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弟成绩及其了解的同班大哥:“……”
他恍惚间还记得,老二和年级第二的成绩岔开了足足有二十多分……吧?
也不是说不能岔开更多分数,主要是满分上限在那,都已经满了,哪里还能再加分?
就这,老二还说得为了保持成绩而努力学习。
对比起来,他和老三这两个满分一百只能考八十多九十的,可能是两个小废物。
爸爸哥哥们都不出门,小在在自然不可能被放出去。
她干脆在家里玩耍。
也不知道她从哪儿扒拉出来了一堆麸皮,一手抓一把,站在院子里,扬手就是一顿天女散花。
结果可想而知。
不仅撒了自己满头满脸,还引来了院子里咕咕叫着在觅食的鸡。
小在在长得矮,鸡在她眼里就跟大恶狗一样危险,特别是被那尖尖的鸡嘴对着,她都能想象被啄一下该有多么疼。
所以一看到所有鸡一股脑地全凑过来,她立马怕怕地扭头就跑。
一路跑,她身上还一路往下掉麦麸。
引得鸡群们在后头一路追,一路吃。
吓得小在在都快哭了。
“哥哥,哥哥救命啊!鸡追我,哥哥……”
求生本能之下,小在在潜力爆发,直接一跃而起,蹦过那对于她而言有些高的门槛,跑到了正在做作业的哥哥们身边求保护。
在被二哥抱住后,她才惊魂未定地往门口瞧。
却见那群母鸡们居然气势汹汹地扑腾着翅膀,高高飞起,眼看着也要进屋里来继续追她,吓得小在在眼睛都瞪圆了,满目惊恐。
还好,千钧一发之际,宁翰及时把门给关上了。
啪地一下,所有鸡都被拦在外头,再也进不来。
“你惹鸡了?”宁航一边给妹妹拍掉她头顶上的麦麸,一边问她。
嘴上这么问着,其实他心底已经有答案了。
看出二哥在想什么的小在在嘟嘟嘴,也知道自己蒙混不过关了,只能承认:“我就是想帮忙喂鸡。”
宁翰:“……”
宁航:“……”
宁轩:“……”
兄弟三人一起上下打量妹妹的狼狈样,一阵静默。
喂鸡喂到自己身上来了,你也是能耐。
小在在若有所感地抬起头,三兄弟立马错开脸,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该写作业的写作业,该学习的学习。
正好错开了小在在探视的目光。
等了会儿,见小在在不敢出去,在屋里待着又太无聊,宁航放下书,叹了口气,干脆抱过妹妹,带着她去旁边的小黑板前教她认拼音字母。
这黑板其实就是一小块破木板,也不知道从哪儿捡来的。
木板被一个生了锈的铁钉定在墙上,旁边有张高椅子,上头放了一个小盒子,里头装着一些零零碎碎的粉笔头。
这些粉笔头都是老师用完不要,被宁航收集起来的。
拿粉笔在木板上写字,写完要擦掉就用一块抹布沾水一擦,就干净了。
宁航在木板上写了个字母a,然后教妹妹念:“这个字母念a,在在跟着我读,a。”
“啊!”
小在在嘴巴张得大大地,一个字母,被她喊出了‘惊天动地’的气势。
宁航:“……不用这么大声。”
太吵了,要是打扰到大哥和三弟赶作业,他们两个很可能会被赶出去。
毕竟现在距离开学也就剩三天了,他们两个等于在玩生死时速。
“啊。”小在在又念了一遍,这次把音量调小了,就是有点太小声,让宁航听不大清楚。
宁航:“……算了,我们接下来学下一个,b。”
“波。”
“c。”
“次。”
……
一个教得认真,一个学得认真,一天下来,小在在居然把一张拼音表给背得七七八八。
只是今天记住了,明天还能剩下多少就不好说了。
*
八月刚过,到了九月份,宁家三兄弟就一起开学了。
宁翰和宁航就读于陈家村上头的五坡公社的第一初中,而宁轩则在村里的小学读书。
他今年开学升三年级。
一大早,兄弟三人就带上装着午饭的铝制饭盒,背上苏欣妍给缝制的书包,一齐上学。
两个大的会先送最小的弟弟去村小学,再自己走半小时路去公社的第一初中上学,因为是开学第一天,通行的还有爸爸和妹妹。
宁远行已经提前一天被媳妇儿交代了,开学这天得带上钱和粮票陪着孩子们一起去,帮他们交学费。
小在在纯属就是凑数的。
因为不能放她一个人在家,所以也被一起带了出来。
偷懒不肯自己走的小在在赖在爸爸怀里,看着四周围人来人往的小学门口,不禁有些好奇:“爸爸,他们在干什么?”
“上学。”
第12章
“上学好玩吗?”小在在一脸天真地问。
“好玩,在在要是上了学,就有很多跟你一样大的小朋友陪你一起玩,还有老师教你们学习知识,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的。”
宁远行为了提前降低女儿对于上学的排斥感,直接上演了一出睁眼说瞎话。
不好玩!爸爸骗人!
除了宁航,其他两人在心底默默呐喊,可惜小在在没看他们的脸,也无从得知真相。
“哇!那在在也要上学!”被爸爸骗得团团转的小家伙惊奇地睁大眼,一脸期盼。
“再等等,等在在再大两岁才能上学。”宁远行安抚道。
女儿还没到上学的年纪,而他们夫妻俩也舍不得那么早送她去读书。
“可是……可是……”小在在眉头纠结地皱起:“村长家的小花都去上学了,为什么在在不可以上?”
小花是村长陈大河家的孙女,今年五岁,也没比小在在大几个月,刚刚小在在眼尖地看到小花她娘带她来报名入学了。
“因为在在还太小了。”宁远行还是这个理由。
他说的也是实话,女儿长得在同龄人中算是不高不矮,但才四岁的她显然也高不到哪里去,而学校里的桌椅都是统一样式的,她这一坐上去,脑袋能不能从桌面上露出来都不好说,确实不适合太早送去上学。
见爸爸不答应提前送自己去读书,小在在只能失望地叹口气,要哭不哭地道:“好吧。”
小模样可怜得很,看得宁远行都差点心软。
要不是看她眼底干干的,根本没有要哭的趋势,他都差点被她给骗了。
也不知道小家伙这一招究竟是跟谁学的?
摇摇头,不再耽误时间,宁远行让两个大的儿子在村小学门口先等等,然后抱着女儿,领着小儿子进去找老师缴费入学。
整个陈家村村小学一共也就三位老师,一个老师负责两到三门课程,全年级教学。
所以宁轩就算升上三年级,授课老师还是那三张熟悉的面孔。
他熟门熟路地领着爸爸去找学校里兼职管财务的张老师那里。
张老师全名叫张慧,是一位相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农村建设,从城里下乡到陈家村来的知青。
他是上山下乡开展以来第一批下乡的,算是知青里头,资历最老的那一拨。
别看人家名字起得女气,其实张慧是个长得颇有几分书卷气质的俊秀青年。
在学校里,性格温和又有耐心的张老师很受学生们的喜爱。
连宁轩也不例外。
在帮着张老师和爸爸相互介绍的时候,宁轩脸上一直都挂着大大的笑容,显然和老师的关系很亲近。
见此,宁远行对张老师的态度也更加敬重几分。
两个大人客气地寒暄两句,紧接着宁远行又教着女儿叫人。
小在在奶声奶气地对着张老师道:“老师好~”小孩子叫人总喜欢拖长音。
索性张老师已经习惯了,他温柔地笑着点点头:“小同学好,你叫宁在在吧?长得真可爱。”
他是说真的。
小在在不仅继承了父母的优秀五官,长得精致又可爱,还被养得白白嫩嫩的,穿得又干净漂亮,像是年画上的福娃娃。
如果让她往今天来报名入学的孩子堆里一站,被四周围普遍皮肤暗黄粗糙的农村孩子一衬托,立即就能生动明了地阐释什么叫做‘鹤立鸡群’。
要让张慧来说,他觉得小在在不像是村里的孩子,反而像是城里那些被从小呵护疼宠长大的孩子。
“嘻嘻嘻……”被夸奖了。
小在在害羞羞地捧着微红的小脸颊直笑。
“还知道害羞了。”宁远行好笑地点点女儿的小鼻头。
村小学的学费并不是很贵,一学期两块五,加五斤粮票,一年就是五块钱加十斤粮票,学生家长可以选择先缴纳一学期的学费,或者一整年的。
宁远行直接给小儿子交了一年的学费。
张老师拿了钱,立即笑容满面地给宁远行开一张手写单据。
不是他见钱眼开,而是家长能一次性缴纳一年的学费,至少能保证在接下来的一年内,孩子能好好地在学校里上课。
他在村里教书多年,见过很多才送孩子来读一两年,甚至是半年书,等孩子稍微大一点之后,就不让他再上学,直接领回家帮忙干活的家长。
每回遇上这种情况,学校老师都会去学生家里做家访,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让孩子重新回校读书。
可惜,成效寥寥无几。
所以不管是他还是其他老师,都挺喜欢这种愿意支持孩子上学的学生家长。
办完正事,将小儿子留在他的新班级里,宁远行就要抱着女儿走了。
他还赶时间,得跑一趟公社初中,帮两个大的儿子交学费。
小在在一手环抱着爸爸的脖颈,一手从他一侧肩膀探出,跟宁轩挥手道别:“哥哥再见。”
“妹妹再见。”宁轩也不舍地跟妹妹挥手。
*
“走吧,去你们学校。”
出了村小学大门,宁远行很快找到等在那儿的两个儿子,他大步流星地走过去,干脆利落地领着他们往公社的方向走。
从陈家村的村小学到公社上的第一中学,走路需要花费将近半小时的路程。
天儿还热着,没走一会儿就出了一身汗。
小在在看见爸爸一直流汗,以为他累了,很懂事地想从爸爸怀里下来:“在在,在在自己走,爸爸累了,不用抱我,在在能走。”
“爸爸不累,再抱着我们小在在负重跑个二十公里都行。”
他是说真的,在部队里训练,随随便便一个负重,都比小在在整个人都重了。
所以他怎么可能因为抱着这点重量,走了这么点路,就觉得累?
不过这天儿也确实很热,害得宁远行里头的汗衫都快湿透了,也难怪小在在会误会。
想到这,他又转头观察了一下两个儿子。
大儿子还好,虽然也是一脑门子汗,但从他轻松稳健的步伐里可以看出对方体力还很充足,二儿子……已经开始喘气了,嘴唇也微微干裂。
路才走了一半,宁航就已经开始体力不支。
但他眼神坚毅,继续坚持着一步步往前走,也不喊苦不喊累。
正努力倒腾着两条不算短的腿,突然眼前蹲下一道宽阔的后背,挡了他的去路。
宁航一楞。
“上来吧,爸爸背你,记得抓稳一点。”
宁远行等了会儿,见儿子没反应,便主动提醒了一声。
“哦好。”
第一次遇见这种阵仗,宁航不知道该怎么反应,只能傻不愣登地听从爸爸的话,乖乖地趴在他背后,自己抓紧。
双脚腾空,他被爸爸背起来了。
不比哥哥弟弟长得一个比一个壮实,宁航他妈当年生他的时候不下心在地里摔了一跤,导致他早产,所以他的身体不太好,长得也比较瘦弱。
此时趴在爸爸宽阔的背脊上的他,就犹如一只抱住猴子爸爸的小猴子似的。
那画面的强烈对比感,让一旁的宁翰都忍不住想笑。
“嘿,哥哥。”小在在在爸爸肩膀上和自家二哥顺利会师,她有点小兴奋。
宁航也微微笑笑,轻轻用额头去碰妹妹的小额头,学着她的方式跟她打招呼:“嘿,妹妹。”
“哈哈哈……”
以为哥哥在跟自己玩碰头头游戏的小在在又给宁航顶了回去,两人你顶我我顶你,玩得不亦乐乎。
让一贯性子早熟清冷的宁航都露出了难得的幼稚一面。
时间在快乐中总是过得很快的,不知不觉间,父子四人就抵达了两兄弟的初中门口。
五坡公社的第一中学,是全公社唯一的一所初中。
这也意味着,全公社所有要上初中的孩子,都会汇聚在这一所校园里。
所以开学报名这一日,学校门口的热闹程度,比之村小学还要热烈好几倍。
想要进学校的人太多了,小在在他们一家人想从校门口挤进去,颇耗费了一番功夫。
等好不容易从人堆里挤出来,大家互相看看,全都是一幅头发凌乱的狼狈样,不禁互相指着对方,毫不留情地大声嘲笑。
跟他们一样德行的人家有不少,所以倒也不显得突兀。
第一中学每个年级都有五个班级,宁远行的两个儿子都在一个班,办起事儿来利索不少。
初中第一天就只是报名和领取课本而已,第二天才正式上课。
所以报名完毕,宁翰两兄弟不必像可怜的小弟一样被留在学校里,而是得以多出半天假期,跟着爸爸一起离开校园。
“爸爸,你走错啦,这不是回家的路。”
9/236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