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作者明光里

时间:2021-10-09 09:06:09  作者:作者明光里
  《易经》要是你把他学完了背过了这么简单,那也不可能成为五经之首。多少人终其一身都在研究《易经》,有几个人又敢说自己懂《易经》会《易经》?
  占卜,只是《易经》的一小部分而已,它能成为五经之首是因为它被称为大道之源,内含广大精微包罗万象并且有着周密严谨的理论构架和系统精辟的哲理智慧以理论深刻的人文思想。
  这么一部深刻的经书,不是唐瑾学六个月就能学会的,他现在只是初窥皮毛,整个吃进肚子里,还没消化呢。
  所以他对明夷卦也只是一知半解,从中并不能看出与十一丫的病有什么联系,只能从“晦暗”两字里感觉到透出来的负面信息。
  老爷子不说,《易经》他以后还得继续学,等到了时候他自然就会了懂了。
  唐瑾并不急,急也没有办法。
  《易经》学完了以后,第二天整体复习了一遍。吃晚饭之前,唐瑾坐在堂屋唐老爷子身边,伸出手在火炉上烤着火,问他:“下来学《尚书》吗?”
  冬天里,堂屋烧了火炉,比别的房间都要暖和,里边坐满了人,都是唐老爷子的“学生”,有的在复习功课,有的在玩。柴氏唐二婆她们六个正在厨房里准备一家子的饭。
  听了唐瑾的问话,很多人的目光都转到了唐老爷子面前,唐三叔也热切的望着唐老爷子。
  从学习《论语》之后,家里学生的水平一下子就显了出来,有的学的快有的学的慢,水平一下分出三六九等来。
  像唐瑾和唐三叔唐二叔唐五叔都属于学的又快又好的人属于第一等;唐爹爹唐转和唐四叔唐二哥属于第二等,他们学的也很好,悟性勤奋都有,相对来说比起唐瑾他们也就差了那么一些。这两等都是属于特有悟性又特别踏实勤奋的人。
  像唐六姑就是第三种,属于有悟性也踏实的人。
  像唐四叔,唐五姑,唐大哥,唐三哥,唐六叔,唐大姐,唐五丫这种,就属于悟性也有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踏实肯学的那种中,勤奋上要差一些,结果就比起唐瑾来差的有点远。唐老爷子说这种是第四等。
  第五等就是唐二丫唐三丫唐四丫这种就是很有悟性但是特别好动,勤奋起来很勤奋,偷懒起来很偷懒,又不踏实的人。这种人,运气好了考试比第三种人都厉害,运气不好那成绩就不敢看。
  唐家的人念书还都是很勤奋的,说不勤奋也只是相对于勤奋的人来说。
  第六等,不是没悟性的就是不勤奋的,不是不踏实的就是年龄还小的,或者几者皆有,全被归到了这一类。
  所以,一年多以前的时候,他们就分开来教了。
  前边三种一起上课,后边三种一起上,唐瑾惊讶的发现给跟不上唐老爷子进度的人授课的竟然不是他娘,而是他爷爷与他二爷。
  刚开始上课时他爷与他二爷都不说话,只听着,老爷子也不提问他们。
  后来家里有些事必须得男人去干,比如交粮啊,雇佣长工啊,磨面啊,带着家里女人去赶集啊这一类的事,都要有人,他们慢慢的就来的少了,只有闲时了才听。
  唐瑾这才发现,他爷爷与他二爷的学识可是比他娘高多了!
  一当了老师,感觉他们的气质都不一样了,唐瑾奇怪自己以前怎么半点都没有看出来他们的不同。再一想,其实整个唐家与村子里的人都不一样,他觉得唐家人正常,怕是在村子人眼里,他爷爷二爷也是不一样的。
  最后他明白,其实真的不一样。现代的人说话经常用成词,大家都能听懂,他与家里长辈交流无障碍,没意识到这本身就是一种有学识的体现。放了在村子里,有时候说话大家听不明白,因为他下意识的用了成语,别人听不懂成语什么意思,也就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了。
  唐老爷子一发话,大人们想知道接下来学什么,孩子们只是纯粹的好奇。
  “接下来要学的就多了。《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一起学。”
  唐老爷子还没有说完,唐四丫在一旁吃惊的叫:“哦~!这么难!”
  唐二叔狠狠瞪了女儿一眼,唐四丫就不出声了。
  唐瑾对于这一点很理解。
  反正字都识的差不多了,意思也懂,基础打好了,现在上“初中”的课程了,当然会比“小学”的课程难很多。
  其他人也没有反对的意见。等年后的时候,八个人一起上课,也只有唐六姑一个女孩。
  虽然年纪不一辈份各不同,不过大家一起读书有竞争,家里学习的气氛很好。
  四门课一起上,虽然每节课讲的没有以前那么多,唐瑾还是明显的感觉到了压力。
  他每天早晚各背一个时辰的书,也开始正式练字,早中晚加起来至少要练一个时辰,除过吃饭睡觉那真是天天时时的都在学。
  学的快了,很多地方不理解,他就能与一起念书的他爹他三叔他姑他们讨论,讨论出来了也好,讨论不出来了一起去问唐老爷子,气氛还挺好的。
  就这样过了三个多月,天气已暖,棉衣换春衫,这一日唐瑾没听唐老爷子的话早睡,而是问了他几个问题,结果第二天早上到自然醒的时候没有睡醒,不想起来。
  唐老爷子叫他,唐瑾钻在被窝里,两手拉着被子道:“哎呀,老爷,能不能再睡一会儿,我昨天没有睡好。”
  唐老爷子严厉的拒绝了他:“每天按时起,不可养成坏习惯。”
  “可每天都上课上课,我都上烦了,就不能休息一下,休息一下也没什么问题嘛!”唐瑾开始耍小孩子脾气。
  “一下也不行,有了这次,以后就有下次下下次,不能给你开一个坏的头。”唐老爷子拉了拉唐瑾的被子,没拉动,说:“我去茅厕,快起啊,一会儿我要是回来了你还没有起……”
  大手在被子上拍了拍,唐老爷子话也没说,就走了,未表明的后果其实更让人担心。
  道理唐瑾都明白,可身体都不听他的话呀!
  平时也不是没假,现在每上四天课,第五天就只上半天课。可就算上半天课,也不代表他可以闲下来不用温书习字了啊。
  正闭着眼呢,突然听到外边唐三叔念书的声音。
  唐瑾脑子里不自觉的跟着念,清醒了很多,一想起他三叔的那种强烈的求知欲,明明不能科举却如此勤奋,唐瑾就有些羞愧。有种他得到了别人求之不得的东西却不知珍惜的惭愧感。
  于是他一翻身,马上从炕上爬起来,找衣服来穿。
  正穿着,唐瑾突然停下了动作。
  春日里的日光刚亮起,屋里点着一盏灯,虽然是舍得用油用了粗的灯芯儿,是家里最亮的一盏灯了,不过跟现代的灯没法比,屋子里的光线还是有些昏黄的。
  在这昏黄的光线里,他察觉他似乎突然发现了一个秘密!
  对于他爹这一辈人只学会了三百千学会了识一般的字和一般的算术他从来不抱有任何的怀疑,因为他爷爷与他二爷的前车之鉴,所以老爷子才不教孙子,怕学识大了,拥有的与得到的不能成正比,会让人痛苦。
  这样看起来没有问题,有的人就固执一点偏激一点,不是所有人的做法想法都一样。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却有一点的因噎废食。
  联想到如今的情况,联想到唐老爷子的睿智,会不会有另外一种可能?!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老爷子故意不教孙子读书,为的就是对比好让他珍惜,为的就是将来一起教时能让他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个孩子好饭吃久了吃起来就不香也不珍惜,两个孩子一起吃饭会有意或无意的比谁吃的快吃起来就会变的很香,三个孩子一起吃就会抢,热闹欢乐,可比一个人吃好多了。
  那么对于唐老爷子来说,念书是不是也是同样的道理?
  以唐老爷子的为人处事,似乎可以做的出来。唐瑾一瞬间心里有些发凉。
  为了他,不,应该说是为了他爹爹的长子,老爷子对于自己的孙子能这般心硬吗?
  “咋了?发什么愣,快起。”唐老爷子这时回来了,看到唐瑾坐着不动,就催促他。
  唐瑾转过头去,想要将心里的疑惑问出来:“老爷……”
 
 
第18章 流行性感冒的
  人刚叫了一声出来,看着唐老爷子那疼爱的目光,唐瑾突然明白了过来,并没有问出什么话,而是快速的穿起了衣服来。
  就算唐老爷子疼爱的只是他爹长子这个位置上的人,可如今这个人就是他,一辈子也不会改变,那又有什么不同。不管老爷子是怎么样的想法才没有深教爹爹和叔叔们读书,那都是过去,他只要看他现在在教好了。
  虽然这样想着,唐瑾心里却有种对不起爹爹和叔叔们甚至于堂哥们的感觉,想着自己要是将来发达了,一定要好好的将唐家发展壮大。
  这样团结亲人的想法一起,心里就冒出了一个念头:他的猜测或许有三四层为真。老爷子最看重的还是唐家兄弟的团结和发展,或者说是,在他带领下的团结和发展,他的反应才是老爷子最想要的吧?
  若真是这样,唐瑾不得不惋惜啊。以他老爷的智谋,若是进了朝堂,怕也能掀起一番风云,只可惜了他大半生横卧乡里。
  吹灯洗脸,外边天光没全亮起,先温习背过的书,唐瑾这下愉一点懒的心思也没有了。
  刚立夏的时候,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无常,唐四丫受了凉生病了。
  这本来是一件小事,可是第二天,唐瑾三姐、五姐、二堂兄三堂兄以及六堂姑都吸起了鼻子来。
  唐老爷子早上还没有上课时就察觉到了不对,立刻停了课,让各人房间待着不许出来,尤其是对唐瑾三令五申,不许出了唐老爷子卧室一步。
  还让唐爷爷请了大夫来,一一看过了,又抓了药来吃,还给唐瑾这个没生病的人灌了一碗药预防。
  唐瑾真的不想喝!
  他已经喝了一大碗的火辣的生姜水了,都预防了还要喝又苦又难闻的药,简直遭罪!
  可是不喝不行啊,家里人都担心他,他自己也知道古代医疗条件不好,感冒都能要人命,安全期间喝了药最保险,最后还是捏着鼻子喝了。
  所幸两天后大家都快好了,可是十一丫却在这时发了热,跟他们同样的症状。
  唐瑾想起去年的那个卦象有些担心,随后有些失笑。
  每个人这辈子都会生病,很多人最后都因病去世,难道因为有了那个卦象每次他妹生病他就一直担心下去吗?一事了一事毕,上次测的是上次的事,与这次无关了。哪怕以后真出了什么事,那也只是巧合。
  他们这些孩子里每年都会有人生病,也有好些天不能好的,一般病一个没什么,要是一起病的话,老爷子就会停课,反正看着老爷子对这种流行性感冒的就对还是有些经验,不会让一个传染一家子。
  十一丫也请了大夫吃了药,不过病情不见好转反是重了,于是唐二叔就跟唐二婶带着人去了县城里看。
  这一去就是三四天,人还没有回来,让人捎话说娃有些不好,又去了府城。
  前几天唐瑾还有些着急天天记着,后来学习太忙没空太过关注心态反而好了些,可是当人都去了八九天还没回来的时候,唐瑾就有些着急了。
  他看着唐老爷子表面平静,怕是心下也是着急的。
  十四天后,唐二叔与唐二婶回来了。
  那个时候唐家刚下课,还没吃饭,初夏里白日渐长,天色还正亮着,唐瑾跑到二院南厢去叫他大姐吃饭。
  自从他大姐唐娴年龄大了起来,四个姐姐也长大了后,五个姐姐住一个屋里明显不够住,于是他大姐就搬到了二院里与二叔家的二姐一起住了。
  唐瑾刚叫了人,听就到大门处有声音传来,连忙开了二门看去,果然见唐二叔赶着骡车回来了。
  唐家的骡车并没有车顶,卸了骡子就是个人拉的大架子车,唐二婶坐在车上,面色苍白,眼睛通红,唐瑾注意到了她唇上起了一片干皮,右边嘴角上火烂了绿豆大的一块,红红的肿肿的。
  车子在大院里停了下来,唐二叔扶着唐二婶下来。
  唐瑾看到唐二叔脸色黯淡,夫妻两人沉默着不出一声,心里咯噔了一下。
  他转身飞快的跑到了二院,推开二婆的房门 ,二爷并不在屋子里。
  他知道二婆在做饭,合上门又飞快的跑向了三院里。
  刚一进院门,就被第二惠给喊住了:“跑慢点乖乖!”
  唐瑾见到亲娘,立刻向着他娘慢一点的跑去,气息有些不稳,第二惠声音有些大的训他:“跑那么快做什么,摔着了可怎么好?”
  看到第二惠右手上拿着黄草纸造的本子,知道那是家里人的作业,唐瑾右手一伸去拉她左手,边向着房间里拉边叫:“娘你快进来,我有话对你说。”
  第二惠知道自己的儿子向来乖巧懂事又老成,还是第一次见他这般孩子气,温柔的笑了笑,就跟着他进去了。
  一进了屋,唐瑾就拉着第二惠的手示意她弯腰,在她耳边道:“娘,我看到二叔二婶回来了,没带十一丫!”
  第二惠吃了一惊,神色变沉,不信的问:“真的?你看清了?”
  “我看清了,二婶眼睛红红的,像是哭过了,嘴角还起了个痘痘。”唐瑾认真的点头,看着第二惠明白过来,想转身去找他婆:“我去给我婆说!”
  第二惠一把拉住了他,急道:“你别去!你二婆跟你婆在厨房呢,这这一去不是你二婆一下就知道了?”
  唐瑾有些疑惑,他看着第二惠:“可是不说你们怎么去安慰二婶,不是二婆最能安慰二婶吗?”
  第二惠松开唐瑾的手,将右手拿着的本子放到了一边,对着唐瑾道:“谁去都可以,你最不能去,咱家的人都不能去。”
  “为啥呀?”唐瑾真不明白。
  他这三年多跟唐老爷子在一起,被教着说官话,一岁多两岁的时候还罢了,从三岁开始就被要求说官话了,上课时大家也都学着说官话,平时他跟老爷子说话也这样。不过除过老爷子和课堂外,大家跟家里其他人说话时就成了方言。
  第二惠半蹲了身子,耐心的看着唐瑾的眼睛,认真道:“你二婆那个人,看着不怎么大声说话,性子可是真不好,又小心眼,还死迷信,要是你去说了,她从你嘴里听了这事,准觉得你晦气,以后少不得看你不顺眼,找机会嘴上骂你几句不说了,就怕她还会为难你。”
  唐瑾:“……”沐浴在社会主义爱的阳光下,有着开放科学的风气,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一方面,没想到过人还能这样想事。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