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了又探头回来,“你不做饭呀?要不去我那边吃。等你家的货回来咋咱再吃饭。”
‘货’放在这里是啥意思呢?货也指东西。
我家我东西回来,也就是指她男朋友回来。情侣夫妻间用,有点粗鄙的小情趣在里面。
可用这个词来形容四爷――何其惊悚!
第286章 这代人呀(7)
还是不要去你那边吃饭了!你这嘴里时不时蹦出来的词汇, 我怕把我家这位给噎着。正要想着怎么拒绝呢,田园和温娜来了。两人一个手里提了一兜的馒头,一个手里提着菜和西瓜, “我们还以为走错了?”
田园还问:“新认识的邻居?”
“发小, 刚好碰上了。”林雨桐觉得这俩来的太及时了,真的!与其跟对方吃饭, 她觉得还是跟这俩在一块更舒服自在些。至少嘴里不会冒出‘这货’‘那货’这样的叫人不知道怎么接茬的话来。
温娜忙招呼, “那进来吃西瓜, 我们买了西瓜。”
林雨桐给蔡晓娟介绍,“没事,一块吃吧。我大学同学。”
然后她又不了,“你们吃吧, 我得赶紧做饭。”
等她进去了,温娜才轻轻的关了门, 小声问, “你小学和初中同学?”
林雨桐点头。
田园点了点她, “完了!你谈男朋友的事你家里马上就能知道。”
对的!这就是不好的地方了。
离的太近,开着窗还不敢大声说话,要不然对方一定听的见。
林雨桐进去做饭,就说他们,“以后来不要买东西。你们工作了再买啥我都不拦着, 现在我还挣了点, 想过来吃饭就过来。”
买那么些,比在外面吃饭还贵。不过是馆子的炒菜太贵,舍不得。在这边能吃点炒菜啥的。
林雨桐给炒了菜, 熬了稀饭,那么些馒头呢, 四爷一回来就开饭。吃完饭那俩还坚持洗碗。
又闲聊了一会子找工作的事,这才算完。
紧跟着好几天,那俩都没来蹭饭。回头打电话,才知道两人都找到工作。没法子,不满意也得妥协。田园去商场做了导购,温娜去了一个少儿英语培训学校,做了招生老师.
而林雨桐的第二个剧本过了,叫自己过去签合同,另外就是结账。
林雨桐把第三个剧本又顺带带过去,也是三集,一共结算了两千四百块钱。加上这几天四爷拿回来的钱,有个四千多吧。两人身上拢共七千不到。
林雨桐抽出两千来,等四爷回来的时候问他,“要给家里寄钱吗?”
四爷把今儿赚的都给桐桐,“一家寄两千吧。”家里都是借债供养孩子念书的,家里不要,但是有条件了,就得赶紧给。至少父母心理压力会变小,叫他们看的见希望。
现在农村用银行卡的很少,往卡了打钱在他们看来,远没有汇款单好用。第二天林雨桐去了银行,按照四爷给的地址,给两家分别寄了两千块钱。
四爷那边接到电话是怎么说的,林雨桐不知道。这边的话,她从邮局出来就给家里打了电话,是林成河接的电话,“寄钱了?不急!你先把你安顿好。”
一撂下电话,他就出门了。大热天晌午不下地,有些睡午觉了,有些在门厅里吹着风扇扯闲篇呢。
林成河光着膀子,去邻居家串门子,“这些怂娃,没法说。毕业了,也不说回来,好好说的一下工作是咋安排的。这都毕业一个月了,一打电话问工作咋样了?就说是忙着,说是当了编剧,可忙了。我说一月多钱呀还把人忙的打个电话的工夫都没有?人家只给我撂下一句,‘挣的够花’,你看这不是把人给气的。我还说不行找个人,看能安排一下不能。结果刚刚又打了电话,就说了三句话,问了我一句,‘爸,我妈呢?’下一句是,‘我给你邮了两千块钱,你注意收一下’。这就完了,我还没细问哩,怂娃说了一句‘忙着呢,先就这吧’。还把我电话给挂了!这些碎崽子,翅膀硬了,管不住了。”
赤裸裸的炫耀呀!
人家捧场的很,“小桐去电视台了?那以后在电视上能看见不?”
“那咱不知道么,啥话也不多说。”
“那可是个挣钱的地方,伙计!娃这是抓住事咧!”
“抓出啥事了!女娃娃嘛,上个学出来,把她自己管了就行了。”
“谈了对象没?”
“不知道么!这娃一天天这事弄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国家领导哩,老是忙的!忙的!谁知道忙不忙?娃大不由爹和娘,这话真真的。”
……
张巧凤回来的时候见男人正在这里扯闲篇,“这人,叫你把后院的菜浇了,肯定又忘了。”
林成河把肚子一拍,“还真忘了。”他一边往出走,一边扬声说话,还故作埋怨腔,“咱家这怂女子,刚打了电话回来。”
把张巧凤急的,“咋了?”
“说了打了两千块钱回来,我还没问了,把电话给挂了。这一打岔,我把浇菜的事给忘了。”
张巧凤懒的搭理他的炫耀,这会子也是兴冲冲的,“我打电话问一下,别把她自己弄的紧巴巴的。”
然后林雨桐才坐到网吧,电话又追来来,“你要留够你花的,家里再紧都好弄,你别把自己弄的太紧。”
“知道!我够用。等忙完这段时间,安顿好了,我回去一趟。”
好!行!那你忙。
挂了电话,张巧凤小声时候林成河,“钱到了赶紧把老吴的钱还了。”
知道!带腿子的钱利息可怕的很。这老吴尤其如此,借一千还一千二。欠了老吴一千五,是开春娃上学,正好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没钱给娃生活费,着急了,年都没过完,从老吴借的高利贷。
林雨桐不知道家里欠了多少钱,原主的记忆里,好像她爸从没说了欠了多少债那样的话。只是原主隐隐的感觉到,家里肯定为她上学,拉下饥荒了。所以才会越发的迫切。
轮到林雨桐,她也迫切呀!想写个高质量的剧本,投个好公司。哪有那么容易!对外征集剧本然后拍摄的,试着问问去,有几个成了?靠谱的不多,没有人领进行业里不行。这一行在往上大规模征集剧本的,很多都是骗取创意的。
这次自己撞上去这个,还算不错。人家没跟你玩猫腻,很认真的对待了。这已经算是运道。
但同样的,你吃香不能太难看。除了你,还有人要靠着这个吃饭呢。本子叫你写完了,大家吃个屁。等大家没的吃了,就会挤兑的你也没法吃。因此,她控制着量。一周出一个本子这样的速度。
差不多一周的时间写四个本子足够,剩下大半月的时间该干嘛。这也是林雨桐要思量的问题。这次交稿之后被小廖拉住了,“小林,别急着走。咱人手不够,你要不着急,给咱客串一下。”
客串啥?
“你是本地人不?”
是!
“行!配音。”咱这后期配音得做的,“有钱拿。”就是没多少!小成本而已,发两个降温费,够一天的伙食拉倒。
嗳?这个还真没做过。但怎么做节目,怎么制作,她所有的都懂。就是后期她参与的不多。想一想,原身的嗓音条件其实不错,可以!来吧!
在录音棚里耗费了半天的时间,挣了一百块钱的。但这是个不错的开端。出来的时候老张盯着林雨桐看了好几眼,才突然冒出来一句,“小林瘦了吧?”
对!
小姑娘瘦了,也白了一些。不像是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有点土,有点寒酸。除了气质不错和自信镇定的气场,还有一手老道的写剧本手法,其他的真不是一般的寒酸。
老张叫了林雨桐,“你的剧本和速度我知道,搁在这地方,其实是有点屈才。偏偏呢,你这孩子还挺有分寸,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今儿你这配音吧……我都觉得你对这一行摸的透呢。”
听说过一些!只听过一些而已。
“市里的电视台刚开了一个栏目,做新闻后期配音,我推荐你去试试。”
明显的很,靠着剧本是吃不饱饭的。找到好的合作对象,再拿出好的本子,要不然就白瞎了。可这中间,不能说你闲着没事干吧。去市里的电视台,好歹也是正经的工作。
行吧!骑驴找马,逮住什么算什么。
不投递剧本,不会认识老张小廖这些人。不认识这些人,你能知道人家需要后期配音的?根本不用招聘,内部的推荐就已经满额了。
老张给了一张名片,“你打电话,报我的名字就行。”
那可太感谢了。
林雨桐出来就打了电话,那边很随意,“是老张呀?哪个老张……哦哦哦!想起来了。这样吧,你下周一来,到楼下了打这个电话。上午都行。”
是个中年女性的声音,听那反应,老张的关系不是很硬扎。但有这机会就不错了!
距离下周一还有几天,选了两身能穿出去的衣服,把头发打理了打理。跟四爷说自己要去电视台配音,四爷上下就打量,“长相……稍微有点欠缺。”
也就做做幕后了!
长相?林雨桐对着镜子看,其实也还不差,在普通人里,模样中上。当然了,你要想上镜,那是有点欠缺。我也没想上镜,配音也可以就是过度一下,我就是看看有啥机会没有。她其实还是觉得,编剧这条路更好点。她主要是想赖在家里工作,不想太累,还想赚点。
四爷回头说了一句,“明儿先弄一台电脑回来,写写小网文呀,小言情呀,也行的。”
我写小言情?
我这年岁了我写的出小言情?我怀疑你在内涵我的年纪!哼!你还别以为我不敢!我要写,就写一本《我与雍正爷的二三事》!
四爷:“……”
第287章 这代人呀(8)
周一早起, 花了妆,收拾利索,然后拎着新买的包出门。四爷走的早, 他今儿被一公司请过去, 那家公司是早前采购了一批电脑,但陆续出现了一批问题。机子是攒机, 不是品牌机子, 售后得老板自己做。对方给四爷出了一千, 跟着去东郊跑一趟,七点半都到巷子口接人了,四爷早起走了。
林雨桐走的稍微晚一点,刚出门就碰上也要出门的蔡晓娟, “上班去呀?”
蔡晓娟摇头,“这都几点了?我小姑来市里了, 我去车站接一下。你呢?打扮成这样去哪?”
“电视台。”林雨桐跟她一起往出走, 从脑子里翻蔡小姑, “就是跟你妈特别像的那个?”
对!
蔡晓娟的爸爸是招赘来的,她妈是老大。于是,她家把舅舅叫小叔,把亲姨叫姑姑。
“我小姑说想来做点小生意,过来看看。”蔡晓娟撑着遮阳伞, 给两人撑着, 一路往出走。
“怎么这个时候过来做生意?地里正忙着呢。”
“春上一场倒春寒,没啥收入。”蔡晓娟叹气,“昨晚上给我打电话, 我就得去接。”
哦!春上倒春寒,农村没收入。看来后半年, 给家里钱还得及时点。这又是一个之前不知道的信息。
到了巷子口,蔡晓娟等公交,“你坐哪里车?去电视台得坐四十八路吧?”
“挤车妆就花了,我坐出租吧。”林雨桐问她,“你顺路不?要是顺利都坐出租。你去哪个车站。”
不顺路!你走你的。
林雨桐没勉强,拦了车报了地址直接走了。到了之后给人家打电话,结果三五遍打不通,又发了短信。在楼下硬生生的晾了两小时,那边才把电话打过来,“不好意思,在录音室,没带手机。这么着,你上来吧,到七楼,你直接来录音室找我。”
然后这才进了人家的门,上了七楼。里面人来人往,挂着工作牌,很体面的样子。林雨桐在这种环境下工作过,说不上喜欢还是不喜欢。反正就是做过了,不想再干了。
找到地方,对方先打量了一眼,年轻的脸是骗不了人的。这就代表着没经验。别管是长啥样,是啥气质。在这地方,最不缺的就是形象好气质佳,看起来超级自信自带光环的那种人了。
人家不跟你这小青年搭话,好像叫你来试试,就是已经给老张面子了,只随意的朝里面指了指,“念念吧。”
坑爹的!给她念的是某品牌轮胎的说明书。她高度怀疑这是广告配音。
这玩意我能念出花来吗?
行吧!都穷成自己这样了,还挑什么呀?这身行头还花了钱呢,好歹接两活儿叫我把这身衣裳钱挣回来吧。
于是坦然的,拿着轮胎说明说在里面念了。不叫停在也不停,这一起给念完了――刚完,对方喊停。
咦?这是听着呢。
出去的时候人家才笑,“来试的都一样,拿到什么念什么。你们都是推荐来的,就怕是念熟的稿子,当时听着没问题,一上战场就出事。你这……还不错。这个台刚开播,节目组呢,就是按量付工资,当然了,时间也是自由的。咱们台里也是在尝试,在不停的试,咱们的人员也是。需要录音的时候咱们会提前通知。要有时间你就得把时间敲死了,不能变动。要是没时间,咱们还有其他人。”听出来了,只要差不多的人家都愿意用你们。说不定这个有事呢,那随时能找来替换的。
“你要是觉得行,咱们先签个试用期的合同。”
试用期三个月。
想了想,也行吧!我就是写小网文去,短时间内也未必有好的收入。先干着吧!彼此留了电话号码,今天就这样了。
出来的时候正赶上午饭时间,在路边的店里吃了碗凉拌的米线,又麻又辣,好好吃。年轻是好,胃口奇好还不容易发胖。她在外面买的那种米线好像没有人家店里的好,店里这种特别劲道。不是自己不会煮,只是米线应该不一样。她跟老板买了一小把,花了两倍的价钱,老板还有点不乐意的样子。为了给四爷做一碗尝尝,我也是够讨厌的。
跑人家米线店买不煮的原材料,是挺叫人烦的。
348/698 首页 上一页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