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综同人]敛财人生之重启——林木儿

时间:2021-08-24 10:30:02  作者:林木儿
  林大牛没法跟这个人说通,但夏文茂不是不懂道理的人。他回家一听就皱眉,“你也是!孩子跟爷爷奶奶相处的都好,跟大哥那边一年也就见那么几次,你倒是真心大。”他拾掇里两身换洗衣服,“爸妈这边重要,孩子那边也重要。我过去陪孩子,最重要的一年,不看着就耽搁孩子一辈子。”
  然后利索的走人了。
  小四婶哼了一声,“正好!我也轻松了。”一天天的,回来伺候他们爷仨,以为多轻松呢?孩子回来得吃晚饭,男人很少准点回家,回来才又给热饭。孩子学到很晚,九点十点又得加一顿餐,完了还得洗碗。这还有洗衣服熨烫衣服,等这些都弄完了,就会发现不上班的时间比上班还忙。
  她妈从里面出来,“你得盯着点文茂,工资得先要回来,给那边生活费的时候抻着点。你要不盯着,他能把工资都给那边了。”
  知道!
  她说着,就去收桌上放着的礼品,然后拿起来打量。
  她妈接过来瞧了,“这个比较贵,单独留出来。你爸去看老领导的时候还有用。”
  嗯!
  “卖房的事……你公公婆婆没说你?”
  “没有!文茂都揽在他身上了,跟咱家不相干。”
  “所以呀,我总告诉你,男人要勒住笼头,这个错不了的。文茂现在在单位也要脸呢,只要他要脸,他就得怕着你。你也瞧见我怎么对你爸的?他在单位想往上爬,就得哄着我,不能叫我给他捣乱。结果你看,咱们厂那么些花花事,你爸沾了吗?没有!你也是一样,看住三样东西,一就是工资。把他的钱给看牢了!二是孩子,只要孩子的心向着你,他跑不远。三是软肋,你得知道戳他哪里他会害怕。这才能万无一失。”
  小四婶点头,“知道呢。他不是那样的人。”
  可别说那样的话,天下的男人都一样。没钱没势的时候缩着当乌龟,有钱有势的时候啥心思都冒出来了。想要过一辈子,警惕心就别丢了,“你跟他啥苦日子都过过,受了多少指点和白眼,他的能耐就是你胜利的果实,要摘的时候千万别客气。那歌上不都唱了吗?军功章上有他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嗯呢!我没客气不是!
  “当然了,你还是要讨你婆婆喜欢的,跟你大伯子一家也往好了处。如今人家有钱,你跟着近乎些没坏处。再则,也瞧瞧人家那生意是怎么做的。你爸现在退休了,可身体还好。还能折腾的起来。等你爸挣了钱,咱也在那边买个小洋楼,谁也不羡慕。”
  小四婶马上道,“我那天就想问来着,可我没好意思。”
  “那有啥呀?”她妈不以为意,“天下的生意一家做不完,对不?”主要是想挣点,帮孙子把欠闺女的钱给还上。这事办的,回头想想,自家闺女可能在婆家也有点气虚。但越是气虚越不能弱了声气!就跟那老虎病了一样,再是如何,不能叫人看出虚弱来呀!这两口子过日子,其实也是东风压倒西风和西风压倒东风的事。
  人家那边是怎么说咱也不知道,反正是小叔带着两儿子,大年还没过完呢,就住回来了。林大牛只管孩子的英语,其他老师是从外面请回来了。本来钢琴在家里,夏金和金夏还说学钢琴呢,现在只能暂时收了这个打算。家有高考生,除了学习以外的任何声音都可以被列为噪音。
  但小叔不叫俩儿子占用一楼的书房,“去四楼吧!你们去四楼学习。”
  至少一楼看个电视啥的不干扰。
  其实俩孩子也不麻烦多少,吃饭的添双碗筷。林雨桐平时给冰箱里冻着饺子面条啥的,还有现成的米饭。别管是下班迟了的,还是夜里需要吃宵夜的,也不一定得林雨桐动手,有时候老太太就做了,给煮出来,有调好的料汁和炒好的臊子,要是吃米饭,放个鸡蛋,再把臊子舀两勺出来,扒拉一下就是一顿饭。
  因为空间大,家里多几个人并不会叫人感觉不适。自家这俩孩子最近一直处于探索阶段,还有那种强烈的领地意识。林雨桐跟他们打过招呼,“最多住到七月考试结束。”
  他俩反倒是不在意,作息时间不一样,住在不同的楼层,毫无干扰。
  林大牛是对这俩孩子的学习犯愁,孩子不是不努力,也不是脑子笨,就是给耽搁了。文革那几年就基本没上学,等恢复高考了,他们都是上中学的年纪了。到了中学才补小学的知道,能上高中还是夏文茂后来接手了,晚上熬夜给补的,又突击抓重点,把高中给考上了。之前不是不想管,是不能管。一叫孩子看书,那是啥性质呀?知识越多越反动,孩子的姥爷在当时是非常伟光正的,跟上面保持步调,那是绝对不许孩子走反动路线的。于是,就成了这样了,费劲的考上高中,考的学校还不理想,又是夏文心给换的学校。可一到高中,基础不牢的弊端就出来了。
  他也跟夏文茂说这个事,“再这么补习下去也不是事。今年奔着大专去,先考上再说。”
  只能如此了!夏文茂心里有数,“再耽搁年纪越大了,耽搁的事情更多。”别说大专了,就是中专也得叫去的。回头再慢慢说的。总归就是把孩子耽搁了,这不是谁单方面的责任,也不能全怪岳父岳母。在那个时候,是不会考虑未来会怎么样的,能填饱肚子,就是最大的奢望。
  正月十五,请来的保姆到了。两口子一起来的,管吃管住,一人一个月一百。院子里的活包括烧锅炉这些活,归男人管。屋子里的活,楼上上上下下的大嫂,归女人管。
  这两口子一个叫尚梁,一个叫娟子。
  林雨桐和四爷得教他们家里的一些东西的大嫂办法,尤其是锅炉,得四爷手把手的教。
  两口子话不多,人也勤快。老爷子现在退休了,只偶尔会回去给学生开一节讲座,一学期也就三四回的样。平时就很清闲了。四爷撺掇老爷子出书,把这些年的讲义呀,感悟呀,都可以整理整理。其实出不出是次要的,关键是人得有事干呀。
  老爷子一听,觉得这个靠谱。不仅自己认真整理,还给以前的老朋友老同事来整理,请大家上家里来。于是,一整天的,几个老头能在院子里摆乌龙,一聊就是一天。
  对于老太太呢,四爷坏的很,撺掇老太太教桐桐弹钢琴。我的天呀!桐桐见了乐器画画这些东西就想偷跑。会吹个笛子,也能弹古琴,但仅限于那么几首曲子。回头给我弄一钢琴,老太太教了孩子再教我,呵呵!我宁愿用手指扣动扳机,我也不愿意敲打在键盘上。这是一件特别枯燥的事。
  然而四爷却兴致勃勃,晚上小叔家的那俩孩子有晚自习,回来的晚点。自家这俩放学早,作业做完,学一会子吧。然后四爷就搬个凳子坐在边上,学的可认真了。到了周末孩子不练琴,大的在学校补课的时候,他在家练琴呢。
  林雨桐每天都得找个不练琴的借口,她声称:“我在考刑侦……”
  你快拉倒!说的就跟警校的课程你全都没学过一样。
  四爷揪着摁到琴跟前,生无可恋啊!
  小叔基本还是每天都回来,生活费的事他没提过,但随后没多久,带了几个客人回来吃饭,这是介绍一些人给四爷认识。
  四爷手里可用的资源多了,杨建国就基本是常驻边境了。两人基本都是电话来回沟通,那边需要货,随后这边发货。之前是用货换钱,如今是用货换货。货物在边贸市场,就直接批发完了。
  整个春季,杨建国换回来的东西,最多的就是冰箱。从苏国进口回来的冰箱。
  这玩意在国内跟彩电一样,紧俏着呢。一台冰箱七百多不到八百的样子,顶的上一个工资高的人半年的工资。
  林大牛以前不敢算,现在算了一下,等知道这是用啥换回来的之后,就明白这里面的利润了。然后他什么也不问了,也不能问了。
  四爷只要一赚钱,桐桐就想着去花钱。刚好金元福一个活儿干完了,她想叫金元福把另一套房子也整体装修一遍。就这俩孩子了,一人一套就成了。
  日子平平顺顺的,林雨桐正觉得惬意呢。这天刚上班,就被通知领导有请。学生们一般都是早上上课,射击训练大多数事排在下午的。她晌午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器械的一些整理和维修。平时这些活也有高年级等着毕业的学生搭把手,他们乐意跟着她学些东西,因此上班相对自由。
  她溜溜达达的,到了办公室,见还有几个陌生人,一时就有些不解。
  领导帮着介绍,“是北麓县过来的同志,了解一下你母亲的情况。”
  北麓县?母亲?
  一个几乎被刻意忘记的人又被人提及了。
  林雨桐皱眉,“她……又怎么了?”
  那边是个戴着眼镜的女人,她伸手跟林雨桐握了一下,“是这样的,林教员。我们是北麓县妇联的,是接到反映的情况才去做了深入调查……”
  林雨桐就请人家坐,“没关系,您慢慢说。”
  “咱们农村呢,工作组下乡。对县里工作组的安排,那是住在公社,吃在村里。一般是一家一家轮换。在山南公社,小红旗大队一个叫做朱铁头的家里,咱们的工作组发现,他家的菜窖里常年关着一个女人,据说是朱铁头的妻子,精神有些不正常。但工作组的人跟她接触之后,发现她虽然有些迟滞,这跟长期不跟人沟通有关,其他的……瞧着也不像是有问题。不过,这精神是不是有问题,还有待辨别,可她的身体上的其他问题,却应当重视。”说着就拿出一张照片来,“你看看,这是不是你的母亲?”
  林雨桐扫了一眼照片,照片是在菜窖拍的,这菜窖的墙壁用转头砌起来了,不是土渣渣。地面也用石头铺了,地上还有石灰的痕迹,想来这是防潮的。里面通着点,还有一台十二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里面有一个不大的炕,炕被褥齐整。炕边有个方桌,有个凳子,有暖水瓶,有洗脸盆毛巾等物品。拍照的时候林美琴坐在炕上,脚上的袜子干净,没有打补丁。身上的衣服款式不新,但也整齐暖和。头上的头发不乱,齐耳短发梳理的整整齐齐。
  看着精神不错,就是瘦了些。
  林雨桐点点头,“是!她是我的母亲。”
  对方就道,“她身上有很多自残的伤痕……”
  林雨桐皱眉,打断他们问道:“朱铁头有没有虐待她?
  对方愣了一下,“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如果她真的有精神病的话,这就不算拘禁和虐待。”
  “住的整齐干净,虽是菜窖,但我想,如果去过农村都知道,大部分人家的屋子里是没有她这样的条件的。有点事的人家不多,我想,朱家不会有第二台。但这唯一的一台给了她用。那朱铁头不是拘禁也不是虐待,这是在对待祖宗呀!啥活不干,吃喝不缺。还动不动就自虐一下。那我请问,这样的情况,您认为怎么安置是合适的?她关起来是自虐,放出来,谁也不能保证就不伤人。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了解过我母亲这个人,不管是去我老家,还是去哪里,去问问就知道。你们县,我们县包括地区,许多老领导都对母亲印象深刻。哦!对了!妇联是吧,调到省里的樊主任,你们可以拜访一下。她对我母亲及其了解,我还有樊主任的电话,我现在就可以打电话,请她来给诸位解释一下。还是你们认为,樊主任这样有原则的老同志,会包庇我们这种对亲生母亲都不能尽赡养义务的不孝子孙?”
  言辞激烈,说话很不客气。
  这位领导跟冯局是老关系了,知道林雨桐的情况。这些人来也是的,来打听林雨桐的地址也行,回头去家里做工作。直接找到单位上,然后把私事放在这种场合说――合适吗?
  这工作方式和方法特别刺人!
  对方好像突然意识到不合适,尤其是对方这强硬的语气,叫她们一时间也有些莫不准情况。于是忙道:“林教员别误会,咱们没有别的意思。我们主要是考虑到这么锁着终究不是办法,尤其是对病情没有帮助。在得知你母亲的情况之后,我们大概的了解了其子女的情况,发现经历能力都不错。因此,我们来的主要目的是想看看,对你母亲做一个更好的安排。”
  更好的安排?!
  “愿闻其详。”
  这人忙道:“我想,在正规的医院或许能好些。”
  林雨桐:“……”林美琴会感谢你十八辈祖宗的!你真是为她好吗?她沉默了一瞬,“她再婚了,再婚之后还有孩子。你确定一个病人见不到未成年的子女会是更好的选择?”
  对方忙道,“你母亲在那边还有一女一子,俩孩子确实都未成年。但是孩子都不是你母亲抚养的……我想,如果在医院得到治疗,或许还能康复。不管怎么说,她是你们的母亲。”
  “你说的有道理,回头我需要跟她现在的丈夫和子女,以及我的哥哥姐姐进行商议。商议之后,我们会尽快的拿出方案。今天我就会先去疗养院里看看,看看里面的条件。不过好一些的疗养院,不会收这种有暴力倾向的病患,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的暴力,都一样。希望你们理解!”
  对方就露出笑容,“当然!当然!能去相关的医院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精神病院?!
  林雨桐点头:“好的!我会先带她去看大夫,看医生的诊断再说。我们遵从医嘱。”
  这就再好没有了,“我就知道,小林教员是通情达理的。”
  客气的把人送走,林雨桐对领导就露出几分苦涩的笑意来,“让您看笑话了。”
  领导拍了拍桐桐的肩膀,“没法子,做子女的就是这样,受着吧。”
  林雨桐借了领导办公室的电话,给县里打了电话。林尚德在医院,办公室的电话接听方便,直接告诉了他。由她通知其他两个,叫他们明天务必来一趟。也把今儿那边来人的事跟他说了一声。
  要不是在办公室林尚德几乎炸了,到底是忍住脾气,“好!明儿一早我们就到。”
  完了林雨桐又给朱铁头拍了电报,加急!
  小红旗公社现在应该有电话了,那边邮局接到电报,一看加急,就会打电话通知朱铁头,然后口头先念电报给对方。
  于是,朱铁头一大早就来了,跟林尚德他们是一趟火车,不在一个车厢,下车也没碰到。各自想办法过来,前后脚到的。
  林尚德之前在省城进修过,他知道地方,直接带着人过来了。没想到朱铁头也没怎么找,就也找到了。他很惊讶,“这里的石头石子还是我送的!”就是不知道这是林美琴的闺女嫁。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