日,一周就放一天假,要是再加班,那连续十几天都得上班了。
  电话那头,路明惠的声音很沉重,她说:“余总,统计数据出来了。你猜今年的犯罪率较之去年上升了多少?”
  今年才过去了半年,时间还短,而且开年的时候,余思雅也没听说什么犯罪案件,就最近才听说比较多。所以她猜了个保守的数字:“达到了去年一整年的水平?”
  “不止。”路明惠用嘶哑的声音说,“今年上半年的犯罪事件已经差不多是去年的两倍了。这才过去半年啊,而且犯罪率是逐月上升的,在四月之前,还不明显,从四月开始就急剧上升,每个月都较之上一个月更高。你知道六月的犯罪率是去年同期的多少倍吗?三倍多!”
  这个增长速度太惊人了,结果出来路明惠都吓了一大跳。她都疑心是自己算错了,又重复算了一次,结果还是一样的。她从昨晚加班到现在,中间困得不行就趴在桌子上眯了两个小时,然后起来继续算,将所有的数据都核实了一遍。这些都是她从各分局统计来的数据,不可能有假。
  也就是说,犯罪率的上升比他们想象的还要严重得多。按照这个增长速度,余思雅的担忧很可能成为现实。他们目前还算安全、安定的生活环境,极有可能遭到破坏,向绝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的那一面发展。
  余思雅听到这个消息,不是很意外。她是知道八、九十年代治安有多糟糕的,第一次严打在83年,在此之前形势已经很严峻了。治安的糟糕也不可能是一夜之间就突然变成这样的,总得有个发展壮大的过程。目前应该就处于前期的酝酿状态。
  “路主编,你们辛苦了。”余思雅由衷地佩服和感激路明惠。正是路明惠的认真和求真精神,让这个事情这么早就浮出了水面。
  路明惠苦笑了一下:“这是我的工作,我应该做的。如果不是你提醒我,我很可能会错过这件如此重要的事情。”
  “我也就是嘴上说说,最困难最辛苦的工作都是你们在做,路主编就别谦虚了。数据已经出来了,那什么时候刊登啊?”余思雅更关心这个问题。
  路明惠干咳了两声,低头看着手里的稿子说:“我已经写好了,一会儿就交上去,审核没问题的话,明天应该就能见报了。”
  余思雅相信没有问题,毕竟这是关乎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大事。她由衷地说:“好,谢谢路主编。我期待明天能看到你们的好消息!”
 
 
第143章 
  1979年7月24日,周一,天气晴朗,早上六七点,火辣辣的太阳就从地平线上爬了起来,早起的人们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匆匆往单位赶。
  到了单位没几分钟就被早到的同志询问:“看今天的省报了吗?”
  被问的人一头雾水:“没有,怎么,今天有什么大新闻吗?”
  “哎,你看看就知道了。”
  这样的话在很多单位里响起,半天时间,省报的内容就传遍了大大小小的单位。
  高市长坐在办公室里,捏着今日的省报,看了一遍又一遍。这是由省报主编路明惠写的一篇调查性报告,占据了头版下方的半个版面,从详实的数据和个别严重的案例,由面到点,详细阐述了如今省城的治安状况。
  罗列对比出来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不过是短短半年时间,省城的犯罪率就翻了一两倍。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没有报案所以没法统计的小偷小摸案件更多。
  除了这个数据,还有犯罪年轻化和重复犯罪的比例也在增加。据目前的数据分析来看,今年犯罪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降低了许多,未成年犯罪也不少,还有二进宫、三进宫,屡教不改占据的比例也不小。
  这个问题远比大家先前以为的还要严重。
  “高市长,这是下午开会的资料。”许秘书将一叠文件放到了高市长的办公桌上。
  高市长点了点头,放下报纸,表情凝重地问道:“许秘书,今天的省报你看到了吧?有什么看法?”
  许秘书知道,高市长这半个小时一直在看省报,而且没翻过面,看的都是同一条新闻。作为一名称职的秘书,他自然也迅速浏览了该新闻。
  如今听高市长问起,许秘书思量了片刻,谨慎地说:“路主编的这篇报道值得我们警醒和重视。”
  闻言,高市长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继续说。”
  许秘书斟酌了一下,说了自己周边的情况:“前阵子,我三表姑从乡下回来,骑车快进城的时候,从田野里窜出来两个年轻人,抓起她车篓里的东西就跑了。那周围都是人高的玉米地,人钻进去根本没法追,只能这么算了。我们邻居的一个老大爷,儿女都在外地工作,他有个习惯,天天去公园找人下棋,上个月中旬大白天的被人撬了锁将家里翻了个底朝天,好在他习惯将钱存银行的折子里,只丢了放在抽屉里的几块零钱和厨房里的精细粮。我个人觉得,路主编所报道的内容确实反映了目前的一些情况。”
  高市长轻轻颔首,又问:“你身边这两起案件都报案了吗?”
  许秘书苦笑了一下说:“表姑只是丢了一些吃的东西,不是很值钱就没有去报警,老大爷倒是报案了,不过因为是大白天,大家都去上班上学了,没有目击证人,目前还没抓到人。”
  “这样啊……”高市长沉默片刻,拿起了报纸,“我去找书记谈谈。”
  ——
  同一时间,这张报纸在市局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对于路明惠的采访,市局和各分局因为要配合给相关的资料和数据,所以算是知道一点内幕。
  等采访报道出来后,看到准确的数据,公安们也很吃惊。最近这两三个月,他们确实感觉到了犯罪的人数和案子都有所上升,但因为是温水煮青蛙式的缓慢上升,身处其中,反而没那么敏感了。
  直到看到准确的数据对比才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当天上午市局就开了个小会,并决定整理资料,向市里面反映一下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不过这是领导的事,开完会后,赵东进就跑去找余思雅。
  他到省大门市部的时候,余思雅也正在看新闻报道,瞅见他连忙笑道:“赵队,快请坐。”
  赵东进揭下帽子扇了扇风说:“弟妹,不坐了,我就是来通知你一件事,还有工作说完就走。胡祥明天就要放出来了,王安被判了一年,你们小心点,要是发现什么不对,及时去公安局找我。”
  余思雅明白了赵东进的意思:“你是担心他报复我们?”
  赵东进无奈地扯了扯嘴角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路主编的调查你也看到了,重复犯罪的比率在上升,那小子虽然看起来还比较老实,犯罪也是被王安带上的歧途,但防着点总没错。”
  余思雅知道,赵东进特意来告知她这件事也是为她好。她感激地说:“好,谢谢赵队,我知道了,我们会注意的,谢谢你。”
  “不客气,都是自己人。弟妹你也不用太担心,我们领导已经在整理材料,决定向市里面反映这个状况,以后应该会有相应的措施,等后续的消息吧。”赵东进怕余思雅太过担心,稍微给她透了个底。
  听到这个消息,余思雅确实挺开心的,也非常振奋。她由衷地说:“谢谢赵队,我知道了。”
  “不客气,弟妹,我还有事先走了。”赵东进嘿嘿笑了一下,匆匆来,匆匆去。
  余思雅送走了赵东进,回来后,打电话跟路明惠说了一下情况。
  路明惠听后笑了起来:“巧了,市里面的领导也要见我跟孙华英,我在收拾材料呢,一会儿就出发。”
  “这样啊,那我就不打扰你了。”余思雅微笑着挂断了电话。
  大局上的事有领导处理,从赵东进和路明惠反馈的情况来看,目前市里面很重视这件事,已经着手调查了。接下来的工作,余思雅没法插手了,也轮不到她操心。
  她要考虑的是赵东进说的情况,胡祥因为是未成年人,又是从犯,初犯,抢劫未遂,只关了几天,教育教育就会被放出来。这小子可能会报复他们是其一,更重要的是他家里那种情况,他们母子找不到稳定工作,没有稳定的工作就意味着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连日常的温饱都成了问题,稍微一不注意,他很可能或被动或主动再次走上歧途。
  这也不能完全怪他,人先要生存才会想其他。成年人可能还会有其他法子,但对十几岁,涉世未深的半大孩子来说,能走的路实在不多,毕竟这个社会更多的是普通人,像沈建东那么大胆、脑子灵活又能吃苦的才是少数。
  对于这样还没从根子上坏透底的未成年人,余思雅很愿意给一次机会,不光是为了她和门市部的职工安全,也是希望将来社会上少一个犯罪者,也少一些受害者。
  但直接给胡祥母子俩安排一个工作肯定不行。哪有犯罪做了坏事,反而直接给安排工作的,有这样的好事,那跟胡祥情况差不多的岂不是有样学样了?
  这个头铁定不能开,不然后患无穷。
  余思雅琢磨了半天才想到一个完全之策。
  晚上回家的时候,她将报纸带了回去,给家里的三个孩子看。等他们看完后,余思雅笑眯眯地问他们:“你们有什么感想?”
  沈红英和余香香有点吓到了,连忙表示:“嫂子/姐姐,我们以后会听你的,不去偏僻人少的地方,早点回家。”
  “嗯,不错,安全第一,钱没了可以再挣,东西丢了可以再想办法买,什么都不及你们自身的安全健康重要,有人才会有一切。你们能认识到这点,我非常高兴。”余思雅先夸了夸两个姑娘,然后又看向沈建东,“你呢?有什么想法?”
  沈建东撇撇嘴:“这些人怎么这么傻,抢东西偷东西干嘛,被抓住了可是要吃牢饭的。没钱就去街上摆摊嘛。”
  这角度还真是清奇,余思雅感觉好笑的同时又放心了不少,建东这孩子虽然想法多、胆子大,但心里对律法还是有敬畏精神的,心里也有底线。
  “可不是人人都会卖东西的,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到这一点。”余思雅缓缓解释道。目前信息不发达,大部分人受教育程度不高,见识也不广,思维还很受局限,很多事情想不到,即便想到了也很多人不会,或是不敢去做。
  沈建东不觉得这有什么难的:“学啊,总比抢劫偷窃容易吧?”
  余思雅被他逗笑了:“你说得也有道理,建东,嫂子要交给你一个重要的任务,你看能不能行?”
  沈建东立即坐直身体,兴奋地看着余思雅:“嫂子,你说吧,我肯定行。”
  难得嫂子要交任务给他,他可要好好表现。
  余思雅将前段时间省大门市部存钱时遭到抢劫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胡祥明天就要被放出来了。他还只有15岁,走上犯罪这条道路太可惜了,你们卖瓜子的不介意多一个人吧?嫂子想让你去找他谈谈,带他走上卖瓜子的路,有了谋生的手段,也许他的人生就会不一样了。”
  “这个啊,简单得很,嫂子,你就等我好消息吧。”沈建东拍着胸口保证道。
  余思雅笑眯眯地看着他:“好,那就靠建东你了。”
  别的她也没说,沈建东14岁就开始在乡下卖瓜子,进城后,跟公安躲过猫猫,招过小弟,遭遇过背叛又重新起来,经历阅历比胡祥丰富多了,还搞不定一个胡祥吗?
  ——
  这个时代,大家对公安局有种敬畏的心理。胡祥刚开始被抓进去的时候,紧张极了,不到两分钟就什么都招了。
  但公安局里的日子并没有他想的那么艰难。没人打他,还给他饭吃,只是每天都会给他上教育课。说真的,要不是担心他妈,他觉得在里面也不错,至少顿顿都能吃饱饭,比他在外面强多了。
  只是拘留了几天后,他就被放了出来。
  重见天日,胡祥心里并没有喜悦,反而沉甸甸的,他艰难地走出了拘留所,好在外面空荡荡的,没看到他妈的身影。胡祥松了口气,慢吞吞地往家里走,上午十点多,艳阳高照,晒得人头晕,走几步,汗水就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很快就打湿了他的衣服。
  这种天气,没事没人愿意在这时候在大街上晃悠。路上人很少,胡祥还是磨磨蹭蹭,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走到家门口。
  想着要回家面对母亲,胡祥的脚步又慢了下来。但再慢,这路也总会走到尽头,胡矛盾地推开家门,本以为母亲会拿着棍子等他,结果迎接他的竟然是母亲的笑声。
  他家低矮、潮湿的屋子里坐着一个陌生的少年,跟他差不多大,但身板比他结实多了。少年眉飞色舞,一句一句将他妈逗得眉开眼笑。好久了,自从父亲死后,他再也没从母亲蜡黄的脸上看到过这样开心的笑容。
  “站着干嘛呢,快过来跟建东道歉。”胡母扭头怒瞪着傻兮兮的儿子。
  胡祥摸了摸鼻子,走过去,不甘不愿地说:“我都不认识他,道什么歉?”
  他又没做对不起这个小子的事,凭什么道歉。
  “还顶嘴,你这小子想挨揍啊!”胡母凶了他一记,转头对沈建东时,马上换了副笑脸,“建东啊,胡祥不懂事,跟着人胡来,你回去代我向你嫂子说对不起。是我没教好他,我跟你们保证,他以后不会再犯了。”
  沈建东笑着说:“好的,婶子,我会替你转告我嫂子。我还有事先走了,你让胡祥明天准时到我那儿吧。”
  “好,谢谢你建东,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胡母站了起来,将沈建东送了出去。
  等人走后,胡祥不服气地问道:“妈,这小子是谁啊,你干嘛对他那么客气!”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