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七零年代女厂长——红叶似火

时间:2021-07-06 09:57:54  作者:红叶似火
  她详细地翻开这些人的资料,准备选两三个出来,到时候当面见见再做决定。
  结果这些资料还没看完,外面忽然响起了吵吵嚷嚷的声音。
  余思雅本来以为这吵嚷声一会儿就会过去,结果过了好一阵子,外面也没消停。
  她起身推门出去,就看到文英和小沈拦着一个背着小孩的二十多岁的女人,脸色很不好。
  “怎么回事?”余思雅过去问道。
  文英还没说话,那女人就抢先一步开了口:“余主任,妇联要招干事,凡是公社里念到初中以上文化的女人都有机会对不对?”
  余思雅看向文英。
  文英走到她面前,低声说:“对不起,余主任,这个事是我没办法,调查资料的时候随口说了一句,被传了出去。”
  余思雅点头:“到我办公室里来说说怎么回事。”
  等回到办公室,那个女人马上一顿劈里啪啦:“余主任,我是高中毕业,从东风公社嫁过来的,现在就是红云公社的人,我为什么没机会?我念书那会儿成绩也很好。”
  余思雅再度看向文英。
  文英硬着头皮说:“我当时没注意,就只统计了本公社没结婚的小姑娘。”
  主要是她觉得余思雅年纪也小,找个助手找个比她年龄小些的更听话,哪晓得这个叫马冬云的年轻媳妇会跑过来闹。
  “我们结了婚的为什么没有机会?你们不是妇联,代表我们妇女同志的吗?”马冬云不服气地说。
  余思雅拍了一下桌子:“安静,把你的文化水平,特长写在这里。”
  余思雅递过去一份纸和笔。
  马冬云赶紧坐过去,局促地提起笔写了起来,写完后问余思雅:“那,余主任,这样我就可以吗?”
  余思雅说:“不是,只是登记你的资料,具体的还要择优录取,只录用一个人。”
  马冬云听说了这个消息,很失望,又不甘,咬着唇极力推销自己:“余主任,我以前念书那会儿成绩非常好……”
  余思雅打断了她:“这个不光是看念书时候的成绩,还要看其他综合素质。”
  给她选助手,当然要选一个合她心意的。
  “那,还要看什么?我可以学。”马冬云急切地说道。
  话刚说完,她背上的孩子突然哇哇地哭了出来,马冬云赶紧带着孩子出去换尿片。
  文英头痛地按着额头说:“我就是顾虑这个才把范围给选定在小姑娘,不然开着开着会,她要出去给孩子换尿布,喂奶怎么办?”
  “小姑娘也是要结婚生孩子的,迟早的事。”余思雅回道。但文英提出的问题也确实是一个问题,只能说女人很难,要兼顾家庭,又要好好工作,两方面都要顾好,并不简单。
  等马冬云进来,余思雅直接说道:“我要经常出去出差的,有时候一次出去好几天,你家里人能同意吗?”
  据刚才文英说,马冬云才21岁,嫁人三年多就有两个人孩子了。而且现在还没计划生育的概念,乡下也没什么避孕措施,她很可能还会接着生。不断地生孩子就意味着她要经常缺岗,到时候谁来接替她的工作?还有这么多孩子,她照顾得过来吗?还有精力去工作吗?余思雅其实想劝她少生一点,一两个就够了,但现在乡下就是多子多福的观念,她说了这话别人不领情不说,只怕还会在后面编排她。
  “去很远吗?”马冬云犹豫了一下问道。
  余思雅诚实地说:“目前主要是去县城、省城,以后会逐步扩大到临县临市,乃至跨省。跟着我工作不轻松,可能经常不着家,也没空管家里的事。你要是了解我的情况就知道,我家里都是弟弟妹妹在操持家务,你家里人能接受你以后没那么多时间顾家吗?你可能以后比你丈夫更能干,收入更多,出去别人可能会笑话你丈夫是吃软饭的,你和你丈夫能承受这样的压力吗?好好想想我提的这些问题,你要参加工作没问题,但也要考虑好如何平衡家庭跟工作的关系。”
  说完,余思雅又对文英道:“重新统计一遍,把嫁过来的媳妇们也算上,凡是符合学历要求的都记下来,我挨个看。咱们妇联是妇女儿童的妇联,理应一视同仁,所有人机会一律平等。”
  “抱歉,余主任是我工作上的失误。”文英马上歉疚地说。
  余思雅没怪她:“第一次就算了,下次注意点。”
  这些问题马冬云一时半会儿也答不上来,背着孩子心里乱糟糟的,最后感激地躬了一下身说:“谢谢余主任,我会好好考虑的。”
  余思雅颔首:“嗯,回去吧,跟你家里人好好商量。”
  这段小插曲余思雅也没太放在心上,直到文英第二次拿来了名单,余思雅在上面看到马冬云的名字,犹豫片刻,在她的名字下面打了勾。
  最后余思雅挑出了六个女同志,让他们来公社面试。
  面试第一关,余思雅让他们写一份五百字的报告,总结公社去年的妇联工作。
  考核了文化水平后,她又挨个跟她们面谈。
  这些姑娘和妇女都挺腼腆的,看到余思雅就很紧张,话都有些结巴。相较之下,马冬云是最大胆的那个了。
  最后轮到马冬云,余思雅问她:“我上次问你的问题,你想好了解决的办法吗?”
  马冬云用力一点头:“我男人说了,他支持我的工作,以后他多照顾家里,两个孩子先跟着他上工,等大些就送到学校。”
  说完,期盼地看着余思雅。
  余思雅翻出她的笔试,文字简练,对去年妇联的工作总结得也算到位,看样子,她平时没少关注养殖场的事。
  “你以前去养殖场应聘过工人吗?”余思雅问道。
  马冬云不好意思地点头:“我去应聘过销售,没通过。”
  她还想去当饲养员,但人家只要烈属,她没资格。
  余思雅综合衡量了一下,决定给她个机会:“其实这次妇联招干事,主要是给我招助手,帮我打下手,跑腿。你胆子比较大,跟在我身边比较合适。”
  听到这话,马冬云蹭地抬头,惊喜地看着余思雅:“谢谢余主任,谢谢……”
  余思雅举起右手:“你先别谢我,我话还没说完,我不会把你招到妇联,你要是愿意,去养殖场,名义上是做办公室文员,但最主要的工作相当于我的秘书。”
  妇联这边是干部编制,文英明显不大愿意要马冬云,余思雅不想勉强她们双方。养殖场那边她说了算,而且就马冬云敢跑到妇联来找她这事看,也不是规矩的人物,这样的人放在养殖场,以后更能发挥她的所长。
  马冬云才不管什么妇联还是养殖场呢,她只知道她应聘上了,以后就是吃公粮的了,读了那么多年的书,虽然没上成大学,但好歹也坐了办公室,跟笔杆子打交道,总算没白念。
  “谢谢余主任,谢谢余主任……”马冬云欢喜地说。
  余思雅微笑着说:“不用谢,回去准备一下,明天到养殖场报道。我先说好,跟着我干非常累,也很辛苦,但以后出头的机会也更多,你如果能好好表现,那就一直跟着。如果不能,那以后就留在养殖场管打杂吧。”
  余思雅先给她打个预防针,别以后出远门了又说不行。
  马冬云郑重地点头:“余主任你放心吧,我知道你顾虑什么,你放心我一定不会在工作上拖你后腿。”
  “好,我相信你。”余思雅含笑点头。
  马冬云上班后,余思雅交给她的第一件事就是督工,建厂房这么大的事,虽然有图纸,但也要经常有人盯着,以前都是余思雅在做,马冬云来了之后,余思雅就把这事交给了她。
  这样余思雅就有更多的时间琢磨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了。
  因为现在没什么器械,修房子全靠人工,工程进度很缓慢,效率极低,两只施工队花了足足两个多月才将房子修好。这时候,天气已经进入了炎热的六月。
  新建的厂房宽敞明亮,瞬间一跃成为公社最亮眼的建筑,引得不少孩子特意跑过来看新房子。
  竣工的那天,余思雅请了冯书记过来视察新厂房。
  新的厂房镶嵌着大片的玻璃,采光很好,地面上涂了水泥,光滑干净,比很多人家的灶台都干净。
  冯书记看过之后也不由得点头,虽然花了钱,但不得不说,这个钱花得值。他们一穷二白的在全县都属于落后的红云公社也有了自己的厂房,这一刻,冯书记的眼眶也不禁湿润了。
  从一楼转到二楼,每个房间都看完了以后,冯书记赞许地说:“小余啊,你做得很好。你有朝气,比咱们很多老一辈都有想法,敢干,肯干,咱们公社以有你这样的小同志为傲!”
  余思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不是有冯书记的支持吗?谢谢冯书记,对了,冯书记,你有没有觉得我们这新厂房少了点什么?”
  少什么?冯书记还真没看出来,他只看到房子崭新,全公社第一去了。
  “是还没搬进来吧,过一阵子置办好办公的东西,还有你们的生产车间需要设备吧?小余,不要急,慢慢来。”冯书记以为她说的是这些,宽慰地说。
  余思雅立即摇头,指着灰白色的墙壁说:“冯书记,你看咱们这墙漂不漂亮?”
  现在还没法奢侈地抹一层白色的腻子灰,所以墙面是水泥跟石灰搅拌抹了一层,颜色没那么白,灰白灰白的。不过在很多瓦房还是裸砖,都没糊墙的情况下,这墙壁已经够好了。
  冯书记点头:“漂亮!”
  他现在住的砖瓦房都没糊墙,是他们自己用报纸在墙壁上贴了一层。
  余思雅又说:“那冯书记,你说这样好看的墙让煤油灯给熏黑了多难看,你说是不是?”
  冯书记意识到她话里有话,停下了脚步,审视地打量了她几秒,开口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就知道冯书记肯定舍不得咱们这么漂亮的墙壁被熏黑了,那冯书记你帮个忙,给咱们养殖场拉根电线吧!”余思雅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冯书记……
  果然,他就说嘛,这姑娘没事不会跟他瞎套近乎,原来都在这儿等着他呢。
  见冯书记面色不大好,余思雅赶紧表示:“那个冯书记,拉电线的钱养殖场出,你只要同意就行了。你看这夏天来了,温度这么高,咱们的鸭子宰杀了也没个什么冷冻保存的方式,要是有了电,以后买个什么冷柜,制造点冰块啥的,有钱了弄个冷藏室,工作就方便多了,冯书记你说是不是?”
  “都想到冰柜了,你这姑娘心怎么这么大。”冯书记真是哭笑不得,他就说嘛,这丫头今天怎么这么殷勤,非要拉着他来看新厂房。
  余思雅摸了摸鼻子:“这不是工作需要吗?冰柜现在没钱,还没法置办,不过还有一样东西非常紧急,请冯书记批准,给咱们养殖场装个电话吧,以后他们出去跑销售什么的,也好联系!”
  余思雅早就想装电话了,等有了电话,把号码往酱板鸭、皮蛋、咸鸭蛋的包装纸上一印,随着这些东西从火车传到外地,外面的人见了,想买酱板鸭,就可以打电话过来联系他们了,这得省多少事,省多少钱,传播范围还能广很多。
  而且随着他们业务的拓展,现在找他们的人也多了,总不能还一直蹭公社的电话。别的干部有意见事小,就怕耽搁事。
  冯书记被气笑了,指着余思雅的鼻子:“你可真敢想,什么都想要。”
  余思雅嘿嘿笑,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反正就是不改口。
  最后冯书记自己没脾气了,松了口:“你的这两个要求我可以批准,但先说好,咱们红云公社穷,没有钱,村里都没通电,公社可没钱拨给你们。拉电线,装电灯,安电话可不便宜,你悠着点!”
  余思雅大喜,连忙点头:“冯书记你放心,我心里有数,一定不会让你为难。谢谢冯书记的支持!”
 
 
第36章 
  红云公社目前只有公社所在那一片通了电,其他地方都没通电,所以余思雅想给养殖场拉电线,那还得先安电线杆,然后从公社那边接过去。
  按照乡下现在的标准,几十米百来米就得有一根电线杆,那从公社接过去,两公里路,差不多得装二十根电线杆。为了省钱,不少人提议就地砍木头做电线杆。
  但这个提议被余思雅给拒绝了,她担心时间长了,木头腐烂,遇到夏天狂风暴雨吹倒了电线杆,有人路过会非常危险。她坚持用水泥浇灌的电线杆,这个工程量和成本都大了许多。
  但花钱的人都没意见,电工自然也就不再劝。
  因为余思雅的坚持,工作量翻倍,等挖好坑,装好电线杆,再拉上线已经是一个多星期后的事。在此期间,余思雅又找来电工,先将厂房里每间屋子的电线装好,这样,等公社那边的电线一拉过来,接进厂房,厂房里的灯就亮了起来。
  白天阳光强烈还不明显,等到晚上,天黑下来,屋里的灯光亮起,明亮又干净,从窗口撒下来,仿佛给厂子笼罩上了一层昏黄的光晕。
  吃过晚饭,出来纳凉的清河村民看到养殖场的灯光,不自觉地就往这边凑。小孩子和一些很少出门的老人最觉得稀奇。
  “这就是电灯啊,可真好,好亮啊,比我们家的煤油灯亮多了。”
  “爸,我们家为什么不装电灯?我也想有电灯。”
  “怎么这个灯比那间屋的灯亮呢?看起来一样大啊。”
  “我知道,白天他们装的时候我在,这个是50瓦的,这个是25瓦的,好像用电量不一样吧!”
  ……
  这天清河一队的人像过年一样凑在一块儿热闹,清河二队的人也跑了过来。
  大家讨论得最多的就是养殖场的电灯,装上这样的灯在家里方便多了,也亮多了,谁不想呢?
  有脑子灵活的村民很快就动了念头:“小队长,养殖场离咱们就几十百来米,咱们也拉个电线进村子呗。”
  “对啊,这样我们也能用上了电了,反正也离得不远。”
  ……
  大家对电灯的热情异常高涨,第二天就找到了公社,让冯书记批准这个。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