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综同人]敛财人生之重启——林木儿

时间:2021-08-24 10:30:02  作者:林木儿
  孙氏就先挑了两件鲜亮的,“这是给咱们家大姑奶奶的,回头给送去,劳烦绣娘跑一趟量个尺寸便是了。”这掌柜的常接林家的生意,忙奉承,“这是宫里出来的料子,这般体面。还是小婶婶疼侄女!”
  “那是我这些侄女都可人疼。”孙氏是极会配色的,“梅儿白,这个鹅黄的也只你穿着更鲜亮些,拿这一匹料子给梅儿做个披风斗篷,过年正好穿去长公主的赏花宴。”
  林雨梅是二房的,性子比较腼腆,只抿嘴笑,然后道了一声谢。
  相比起林雨梅的腼腆,大房的次女林雨朵就有些木讷,这是接触了几次之后才有的感觉。赵氏是想把次女嫁回娘家的,但这话题说来说去说到现在,赵家也没见正式下定。也不知道怎么一个了结法。许是这个原因,这姑娘等闲不出院子。孙氏挑了最鲜亮的云凌锦给朵儿,“做条裙子,不用复杂的绣活,干净素雅些即可!”这孩子的模样在小一辈姐妹中最不出挑,穿的能亮不能艳,否则压不住。
  “这太贵重了,叫桐儿穿着多好的。”赵氏赶紧拦了。
  “桐儿是个猴儿性子,那料子她穿不了两回就糟践的没法穿了。昨儿还带着茂哥儿想爬树,姑侄俩有商有量的,要不是婆子看的紧,早不知道窜哪里去了。”孙氏语气里满是嫌弃,又给四房的五姑娘挑了一批南越进贡的料子,这孩子张的明艳,这样大胆的配色她撑得住。关键是这孩子喜欢,打从一进来就不时的瞅这匹料子。
  如今得了,她马上就笑,过来就接了,“我还想在外面搭一件素雅的披风……”孙氏马上指了一匹凌白锦缎,“用这个……用金银线绣了,过年穿也使得。”
  只留林雨柳和林雨桐了,孙氏反倒是随意的很了,“就是往常的样子,你们帮着选的做就是了。”
  这掌柜的知道,不是县主随意,而是县主的女儿,毅国公的外孙女择婿,选择的可就多了。很不必在跟府里的姐妹抢风头。因此她也只选了中规中矩的料子。
  给林雨桐量尺寸的时候,这掌柜的哎呦了一声,“六姑娘清减了些,腰上足足少了四寸,身量也告了,这裙子腰得收,裙摆得长些,足足长了六寸有余……”
  老太太就先心疼了,“我的乖乖,怎么瘦了这么些。”
  也没见少吃!
  孙氏打量小闺女,平日里在眼跟前还不显,这会子被人一说,果然,身量高了,腰身也更分明了。如今再看着身段,这姐妹几个,就是把出嫁的柔儿算上,都不及桐儿的身段好。以前瞧着肉,现在还是肉,但肉都长在该长的地方了。
  她微微皱眉,小姑娘这样的其实最诱人。一脸的纯然懵懂,可该有的全有。
  这孩子要是还是这般纯然的性子,都不敢叫出门,还真就害怕被人给诓了去。
  林雨桐就觉得,这半天,孙氏老盯她。盯的她都不好在老太太这边磨蹭了,她起身要回去的时候林雨桐也跟着,然后发现回到三房的地盘,她还盯着。
  到底盯什么呢?
  孙氏叫了秦嬷嬷来,“姑娘这衣服尺寸你给改过?”
  秦嬷嬷忙道:“姑娘长个了,幸而往常做衣裳,都留够了尺寸,如今放出来倒也不大明显,因而并不曾禀报。”
  “改了长度,却偏不给该腰身,这胸衣你是不是还给改过,可捆着她了?”孙氏又问。
  林雨桐深吸一口气,改过!要不是自己偷偷给放松,真能勒死人。每次穿好之后她自己去净房,得重新系一遍带子。
  可算是过问了。
  秦嬷嬷看了伺候的,见都是亲近的,这才低声道:“姑娘年岁还小些,如今是乡君,老奴总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得进宫……宫里那地方……”
  孙氏就皱眉,“也是我近日精力不济,这么大的事你竟不告诉我。你这想法,是顶顶糊涂的。长什么样儿就是什么样儿,好看就是好看!这生的好和轻佻是两码事!女儿家的青春就那么几年,就如同花儿到了花期就是要绽放的。该绽放的时候你捂着她,等想叫她绽放的时候,却再也绽放不起来了。”
  秦嬷嬷红着脸,欲言又止。
  孙氏看了她一眼,“我知道嬷嬷的用心,不外乎是说,我当年身后又庙学,而桐儿如今没有……我知道了,你且去吧。以后不可再这般自行其事。”
  等人出去了,林雨柳就起身拉了林雨桐往里面去,“你穿着难受不都不知道告诉娘?”
  “我偷偷放了的。”林雨桐一把抽回手,还得拉我进去检查是怎么的呀?
  姐妹俩在这里拉拉扯扯的,孙氏思绪却在飘,从哪给小闺女找个更合适的嬷嬷呢?
  正说着话呢,林嘉锦回来了。
  母女三个起身迎了他进来,孙氏就问,“怎么今儿回来这么早?公爹那里不忙了?”
  “回来跟你商议件事。”
  他这么一说,林雨柳就拉着林雨桐出去了,林雨桐想听壁角,上次小桃出去,说是点心铺子的点心都不好买了,承恩侯府里在外面采买呢,二公子的婚事就在眼前。
  这婚事近了,四爷总会想办法来的。她想听壁角,知道是不是四爷有信儿了。
  因此,她甩了林雨柳的手,“我喂鱼。”
  院子里水缸里养着锦鲤,这样的天鱼在下面都懒的动弹,“你老折腾鱼干什么?”
  不爱回屋子。
  “那只许玩一炷香的时间,这落雪了,多冷呀!”
  知道!知道!
  她从小丫头手里接了雨食,不时的撒下去,能隐约听见里面两口子说话的声音。
  林嘉锦确实是说金家那孩子登门的事,“拿着郑王的举荐信。”郑王?
  孙氏皱眉,“是借了承恩侯府的关系?不可能呀!郑王没那么糊涂,掺和那些事做什么?瓜田李下的!”
  “跟承恩侯府不相干。”林嘉锦想起在老爷子的书房见到那少年时的样子。
  年岁不大,但那气度、那举止、那谈吐,便是当年声名一时的庙学四杰,也多有不及矣。说起举荐信,他轻描淡写,“本是来京的路上,偶遇了回京的郑王,萍水相逢,举手之劳……”
  这里面的信息很多,郑王出京了!
  宗室王爷出京,没有恩旨是不许的。这位王爷其实一直深居简出,除了朝中大臣,嫌有人识。便是帮了忙,王爷若是不愿意自亮身份,他又能从何得知。
  所以,这所谓的‘举手之劳’分量一定颇重。
  他对上门的解释是:“咱们俩家,原本就有些渊源。上京之事,本便繁琐,不欲劳烦。可如今举荐信在手,终是要拜见师长的……”
  再不来,就显得有些目中无人了。
  这个上门就在情理之中。
  紧跟着这少年又说了,“来京时日尚短,才两日工夫,满耳皆是庙学与官学之事。庙学如何,世叔自是了解。而官学如何,又有几人比的上老大人。虽众人皆崇庙学,然小子对庙学之理念颇有些不敢认同。而官学与之相比,总也不会是一无是处。其胜,胜在何处。其弊,又病在哪里?今日前来,一是拜访,二嘛,便是求教长辈以解心之所惑。”
  林嘉锦一字一句的学完,然后就道:“此子不是前来拜访求教的,而是前来点拨我们父子的……偏他拿着郑王的举荐信而来,这是何意?此番言谈,可是郑王授意?若为郑王授意,那郑王又是在传达何人之意?”
  孙氏皱眉:“你的意思,是皇上借郑王的口,告诉公爹这个差事该怎么当?”
  难道不是?
  当然不是!林雨桐默默吐槽,这就是四爷自己的意思!
  但你要主动提出来改革官学,向庙学释放一种退让的假信号,龙椅上那位会拒绝吗?不会!这个,怎么说呢?要非要解释的话,那就是当皇帝的人嘛――懂行!
 
 
第155章 客从何来(22)
  四爷来过, 但肯定还在附近。
  林雨桐打发小桃,“再找点谷米来,落雪了, 鸟没东西吃了……”然后轻手轻脚的往出跑。
  在家里是没人拘着她的, 这么长时间以来,她也表现的特别乖巧。然后院子里有进出的下人也就笑着看, 并不阻拦, 更没有去跟谁禀报一声的。
  一出去就见茂哥儿的绿眼猫在门口, 正犹豫着要不要进来的样子。这就常喂鱼干的好处了,这猫逮到空了就往这边跑,她给抱起来就走,快到后门口的时候把鱼干后门外一扔, 然后这猫自然就往后门口跑。有个婆子就瞧见六姑娘追着猫儿去了,她手里抱着一捆子柴火正要往厨房送, 只敢喊道:“姑娘, 那地方腌臜, 抱了猫就回来……”
  “你忙,我等小桃拿了谷米来喂鸟呢。”林雨桐打发婆子。
  她常不常的找借口上后面来,就是想等着四爷会不会从后门找上来。一直没等到四爷,她也一直在这里玩玩,后门口也进出过几次, 但从没乱跑过, 家里的下人也没在意,见她如此说了,就又先送柴火去了。
  林雨桐撵着猫儿往前跑, 一副追猫的样子。从后门的巷子里跑出来,果然就见四爷牵着马, 好似在检查马鞍似得。林雨桐眼睛一亮,迅速的跑过去,塞了一个荷包过去,“街口有一家蜜饯果子店,我常叫那个叫小桃的丫头去,把铺子盘下来……”
  话还没说完呢,就听见巷子里传来喊声:“姑娘!姑娘!”
  完了!一句话都说不完,四爷瞧着桐桐真跟做贼似得,就想笑。
  桐桐得防着小桃跑出来看见,还得抽空跟四爷说话,“……天冷了,你身上的衣服不行,换身行头……”
  后面的脚步声越发近了,林雨桐只得抱着猫朝再朝回跑,省的叫小桃瞧见四爷。
  四爷拿着荷包,不走能怎么办呢?
  林雨桐是听到马蹄声远了,才慢慢的跟小桃往回走的。
  小桃絮絮叨叨的,“姑娘,不能出家门的……”
  “追猫儿了!没瞎跑!”
  主仆俩你一言我一语的,回家去了。
  四爷是在半道上看桐桐给的荷包的,里面都是金豆子,难为她是怎么背着人攒下来的。
  这荷包平时挂身上,都当她给里面装着蜜饯呢。如今身上少了个荷包,没人在乎蜜饯,可姑娘身上的东西丢了,这就是大事。秦嬷嬷教训小桃,“幸而我知道姑娘丢三落四,一直给挂的都是外面能买来的。这若是改天戴了自家了,叫人捡去,平白多出多少事端来。”
  小桃只得苦着脸听训,回头林雨桐偷着塞给她一把钱,“你攒着,回头买零嘴吃。”
  秦嬷嬷得空了就说林雨桐,“惯常带出去的东西,八成都丢了,金珠子银锞子,出去一圈就不见了。姑娘,以后谁再诓你赏银子,再不许给的。”
  不给了!该给的都已经给了。
  林雨桐思量着,官学这个事情,林家怕是非做不可的。可林家怎么做还没打听出来,承恩侯府竟然送来了帖子,他家儿子喜宴请林家去。
  老太太就纳闷,“咱们跟那府里并无多少瓜葛。”小辈们之间许是有些往来,但那都是在别府里见过一两面玩的好罢了。
  赵氏低声道:“怕不是因为县主的关系?”
  孙氏摇头,“只怕是因着公爹做了官学的学官。”别管为了什么,既然下了帖子了,林家就得去。却不想这不是金家也送来了帖子了,还是周氏亲自登门送的,闺女出阁,提前过来待嫁了。刚认了老亲,怎能不上门来请呢?
  周氏其实是不大能说明白自家那三处宅子是怎么弄来的。反正就是先送了老二跟老四来燕京的,就这哥俩。金家的男人出门,甚少带小厮随从的。一人身边倒是有一个,这还都不是买来的下人,不过是早些年收养来的孤儿,在家里长大的。一个儿子身边给添了一个,平时这些小厮也不光跟着主子,家里有啥活也都跟着干的。这要出门,路上的花销可比在京里大,不是特别远的道儿,一般都不叫带人的。
  这哥俩出去没几天,有顺路的镖局就捎带了信件,说是在哪里有多大的宅子,家里很不必等日子到了跟前再来,多提前些日子,也从容一些。京城里那宅子也是家,到正日子从咱们在京里的宅子发嫁,更体面些。话是这么捎带回来的,镖局里的也都是熟人,过来把宅子夸的各种的好的,但深一些的话还没法子追问。
  可光听说的那个地段,那个大小,我家真买不起。
  等把人送走了,金泰安都嘀咕,“这俩是不是捡到便宜的凶宅了?”
  怕是没人要的房子,这俩二不愣登的小伙子没经验,叫人给诓了?金泰生还安慰说,“真要是凶宅,咱家倒是不怕。”舞刀弄枪的,怕个什么凶宅。
  话虽如此,但到底是心里不安稳。老哥俩也不顾下雪不下雪的,先跑来看看。这一看可了不得,金泰安回来就说是想举家搬到京里去。虽只大房进京,老二家是在沧州有差事呢,不能走,但这个决定也是挺突然的。
  当然了,这想法只是想想。金泰安的意思:“先借着送嫁拉嫁妆,把大部分家当就夹在中间带过去了。这话事先不能说了,说了承恩侯府还当是咱们举家投奔他们的。回头就借口老太太上了年岁,身体违和,暂时走不了。拖着过了年,过了年之后……”
  过了年之后,金泰安一脸的神秘,什么也没说,但看那股子兴奋劲儿,怕是在京里谋差事的事有了眉目了。她也不问,特别利索的收拾了东西,带了一家子就上燕京。
  到了地方一看,我的乖乖,这宅子可比自家在沧州的宅子好了何止是一层。家里还正收拾着呢,她就把托人写的请帖带上,亲自给送来了。
  这般郑重,那林家是必接的。
  孙氏想到那个‘递话’的少年,就笑道:“那可好,正好去吃杯喜酒。”
  周氏忙应承着,回去恨不能把事事都给安排妥当了。孙氏说去就会态度认真的去,提前两天添妆的时候,她带着侄媳妇白氏去了。替老太太添了一支金钗,替赵氏和四房添置了两对金镯子,白氏替二房给了一对玉镯子,孙氏找了一个金冠,不知道是早年谁送她的,炸的金灿灿的,带过来给添上了。
  人来已经是意想不到的,没想到给了这般重的厚礼。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