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综同人]敛财人生之重启——林木儿

时间:2021-08-24 10:30:02  作者:林木儿
  都不是大物件,没法不收。
  好似金胜利和老太太的死,叫几个人明白了一些事。人到了年纪,那真是说走可能就走了,不给你打招呼,不给你任何一个想要弥补一些的机会,他就那么走了。遭逢一次生和死,人瞬间就能长大,林家姐弟三个,应该属于这种情况。他们在有能力的时候,愿意回馈林大牛这个养父,至少他们记得,他们是这个人挣钱养大的。
  老太太攒的钱不少,但林家三姐弟,包括四爷和林雨桐,甚至了金元福,都没要。林爱勤有钥匙,当着大家的面把柜子打开,清点里面的东西。其他人都有工作,就只金元宝和金元才没有。钱和粮票以及东西,给这哥俩平分了,没争没抢。七妮本来准备了一肚子说辞的,这会子也没派上用场。她还会顺水推舟的做人情,“老二呀,咱这院子还得占上,要不然不知道会便宜谁,村里说不定就给重新安排了。刚好,你家不是还有个丈母娘吗?我把院子里奶的东西收拾了拿走,这边院子就给你吧。你丈母娘住了,村里也不能再要。”
  都行。
  然后没两天,那母子俩的痕迹转眼就被清理干净了,很快,大家也会忘了他们,金家和林家的过往,偶尔才会被提那么一两句。
  在一块闲聊的老娘们,凑到一块多是会提一句林美琴,因为樊主任在。见一次樊主任,就不可避免的会想起林美琴。
  “那就是个傻的,你看要是在家好好过日子,她现在那日子当真是上上等。”
  儿女各个有工作,要是不跟大牛离婚,那日子就更舒坦了。不愁吃不愁穿的,当年地主老婆也就过那样的日子了。
  “快拉倒!她要是在,搅和的哪个孩子也别想过好。你瞧瞧,她走了,孩子们都好了。林家那三个可愿意亲近大牛了。我看呀,就数大牛有福气!”
  有福气的大牛最近一段时间,常被噩梦惊醒。
  夜里一躺下,脑子里就跟唱戏一样,一出一出的,嘈杂的很,像是回到二楼小时候,自己顺着铁路不停的追赶着什么,然后从车上摔下来,头撞在铁路上,满眼都血呼啦的。然后整个人就被吓醒了。
  这睡不好气色就不好,林雨桐问第一次的时候,他说起夜没睡好。行!偶尔一次没问题。第二次问的时候,说是茶喝多了,晚上睡不着,行,这也是算合理。可第三次问了,他说夜里风大,风抽的火坑的火呼呼的烧,炕太热了。林雨桐当时没言语,找了个量尺寸的机会,给摸了脉。
  林大牛不要新衣服,“咋听不进去呢?将来添孩子,最费的就是布料。老给我做什么呀?”
  “杀了几只兔子了,皮都销了。我量量尺寸,能给做马甲就做马甲,要是够,这不是能做个当雪的大衣吗?我们又没有夜班,就你晚上要出去的。这东西不给您做给谁做?别动,我这正量着呢。”
  脉一摸,林雨桐心里有数了。不是啥坏事,他早年受伤,在脑袋上。如今养的好了,林雨桐又给点了熏香,尤其是入冬了,不好开窗户透风。屋里的烟火气也大,她用草药给制的香,粗糙了一些,但能除瘴去味,还有一些别的功效。再加上隔三差五的用药包炖汤叫喝,起了一些作用,脑袋上的伤有好转的迹象。
  她没言语,只给换了安神的香料,不至于叫人惊悸。
  林大牛毫无所觉的时候,他的那些遗忘的记忆一点一点拼凑的完整。年前的那一夜,大风呼啸,大雪漫天,人一睡着,梦境就跟来了。他看见了!看见了!看见梦里要追逐的人,那是个女人,年纪不大,齐耳短发,穿着旗袍。她怀里抱着孩子,身后背着个孩子,另一边还牵着一个七八岁大小的姑娘。
  那女人一脸的焦急,冲着他拼命的喊,拼命的叫嚷。那个姑娘小姑娘冲着他,呼喊着:“哥――哥――快――快――”
  女人的声音在噪杂的环境里断断续续,他听见她喊:“文龙!去青城……坐下趟车去青城,找你爸――我们等你――”
  “妈!”他蹭的一下坐起身来,眼泪却流的满脸都是,“妈――文心――”
  第二天起来,林雨桐就发现林大牛心不在焉,“昨晚又没睡好?”
  林大牛晃了一下神,“也不是……我好像想起来不少事。”
  四爷放下毛巾坐过来,“是还有亲人?”
  林大牛面色复杂,“不知道你们爷爷奶奶是不是还活着,但我下面应该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我记得我妈――她带着我们去青城找我爸,我被挤下车,她喊着叫我去青城去他们……”
  可当年十多岁的孩子已经人到中年,父母是否还健在,都是个未知数。
  林大牛该是近乡情怯了吧。
  她这么说了,林大牛沉吟了一瞬,“我记得……我们出门特意穿了平时不穿的破衣服,我妈那件最不起眼的衣服,还是一件旗袍……”
  所以,他顾虑的是:若是人在,只怕成分并不好。
  没人不想念亲人,只不过,他更在意女儿,他怕牵连到女儿。
 
 
第258章 百味人生(27)
  林大牛有顾虑。
  林雨桐就劝, “能不能找到还是个未知数,当年那战争还没结束,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担心会不会受牵连, 那是以后的事。再说了, 我怕牵连吗?我是立过功的,便是受牵连, 最坏的情况就是在咱村种地。种地就种地, 别人的日子能过, 咱的日子就能过。何况,这找怕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找到的事……”
  林大牛摇头,“我这记起来,想来找……也没那么难找。”
  那就说是说想起来的东西很多。
  林大牛掰着指头算, “我记得跟父母住在学校里,应该是大学。”
  解放以前的大学, 本就不多吧。
  十多岁了, 什么大学该记得吧?
  林大牛面色复杂, “矿业大学,我父亲叫夏九墨,早年留学德国,在欧洲游学过。我现在还能想起他给我讲在国外的游学经历……”
  林雨桐就打量林大牛,怪不得在矿上别人把宝贝当顽石, 他就能搜集起来。哪怕是见过郭地主家的老爷收集这个, 但收集起来的必是被整理过的,在矿上的煤堆里想辨别出这些东西,那可当真是不大容易。更何况, 他自己能土法炼铁,哪怕是方法再土, 可这理论跟实践终究是不一样的。
  这些知识,他应该是早年就储备过一些。
  “我母亲叫江映雪……”他说着,就看着一双粗糙的大手,“我记得我母亲教我弹钢琴……”记忆里的男孩穿着背带裤,黑白两色的小皮鞋,雪白的袜子,坐在钢琴的前面。此刻,他的手搭在膝盖上,手指僵硬的动着,一下一下又一下,“这是我妈教给我的第一首曲子――致爱丽丝。”他说着,又不太确定起来,“也不知道弹的对不对?”
  林雨桐抓住那一双颤抖的手,粗糙的大手,骨节分明,便是上面的老v没了,可长期挖煤拉煤给骨头造成的损伤却成了永久性的。很难想象得到,这曾经是一双弹钢琴的手。
  “我母亲告诉我,我出生在德国,三岁才跟父母游学回来。”他记忆的匣子一下子给打开了,“我老家在同县……”
  同县距离这里并不远,隶属于同一个地区。也还在同一条铁路沿线上,这就串起来了。
  “住着大房子,我小时候每年过年会回老家,那宅子大的我记得我迷过好几次……后来才好了。家里人不少,祖父祖母之外,还有一位姨奶奶,有二叔二婶……还有不少把我叫小少爷的下人……”
  那你家这成分真不是一般的高。
  要这么说,不管现在夏九墨在什么地方,去同县肯定能打听着。这么大一地主,不可能没人知道。而且夏九墨和江映雪丢了孩子,这孩子也不小了,估摸着孩子找不到青城,未必不会回老家。因此,再如何不会跟老家断了联系。
  “那年,我们随母亲回乡探亲,带了很多东西,原本是想着兵荒马乱,老家能好些的。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的,母亲带我们要去青城,说是父亲在青城……”
  青城有矿,那里的铜矿非常有名。
  “那一年,文心八岁,她比我小四岁,是回国之后生的。她的洋文是我教的。”“文心三岁那年,又生了文荟,她小时候特别爱哭,换了好几个奶妈。”
  “文心六岁那年,生了文茂……我走的时候,文茂马上两岁了。我记得临走的时候祖母说,不等给文茂过了两岁生日再走吗?母亲说不了,到了刚好赶上。”
  “我外祖家在省城,外祖父我……不记得了,倒是记得我舅舅,黑西装黑皮鞋,白衬衫黑领结……住的房子是小洋楼……大致记得在东仁路,但那时候去的时候都是车进车出……记不得那房子在几号,可到了地方找找,许是我还能找见。”
  这么详细的信息,说实话,只要找必然是能找到的。
  四爷就道:“别有顾虑,您算算,要是老人家还活着,如今多大岁数了。”
  那个时候结婚都早,母亲十五岁就嫁给父亲,紧跟着就跟着留学去了。一起在国外呆了四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母亲十六岁生下自己。按照自己的年龄算,母亲今年也已经五十八岁了。分别了差不多快三十年了。
  父亲只比母亲大一岁,按年纪算,也都五十九了。
  还能活几年?
  这一刻,他前所未有的焦躁,手在膝盖上一下又一下的摩挲着,拿不定主意。
  “去吧!”林雨桐就道,“我们陪你一块走。等这场雪停了,先去同县看看。”
  能吗?
  能!
  可要是……
  没事!先去看看情况再说。
  过年了,放假了,都不用上班了。今年这个年,因为这个事过的非常潦草。过了大年初二,雪停了。但太阳并没有出来,温度也并没有更高。因此,雪也没有融化。
  如此也好,雪融了路更不好走。如今也不通车,去哪全靠双腿。至少这次去县城,非走着去不可。到了之后再坐火车,还得看火车发车不发车。走之前,四爷和林雨桐搞了不少证明信,反正试验田的印章他管着,自己写了自己盖章。林雨桐那边管着派出所办公室,打印也归她管,开这些并不艰难。
  两人还留了心眼,用办公用纸盖了不少空白页,方便看情况填写。
  各自都有工作证,再加上其他的证明材料,到哪里都方便。尤其是出公差的,坐火车相当方便。
  临出发了,林大牛又犹豫,“要不四丫别去了,道儿太远了。”
  徒步走去县城而已,能远到哪里去?只你们去,我才不放心呢。
  好说歹说的,可算是说通了。然后把周鹏生喊来先住家里,帮着看家。他闺女年前两天才来报道,紧跟着就赶上大雪了,在学校那边住着也不怕,杨建国虽然回家过年了,可樊主任在呢。小姑娘跟着樊主任住,一点事都没有。
  周鹏生倒是知道一点情况,不过他比较贼,“对外就说你们去找老四的亲人去了,殷善和他媳妇,都是外地人。放心,这个没人知道。机修组那个老秦,跟殷善的媳妇有点亲戚,但他怕老家的人,早跟老家都不联系了,没人验证这真假。”
  这么说也成,反正找见找不见的,回来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谁追根弄底这个?
  林雨桐和四爷也觉得妥当,就这么着吧。三个人都是好体力,赶在中午到了县城。县城往同县那个方向的车,后天才有一趟。可往省城的车,今儿下午就有一班。
  拿着工作证介绍信,很顺利的买到了票。县城的国营饭店,如今也不营业了。只能吃点干粮,在车站喝了热水。林雨桐给做了饼子,千层饼层层分明,油香油香的。压根就不用菜,这玩意吃着就挺好。
  大年又下雪的,车站没啥人。下午三点半上了车,四点四十就到了。省城嘛,也没离多远。今天肯定是找不成了,天当真是不早了。找人打听,这招待所在哪儿,住宿是个问题。
  可到了招待所,不等自己和四爷去问,拍在前面打问的人就替咱问了。有几个该是来省城探亲的,结果好家伙,拿着工作证人家只瞥了一眼,这个说住满了,那个说没有空置的床位。一个个小瓜子磕着,都不带搭理你们这种从小地方来的人。
  四爷和林雨桐没急着上前,等前面打问的人跟这边的工作人员争执了几句走了,林雨桐才到前面,点了点桌面,那边头都不抬,“不是说了吗?没床位。”
  林雨桐将一张两斤的粮票往前一推,“值班室借宿一宿也行呀。”
  那人眼皮一抬,左右看了看,利索的塞兜里,“工作证、介绍信。”
  林雨桐把三个人的都往前一推,还有家里的户口本以及她和四爷的结婚证。
  这人挨个的看了一遍,“还有一间套房,灯有些闪,没修。你要要住,就这一间了。”
  成!大冷天的有个落脚的地方就行。
  一楼最角落,有一个套间。里面一张大床,外面一张小床,还套着一个小卫生间,带着淋浴。
  得了!就这里呢,好歹还能洗澡。至于灯的事,问题也不大,四爷踩着桌子上去拧了拧,这不就不闪了吗?
  自从到了这个招待所门口,林大牛深思就有些不属,等关了门了,进了里间,确保外面听不见,林雨桐才问,“您记得这儿?”
  这里的建筑有些老,应该是解放之前就有的。
  林大牛点头,“跟着我父亲来过。这里……以前好像叫德顺大酒店。”
  很快就验证了林大牛的记忆没错,卫生间里的淋浴这些东西上,还留有斑驳的字迹,正是‘德顺’两个字。
  那时候的东西质量是真好,多少年了,还能够使用。
  晚上在招待所里,用带出来的饭盒冲泡了炒面,炒面是用面粉、芝麻、小茴香、花生碎、瓜子仁这些东西放了盐炒出来的,跟油茶一样。冲泡好了,把饼子泡进去,再拿一瓶小咸菜就着,一样吃的很舒坦。
  四爷和桐桐睡里面,大牛住外面。外面的床一动就响,咯吱咯吱的,显然他是一晚上都没睡好。
  早起,怕找不到吃饭的地方,咱还是自己解决吃的问题呗。五香鸡蛋一人先吃仨,然后麻花一人吃几根,喝点水不渴得了,要不然出门找厕所也不大容易。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