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综同人]敛财人生之重启——林木儿

时间:2021-08-24 10:30:02  作者:林木儿
  周氏看老太太,“就因为这个事,您的婚嫁也受了影响?”
  老太太尴尬了一瞬,还是点点头,“这不是只能嫁给胥吏了吗?当年我们家的姑娘没人敢娶!”
  所以,她其实也是受害者之一,只不过是间接的受害者。
  老太太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告诉你:“这事长久不了。瞧着吧,要不了多久,就会多很多自卖自身的人。”说着,她便黯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原本也没错。这些人凭着脑子一热去了,可一旦人家没要,他们是连个退路都没有的人。这些年他们学什么了?除了学着伺候人,其实什么也没学着。一旦无路可走,只会比之前更卑微。不用别人踩,他们就能自己把自己作践到泥里。但咱们家出去的这些兴许不至于。尤其是几个小子,都是跟着习武的。吃喝上没马虎,身子比别人壮实,又会些拳脚功夫……可没选上的未必是祸,选上的未必就是福。”
  是!没选上的再是如何,性命无忧且还全须全尾的,这就比真去了战场搏命的人好了许多。
  老太太的话跟定海神针一样,一说完,几个妯娌都不说话了。
  周氏这才道:“所以,将就将就过了年,咱们外甥打灯笼――照旧。”
  说的是提气的很,但一回去,一说过年,立马头疼。这正是用人的时候呢,完了要啥没啥,支使不开。
  如今这情况,谁能闲着?
  家里的婆子倒是不推脱,因为林雨桐给增加了三倍的工钱不说,干的好月底在三倍的基础上再翻倍。有钱能使鬼推磨呀!这不,一个婆子挑水烧热水,灶上坐着水,火添上不是非得有人看着才行的。一个婆子清扫院子,回头又收拾屋子,擦擦洗洗的一点也没停。厨房灶娘子一个人也忙的过来这几口人的饭菜。等管长辈吃饭的时候,林雨桐过去搭把手,这就更从容了。
  四爷和林雨桐两人呢,四爷得出去采买了。就是过普通日子的架势,吃了早饭,桐桐给列了要采买的单子,然后四爷出门。林雨桐要是不想叫婆子在屋里进进出出的,那这屋里的炭盆,一点零碎的像是沏茶之类的活,就得自己上手干。尤其是收拾床铺之类的,但这也不费事。一天到晚要是啥事都不干,那也无聊不是。
  外面这世道,林雨桐在家里还体会不那么足,四爷这个出门的,一到街上,就明显感觉到不一样了。茶楼酒楼没那么些闲人了,反倒是干货铺子,有几位跟自己这穿着差不多了,到了这样的铺子却像是看西洋景,瞧啥都稀罕。掌柜的这边没小二哥了,应该是自家的铺子,掌柜的带着两儿子,连婆娘都坐在柜台后面,开始扒拉算盘珠子了。
  四爷要了几样干海鲜,猛然发现,帮着拿货的也没有。以前要是这种的,完全可以叫店小二去送上门的,现在别想了,掌柜的不停的致歉:“客官您多担待,实在是没法子,人手不够。您受累!您受累!”
  这个四爷还不至于受累,但想多买点什么,也没法拿呀!
  更犯愁的是,四爷不知道哪里有卖菜的。
  之前一直是酒楼给送的,可酒楼估计如今也不成了,别说替家里采买了,它自身运转都成问题。回去又找干货店的老板娘打听,这妇人红着脸,“我们家……就是走街串巷的菜贩子卖什么,我们买什么。冬里,本来也没啥菜。”她帮着给指了指,“往东走,那儿有个酱菜铺子,店铺不大,却也是老手艺了。您去看看去!”说着,又往西指了指,“要么,您去那边看看去,往常这个点,街口有个挑着担子卖豆腐的,应该还没走。再往前走个几十步,有卖肉的,铺子大,啥肉都有,您去问问去?”
  得!那就走吧。
  四爷是想买豆腐来着,可如今这豆腐拿什么给你盛?买豆腐的都端着碗呢,人家给你直接放碗里。四爷这么去,能把豆腐搁在你手心里不?
  四爷问人家,“能给送不?我们要的多。”
  多是多少呀?
  四爷寻思着,四家分,多要点,不行做豆腐乳豆腐干了,“给送一百斤。”
  不少了吧?
  人家卖豆腐的不干,现在这一百斤算啥大买卖,之前要五百斤的都得排队。人家可说了,只要到他们家那条巷子,那边人稠,五百斤豆腐都不够分的。
  把四爷给怼的,“那我要一千斤……”你做的出来吗?你要能做出来,我就买。回头我给老丈人家送礼都改送豆腐了。
  人家卖豆腐的满脸戒备,这是想当二道贩子还是怎么着?要卖高价我自己涨价,轮的到你?于是回了四爷两个字――不卖!
  回来他是一行说一行笑,把林雨桐也逗的够呛。故意唬着脸训他:“你说你现在能干啥?二斤豆腐你都买不回来。”
  便是再难过的日子,四爷都能排队买到肘子呢,还就是现在这个世道,就是这么乱,整个的秩序混乱。
  可啥样的环境,都得学会适应。林雨桐就蠢蠢欲动,“咱俩出去买菜呗。”
  我没正儿八经的出去转过呢。
  四爷看她:那就出去转转?
  转转!
  成!大冷天的你不怕冷咱就出去转转。
  走路太费劲了,从巷子里出去到街上,这路太长。不是桐桐走不到,是不费这个事。可坐马车吧,没有车夫。
  四爷能赶车,自己套车去了。
  去了才发现,金泰安在马厩里呢。
  “您这是?”哦哦哦!懂了,没人喂马了,金泰安负责马厩。
  一见小儿子,金泰安就招手,“来来来,把这豆子给搬过去!”
  四爷给搬过去了,“哪匹能出门?”
  金泰安指了指,“老马驾车稳当。”也不问驾车干啥去。
  套上车,桐桐已经拎了不知道从哪翻出来的大竹筐站在门口了。筐子放在车辕上,她钻马车里。这天儿冷的,一出来就冻红了鼻子。她有点后悔了,“驾车冻手?”
  没那么娇气!这不是有皮袖筒吗?
  内城如今有菜也抢不着,像是大户人家,以前一直是固定的人给送菜的。如今这暂时接不上关系,只能奔着零散的摊位去了。于是四爷驾车,奔着外城。外城好些百姓还种地呢,高价总能买来。
  果然,这种日子也没啥特别的,但就是一辆马车接着一辆马车,四爷甚至看到了嵇康伯。可好容易出了城了,人一多,一恍惚,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去了。
  好家伙,外城比内城还热闹。
  不过这马车多了好几倍,沿途想转悠都不方便。四爷干脆驾车走远点,这天可太冷了。一直到了靠着外城的村子,才停下来跟人家打问:“谁家有冬储的菜,或是谁家的菜园子里还有菜……”
  家家户户都有冬储的,高价收,一家挤出一些还是能挤出来的。
  至于说菜园子,“人家那菜园子都是给大户人家送菜的……”
  如今大户人家可未必联系的到这家,便是找去了,家里乱糟糟的有没有人接承都是个问题。
  人家指了路,四爷架着马车找去了,结果在门口碰上了正要进去的嵇康伯。
  连襟相视一笑,林雨桐才撩开帘子,“姐夫。”
  嵇康伯也惊讶,“小妹!这么冷的天怎么跑出来了?”
  “本想出来转转,谁知道冷成这个样子。”林雨桐哈着手扶着四爷的胳膊跳下来,“怎么样?家里可还好?也不见二姐瞧我。”
  嵇康伯尴尬了一瞬,“本是那天回门要带着她去的,可临出门了,觉得身子不适……”
  哦!不是来例假了便是例假没来。
  林雨桐没法问姐夫这个,只笑呵呵的,“回头我去看她也一样。”
  说着话,人往里面去。
  菜园子的主家也生气呢,都是以前的老主顾了,他主动上门去,结果之前的经办人,多是不在或是忙其他的去了,只告诉他照旧。怎么可能还照旧?以现在这行情,再往上加五成的利,都有人抢着要的。还想按照老价钱,做梦。
  瞧着吧,都被募兵募走了,地谁种?鸡谁养?
  富贵人家的太太小姐们是不用沾手干活的,可地主家买了丫头来不光伺候人,这些种菜养鸡养鸭的活儿可都是这些人干的。
  没这些人,来年日常用的,啥都得缺。
  这些个当惯了主子的,还神气呢!神气个屁!回头把脖子用绳子绑着,干脆别吃别喝算了。
  但他是真没想到还有放得下身段自己找来的贵人。
  贵人不是看穿的好坏,是往那儿一站,就自有一种气场。
  他忙迎过去,把目光锁在四爷和桐桐身上,然后直接跟四爷说话,“这位小爷,您里面请。外面天寒,里面还算暖和。”
  小农家院落,收拾的干净。屋子里摆设也是要什么有什么,那妇人专门把凳子用袖子擦了叫桐桐坐,然后转身去沏茶。
  林雨桐就道,“别忙了,我们就是来采买的,做生意嘛,以后说不得还得常来常往……”
  这老板挥手叫女人下去了,这才看向三人,然后又扭脸看四爷:“……您想要啥都小的能弄来,但就是菜价高了。真不是糊弄诸位贵人,也不是趁乱哄抬价钱……实在是咱们也有难处。原先呀,我这里也买了十多个下人,都是粗使的。不说这运了,就是冬天,那冬储的菜,从土里,菜窖里扒拉出来,这就不是轻省事。以前有他们在,都是死契的下人,我的成本是一次性买人的成本,这都算不上是成本,就是一天三顿饭,给几百个钱的月钱。可现如今,没有这些人,我就得到周围雇人,一个男工,一天没有十几个钱下不了。”
  是!人工成本这么算肯定是增加了的。
  但谁也没心思跟他算这个账。
  价钱不是事。
  这老板马上就一脸笑意,只要价钱不是事,那旁的事就都不是事。
  林雨桐把厨下要用的,列了个单子叫四爷誊抄了,如今给了这老板,“你是常做这生意的,哪些不能缺,哪些能用什么替代,你都清楚。不是非要每天把什么都给带齐了,也不能要你每天来送。但大差不差家里的东西能吃用多少天你是有数的。”
  “那是那是,您放心,一定给您安排的妥妥的。”
  虽则说好了的,但既然出来了,还是在外城把能买到的都买了,不管是他们还是嵇康伯,都塞了满满的一车兜子,林雨桐都是坐在车口才成的。
  这一车的东西可解了一家子的难了。
  便是这样,也把楚氏难为的够呛,她那边没做饭的。去外面馆子买吧,得自己去取。老二皱眉,“那就跟大哥或是老三老四那边换换……”我就是去取了,可回来不成了冰疙瘩了?我看你生火都费劲,能给弄热吗?别叫爹娘吃一肚子冰碴子。
  那怎么办?
  只林雨桐这边准备的东西足一些,楚氏过来跟林雨桐换来了。
  “成啊!”林雨桐应承了,饭菜做好了,还专门叫人给二房送去了一份。
  周氏就发现,四房的伙食一点也没有精减。主食是金丝饼,然后一个酸菜炒肉,一个粉条肉沫,一个蒜香茄干,一个红烧豆皮卷,都是大碟上菜,最后还有一盆的黄豆炖猪蹄。
  她可是知道的,老大老三今儿出去抱了几罐子酱菜回来了,想想都知道,要不是老四找了菜回来,这两房就打算这么靠着酱菜维持到开年。
  四爷帮林家把需要的都定好了,但林家还是不放心林雨桐呀,孙氏打发大嬷嬷过来瞧呢,她过来的时候林雨桐正在泡豆子准备发豆芽,把泡豆子的瓮都搬到屋里了。
  大嬷嬷就瞧她一边是书一边是瓮,好似对着书在学着做呢。不慌不忙,不急不躁的。再看着屋子,原先的假花变成了真梅花,她细细的闻了闻,在外面冻僵的鼻子终于有了点反应,能闻见淡淡的香气。
  “好俊的梅花!”
  是吧?“出城的时候碰见人家院子里种了,跟人家讨了两支。”
  谁讨要的不言而喻了。
  大嬷嬷的心都跟着静了,难为这乱糟糟的世道里,这姑娘能把日子过的这般的平和又有意趣。
  “我爹和我娘还好吗?家里都好吗?”
  “都好!郡主说叫您别乱跑,最近城里太乱。难保没有夜里作乱的。老爷说,家里人能不出门就少出门,尤其是夜里。这当差不当差的,有时候不在于这一时。安安稳稳的比什么都强……”
  林雨桐的手一顿,林嘉锦这是暗示别叫金家人出去当差了,告假在家吧。
  她嗯了一声,算是应承下来了,“可还有旁的交代?”
  大嬷嬷就笑道,“郡主说,她还不至于那般不济事,还要你照应。如今这样就已经很好了,各自把自己过好就成。”
  林雨桐就道:“娘也真是的,我也就是给大姐和承恩侯府送了些东西,我能照顾谁呀?本来还想去瞧瞧外祖的,如今也不用了?”
  “不用!”大嬷嬷就道,“国公爷之前带了话来了,他在营里不回府,那府里很不必操心。”
  林雨桐就从柜子里取了两双棉袜和便鞋来,“这是给外祖做的。在营里军靴不离脚,但晚上还是能松散松散的。里里外外都是羊毛,极厚实。既然不许我跑,那就让我娘打发人把这个给外祖父送去。”说着,就又拿了一个瓷瓶,“这是我照着古方配着,滋补身体最好了。叫我娘拿去给太医瞧瞧,要是能吃就给外祖送去。要是不能吃也告诉我一声,我也好知道哪里没做好。”
  大嬷嬷越发的笑,把东西一一都收了。拿回去孙氏就冷哼,“就这手艺还敢见人?”
  “瞧着针脚细密,没花哨的东西,却实实在在的。这不挺好!”说着把瓷瓶递过去,“您看……这个怎么办?”
  孙氏打开闻了闻,然后嫌弃的把脸撇向一边,“这什么见鬼的古方,胡折腾。我看她就是日子过的太闲!”
  大嬷嬷就学在金家看见的,“那院子里跟之前一样,齐齐整整的。人少了一大半,可也还是窗明几净的。屋里暖,炕热乎,姑娘对着书学着发芽菜呢。我瞧着,小脸圆润着呢,不知道过的有多舒心。”
  孙氏这么一听,就失笑:“那也就罢了,原本还想叫秦嬷嬷去照看的。她既然能自己支应好,也该学着长大了。”说着看向瓷瓶,又问,“还读书习字?”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