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综同人]敛财人生之重启——林木儿

时间:2021-08-24 10:30:02  作者:林木儿
  雪这会子还下着呢,两个丫头在院子里扫雪。林雨桐就叫暂停了,“等雪停了再清理,有游廊不妨碍走道儿就行。”
  回了屋子,大嬷嬷把屋子里整的暖暖和和的,林雨桐就赶紧问了,“大灶上的饭食吃的惯吗?”
  肯定有点不习惯。可吃着吃着就习惯了。
  金家不是苛待下人的主家,主子们吃的是羊肉,但下人吃的也不是杂粮窝窝。这不是羊杂羊头羊蹄子嘛,炖了出锅,大白馒头不限量,吃吧!也就自己和小桃不习惯,从晋中来的这俩丫头可习惯的很呢。从厨房里要了醋加到羊汤里,再加上点羊血,好家伙,一人一顿饭吃了五个馒头。
  没瞧见吗?主子说叫歇着,两人也不歇。吃的这么好,咋好意思啥也不干呢。
  林雨桐就发现,真的!在金家生活可能真没林家那么便利。很多事情,估摸着得自己亲力亲为了。
  便是四爷,也不能闲着了。
  这以后就是家了,这得拾掇的像个过日子的样儿。
  趁着外面风大雪大,啥也干不了。咱商量商量,看这日子以后咋弄。
  四爷指了一屋子的摆件,“林家的意思也已经到了,谁都知道你嫁妆丰厚了,所以这些东西就能收起来了!”
  是!是得收起来。
  摆件重新封箱,箱子放在角房里一个一个的摞起来。可这空着的什么也不摆,就显得空的很。四爷把这些东西早准备好了,在倒座房里塞着呢,都是搜罗开的各种藤编,或是奇石,或是根雕,要么就是造型各异的瓶子。
  瓶子摆上去,四爷还从柴房里挑了树枝过来,林雨桐在那枝丫上,用红蜡烛给做成一个个红花苞,跟一支红梅似得。
  大嬷嬷之前还盯着,怕姑娘砸了手。结果瞧见俩孩子玩的不知道有多好,也就退出去不管了。她甚至都觉得,她跟来都是多余,这姑娘不知道有多省心。
  房间这么一布置,立马就变的简朴又清雅。
  中间里是厅,一水的黑漆家具。茶具都换了外面最常见的。
  东边是卧房,西边是书房带四爷的工具房。
  两个角房,一边留着放东西,顺带给大嬷嬷和小桃住。一边被林雨桐给改成了茶房。四爷早又预备,叫小刀偷着买了许多个外面砌的红泥小炉子,这会子把炉子固定好用转封起来,就成了大灶了。案板菜墩子锅碗瓢盆的都能从倒座房里给找出来,这就是随时都能开火的呀!
  可没米一样做不成呀?
  小桃兴奋的很,跑进来就道:“倒座房里还有一笼子鸽子,之前还当姑爷养着的玩的……还想着是姑爷怕鸽子冻着给放屋里了,现在想,怕不是玩的,那是买来吃的!”
  四爷就说小桃:“果然机灵!”
  行!中午肯定来不及了,晚上吧,咱们晚上喝鸽子汤。
  中午肯定没法凑一块吃饭了,雪大,都是各院的下人去厨房拎的。好家伙,两大碗肉臊子汤面两个油饼,再加一碟子酱瓜子就是午饭了。
  怪不得四爷一直瘦骨嶙峋的,抱着都硌得慌,感情就是吃不顺口给饿的呀。
  那还顾虑啥,鸽子笼子呢,拿来!
  然后王氏才吃了饭,从外面窗台上拿了冻柿子给泡水里,就听见奇奇怪怪的声音再加上一点点血腥味。
  她使劲闻了闻,是血腥味没错。在娘家的时候,每年冬天,几乎是天天的,她都跟着自家娘在厨房杀野兔呢。这味儿她熟悉。
  大嬷嬷瞧着自家姑娘干这个,她也没法说,毕竟,据说这姑娘是咬死过人的,不怕见血。但是杀鸽子不是这个杀法,因为鸽子血是大补,一般这鸽子应该是闷死,把血留在体内,哪有专门放血的?
  林雨桐放血有放血的道理,“这个我要单独做个血豆腐!”
  楚氏半下午上大奶奶这边来,也想着要不要叫上这个大嫂,上四房看看去。结果才一转过来,就闻见炖汤的香味了。她先上王氏这里,王氏这边只一个丫头,不知道上哪去了,她走到屋门口了才搭声,“大嫂,我来了!”
  王氏赶紧叫进来,还不等下炕呢,楚氏就进来了。
  这边是个大开间,没那么细致的还专门隔开。一脚踏进屋门,整个屋子就一览无余。王氏正坐在临窗的炕上,正要下来。
  “大嫂,不用下来了,怪冷的!”楚氏都没脱斗篷,只把衣服上的雪抖了抖,然后看炕下面的炭盆,“这么大的屋子,就这一个炭盆呀?”然后又看炕上的针线簸箩,“这是正给大哥做鞋呢?”
  “他们啥也不费,就费鞋。我进门到现在两月不到,都穿了三双鞋了。紧赶慢赶的,赶不上他抛费。”王氏哈着手,摸了摸茶壶,“茶凉了,等等,我喊小丫。”
  小丫是王氏从西北带来的丫头,进来的时候袖子上还沾着柴草,显然这是烧炕去了。
  楚氏瞧那手脏兮兮的,忙道:“别折腾了,大冷天的,我不渴!”
  王氏又把泡的冻柿子拿给楚氏,“你尝尝这个。”
  你这屋冷的跟冰窖似得,我再吃一泡冰水,作病呢吧!
  楚氏推了推:“才吃了来的!”她说着就又打量了一遍,“大嫂,你这屋也太冷了。咱们娘儿们经常在屋里呆着,你说你不弄暖和些,这日子咋过呀?”
  “悖∥沂窍肮吡恕!蓖跏喜灰晕意,“咱家这日子也不轻省。大爷之前跟我说了,家里拉下饥荒了,怕是得俭省着过几年,才能把饥荒给填上。这里大手脚的花点,那里大手脚的再花点,啥时候能还上呀?不冷就行,暖和不暖和的,不打紧。”
  这不是犯傻吗?
  但楚氏没法说这个话,朝隔壁指了指,“我闻见炖肉呢,那边开火了?”
  王氏使劲闻了闻,“我这鼻子不好,香的臭的都闻不出来。哪里还分的出来炖肉不炖肉的。”
  楚氏看了王氏一眼,也不知道她说的是真是假。只得问道,“我过来就是问问大嫂,这四弟妹初来乍到的,咱要不要去看看?”
  “我听着四弟还在院子里呢,没出去。”王氏就道,“咱们这一去,叫四弟呆都没法呆了。要不,等啥时候四弟不在院子里了,我叫小丫去请你和三弟妹,咱一块去找四弟妹聊聊?”
  也是!这院子都逼仄,是不大方便。
  楚氏又说了几句闲话,这屋里呆着冻脚了,她也坐不住,起身告辞了。这会子出去,外面的肉汤味儿更浓了。这要不是另外开火了才奇怪了。
  她回去就琢磨自家也自己开火的事,说实在的,她也吃不惯这个饭食。每日里要不是有偷摸买来的点心,她都得挨饿。
  不过,这得等等,等等再看。看婆婆知道老四家自己开火,是个啥态度再说。
  结果晚上的时候,就有丫头提了一个砂锅过来,里面一只鸽子和一砂锅的汤,人家丫头是这么说的,“我们奶奶给老太太做鸽子血豆腐,放了血的鸽子虽不能大补,但吃起来滋味却也不错。在砂锅里炖了,一房能分一只。”
  这鸽子倒成了给老太太补养身体之后的下脚料了!
  那这以后,四房的‘下脚料’怕是就多的很咧!
  楚氏就笑,“这炖起来怪费事的,费柴火的很。”
  “没事,我们奶奶还在学灶上的手艺呢,大嬷嬷给备了不少练厨用的炉子,能用。”
  哦!人家还能打着继续学手艺的旗号。
  周氏看着送上来的鸽子豆腐,鸽子汤,还有半罐子的梨汤……没有恼怒,只有窃喜。
  这可太好了!正想着叫他们各自开火呢!家里真拉下饥荒了,这大家不好当呀!没银子的紧吧日子,谁过谁知道。那有些人家,家里为啥处不好?不用问都知道,要么就是钱太多,要么就是钱太少。自家还不至于因为钱多而烦恼,但接下来要是这么过下来,八成会因为银钱短缺叫家里人心里有些不痛快。这当家的要是做事不大方,才会显得偏了这个偏了那个的。再这么下去,自己这公平待人的形象都快维持不住了。
  还是小儿媳妇贴心,瞧瞧,这不是现成的借口吗?
  各自开火去!我们两口子和老太太以及两位姨娘,一家轮一天。大灶留下就是给下人开的,这个放权叫管家看着就行,日子好了吃好点,日子不好吃孬点,有点怨言也不怨不到主子身上去。她还省心了。
  于是第二天,她把人都召集起来,咱们把家里的事安排安排。公中的产业不能动,这个是要攒着的。每年咱们总一次账目,除了人情往来公中的开支,其他的结余要攒着,争取每年给家里添置一份产业,“……你们也都长大了,成家了,是个男人了。是男人就得养家糊口,就得想法子自己挣一碗饭吃。你挣的多,老婆孩子爹娘跟着你吃香的喝辣的。你挣的少,那老婆孩子爹娘就跟着你吃糠咽菜。老大老二老三都有差事,也都有俸禄银子……老四虽然没差事,但好歹有手艺,我不管你们靠啥本事赚银子去,只要不作奸犯科,不伤天害理,我跟你爹都不管的。咱们从明天就开始,轮换着来。本来先得是从老大家开始的,但老大家那边连个灶都没有。那就从老四家开始,给老大家一天的时间……”竟是多等几天都不!
  “可一天未必能置办好呀!”王氏大着胆子说了一句。
  “不够你慢慢来嘛,灶收拾不出来,从外面买俩大饼这都算数。”周氏特别通情达理的样子,“怎么样?成不成啊?”
  成肯定是成的!可这日子实在紧就算了,还啥啥都没说给,叫人咋办?两口子两个肩膀扛着脑袋回去,面面相觑。
  除了四爷和桐桐,其他人都有这个想法:难道不给点分家安家的银子?
  周氏省钱准备还债呢,分什么银子。她想的可周全了,“以后遇上过节或是大日子,轮到我们在谁家吃饭,这一天谁家就得管一家子的饭。若是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在谁家吃饭,那一天谁家置办席面招待客人……其他各家再给添一道大菜,这就齐活了!就这么定了!”
  几个媳妇你看我我看你,现在好了,都不用争着当家了,人人都是当家人。这侍奉爹娘招待客人的,哪个媳妇敢不精心?谁都怕被比下去的呀!
  周氏扶着老太太走了,差点没忍住给乐出来。
  老太太恨不能拧周氏一把,“没你这么当娘的。”
  狠心的娘才能有争气的儿!啥事都替他们操心了,他们永远啥也不会。她自有她的道理,“家业要兴旺,家里就不能养废人。男人们在外面拼功名,这媳妇们就得在家想法子开源节流,谁都甭想闲着。您放心,对于她们而言,隔三天伺候一次长辈,那都用心着呢。好的都得等着咱们一块吃。便是再想俭省的媳妇,在这事上不会马虎。这也就不会委屈我那几个大儿子跟着抠门媳妇过的太清苦。”
  反正就是你天天好吃好喝的,还不用操心那闲的淡的,上哪找你比还轻省的婆婆去?
  就连林雨桐也惊讶呀,这婆婆太利索了些。这叫之前四爷偷偷准备的那一套,都成了笑话。
  四爷回去立马的,把倒座房那个水房给改改,这以后就是厨房了。以前这哪个院子都留着个水房,就是为了用热水方便的。现在立马就改,明儿都用不上的,但这还得抓紧给改了,要不然用小灶做饭,太费劲了。
  大雪才停,四爷就出门去前院赶紧叫几个人过来搭把手呀!
  林雨桐叫大嬷嬷跑一趟,“……现在采买怕是啥好货都买不到,叫酒楼给送吧,米面粮油什么都要点,回头再看看有没有合用的厨娘,请一个来。只要人可靠,银钱好说。”
  我也不能天天的下厨呀!就是我乐意,林家也不乐意的。真叫林家知道了,回头孙氏得找来。
  两人属于不缺银子的,这置办起来倒也麻溜。
  王氏就抓瞎了,王氏跟别的妯娌不一样。她祖父是百户没错,但她祖父有七个儿子,她爹只是其中一个。这么些儿子得多少儿孙?家里子弟繁茂这在边塞肯定无人敢欺,要是夫家真有一天用到她娘家,那真能一呼百诺,但银钱上真没有多少。她出嫁时婆婆给的那点和娘家填补的,那银钱她不想动。自家男人手里有多少银子,她也不知道。
  这回一说自己过,她就愁。回来对着自家男人,一下一下的拽着衣襟,“我粗粗的算了算,光是灶上那一套置办齐全,直接能开火,这就得二十两银子。以后咱们自己过火,每月没有二三两银子怕是不行。”
  金大爷沉默了一瞬,他是家里的老大,自来不跟爹娘兄弟藏私,到了这会子了,他突然明白了每次自家娘看自己的那意味深长的眼神。
  娘她老人家,是啥都看在眼里,可哪怕是亲儿子,她也不说。就是看着自己吃亏,看着自己作难,然后就明白日子该怎么过了。就像是现在,媳妇伸手了,才晓得一个大男人身上掏不出两大子是啥感觉。
  他起身,啥也没说,急匆匆的往外走。
  王氏追了两步停住了脚,她一个人站了半晌,想动压箱银吧,想了想还是放回去了。可事儿又不能不办,她从公公给的见面礼里拿了个小金元宝,这个不重,一个二两,能换二十两银子,先拿这些就简单的能操办起来。拿好了,然后喊小丫,“去瞧瞧大爷去哪儿了,把人找回来……”只这两个小元宝,也能撑些日子。
  金老大能去哪儿?与其找老二老三去借,倒不如找老四。那俩有多少银子,他心里有数。可老四有多少银子,他确实是没数的。之前想着老四没收入,抽出个散碎钱来给老四零用,谁知道把荷包交给小厮,叫小厮去送了。小厮掂量了掂量就一脸为难:“……小的见小刀进进出出的采买,东西还都不便宜……四爷该是不缺银子。”他当时以为是自家娘偷偷补贴的,还说了,“这么着老二老三容易有想法。”
  谁知道自家娘白眼翻了他之后就直接问老二,“你大哥怕我和老太太私下补贴老四,呵呵!我这几个银子老四可看不上。你告诉你大哥,老四的银子打哪儿来的?”
  那来处可广了,什么首饰铺子、字画店,珍玩摆件奇石木雕,没有他不玩的。从院子里捡了块奇奇怪怪的石头,洗了洗,给上面雕了几笔,被一位青云先生求去了。然后常不常的就有人送个什么东西来,过几天又取走了。但每次来都是带着东西的,东西被自家老娘入了公账了,私下有没有银子,可就不好说了。
  因此,他知道老四手里肯定有散碎的银两的。
  可跟弟弟借银子,那真不是好开口的。站在院子外面徘徊,可还是进不了门。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