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话剧院与书肆都需要选址,所以张樱与小玖很快变得忙碌起来。
自从张樱来到美洲后,每天的晚膳她几乎都是与几个孩子一起吃的,但等忙起来后,张樱每次回到城主府都发现几个孩子等了自己很长时间。
她意识到这点后,便缩短了带自己在外闲逛的时间。
话剧院需要重建,书肆却可以在买下店铺后装修一番,摆上各类书籍就开业——
张樱这次来美洲,带来了许多书籍。
也许不全,但用来开书肆却绝对够了,尤其里面还有很多在大清口碑销量都不俗的话本儿,完全可以给书肆打响知名度。
而事实也是如此,书肆里面售卖的各种话本儿很容易就吸引了那些学生的目光。
书肆很快就在学生群体中火了起来。
但因为美洲这边识字(汉字)的人太少了,这书肆并未如张樱预料那般在整个中心城都变得出名——
繁体汉字的书写难度世界闻名,大家为了生活学会汉语已经很不错了,除了想要通过读书出人头地的学生与大人,其他人可不愿意在学会了汉语之后再苦哈哈地学习汉字。
那可太痛苦了。
所以中心城等城市虽然大部分人都在说汉语,但真正认识汉字的还是极少数。
可张樱也不是没有办法。
意识到是因为识字的人太少,以至于传播范围有限,张樱很快调整经营思路,直接将书肆旁边的铺子也买了下来,然后开了一家可以听说书的茶楼。
说书的内容,就是书肆里的话本儿。
这么一来,书肆内的话本儿很快打响了名声,书肆在中心城也有了相当不错的知名度——
就算是没到书肆买过书籍的人,也从其他人的口中知道了这个书肆。
原本不怎么受重视的学生们,竟然也因为这些话本儿而受到了家长以外的人追捧:好些人在得知茶楼内说书人讲的故事是书肆的话本儿后,也不管自己识字与否,竟然都跑去买了一本,就为了提前之后的故事情节。可他们又不识字,于是便只能想法子找到那些认识汉字的人帮忙读出上面的内容。
一时间,认识汉字的学生与其他自学汉字的人都受到了热烈追捧。
请人帮忙总不能空着手吧?
是以这些人还靠着认识汉字获得了额外的进项,改善了自家的生活,愈发让人羡慕起来。
中心城的百姓学习汉字的热情相当高涨。
张樱见状,从007的资料库中找出了字典,再通过字典的内容编写出了一套繁体汉字的字典。
与此同时,她之前一直在筹划的启蒙书籍注释版也已经完工。
在张樱启程回返大清之前,字典与启蒙书籍的注释版也都正式上架开始销售。一开始虽然无人无津,但等人发现了这些书的用处之后,销量很快火爆起来。
鉴于大清百姓的识字率也不高,张樱还将字典与启蒙书籍注释版带回了大清。
-
小玖却留在了美洲。
仅仅半年时间,根本就不足够让话剧院正式开业,更何况美洲还没有专业的演员。
在等待演员来美洲的时候,小玖按照张樱的意思将三百千中的典故整理出来,然后直接改编成了独幕剧,自己慢慢在琢磨剧本儿。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小玖很快将剧本儿写好,就等着演员到位了。
而在张樱启程回大清没多久,默默派去大清的人便将老师与演员全都带到了中心城。
老师们都被安排去了学堂,演员则直接到了刚建好的话剧院。
小玖也不和他们啰嗦,等人修整好后直接将剧本儿交给了他们:“咱们过来主要是宣传华夏文化的,而且这边的百姓对华夏文化中的很多东西都不了解,所以咱们暂时先不要排练咱们在大清表演的那些剧目,而是先将启蒙书籍中提到的典故排演出来表演给当地人看,让他们对华夏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能跟着默默的人来到华夏的演员都是对小玖非常信任的人,不然他们也不会千里迢迢地跑来美洲。
所以在小玖开口之后,这些演员很快接过剧本儿,开始翻阅起来。
等对故事有了初步了解之后,便立刻开始分配角色了。
大家都是专业的,角色分配完成立刻就开始似模似样地排练起来。演员演技出众、经验丰富,故事简单易懂、篇幅还短,场地也都是按照大清的话剧院设计建造,不存在不习惯的问题。
所以距离演员抵达美洲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话剧院便正式开业了。
开业前半个月为了打响知名度,话剧院的门票完全不要钱。是以即便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话剧是什么东西,也都愿意走进话剧院观看里面的表演。
而等看过话剧表演之后,这时候的人们很难不为演员们过于真实的演技折服。
何况小玖亲自操刀的剧本儿还相当优秀。
是以话剧院开业短短半个月,便在中心城直接打响了名声,等到正式营业,话剧院的门票竟然一票难求。
……
周宇是最初跟着钱亿来到美洲的船员后代,后来其父带着父母与妻儿在美洲定居,他也就成了中心城的一员。
周父很明白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在他到了适龄读书年纪后就把他送进了学堂。
但周宇很烦。
学堂教导的知识他全都不感兴趣——
科学知识虽然有趣,但他也就看个乐呵,每到考试就露馅儿,越学越痛苦;四书五经等内容又太过枯燥,周宇每次上课都觉得老师在念经,完全学不进去。
读书?周宇只想要快点儿长大,然后回到家里帮父亲做生意。
但这样的想法,在跟几个同伴进入话剧院后,改变了。
他第一次知道,原来三百千当中藏着那么多好听又好玩儿的故事,华夏竟然有那么多的英雄与聪明人,读书竟然可以知道这么多有趣的典故……
第173章
想要将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百姓拧成一股绳, 只是宣扬华夏的问话当然是不行的。
但华夏文明能成为唯一流传到地球大融合时代,乃至于星际时代的文明,其本身的包容并蓄、求同存异底色是很重要的原因。
而只有等所有人都接受了这样的文化, 才能消除原本文化中排除异己的部分。
张樱不曾想过要让所有人都接受华夏文化, 但至少不要为了证明自己文化足够好而消除其他族群的文化,或者对自己的文化自恃甚高, 进而贬低、乃至于打压其他文明、文化。
所以当张樱发现小玖通过各种话剧, 让美洲这边的人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华夏文明,并对华夏文明的智慧结晶生出了憧憬与向往等等情绪后, 她在第二次、第三次以及之后几次抵达美洲的时候, 便带着好些个擅长编写故事的作者四处采风,打听当地原住民以及到中心城等城市定居的西洋人所在民族的文化——
如各民族传下来的神话故事、英雄事迹并寓言故事等等。
等打听到足够的资料后,张樱花钱请了许多作者根据那些神话故事等等,增添删改许多内容后,改编成更符合大众喜好,让大众更能接受……至少不会觉得厌恶与害怕的故事。
故事写出来后,又交给人说书, 或者改编成受众更多的话剧, 让更多人看到,并潜移默化地接受……
就这么一步步地来, 美洲……尤其是中心城内的城民之间的气氛已经相当融洽。
而在这个时候,经过闹闹与其他发明大佬的改造, 摄像机都已经被发明并改造成了非常具有实用性的工具——
真正的历史进程当中,电影的发明过程由视像暂留原理发明的诡盘、金属相片、照相法的运用、摄影枪、软片式连续摄影机、一个人观赏电影内容的西洋镜、活动电影机等过程。
闹闹走的,却是与原本历史进程中完全不一样的发明过程。
因为华夏历史上早就出现了走马灯,她又通过张樱知道了更多的物理化学方面的知识,所以闹闹在发明出照相机后, 便无师自通地会学会了照相法拍摄影片。
她甚至以照相法拍摄出了,当初交给雍正观看的两秒超短影像。
在之后她又靠着自己的弄出了类似于西洋镜那样的工具,只是闹闹等人对拍摄电影并不感兴趣,所以在将东西发明出来后,便直接放在角落生灰了。
后来还是闹闹实验室的某一位对西洋镜感兴趣的大佬,在发现西洋镜之后努力研究,然后弄出了连续摄影机,并将之与西洋镜结合,发明出了活动摄影机。
闹闹闲暇时候见他鼓捣活动摄影机,并拍出来了一段长约一刻钟,还带着一些故事性的短片,看过之后下意识想到了最近在美洲不间歇表演话剧的小玖,于是与之合作,最后弄出一个类似于八九十年代的摄像机。
因为他们都有更重要的研发项目要做,所以关于摄像机的研究一直断断续续折腾了好几年。
等到可以拍摄电影的摄像机被发明出来,闹闹在征求了另一位大佬的同意后,便直接将其送给了小玖。
小玖一番研究之后,成功拍摄出了第一部 长达两刻钟的电影。
嗯……
故事内容是百家姓里面“赵”的起源与发展。
经过改编后还算有趣,于是他直接让人将故事放在话剧院的售票大厅内滚动播放,一直到没电了,一天差不多也就结束了。
没想到这部短片还挺受欢迎,每天不但有不少城民上门看稀奇,甚至还有不少当地原住民与西洋人通过电影短片爱上了“赵”这个姓氏,然后特别高兴地给自己取了一个赵姓名字。
小玖大受鼓舞,又拍摄了好些三百千的故事短片。
然后,中心城的城民便突然开始流行,给自己取一个汉人名字了。
只是闹闹送给小玖的胶片不够多,为了能拍摄更多的短篇,小玖甚至特意找到默默花钱开办了一家专门生产胶片的只有几十个人的工厂。
虽然不少人觉得他奢侈浪费,但小玖自己看着那么多人在看过短片之后,即便没有喜欢到给自己取一个汉族名字,也因此了解了三百千的内容,进而了解了华夏文明,对华夏文明愈发喜欢与亲近就觉得异常有成就感。
小玖本来就喜欢表演,他没有一直活跃在话剧舞台上,除了啾啾一直盯着他,不愿让他受到太多弹劾,他自己也自持身份外,更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小玖觉得,在话剧舞台上不断地重复着同一个故事同样的角色与一样的表演,会让他慢慢失去新奇感。
重复的表演在他看来,是很枯燥的一件事。
但在电影中,小玖看到了另一个可能——
若是将自己的表演拍摄进胶片中,自己便只需要表演一次,就能无限重复地播放同样的表演,而自己则可以在短时间内进入下一个故事的表演与拍摄。
这不但能让他过足表演的瘾,还能不停地尝试全新的角色与故事。
小玖很快喜欢上了这样的表演方式,也喜欢上了电影。
只是因为电影的时长限制,他仍旧以拍摄各种历史典故与短篇小故事、独幕剧等为主,基本告别了多幕剧话剧的演出。
这样的情况一直到摄像机逐渐优化,可以拍摄半个时辰长短的影片后有了变化。
——影片若是太长,还能分成上下两部。
只是时间太长的影片很不好控制。
毕竟这时候的影片基本全是采用的一气呵成的拍摄方式,而且基本全都是拍摄的话剧:因为话剧大多是在经过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排练,确定不会出现大错后才会上台表演。
若是剧目时间短,演员绷紧神经后尚且可以保证一个错误不犯地完成所有表演。
可一旦时间长了……
而且这种长时间的表演,也需要更多时间观看,小玖之前采用的直接在话剧院售票大厅播放的方式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
因为没人能一动不动地站着看完一部长达半个时辰的电影。
若电影内容就是话剧,他们为什么不花钱买票,进入话剧院坐着观看演员的表演?
所以必须有一个专门放映电影的场合,还得有凳子。
而电影的故事内容,也不能偷懒直接拍摄话剧。
……
因为种种限制,即便有了拍摄长篇电影的条件,小玖最后还是放弃了。
他开始拍摄张樱书肆里出写出的,其他民族的故事。
这让小玖的名声愈发响亮,且让中心城的城民更了解了自己的邻居、好友、同事、乃至于与自己迎面擦身而过的一个路人所在族群的文化。
隔阂是因为不了解,而当了解并学会了尊重之后,隔阂自然消退。
张樱见状,意识到一切准备妥当,已经可以开始为默默造势了。
默默:“???”
默默没太明白张樱的打算。
张樱解释得也清楚明白:“刘邦打天下有白蛇入梦的传说,武则天碑文出世,朱元璋神仙入梦……这些传说是为了什么?”
“塑造自己天生异于旁人,理当位及人君,进而招揽天下能人异士追随效力。”
但究其根本,还是“造势”二字。
如今当然不能再编造神话传说,但在有电影的情况下,神话传说反倒落了下乘。
“我决定以默默为主角,以你的经历增添删改之后写一个电影剧本,然后拍摄出来在美洲各地免费播放。”
“若是剧本写得好,在大家看过电影之后,自然会喜欢并拥戴默默的统治。”
毕竟,如果这部电影拍摄出来,就是历史上第一部 长篇电影。
故事的完整性与震撼度和短篇小电影根本不是一个量级,能给观影者带来的情感体验与代入感更不是短篇电影可以相提并论。
但关键是,剧本儿要足够好。
如今尚未出现的剪辑技术,也需要找人认真研习,导演与摄像师、灯光师等也都需要尽善尽美……
默默有心推拒:“我对表演并无兴趣,拍摄与我相关的电影故事可以,但让我上台表演就算了吧。”
张樱看着默默,陈述事实:“只有你亲自出演,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毕竟这时候的人还没有被大量影视剧冲刷,若真的拍摄出这么一部长电影出来,这么长时间的故事进程,完全可以让观众带入故事角色当中,他们会对故事里面的主角的经历感同身受,进而喜欢上主角、喜欢上帮助主角的每一个人,同样也会对故事中的反派生出看待生死仇人般的痛恨……
187/193 首页 上一页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