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七零年代女厂长——红叶似火

时间:2021-07-06 09:57:54  作者:红叶似火
  余思雅装作没听懂,等翻译成中文后才露出有点腼腆的表情。东方人本来就显年轻,更何况余思雅年纪又还比较小,这么一看,更小了。
  两个老外叽里呱啦,一副吃惊的样子。
  语言不通,交流起来就是麻烦,说什么都要翻译。双方寒暄了几句,总算进入了正题。
  翻译根据两个老外的意思说道:“余总,加米公司是米国排名前三的谷物商,资产规模达数亿美元。他们拥有先进的饲料生产线和各种成熟的配方,打算在国内投资建厂。但因为不了解国内的情况,他们打算在国内找合作厂商,经过考察,莱德先生非常看好清河饲料的发展,有意跟清河饲料合作建厂。”
  余思雅含笑点头:“我明白了,不过莱德先生能为我们清河鸭提供什么呢?”
  翻译侧头将她的话复述给了两个老外。
  过了两分钟,翻译说:“莱德先生说,据了解,清河鸭在宜市建的饲料厂是从银行贷的款。加米可以为清河鸭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建厂费用,这样清河鸭就不用贷款了。”
  敢情是以为他们没钱啊?
  当然,清河鸭对上这种国际巨头,那肯定算是穷的。但他们建厂房的钱还是拿得出来的,不过这种事不必向他们解释。
  至于技术,饲料生产线难度并不是特别大,而且肯定也要进口买,最后将这笔钱算到成本里,加米不可能给他们生产线的技术,算来算去清河鸭也占不了多少便宜。饲料配方嘛,他们也有了,综合考虑,余思雅不觉得有必要跟加米合作。
  资本的本质是逐利。外资进入国内,是为了攫取利润,跟他们合作,有利有弊,但就目前清河鸭的状况来说,所谓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而且在一方强势,一方弱势的情况下合作,稍有不慎,清河鸭就可能会被外资吞并了。国内多少民族品牌就是这么陨落的,他们当初以为能借着外国资本、技术的力量腾云直上,壮大做强,最后却落得个销声匿迹的下场。
  所以只思考了几分钟,余思雅就再次郑重地重申了一遍自己的立场:“请你转告莱德先生,他们的来意我已经清楚了。不过目前来看,我们清河鸭集团运转正常,资金方面的问题也能自己解决,暂时没有跟外资合作的意向。如果以后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会第一个考虑加米公司,谢谢。”
 
 
第152章 
  余思雅态度出奇的坚决,让事情一下子陷入了僵局,屋子里的气氛有些凝滞。
  犹豫一下,许秘书主动道:“余总,咱们单独聊聊?”
  余思雅微笑着点头。许秘书这样的身份亲自带两个老外过来拜访她,已经说明了市里对这两人的重视。是该私底下先交个底,免得自己人为了两个老外闹得不愉快。
  见她同意,许秘书微微侧头,微笑着说:“莱德先生,彼德先生,我跟余总单独聊几句。”
  翻译转达了许秘书的话。
  两个老外叽里呱啦几句,脸上是放松的神情,侧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不用翻译,许秘书也看懂了意思,冲两人笑了笑,率先起身出去。
  余思雅紧随其后,但出了门,她就快了许秘书一步,将其领到自己的办公室,微笑着说:“许秘书,坐。”
  许秘书现在没坐的心情,他双手抵在办公桌上,脸上的笑容荡然无存,只剩下浓浓的不解:“余总,加米公司实力雄厚。他们非常有诚意,愿意在我市投资,这是一件对你们集团非常有利的事,你再考虑考虑!”
  从许秘书说要跟她单独谈开始,余思雅就料到他要说这个了。笑了笑,余思雅笑意不达眼底:“许秘书,他们也可以投资其他的嘛,咱们市有很多产业,也不一定要投资咱们清河饲料厂。我们厂子在偏远的乡下,短期内也没迁移到市里的打算,他们找其他单位更合适。”
  许秘书苦笑着说:“可加米公司本来就是做饲料的,他们非常看好你们饲料厂。”
  不然许秘书也不会将人领过来。
  余思雅点头表示了解。现在各地对外资都持欢迎的态度,因为现阶段我们实在是太穷了,基础太落后,不借助外部的力量想要快速发展很难。外国人想要我们的市场,我们也想用他们的技术和资金快速积累,实现工业化。
  所以余思雅也不排斥外资,甚至是欢迎的。只是他们清河鸭现在委实没这必要。
  她抬起头问道:“许秘书,你觉得外国人会做慈善,白白来撒钱吗?”
  许秘书当即否认:“怎么可能。他们又不傻。”
  “是啊,他们不傻。那你说说,他们三番五次找上我们清河鸭,想跟他们合资建厂是为了什么?”余思雅反问。
  许秘书想了想说:“你们清河鸭是目前国内做饲料最大的厂商,跟你们合作对他们有益无害。”
  余思雅点头:“你只说到了大面上。他们实际想要的是我们的这块牌子和渠道,这也是我们清河鸭集团目前最重要的两块资产。”
  清河鸭这块牌子是她花了好几年时间,一点一点打造起来,在全省乃至周边省市都有不错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在目前这个电视还不普及的年代,报纸也只是知识分子才能接触到的东西,外国人哪怕拥有雄厚的资本,要想快速打开市场,建立起品牌知名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像再过十年,可以大规模的电视广告轰炸,让品牌迅速进入国人的视野,目前还没这客观条件。
  可惜现在的人还没有品牌的概念,国人还不知道这个无形的资产价值有多高,往往会轻忽。可外国人是老手了,他们懂啊。
  其次就是渠道,目光国内的零售行业还掌握在国营商店和供销社手上。清河鸭虽然是一家地方性集体所有制企业,但怎么也是姓公,跟体制内的单位好打交道,他们能够迅速拿下各养猪场的订单,顺利将饲料推广到全省,换个纯外资的企业就没那么好使了。
  这才是加米不惜两次找上他们的真正目的。
  许秘书虽然懂一些经济,可此前接触的都是集体经济,对市场、品牌、销售渠道这些并不了解。他还没认识到这两块的重要性:“但他们能够提供更优质的配方,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帮助清河鸭迅速扩大,这对清河鸭并没有坏处。”
  余思雅叹了口气:“许秘书,配方的优劣可不好说,目前我们清河饲料厂的配方就不错,也适合我们的国情。如果他们能够有更优秀的配方,我们以后也可以学习嘛,然后改进自己的饲料配方。至于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这块我已经在考虑中了,资金嘛,我们清河鸭暂时也不缺钱。我不觉得我们双方有合作的必要。”
  许秘书没想到自己说了这么多,余思雅竟然还是无动于衷,不禁有些泄气:“余总,你知不知道,你这样会放弃一个多么重要的机会?咱们不答应跟他们合作,他们肯定会去其他地方找合作的单位,到时候你们会平白多出一个竞争对手。”
  许秘书觉得,与其将来多个竞争对手,不如现在就将竞争扼杀在摇篮里。
  余思雅听后笑道:“许秘书,就算没有加米,也会有其他公司,该来的总会来。只要赚钱的行业,总不会缺少竞争对手,这是迟早的事。”
  他们清河鸭已经保留了一定的先发优势,提前站在了起跑线上,如果还惧怕即将到来的竞争,那这样的单位迟早要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是永恒不变的,谁也不可能永坐钓鱼台,处于安稳的位置。
  许秘书算是明白了,余思雅就是冥顽不灵,绝不会听劝的。他无奈地摇摇头:“余总,外资投资建厂,能够为我们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抢外资,你有这个机会却放弃了,实在是太可惜了,你好好想想吧。”
  余思雅没拂他的面子,含笑点头:“好,我知道许秘书你是为我们好,希望我们能做大做强,发展壮大。不过我们集团也有自己的考量和发展目标,我得对集团的四千名员工负责,请你谅解!”
  许秘书脸色稍霁,长叹了一口气:“好吧,余总,我知道你是个心里有成算的人,但这个机会真的很宝贵,请你再认真考虑考虑。”
  “嗯。”余思雅笑了笑,没多说什么。
  两人重新回到会客室,正在笑着聊天的莱德和怀特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微笑着看向许秘书和余思雅,笑容里充满了笃定,似乎是觉得许秘书一定能说服余思雅。
  但许秘书注定要他们失望了。
  “抱歉,莱德先生,怀特先生,清河鸭集团有自己的规划,目前没有在省城合资建厂的意愿。咱们市里还有很多优秀的企业,欢迎两位考察。”许秘书笑着说。
  听完翻译的转达,莱德和怀特两人的笑容都维持不住了。他们可是来送钱的,结果余思雅连他们的条件都没听就这么直白又坚决地拒绝了,连政府部门的人去说项都没用。
  余思雅用歉疚的眼神看着他们,轻启红唇:“抱歉,目前我们清河鸭发展良好,暂时没建新厂的打算。”
  看到余思雅这种态度,两人意外之余也意识到,今天别想成事了,只能遗憾离去。
  余思雅笑容满脸的将四人送走,回来后脸色就阴沉了下来。
  林红旗跟在身后,见她变脸变得这么快,不禁有些担忧:“余总,拒绝了他们不会有事吧?
  余思雅轻嗤:“能有什么事?红旗记住了,老外不会白给钱,他们的目的是获取更大的收益,跟他们合作一定要多留几个心眼,不然被卖了再后悔就晚了。”
  这是民族品牌的血泪教训,多少品牌在这个过程中被吞噬被雪藏,永远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及至四十年后,虽然民族品牌已经在很多领域站了起来,但像大家平日里接触最多的日化洗护用品,啤酒汽水等等行业,几乎全被外资垄断了。
  林红旗连忙点头。
  余思雅也不管她将自己的话听进去没有,大步走回办公室,从抽屉里掏出一封信,看了看邮戳的日期,又放了回去。
  林红旗明显感觉到了余思雅的焦躁。她知道自己帮不上忙,没有多说,只是悄悄倒了杯热水放到余思雅面前。
  好在余思雅一向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几分钟后,她就平静了下来,拿出信纸写信,最后拿出一个空白的信封装进去,递给了林红旗:“这封信给田主任寄过去。”
  林红旗看了一眼余思雅桌面上那封田主任的来信,轻轻点头:“好。”
  等她出去后,余思雅将田主任的上一封信塞回了办公桌。
  田主任已经出国三个多月了,目前为止写了两封信回来,上一封是半个月前,收到信余思雅就给他回了信。但现在信件速度慢,要飘洋过海,估计现在田主任还没收到。
  但余思雅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再次写信将现在的情况跟田主任说了一遍,让他帮忙物色合适的机器。
  今天莱德和怀特的到访,让她意识到了时间的紧迫性。下一年,经济发展会更活跃,但挑战也会更多,雨后春笋般的民营企业和来势汹汹的外资企业,都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一决高低。
  如果不希望清河鸭成为十年后破产倒闭潮大军中的一员,那他们得从现在就奋起,提高生产力,将优势扩大下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提高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就是技术,这也是目前国内企业的最大短板之一。
  希望田主任那边能尽快带来好消息吧!
  不过光这个还不够,清河鸭目前距省城的距离还远了一点,交通的不便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历史总结出来的经验。
  琢磨了一会儿,余思雅拿起电话给梅书记拨了过去。
  “梅书记,中午好,我又来打扰你了。”
  梅书记笑呵呵地说:“小余同志你太见外了,自己人有什么打扰不打扰的。今天周六你要上课吧,这个时间打电话给我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余思雅笑着说:“还是梅书记你了解我。今天许秘书带着两个米国人来找我。这些人先前已经在宜市找过王厂长了,他们想跟咱们清河鸭合资建饲料厂,被我拒绝了。”
  外资目前瞄准的还是沿海大城市或内陆一些省会城市,经济不发达的小县城还入不了他们的眼。别说辰山县了,就是丰宁市现在也没外资过来投资,所以梅书记对这些不大了解。
  他对跟外资合作的利弊也不是很清楚。
  “小余同志,你拒绝了是因为这里面有什么隐患吗?”
  余思雅跟梅书记说了实情:“短期来看是没有的。他们有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能够快速建厂,将我们的生产效率提上去,产能提上去了,我们就能快速往周边省扩张,发展壮大。不过我考虑的是,我们清河鸭本来就能赚钱,为什么要分他们一杯羹?而且现在国内的商法并不健全,如果合同中有了漏洞,合作以后对方通过种种手段控制了我们的销售渠道,拿到了我们的品牌,清河饲料搞不好会易主,这是我不能容忍的!”
  “那咱们就不跟他们合作呗,小余同志,你考虑得对。”梅书记非常支持余思雅的决定。
  余思雅笑了一下:“梅书记,他们既然不远万里派人来了,就是看好咱们这个广阔的市场,不可能轻易放弃。东风不亮,西方亮,咱们不跟他们合作,他们也会找到其他人。”
  梅书记被她绕得有点糊涂:“那,这……他们会在省城建厂吗?”
  看来梅书记是抓住了关键。余思雅给了一个否定的答复:“不会。C省清河猪饲料已经打出了一定的知名度,清河鸭的名声也非常响。他们刚进入国内,对我们的国情还不了解,其他省市又有那么多空白的市场可供他们发挥,他们不会一上来就跟咱们对着干的,这么做对他们也没好处。”
  毕竟大家又没什么深仇大恨,为的也只是挣钱,没必要一上来就对着干,先挣钱占地盘不香吗?
  梅书记就搞不懂了:“既然不会对上,那小余同志你还担心什么?”
  余思雅有点无奈:“梅书记,现在不对上,不代表以后不会对上,咱们的市场再广阔也是有限的。谁不想独占鳌头,分最多的蛋糕呢?”
  好吧,开厂也不轻松。梅书记知道,余思雅不会无缘无故跟他说这么多废话,他索性直接问道:“小余同志,县里有什么能做的吗?”
  “谢谢梅书记,我有个想法,咱们县到省城的路是不是该修一修了?”余思雅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梅书记恍惚记得她好像提过一嘴这个事。不过现在全省的路都还是烂糟糟的,就算要修也肯定是省城和强势市之间先修,怎么也轮不到他们这个小县城,所以梅书记一直没太把这个当回事,没想到余思雅今天会突然提起。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