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从院子里往外面走。
从家里到墓地有一段距离,全家只有韩江会骑车,昨天他从单位同事那里借来了一辆二八大杠,范晓娟斜坐在后座上,韩星辰一屁股坐在横杆子上。
现在的人都这样带着人走。
范晓娟却很不习惯,男人使劲一蹬,一道大力往前一顶,惯性使然她就往前冲,伸手抱住了韩江的腰。
男人的腰部线条结实有力。
韩江却能感觉到一团绵软,还带着香香的味道。
应该买个自行车的,他要经常带着娟子母女两个出来,以前觉得距离近没有必要,可偶尔出个门没自行车很不方便,娟子不会骑,只能他带着。
韩江心里这样想着。
坐在前面的韩星辰高兴坏啦,两只小手手抱着自行车横杆,高兴的唱起歌来。
对于韩星辰来说是一天快乐的郊游。
爸爸妈妈给她请了假,等会儿还能在山上的树荫下吃零食,她最喜欢的就是一家三口一起出游的日子。
“韩星辰,不要在前面张着嘴,吹凉了会闹肚子。”范晓娟在后面说。
“可是妈妈,天气这么热,怎么会吹凉呢?”尽管是夏天,在树荫底下骑着车,都还是很凉爽的。
“不行就是不行,难道你想拉水水吗?”
听说是会拉水水,韩星辰马上捂住嘴不敢说话了。
从家里到墓地距离不短,但自行车让韩江踩出风火轮的感觉,也不过四十分钟就到了。
这边不会常常有人来清理,范晓军不选日子会回来拜一下。
兄妹两个无论是谁来,都会给这里这里清理清理,拔拔草,也打扫一下。
算算日子范晓军已经一年没回来了,清明节的时候全家人来了一趟,已经两个月没人来。
还没走近,范晓娟惊讶的发现周围收拾的干干净净了。
坟头放着一小束白菊花,两听饮料,水果还有烧掉东西的痕迹。
韩江把车停在不远处:“是大哥过来过吗?”
范晓娟摇头:“不会,他回来会先来找我的。”
范晓军每次回来会来找她一起过来,绝不会一个人来。
一家人走近,看见香烛还没燃尽。
人还没走远呢。
范晓娟好奇回头看过去,并没有看到什么人。
只有韩星辰脑洞大开道:“是不是我外公回来看外婆啦?”
她大声跟外婆说话:“外婆,小星星也来看你了呢!”
一家人把带来的东西拿出来,一部分摆放好,一部分要烧掉。
“妈,我带韩星辰跟韩江来看你了。”范晓娟一边说一边烧着东西:“我很好,今年家里头买了房子,也搞好了装修,您以前在的时候就很想看见一家人齐齐整整在一起,也不知道哥哥什么时候能回来,等他回来我们再来一起看您。”
第71章
拜祭完外婆,韩星辰一路小跑着下了山。
这一带是京市农村,附近住的都是当地的农户,现在已经临近暑假,不少人家里的小孩都在外头玩,韩星辰一到这种小孩多的地方就刹不住车。
说,就是喜欢农村。
农村里头有小孩子上山掏鸟,下河捞鱼,这时节还有抓甲虫的,范晓娟就记得自己小时候抓过甲虫用线捆起来,看甲虫飞,那么无聊的事情竟然干得津津有味。
那时候范晓娟还跟哥哥说:要不咱住农村别回去了吧。
范晓军比她大上个几岁,对她这样孩子气的发言嗤之以鼻。
这一带是范母的老家,她对这里倒是熟门熟路,跟韩江两人走在孩子后面,任她撒欢。
还真让韩星辰找到了一家有摇水井的人家。
家里小孩长着一张黑黝黝的脸,一个人在门口玩,农村人的本分模样,刚开始看见粉雕玉琢的城里小女娃还有几分局促,说了几句话以后,那双黑黝黝的眸子亮晶晶的,他教她往水井里面倒水,按了几次以后,真有冰凉的井水从地底下出来了。
这一带的井水轻,特别适合煮茶,喝起来也是甜甜的。
夫妻两个这段时间的忙碌都随着青山绿水消失不见,范晓娟更是乐呵呵的说:“等咱们老了,就从胡同里搬回农村住吧。”
村里头还有姥家留给他们的宅基地呢。
房子塌了,可当时土地改革的时候她妈把地写了她的名字。
范晓军也没啥意见,这地是自他太姥传给他姥,从他姥手里传给他妈,到他妈这一代给妹妹好像没毛病。
韩江挑眉:“大舅子呢?”
范晓娟:“管他。”
不过她这个当妹妹的还真不能不管他,当初起房子的时候,是一家三口一起起的。
后来范母进了城里,家里头就荒废了,不过这户人家门口的凉水井的位置,她是一直都记得的,北方水资源缺乏,能够打到一口甜水井,村里不少人都眼馋的紧。
只是以前家里有女主人,现在却只有个孤零零的孩子。
农家小孩特别淳朴,给韩星辰示范捧冷水洗脸。
韩星辰也跟着学:“哇,好凉爽啊。”
小孩也都特别高兴。
城里面来的漂亮小姑娘都喜欢他们的井水呢。
“你尝尝,这井水可好喝呐。”越是夏天,井水越沁亮,韩星辰喝了一口“哇”了一声,惊讶的跟妈妈说。
“真的比冰袋还好喝!”冰袋是放了糖精的甜,井水是自然的甜。
“还有更好吃的东西呐。”那群小孩可喜欢新来的小伙伴,还生怕她等不及先走了,再三叮嘱:“要等我们回来,不许走。”
转身就去了菜园子。
韩江低头给范晓娟压水,让她先洗了把脸,饱饱的喝了一通,再把军用水壶给灌满了,夫妻两个坐在门口的树底下乘凉,感受着农村清新的空气。
真舒服啊。
没过一会儿,孩子们从菜地里蹿回来了,怀里抱着几根黄瓜,洗干净了硬塞到几个人手里:“自己种的黄瓜,好吃着呐。”
范晓娟种的黄瓜还没成熟。
韩星辰已经迫不及待的啃了起来,很赏脸的惊呼:“真的好好吃,比冰棍还好吃。”
小孩吃得很狼狈,汁水四溅,在黑脸小孩看起来,就是赏脸的铁证。
从此以后咱们就是朋友了。
黑黝黝皮肤的小孩,约莫也只有七八岁,被漂亮的小妹妹表扬了,一张黑红的脸兴奋的发光:“我妈妈种的呐!”
“那你妈妈呢?”
“我妈妈在那条路上卖凉皮,我家的凉皮凉面拌的黄瓜都是自家菜园子里种的呢。”黑脸小孩很骄傲自豪的说。
范晓娟一听:“那你把黄瓜给我们吃了,妈妈卖东西的还够吗?”
黑脸小孩比了个很大的手势:“家里头还多着呢,好大个菜园子里面天天都有黄瓜吃。”
韩星辰想了想,她也带了好吃的。
从兜兜里掏出来一根火腿肠给他:“这是我带的果腿肠,送给你吃。”
她的发音不太标准,“火”
那小孩不要。
黄瓜是自家种的,不值钱的东西,怎么能换火腿肠呢。
他馋嘴的时候,妈妈就给他说了这是很贵的东西,一块钱一根呢。
韩星辰硬要塞给他:“你的黄瓜也好吃,我的火腿肠也好吃,我们做个交换才可以吃你的。”
在更小的小孩的世界里,东西没有贵贱。
只有好吃与否。
范晓娟朝着男孩说的那个方向看过去,女人在树荫底下支了个摊儿,卖凉粉凉皮。
这个季节凉粉凉皮该是好卖。
可那女人摊子前面一点生意都没有,她指着不远处问男孩:“那是你妈妈吗?”
男孩点头:“是的呀,我妈妈在外面卖凉粉,叫我在家看着家。”
范晓娟:“你还没读小学吗?”
这孩子看着比韩星辰还大。
男孩摇摇头:“不读书,家里没钱。”
爸爸得了癌症过世了,家里没有了顶梁柱,妈妈做凉面生意也不太好,家里现在哪有钱读书,能糊个口就不错了。
不少人以为近京市,离大城市近的人都过着多好的日子,事实上这样的人到处都有,城市的底层比农村人还不如!
九年义务教育都普及了,还有孩子不读小学吗?
到了正午,树荫底下也很热,女人擦了一把汗,今天的生意还是不太好。
无他,自从赵寡妇在她摊子里面吃出来一块“泥巴”以后,她这生意就再也好不起来了。
事实上,凉面凉皮这些的,怎么会吃出泥巴来的,一看就是赵寡妇故意整她。
赵寡妇还在村里说,男人就是吃多了她做的凉粉才死的。
两人年轻时候就结了仇,她凉面摊子的生意一好,赵寡妇就过来搞事儿,就是看不得她好,再加上男人死了,农村里欺负孤儿寡母的事情还少吗?
她正准备收摊,面前就出现了一家三口。
女人长得很漂亮,笑盈盈的说:“三碗凉皮,有一碗要少点辣椒油,两碗多一点,醋我们自己放。”
小女孩长得很漂亮,粉雕玉琢跟小童女似的,举起肉乎乎的几根手指说:“我不要太辣,一丢丢就行。”还用小拇指比了个一丢丢。
说完,一双亮油油的大眼睛还真盯着女人看。
馋啊馋,女人蒸的凉皮劲道,韩星辰每年过来要吃上好几回。
范晓娟却记得,以前摆摊的不是这女人,而是她丈夫。
夫妻两人感情很好,女人在家蒸凉粉,男人怕她出门晒到太阳,就顶着大太阳在外头摆摊。
好几次都看见女人过来送凉皮,还帮男人送井水。
她不好意思问男人去了哪里,等三碗凉皮上来,一家三口就坐在马路边上支起来的小桌子上吃,韩星辰狼吞虎咽,这家伙要吃新鲜东西,才能胃口大开。
果然,凉皮还是那个味道,面皮劲道,辣子油香辣,黄瓜丝清香,蒜水恰到好处的味道。
可生意却不好。
以前来这里吃凉皮,要排着队呢。
三人吃着凉皮,女人一脸惆怅的看着村口的方向。
男人死了,家里的钱都用光了,儿子读书的钱都拿不出来,要是还没有生意,她只能打包回陕西老家去了。
最初来京市时候,男人还说好歹有个手艺,能混口轻松饭吃。
谁知道才短短八年,她又要回去了。
来的时候孑然一身,走的时候一无所有,还累得儿子七岁了都没启蒙。
范晓娟看出来了,这女人是愁生计呢。
生意不好,连家里小孩都知道的事情,她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大嫂。”她开口问:“我记得以前这里的生意很好的啊,以前想买个凉皮吃,还要排队呢。”
杨珍苦笑:“你看现在呢?”
现在长了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生意差到连糊口都不行了。
她收了钱,把摊上的东西收拾收拾,就准备回去了。
现在天气热,家里头还凉快,凉皮蒸的不多吃两天也能吃完,总不能卖不完东西还糟践了粮食,吃不上精粮的时候就惦记着这么一碗凉皮。
范晓娟见她收摊:“大嫂,怎么就不做了?”
这天还早着呢,以前得卖到下午,生意好的时候排队都要排十几分钟。
杨珍瞧了她一眼,不谙世事的城里姑娘:“生意哪有那么好做,东西收好了回去自己吃去,这些凉皮可是好东西,是精细粮食,早些年家里穷,吃不起这些,这还是我娘在的时候学的一门手艺。”
她叹了口气:“我丈夫生病过世了,治病花光了所有的钱,这不是他不在了嘛,村里人就容不得我,总说我做的东西吃了能吃死人,他生病归生病,是我让他吃死的吗?”
说起来就委屈极了。
谁知道呢,本来想着卖凉皮为生,日子越过越好,谁知道丈夫会得那种病。
她心情一不好,说话都有些哽咽。
一说起来就想到以前,夫妻两个和睦,丈夫生病之前,还说要给她买根金项链呢。
结果金项链是指望不了,现在就想赚点钱送孩子读书,平平安安的把儿子养大。
人活着怎么那么难?
想到早逝的丈夫,日日辛苦,最后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的样子,她心里头刚刚升起来的那一丝悔意也都消失不见了。
没有丈夫她都没办法从山里走出来。
说不定还让她后娘抵给瞎子做媳妇了,他最后那段时间说这辈子值了,她也就值了。
救丈夫,她是一点都不后悔的,她一个大人什么都不怕。
范晓娟其实看出来了,这女人有为难。
她心念一动,也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什么,脱口而出就说:“大姐,你看,要不要换个地方工作。”
张烨那里刚好需要人呢。
第72章
刚好张烨那里缺人手,忙的手脚不赢。
热起来的时候这女人可以做点凉皮卖,天冷了可以打杂工。
范晓娟是见过她干活的,典型的西北妇女,手脚很利索。
韩星辰真吃着凉皮,韩江不在这会儿插话,父女两个就坐在一边的小凳上。
范晓娟拉着杨珍走到一旁,斟酌着字句跟她讲:“是这样的,我一个朋友在京市开面馆,刚好要找人干杂工,我看你有一份凉皮手艺,可以帮忙做凉皮,不能卖凉皮的时候做杂工,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这年头,想找个工作其实还挺难的。
以前杨珍跟丈夫卖凉皮,两人怎么着一个月都能赚个五六百,当然这只是旺季生意,等到入了秋,生意渐渐淡下来,两口子就找点杂活儿做,有一天没一天的,总不如正经上班强
那时候杨珍就想仗着手艺找个正经工作干。
可丈夫不许。
夫妻两人感情好,丈夫怕她跑远了离了心。
那时候杨珍有丈夫做依仗,心里都是甜蜜,怎么都想不到会有花光存款连儿子都养不活的一天。
69/293 首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