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综同人]敛财人生之重启——林木儿

时间:2021-08-24 10:30:02  作者:林木儿
  孙氏沉吟半晌没说话,要躺下的时候才道:“过两天,我想进宫一趟。”
  “去见杨……贵妃?”林嘉锦皱眉,“怎么想去见她了?”
  “如今这情况,老是僵着也不是法子。”孙氏说着就躺下,躺下了想起问了,“你说的地方到底在哪儿?”
  什么地方?
  “我爹带你去的地方。”
  “……”林嘉锦闭眼,嘴里也含混起来,“好些年了……都忘了……晚上去的,不记得路!”
  呵!呵呵!
  四爷现在是想‘呵’也‘呵’不出来,一会子工夫,环肥燕瘦的来了十多个姑娘。这些姑娘年纪不同,气质不同,论颜色,也都是难得一见的好颜色。他扫了一眼收回视线,主动提出来,“时日不早了,小子出门还未曾告知父母高堂,怕家里父母长辈记挂……”
  毅国公根本就不接着一茬,只看着场中的歌舞,问了一句:“以前来过这样的地方?”
  “不曾!”
  “哦!不曾就不曾吧?”并不深问这个问题,又转移话题,“以后有什么打断?不入庙学入官学,去科举?”
  “科举不科举的,也没那么重要。富贵闲人,未尝就不好。”
  毅国公打量了四爷一眼,“想不想去军中历练?”
  “不想!从没想过。家父家母对小子最大的期盼就是能自己赚一碗饭。”
  “所以想娶老夫的外孙女,因为老夫的外孙女是带着饭碗和俸禄银子去的,不用你养活?”
  你要这么说话,咱们这天就没法聊了。
  毅国公放下酒杯,看着四爷的眼睛,“那要是老夫需要个以武晋身的外孙女婿呢?”四爷摇头,回视过去,“不!您不需要这样的外孙女婿,您需要的是能甘心默默无闻安享富贵的外孙女婿。这样的默默无闻,得过十年、二十年……”
  “你可忍的?”
  “不是忍,是过!”四爷起身,肃然行礼,“请国公爷成全。”
  毅国公重新举起杯子,看向场中的歌舞,摆摆手,放四爷走了。
  四爷一走,歌舞马上就停了,从内室里出来一颇为素朴的中年妇人。
  毅国公放下酒杯,揉了揉太阳穴,“你可瞧了,如何?”
  这妇人坐在毅国公的对面,“聪明,有见地,知进退,懂隐忍,善!”
  毅国公就叹,“人是好人选。就是桐儿那孩子……这样的人桐儿驾驭不了!一个不弄不好,我反而害了这孩子。”
  “宗学中的女学过了年要重开了,在林家,环境太单纯。孩子肯定是聪明孩子,只要聪明,往那复杂些的环境里放一放,不用教也都会了……再则,金家还得靠你提携,他们只要不蠢,就知道该怎么做?”
  毅国公这才不说话了,沉吟良久才躺下,“明儿,我去跟雀儿商量商量。”
  这些背后的事,桐桐现在统统不知。反正还是每天叫小桃出去买蜜饯,可小桃每天回来乐颠颠的给林雨桐讲承恩侯府里的二三事之外,没有四爷的任何消息。
  这是干嘛呢?密下我那一兜子金珠子,然后转身把我忘了。
  正思量呢,听见外面孙氏由婆子扶着往院子外面去了,她问秦嬷嬷,“娘去哪里?”
  “国公爷来了……”
  又有什么事?
  秦嬷嬷摇头,“怕不是今年过年祭祖的事。”往年县主都会事先回去祭拜郡主的,今年这日子怎么安排,国公爷怕是要提前知会一声的。
  孙氏知道,这是昨晚上带了金家那孩子出去,然后心里有了决断了。
  果然,一见他们夫妻,毅国公就道:“就这个人了!定下吧!”
  详情一字不提,跟当年定下林家的婚事一样,没有解释,就是告诉你,这个婚事合适。
  孙氏没有说话,林嘉锦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怎么问。
  毅国公就道:“权哥儿的婚事,还是林家来定。我琢磨,你们家还是想跟关陇世家再联姻,如此也好。世家出身的姑娘,大样子是不差的。如此,正可以堵了宫里的嘴……”
  孙氏皱眉,“宫里的公主……”
  “贵妃膝下的长乐公主,太后已经帮着在选驸马了。”毅国公脸上带着几分嘲讽之色,“说是世子夫人央求你进宫为此事说项,你不必拒绝。”
  张氏想给他儿子求取公主?
  疯了?!
  毅国公手里若是没有军权,做的什么毅国公!取了公主意味着什么,懂吗?
  孙氏皱眉,“杨静安想把她女儿嫁给我儿子?!”
  “在宫里不可再如此放肆?!”毅国公瞪了女儿一眼,颇为严厉,“你先失了庙学的庇护,对皇权你又少了敬畏……如今和当年,身份早已经天差地别。你如今两不靠,却执拗的到哪里都不肯低头……”毅国公说着就站起来,“若是没有我这个父亲,你当如何是好?”
  孙氏挑眉,“女儿在您心里,就这般无能?”
  毅国公轻笑一声,“那倒也不是。至少,给桐儿选的这个人,还算是靠谱的。”说着,就看林嘉锦,“回头下个帖子,带那个金泰安上府里去。这件事,我就不单独跟亲家说了。若是他们二老不答应,就告诉他们,当年我是怎么放心的把雀儿嫁给你,如今就怎么放心把桐儿嫁给那个孩子。”
  然后,林雨桐再得到消息的时候,就是府里隐隐都在传,说六姑娘的亲事定了,还是那个刚认了远亲的金家!
 
 
第161章 客从何来(28)
  关于跟金家的亲事说定的事, 只有下面的人偷偷在传,好像家里没有要正式跟她提的意思。估计是家里的姐姐这婚事还都没定,她这婚事私下里说归说, 却不好跟当事人讲。
  就像是大房的林雨朵, 赵氏跟娘家嫂子有默契,俩孩子也都知道。然则, 这婚事实在是拖不得了, 赵家却不来提亲, 这二姑娘心里不就事作病吗?平常不是非得出屋门,她都不出来的。总觉得连家里的下人都在取笑她似得。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更要紧的事, 姑娘家情窦初开,知道表哥将来是夫婿, 难免心里就朝这边想。结果这情况看, 显然是出了变故了, 如今这状态,跟失恋差不多。
  赵氏也是见闺女存了这个心思了,才一直没给另外找,总也等着娘家的消息呢。想着这年下了,送年礼, 这也不好逃避的吧。不管出了什么变故, 好歹给个信儿呀!结果今年的年节礼,比往年生生迟了半个月有余。东西倒是比往年厚重,但就是迟了。
  迟了就罢了, 嫂子来的问候信中,只字未提婚事。
  赵氏没法跟丈夫和婆婆交代这个事情, 心里憋闷,跟孙氏就念叨了起来,“……我或是那不讲理的人?亲侄儿不乐意,那好歹给个话,算是把这一茬事给了了。这如今呢?必是出了什么故事了,这婚事难成了。也是怨我,早早的跟朵儿说了婚事,你瞧瞧,可拿这孽障怎么办?”
  孙氏叹气,“再等两天,等咱们去送节礼的人回来了,听听他们怎么说。”
  赵氏派去的都是心腹,隔了两天,果然回来了。然后回来就说,赵太太娘家的侄女一直在赵家住着呢,赵家的人都至少要跟表姑娘结亲,这个表姑娘是赵太太娘家的侄女,并不是姑太太林家的小姐。
  赵氏当时没说什么,晚上却一口气堵在胸口,一身一身的出汗,头晕眼花,不得了了。半夜的请了大夫!
  林嘉钦官在二品,什么时候这么被人打脸过。
  这些年其实郎舅的关系还处理的不错,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得罪这个大舅子了。
  倒是孙氏,盘问去送礼的婆子的时候,意外的得了一个信儿,“那吴家三姑娘,虽未被选入京中庙学,但也是拿着木牌被送到山下的……”
  庙学选才,每年都有一定的限额。给了木牌的,便算是记名。明年许再考一次。一般带着木牌的,只要再次去,就没有不被留下的。
  庙学出身,这本身就是一层关系网,就比如自己,宗室出身的县主都未必能随时进宫,但自己只要递了牌子,不是告诉你哪天召见你,而是说你哪天有空你就来吧。
  为何?
  因为宫里的贵妃杨氏出自庙学,宫里的太后亦是出自庙学。一旦一脚踩进去,这就是加入了这个庞大到可以通天的庙学关系网。
  孙氏开解赵氏,“赵家那孩子我也见过,是个活泛之人。可偏偏在举业上并不顺遂!我想着,舅爷和舅太太考虑的是孩子的前途!当年庙学何等声势?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如何!赵家把家族前途压在了庙学上,大嫂,咱家是官学,公爹更是学官……可正因为公爹是学官,凡是想靠科举出身的亲戚家的孩子,咱们反而没法照顾了。既然赵家在咱们家得不到想要的,那自然就得朝其他地方想想法子。刚好,吴家的姑娘有这样的造化,这原也在情理之中。只是亲家太太到底觉得理亏,不好意思跟大嫂说罢了。您也别气,回头打发两人,给亲家太太贺喜去,就说之前没听说跟吴家亲上加亲的事,失礼了。这事揭过去便罢了!”
  赵氏是嚎啕大哭,但不得不说,这事除了认了,并不能如何。
  这事出了,林雨桐才意识到,庙学的身份究竟意味着什么。一个姑娘如果入了庙学,就意味着命运的改变,意味着很多事情自己是可以掌握主动权的。
  然后林家的气氛就有些压抑,连林雨柳也变的焦躁。这就如同把圈在后宅的姑娘推到了一个战场,一旦她们被‘对手’选中,那连抗争的机会都不会有,只剩下丢盔卸甲了。
  这也叫林家孩子的婚嫁,变的有些困难的起来。庙学和官学,没人强迫大家站队。娶不到庙学的姑娘,但也大可不必娶学官家的姑娘,如此,连个当墙头草的机会都没有了。
  本来还想拖几天再进宫的孙氏,这次不仅要进宫,而且还要带着林雨桐进宫。
  孙氏对宫里熟悉的程度,感觉像是比对毅国公府对熟悉。林雨桐又是个进了皇宫不知道害怕的,娘俩一大早出去,这次进的是后宫。
  先去见了皇后。
  皇后穿着素雅,在暖炕上靠着,这一副病容见孙氏就是对孙氏的一个态度:第一:你来了,我是必见的。第二,你不是外人,我也不用跟你那么客套。
  “上次进宫,也没说上话。”皇后说着就看林雨桐,“丫头,过来!上回瞧着伶牙俐齿,这回怎的这么乖巧了?”
  林雨桐笑着走过去,“怕打搅娘娘静养。”
  “真是孩子话,我这日子,哪一日能静?”皇后说着,就把手上的镯子褪下来给林雨桐套在手上,摁在她边上做了,这才说孙氏,“这些年,你也不说进宫。好些年不见了,故人也都不认了,真关起来过自己的日子了……”
  “见不见的,故人还总在的。上次瞧着娘娘气色尚好,不想又病了。倒是我打搅了……”“我这好两日,病两日的,这十多年都是这么着。也就是你来了,等闲时候,我不大见人了。尤其是近两年,连宫门都不大出了……”
  林雨桐挨着皇后,皇后抓着她的手,她也跟个孩子似得不认生抓着皇后的手,顺势摸了手腕。皇后的身体……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孱弱。郁结于心这个有,但除了这个,没啥大毛病。可她却说她身子一直不好,近几年都不出宫门了。
  要么,是跟皇上的关系恶化了,夫妻关系不和,皇后避宫以求自保。要么,就是有别的什么缘故不得不这么做。
  这宫里,都摆的是半旧的。对面的大炕上,两边是大书架子,满满当当的都是书,炕桌上还摆着笔墨纸砚,炕下面青白的花斛里随意的插着画卷。而皇后坐的这边,两边也是多宝阁的架子,可却放的是许多玩物摆件,不名贵,都是从外面市井搜集来的。
  两种不同的风格,搭配在一起,却不会太别扭。
  这不是一个女人经常独居该有的样子。连接待亲近人的地方都有两个人的痕迹,这说明皇上是经常过来,且留宿在皇后宫里的时候居多。
  那么皇后再躲什么?
  早两年都避了,避什么?除非早两年都知道,可能庙学会重开。庙学重开,出身庙学的杨贵妃要比她有用,她应该是知道这一点的。
  如今,她对孙氏和自己亲厚,也就有了来处。孙氏出身支持官学的林家,又自身有庙学的背景,这是个能上下去转圜的人物。
  孙氏带着自己来,便是知道她能扮演什么角色,能有什么用处。进而拿自己的用处,给子女换好处。
  果然,就听孙氏道:“娘娘高居后位,母仪天下,岂是谁都轻易撼动的位置。若贵妃真有非分之想,那不容她的得先是天庙。贵妃何等聪明之人,这个道理她比您要明白。”说着就起身,“娘娘既然身体抱恙,那边先歇着。我先去给太后请安,回头去贵妃宫里坐坐。”
  皇后便笑:“我就喜欢跟你说话,你一说话,我心里就透亮。”
  母女俩从皇后宫里出来,孙氏就问林雨桐,“我瞧你竖着耳朵一直在听,可听出什么了?”
  “贵妃娘娘若今儿想做皇后,天庙帮着贵妃娘娘。那明儿贵妃娘娘又想自己做皇帝,天庙岂不是要帮着贵妃娘娘做皇帝?”
  孙氏毫不掩饰的哈哈大笑,“贵妃不会想自己做皇帝的!”
  但是会想着叫她的儿子做皇帝的!
  孙氏便更笑,笑着笑着就慢慢的收了声:“可还记得太后?”
  “记得!”跟着老太妃进宫的时候见过。
  “知道你太姥姥为什么跟太后的关系那般亲密吗?”
  不知!
  孙氏只轻笑一声,却没有再往下说这个话题。
  太后宫门口,有嬷嬷等在这里,“县主可算来了,太后正念叨呢。”说着,就皱眉,“怎么没准备个肩舆?这大老远的路,走过来的?还挺着肚子呢。”一边把人往里面让,一边低声道,“一早贵妃娘娘就来了,说陪陪太后……”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