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七零错换人生——老胡十八

时间:2021-11-28 00:47:31  作者:老胡十八
  一开始青工们还不好意思,放不开,可见她这么大的领导都席地而坐,神情自若,大家伙也就不扭捏了。
  反倒是安然等一批事先没有得到任何消息的“干部”,被晾在大礼堂一排排整齐的凳子上……谁不想去前面坐呢?又宽阔,离话筒也近啊!
  不过,安然也只是想想而已,她今天穿裙子,没办法享受那种自由。
  眼看着位子差不多坐满了,高美兰把带着电线的话筒拿过去,轻轻拍了两下,“人齐了咱们就开始了,今儿把工业系统的干部们,和咱们的青工们召集在一起,是想进行一场关于工业之路的讨论。”
  高美兰也不讲啥废话,长话短说后,就开始说起最近国家出台的关于工业改革的政策,最近全国各地都兴起办小工厂之风,但大多数还是社办工厂、队办厂、校办厂,像银花她们的食品厂其实就是挂名在阳二钢底下的企业,属于大家都知道,都睁只眼闭只眼的存在。而上头已经开了很长时间的会,打算把这种办小工厂的风气继续发扬光大,鼓励更多的私营性质的企业诞生,允许多种性质的企业百家争鸣。
  所以,现在工业改革的两个方向,一个是现代化,一个就是百家争鸣。
  年轻人们一开始有点怯场,后来发现这个跟他们席地而坐的领导很好说话,就像家里严厉的奶奶一样,虽然不苟言笑,但眼神里是满满的鼓励,她用眼神告诉他们:她想听听大家的声音。
  于是,有了李华这胆大的接过话茬,甚至高美兰把话筒递过去,他还大胆地接住,就着她的话说起自己的看法,有一有二就有三,没一会儿,年轻人们叽叽喳喳,说得越来越兴奋,越来越快,递话筒都压根就来不及,有的站起来就慷慨激昂地发表自己看法了。
  年轻人有了谈论政治的兴趣和胆量,这是一个时代的进步。
  安然虽然压根插不上嘴,她准备好的发言根本发不出去,但她是快乐的,欣慰的,她感觉看见一道越来越亮的光从这些年轻人身上发出,她等不及了,不能一个人听,她趁着中场休息的时候跑出去把卫东叫来。
  “卫东你也上去,讲台上去听听,不要怕,想到啥就说啥。”
  张卫东能不怵吗?这些青工不怵那是不知道那个席地而坐的老太太是谁,可他知道啊。
  安然直接把他推上去,“你好好听,回去咱们商量着来。”
  上半场是关于工业改革的看法,安然听到了跟报纸上完全不一样的声音,很受启发。下一场就是关于如何改革,从哪儿改起的,有的说从制度改起,有的说从文化文艺开始,有的说从分配改起……而张卫东提出,从人开始。
  他这一句可谓石破天惊,前面大家各抒己见那也是宏观角度的分析,他这个从“人”开始,可真够微观的。
  说好听叫微观,其实有几个老干部就觉着是孩子话,那么多人,从谁开始?怎么改?人他还有生理、心理,还有老中青,还分男女……
  张卫东冒出这么一句,其实是跟着安然做准备工作时候听来的,他当时也颇有醍醐灌顶之势,现在被无数声音反问,下意识就看向安然。
  高美兰看过来,见是小安,就笑了。
  这是一场盛会,关于工业改革,关于知识和进步,关于祖国未来的大讨论,每一个人都将在这个公平开放的平台上畅所欲言,每一个努力的人,都将大放异彩。
  上天从来不会辜负一个努力的人。
  安然起身,整理一下着装,高声道:“咱们从人改起,从所有人,尤其是工人开始改起。”
  她这个思路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起因是宋致远“失踪”前两天,市一纺有个老工人,四十几岁,要说老也不是很老,耳聪目明的,但跟新招的年轻工人也不一样,因为他是大革命期间造反派提上来的亲戚,干了好多年后勤了。
  以前只是个普通的农民,但因为远房亲戚造反派当上了厂长,也跟着鸡犬升天,来市一纺搞后勤,混口饭吃。
  此人往死里为人也算低调老实,工作也算认真负责,踏踏实实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后来拨乱Ⅰ反Ⅰ正,清算那批人的时候,他因为表现良好,从来不惹是生非,思想觉悟也很高而被留下来,还被调到了生产车间。
  可是他的问题是,不识字,一点文化基础也没有,在车间用错了液体,明明写着字的他看不懂,把酸当成了碱来用,结果酿成生产事故,厂里损失不说,他自个儿也瞎了一只眼睛。
  这事怪谁?
  怪当初把他调到生产车间的领导?还是怪当天本该跟他搭班的同事请假?
  不,安然觉着这就是那个工人自己的问题,不识字,没文化。
  “同样的例子不仅我知道的这家单位,其它单位也有,里头老工人多的是不识字的,还有被耽误了的一代,只是上过初中就进厂参加工作的,他们的文化知识远远不够用。”安然把具体单位和事迹给隐了,毕竟是自己系统内的事,这样的大会揭丑这不是给市一纺的领导难看嘛。
  “我是老三届,我没上过大学直接参加工作,我现在就深深地体会到文化知识不够的痛苦。”安然拿出自己随身带的笔记本,随便翻了翻给大家看,“这是我为了学懂一个小章节三页大学专业课本记的笔记,别人学一个礼拜的知识,我需要学一个月。”
  大家都被她的故事吸引了,任何时候,听故事都是乐趣。
  “我吃亏就吃在文化不够上,可我至少不用下生产一线,顶多就是被懂行的人笑两句,但其他工人呢?一个不好就有生命危险!”
  安然顿了顿,“所以,我建议全市所有工人学文化,用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让知识文化转化为看得见的效率,更好的产品质量,更高的经济效益!”
  会堂内响起掌声,被耽误的十年,不仅耽误了一代年轻人,还耽误了一个时代,想要迎头赶上别的民族,就要让自己更强大,更有竞争力,而什么政策扶持什么资金倾斜都不是最重要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内因才是根本原因。
  “那要怎样学文化呢?”有青工问。
  毕竟,自从恢复高考后大家都知道上大学的重要性,都想要狠狠地出人头地,可是每年大学招生名额就那么几个,而报名参加高考的却那么多,一百个里头也只录取六七个的概率啊。狼多肉少怎么抢?
  更何况要复习就要时间,青工们多的是已婚已育的,上哪儿挤时间来复习?自己闭门造车有多少效率?社会上倒是有专门针对社会考生的补习班,可那得交钱,得成天成天的花时间。
  这两个问题又如何解决呢?
  有几个是家里有钱有闲能让他们脱产复习的?
  安然继续拿着话筒,朗声道:“谁说要考大学?学习文化知识并不是一定要脱产,要去大学里。”
  众人一愣,就是坐后面那些四个兜的,也来了兴趣:“不脱产,不上大学怎么学习?”
  安然看向高美兰,看见她鼓励的眼神,这才说到重点——夜大。
  说起夜大,在座的都有所耳闻,这是最近一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或者说学习模式更贴切。主要是通过考试招生的形式,统一采取周末、夜间集中学习的方式来授课,主要针对的是成人职工,让那些有家有口有工作的职工能通过这种形式取得更高学历。
  当然,书城市其实也有夜大,未来还将有函大、电大,但夜大函大都需要有高中学历,参加类似于后世的“成人高考”才行,到几十年后,这种成人本科或者专科的形式就会变成社会力量办学、招生,进而演变成有钱就能上,花钱买文凭。
  可在这个时代,这是一种另类的上大学的形式。
  高兴是高兴,有道理是有道理,“但要参加考试也很难吧,这也得脱产复习吧?”
  安然淡淡一笑,“所以我的建议是,咱们可以搞一个就在工业系统内的针对所有青工的职工大学。”
  所谓的职工大学,安然的设想是,只要是思想进步的工人,无论年龄性别婚否,无论工作岗位,只要加入工会都能入读。而且还不是老师傅带小徒弟的形式,必须是聘请工业大学的教授来亲自授课,保证教学质量和真正的全日制大学、夜大一模一样……当然,难度可根据情况适量调整。
  而上课时间就在周末和夜间,上课地址就在厂区,办一所真正的给职工上的大学!
  “关键是,咱们的职工大学不收费,还能倒给大家发钱,谁学得好,谁先拿到毕业证书谁就有钱,以后晋升职称和工资的时候,职大毕业证书也是加分项。”
  众人欢呼。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的,第二步安然还要鼓励创新,有了文化知识,又有了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她就想让大家搞搞创新,现在的华国人只会学别人,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等哪一天咱们也能变成被别人学习效仿的对象,那该多好啊?
  安然的提议,受到了上上下下所有参加大讨论的人的欢迎,直到离开会堂,身边还围了十几号人跟她辩论呢。
  安然喜欢的就是这种大鸣大放,能自由抒发意见的时刻,即使现在争得面红耳赤,事后一想觉着还挺有道理。
  而张卫东要做的,就是在她身旁,帮忙记录有用的信息、意见,以及比较有见地的年轻人的名字、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当然,安然也把自己单位的电话留给他们了,方便以后继续讨论。
  本来只是计划开一个上午的会,直接开到下午三点半,中途就高美兰让食堂送了几笼大馒头来,大家馒头就着开水吃的,怕去上厕所途中会听漏了啥,大家都尽量少喝水,不喝水。
  安然跟他们讨论完,已经是五点半的事了,又穿着高跟鞋,站得腿都直了,走不动道啊。
  回到家直接动不了,在沙发上躺了俩小时才缓过来。
  新晋高中生包文篮回来,“妈咋这么累呢?晚上你歇着,我给你们做个大餐吃。”
  “啥大餐啊?”
  “辣,子,鸡。”他一字一句地说,胸脯挺得高高的,用鼻孔看着安然。
  “死小子看把你能的,赶紧做去。”正好冰箱里还有半只鸡,前几天他们回来的时候鸭蛋妈给送的,老鹅鸭子小公鸡,还有n多的鸡蛋鸭蛋鹌鹑蛋啥的,他们可以两个月不用买肉和蛋了。
  要是以前安然是不忍心要的,现在嘛,人小海燕的日子比他们还好过,自己才是值得同情的那个。
  文篮有段时间不是迷恋过厨艺嘛,立志要当国宴大师的人,后来迷恋上练武就把这茬忘了,现在动起手来那架势还在,拿出鸡肉来切小块,切干辣椒葱姜蒜,叨叨叨可热闹了。
  安然懒得进厨房看他的灾难现场,心想他不是狂嘛,就让他狂一下……谁知道不一会儿厨房居然飘出香喷喷的味道来,安然赶紧趿上鞋子进去一看。
  那铁锅里的油沸腾着,小公鸡肉炸得油滋滋的响,干辣椒花椒和蒜瓣的香味炸出来,安然口水立马就忍不住。
  “怎么样你儿子不孬吧?”文篮像只小孔雀。
  安然盯着他的背影,快一米八的大高个了,因为常年练武,营养也跟得上,长得又高又壮,从背影看不像十六岁,倒像二十出头的青年了。
  她忽然灵机一动,“跟廖星月学的吧?”家里很少很少吃这个菜,因为麻烦,还特费油。
  文篮身子一僵,“妈你咋知道?”
 
 
第112章 三更合一
  安然白他一眼, 这家里要还有她不知道的事,那她这么多年“保姆”是白做了。
  估摸着这个假期俩人没少在一起玩,俩人都是打小就在家里学做饭的孩子, 肯定很有这方面的共同语言。再加上又是好几年没见了, 能交流的话题可多了去。
  安然放心他们在一起玩, 就是觉着他们小,而且懂事儿, 不会出什么。当然,深层原因就是自信她和贺林华的家教。
  其实贺林华也挺欣赏文篮的,小伙子高高帅帅的,品行端正, 所以也不反对自己十六岁的闺女跟他玩儿。
  这个年纪的男女孩子可是没啥纯正友谊的, 安然能想到, 贺林华自然也能想到,但双方家长都选择睁只眼闭只眼, 其实就是觉着对对方的孩子都挺满意的, 要是真早恋了也没啥, 反正又不在一个市,不会出啥, 成年了先处处看,到时候说不定真能成呢?
  当年安然和贺林华在上下级关系之外,还有一层女性之间微妙的惺惺相惜。
  况且, 两个家庭知根知底, 条件也相当,还能两情相悦两小无猜,这不就是最好的儿媳妇(女婿)吗?
  包文篮提心吊胆等了一会儿,见他妈啥也没说, 居然又出去了,心里倒是狠狠松了口气。
  晚上小野对哥哥的辣子鸡赞不绝口,“哥你可以去当国宴大师啦!”
  “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
  宋致远也扯了扯嘴角,这家里四口人没一个不会做饭的,尤其是俩孩子,真好。
  好在哪儿?当然是大学毕业就可以让他们自立门户了呗,别来烦老宋和小安呗,他们要过二人世界,要去享受环球旅游的好风光。
  没几天,果然如安然预料的一般,去港城陪小野考试宋致远走不了,让他唉声叹气好几天,跟损失了几个亿似的。这可是闺女第一次走出国门啊,他老父亲居然去不了,为此他还跟省里、部委以及中央都争取过,但大家也是为他好,毕竟四月份那场谈判他很是给国家长脸,估计出去还有人盯着他,想杀鸡儆猴呢。
  帝国主义可是不干人事的,搞不好宋致远的名字和照片现在已经在他们的重金悬赏名单上了。
  倒是小野很看得开,“爸你放心,这次去不了以后再去呗,我争取以后多出去比赛就是。”
  那傲气哟,安然都憋不住了,“谦虚使人进步安文野。”
  “我妹不用谦虚,我妹就是世界第一举世无双的数学天才,她就是小数学家,不接受反驳。”
  安然哭笑不得,“行行行不反驳,屁话怪多,赶紧收你俩的东西去。”
  文篮本来可以不用去的,但安然想着多个帮手也好,他不是有用不完的力气吗,那就去给她们娘俩拎包去,要真有危险的话有个黄家拳传人跟着也多一层保障不是?虽然公安会派两名经验丰富的随行人员保护她们,主要是小野。
  她这次出去不仅是小神童,还是宋致远的独女。
  当然,也有老母亲的私心,想带儿子出去见见世面,省得他以为省城巴掌大的地方就是世界了。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