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谦我让的,俩亲家跟人家说的时候都是那一番言辞:我这亲家当真事厚道的很。
这样的两家人,这婚事处理起来就比较顺利了。
可以说婚礼举办的中规中矩,也没用额外的必须什么小轿车来接,就是家常开的那个小面包就可以了。林雨桐甚至没穿什么繁复的礼服,婚纱之类的就是想抽空拍照的时候穿一穿算了。她就选了一件红色的小礼服,很利索,自己化了妆就完事了。男方来结亲,周围邻居要闹一闹,这些红包都是林成河准备好的。给执事说好的,热闹就是走形式的,完全没有拦着不叫过,非得拿多少钱这一类的事。
就是接人,然后亲戚一起去金家,吃一顿酒席。金家装修的还行,前面有一半的地方是要做门脸的。一半是老两口子住的。
后面的厦房,给林雨桐和四爷收拾了中间的一间。按照两人的要求,有个炕,有一套还不容易坏的木沙发,一个衣柜就足够了。
果然,这边屋子就是这个配置。人家都说,“媳妇家特别好说话!现在谁家新媳妇还要炕?不都是要新床,床垫子得好的才行。人家这媳妇,要模样有模样,要本事有本事的,反倒是啥也不要。”
“人家估摸着不再爱在家里呆着。一脚油门就上城里去了,没多远就是娘家。要求啥呀?啥也没有就能不在家呆呗。”
说啥的都有。林雨桐在新房里的炕上坐着的,许安这些朋友都被安置的入席了,只椿子不走,低着头坐在炕沿上,脚一蹭一蹭的。林雨桐低头一看,大小伙子哭着呢。
哭啥呀?
没哭!
正儿八经的小舅子没入席,金家人来请了,一瞧:“哟!这是兄弟舍不得姐姐呀?”
四爷就哄他,拉他去吃饭,“放暑假去城里玩去,带你四处逛逛。以后考大学,就考家附近,你还不知道吧,买的房子周围有四五个大学,都是好大学。你骑着自行车,在家吃饭都跟得上。又不是离的多远不大容易见面……”
“那你可别欺负我姐。”
“你考到跟前,天天能见到,有你护着,也没人敢呀。”
絮絮叨叨的说着话,愣是给哄出去了。
张巧玲是亲姨,也是村子里的,姨夫的本家在这村子里不少,好些都认识。因此,也没人难为。像是要脱了新媳妇的鞋子,拿红封来赎这样的事,张巧玲安排了人,就意思了一下。更没人来逗她,反倒是专门送了席面过来,请了村里几个知事的大娘陪着吃了饭。
哪怕是知道早领证结婚了,可这仪式结束,娘家人走的时候还是舍不得。亲妈不能送嫁,得在家里。只林成河跟来了,在人前又不能絮絮叨叨的说的太多。林雨桐和四爷陪着一直送到巷子口,林成河只摆手,却不敢扭头去看,“回去吧,不用送。”
倒是林雨苗走的时候低声道:“我看房子还潮,偶尔住一晚没事。别常住!”好!
林雨苗笑着摆手走远了,追着林成河:“三伯,就这点距离,您骑着摩托几分钟都到了,没事。”
有事没事的,这不都有这么一遭吗?养闺女不都这样。
林雨桐在后面喊:“爸,明儿晚上我们回去住。叫我妈把那个白公鸡给杀了,我要吃炖鸡。”
周围的人都善意的笑了,林成河这才抹了脸回头笑道,“嫁了人了还惦记我的鸡呢,没门!”
婚事耽搁了三天,提前回去一天,正日子一天,第二天回门一天,在林家住了一晚,然后就回城里了。
当天晚上,几个同学过来了,有在师大读本科的,有田园和温娜,都是没能去的,一伙子来,有的是几个人送一个相册,有个是几个人买个摆件,都不贵,是个心意,林雨桐都收了。又轻大家在外面摆了两桌,闹到很晚才散了。
结果第二天,蔡晓娟拉着周云来了,两人过来带着水果,走的时候一人留了两百块钱的红封,说是随礼。
这叫人都没法拒绝。
林雨桐把这都记在礼簿上,防着将来把谁给忘了。
天慢慢热了,一楼倒是不用急着开空调。晚上窗户开着,南北通透,风一吹,也特别凉快。两人晚上睡的都比较早,跟楼里的大多数人的作息是一样的,十点基本就睡下了。才半梦半醒呢,就听见大声的哭嚎声。林雨桐吓了一跳,主要是楼里住的老年人多,这要是半夜有个啥突发疾病,很正常。
她醒了四爷也醒了。灯打开,林雨桐开窗看出去想看哪一层出事了。结果就见依次的,好几家的灯打开了。
然后听见有人哭着喊:“分手?你说分手就分手?你玩够了就想分手?你把我当什么了?”
林雨桐朝上看了一眼,把窗户给拉上了,紧跟着刺啦啦的都是拉窗户的声音,这种事情怎么说呢?她情绪崩溃了,谁说也没用。
可她崩溃了林雨桐遭殃了,早起一开门,她坐在靠墙的台阶上。自己就住一楼,进进出出的得从这里过。进出的人都知道怎么回事,她也没全挡了路,大家都理解她的状态:算了!算了!能过去就算了。
坐在这个地方,肯定是等林雨桐的。
四爷出门了,林雨桐出不了。听她絮絮叨叨的讲她的感情经历,“那个时候网吧都不多,我在宿舍听广播。有一个征友的节目,他留了电话,我就给打过去,然后我们就认识了。他唱歌特别好听,还专门给我录了一盘磁带。你这里有随身听没有,我放给你听。”
不!并不想。
四爷也没有给我录一盘磁带,所以,我不想吃这种过期的狗粮。
到了中午了,林雨桐去做饭。她跟到厨房!晚上了四爷回来了,她还在。
林雨桐好说歹说的,说的她回去休息去了。跟自己说没用呀,你要是觉得还有挽回的余地,你可以跟任涛再沟通,对吧?
结果说了半天,没用。早起又来了!
如此三天,第四天林雨桐出门没见,心说总算好了。她出门去买菜,回来人还在。
到了中午,张组长打电话,“小林啊,我之前跟你说的事情……”
“好的!我马上来!开工就开工,我准备好了。”她说着就起身,“我先送你回去,不好意思,电视台找的急,那边催了,我得开工干活了。”
真不能陪你这么呆着了。
这三天她不是没想法子,问对方说,“请你去吃顿大餐,吃饱喝足心情就好了。”
人家不去!自己的午饭都没吃撑。
换个法子,“我陪你逛街,送你一条裙子,再买一套化妆品,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不行!不想。
“那我请你看个电影吧,包场。咱在里面痛痛快快的哭一场,哭完就没事了。”
不去!“要不咱们去买零食,再买瓶红酒,醉一场,就都过去了。”
不想去。
那就真没法子了,“我给周云打个电话,叫她来接你,成吗?我真得走了。”
那行吧。
林雨桐都没私下给周云联系过,这次把她给喊来了。周云拉着蔡晓娟就走,“看你这怂样子,多大点事嘛!走走走!别耽搁人家的正事。我是闲人一个,我陪你。”
可算是给送走了。林雨桐答应了别人了,赶紧就去电视台。结果小廖到门口来接自己,一接进去就到了摄影棚,“姐,换衣服吧,化妆师都等着呢。”
不是!小廖你的年纪大,你咋叫上姐了。
而且,这怎么就化妆师都等着了,真叫我上镜呀!
张组长抬手催着,“不是准备好了吗?”上吧!
咱说的不是一码事吧!林雨桐拉着张组长,“这种节目脚本有时候真没有,我要随意放炮到后期用不成,还得补拍。替补的你得找好,我这边的要是不行,趁着现场观众还在,赶紧补录。”
行行行!你上吧,我看你还能怎么放炮!
第307章 这代人呀(28)
林雨桐换了衣服, 由着化妆师在那里意粒这才抬手拿了编导准备的本子,翻看了起来。看了两页她就皱眉, 看小廖, “这是谁写的本子?编的吧?”
这种的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全都是轻的演员在这里凑场子,干什么呀?
小廖苦着脸, “不是编的, 真人真事。还是咱们内部自己的素材。”
啊?
小廖低声道:“找不到素材, 张组长就把他家亲戚拉来了。”
林雨桐:“……”
行吧!化妆没那么麻烦,林雨桐瞧了一眼,看的过去,就这样了。
她把本子塞给小廖, “可以了,准备吧。”
录制棚里还有好些现场观众, 林雨桐先鞠躬致谢, 然后才坐到给她准备的沙发上。坐好, 以非常舒服的姿势面对镜头,然后开口说话,“看人间百态,品人间百味。大家好,我是林雨桐。欢迎大家收看《冷暖人生》……”
张组长看着镜头, 跟导演对视了一眼, 这个感觉可比想象的要好的多。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匆匆数十年岁月,苦辣冷暖自知。老话说, 这说的出来的苦都不叫苦,真正的苦那是有口难言。没关系, 你说不出来的苦,有人帮你说。你难言的话,有人帮你言!有请我们今天的嘉宾……”
这种节目录制顺利,台上这个主持人可不仅仅是主持人。若是请来的演员,故事都是编造的,那应该是提前演练的,在台上怎么一种站位他们都很清楚。反之,若都是素人,毫无经验可言,可这上台来的站坐,甚至是脸的朝向,都得主持人来调度。
林雨桐起身跟嘉宾们握手,也是在保持自己侧身在镜头里的时候,对方也能尽可能的给镜头一个比较完整的影像。
双方就坐之后,林雨桐就看向被张组长请来的今天的主嘉宾张女士。
张女士也不知道跟张组长是什么关系,估计是张组长也并没有沟通的很好。她坐下一直耷拉着脸,不等林雨桐开口就直接来了一句:“我不是什么嘉宾,我也不愿意来,我是被我弟弟给骗来的!”
现场哄的一下,议论纷纷。
张组长脸都绿了,林雨桐的手对着张组长朝下轻轻压了压,示意继续。摄像机一直开着呢,最后再剪辑也是一样的。反正今天是试呢,现场的观众都是各家拉来的亲戚朋友来凑数的,录吧,就这么着了。行不行最后再看。
林雨桐跟这位张女士面对面,看了看跟张女士长的有三分相似的中年男人,“您是张先生?张女士的弟弟?”
“对!”张先生看了姐姐一眼,“是我骗她来的!我说的她不听呀,总觉得我要害她。刚好,听说咱们栏目找寻的是什么,我就想把我家的事拿出来,叫大家来评评理。也叫我姐姐听听,对她的事,大家是怎么说的?我到底做错了没有!”
林雨桐就面对张先生,“是您跟您的姐姐有矛盾?”
“也不是我跟我姐姐有矛盾,这事吧,说来话长……”林雨桐递了水过去,“不着急,咱们慢慢说。”
张先生是中学的语文老师,这是林雨桐在资料上看过的。也因为他主动要上节目,因此张组长一定是跟他沟通过,因此,林雨桐转眼就调整了方向,把之前准备的脚本全部抛开,那位张女士放一边去得了,她跟这位张先生开始聊了起来。
“我们家呢,祖上有些产业。那十年运动的时候,家产没了。可在就是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又给还回来了。我们家就是在城里能吃祖产的那一拨人。家里有院子有铺子,可一说八十年代到现在,我家都过的比一般的家庭富有的多。”
林雨桐没有打断他,只点头,表示自己在专注的听。
对方就接着道,“其实我父母就是普通的工人,在得这些家产之前,我们过的非常不好。因为成分的关系,在那么些年里,过的非常的压抑。我想,我们的性格在那个时候应该是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一些影响,这个体现在方方面面。我为什么一定要反复的强调这个呢,因为我姐姐之后人生的选择,是一种常人都无法理解的选择。”
“八十年代初,我上了大学,我姐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那时候她是厂里的女工,长的也不差,多少人给介绍对象,老师、医生、干部、厂里的工人,不知道介绍了多少个,她一直瞧不上。家里都不知道她要找个什么样儿的时候,结果她看中了腰上拴着磨刀石,四处给人磨刀的一个小伙子,这个人就是我的姐夫。”林雨桐就看坐在张女士边上,贴的很紧的男人。长的倒是不错,至今看着都还像模像样的。
她看了对方一眼,“若是肯上进,脑子活,农村还是城里,工人还是农民,没那么重要。”
张女士连忙点头,“对!我就是这么想的!我爱人就是脑子活,肯上进。那时候打工的少呀,他就知道上城里挣钱……”
“对!爸妈和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张老师拦住了姐姐的话头,“只要你愿意,只要你高兴,都可以。咱家还有铺子,不行就自己做点小生意。那个时候都瞧不起个体户,咱家不在乎。”他看着林雨桐就道,“我们家真没在乎,她把人带回来了,情况也说了。我们商量了一下,就觉得应该去乡下看看,看看这户人家。到那里也挺好的,公婆看着特别明理,一点问题都没有。往后的很多年,我都觉得这婚事其实也还不错的。我姐姐跟他结了婚,结婚两年一直没孩子,检查也没检查出毛病,这就不急,该来的总会来的。结果我姐姐突然提出来,说要抱养一个孩子,抱养了孩子就能带一个亲生的来。我们当时都不同意,结果我姐姐跟姐夫,偷偷抱养了一个男孩,抱回来的时候孩子都两多岁了。把孩子抱回来三个月,我们才知道的。因为我姐姐确实是在抱养来的孩子进门后怀上的,这一怀孕,我姐姐说她没精神管抱养来的那个,想请的保姆。于是跟我父母要一间铺子,她想租出去补贴家用。
看着她那样,我爸妈疼她,跟我商量了以后,把家里地段最好的铺子给了她。于是,日子就安生了。安生了很多年。她生了我外甥女,养子是个儿子,一儿一女,这不是挺好吗?亲的又如何,抱养的又如何,养着吧。家里雇着保姆,我姐夫管着铺子,我姐上班,很完美的生活。直到去年,我外甥女找到我,跟我说,舅舅,我觉得家里的情况不对。”
林雨桐看着依偎着舅舅坐着的戴着面具的姑娘,应该还是高中生,“没事,既然来了,就大胆的开口,你觉得家里怎么不对?”
361/698 首页 上一页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