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良娣坐在太子身侧,给太子奉茶,又伺候着他用了些点心,宽慰道:“殿下,您这人就是重情义,什么错都往自己身上揽。您做的够好了。”
太子苦笑一声:“整个京城,恐怕也只有良娣会这样想了。”
“此行赈灾,父皇,朝官,灾民都对孤不满。”
冯良娣起身,将太子揽入怀中,像一个母亲安慰孩子那样,用无限的宽容安抚他:“那是因为父皇他们不了解事情真相如何。妾身是信殿下的,这次赈灾钱粮,殿下劳心劳力,却没有打过,哪怕一分钱粮的士意。试问天底下,又有几人能做到。”
“朝官不满你,可是中饱私囊就是他们带的头。殿下,您还不明白吗,朝官不是不满您,而是您太过正直,让他们无利可图,所以他们才会对您群起攻之。他们是在泄私愤。”
太子神情一动,抬起头看着冯良娣,冯良娣也温柔的回望他。
“可是孤生病……”太子似乎是有些难以启齿,聪明人不止张和一个,只是谁都没敢说,但太子好歹活了二十多年,时间长了,也回过味儿来了。
这才是叫他最受打击,也最伤心的。说句难听的,赈灾的苦和累,他都受了。可是底下人贪污,最后惹出事,百姓却把怨气朝他发泄。
是不是太没道理了。
他这么一心一意为了百姓是为什么,他图什么?!
冯良娣心里转过几个来回,她没有直接骂灾民不好,而是道:“殿下,自古以来百姓愚昧,您是一国储君,您自小蒙大儒教导,苦读圣书,就注定要由您去解救那些未开化的百姓。若是人人都明理,那人人都是圣人了,还要朝廷干什么呢,您觉得是不是这个理儿。”
太子蹙眉思索,想了一会儿之后,发现好像是这么回事,心里的郁气也跟着散了些。
他回抱住冯良娣的腰,闷闷道:“也就良娣能理解孤了。”
他此行回来,遭了一番大罪,他母后虽然心疼他,可也不忘了斥责他,指责他办事不力。
太子慢慢退开,有些不好意思,转移话题:“怎么没看见虹儿。”
冯良娣嗔道:“那孩子为了给殿下祈福,许诺只要殿下好,他愿意抄写一百遍佛经。”
“一百遍!”太子都惊了,“虹儿那么小……”
“左右一片孝心,由着他去吧。”
而此时,老嬷嬷才进来,禀报道:“殿下,刚才太子妃去正殿找您了。”
太子的神情一下子沉下来,“孤知道了,下去吧。”
第127章 太子妃
晚些时候,太子妃才收到消息,太子晚上宿在冯良娣院里。
太子妃身边的老嬷嬷忍不住气愤:“那个口蜜腹剑的女人,就知道哄骗太子。”
太子妃扯了扯嘴角:“你以为太子不懂吗?”
老嬷嬷一愣,讷讷:“太子妃,您……”
太子妃单手托腮,另一只手拨弄着手边的摆件,语气凉薄:“在其位谋其政的道理,太子五岁就学了。”
“他管不了底下人,又不想担责,最后自己哄自己。”
太子或许是为名,又或许是真心想为灾民做事,但不管本心如何,结果就是太子能力不足,酿成了祸事,就是最大的错。
若太子接受自己能力不足,舍得放权便也罢了。偌大一个成朝,还找不出干实事的人吗,父皇派到太子身边的人,哪个不是有能力的,就是官职低的张和李丕,也只是受限于职位,心性,才能哪样不出色。
太子搞不定地头蛇,也不愿把权力下放给有才能之人。结果最后有才能的人,没权,压不住地头蛇。有权的人,又没那么大本事,同样也压不住地头蛇。
太子不信任父皇派给他的官员,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说难听点,不就是刚愎自用。
太子妃抬眸,扫了老嬷嬷一眼,“你以为是冯良娣拿捏太子,错了。”
“只不过是冯良娣说了太子心中所想,太子顺势接茬。你等着看吧,之后再出什么事,冯良娣那个蠢货就是被推出来顶事的。”
都是身边奸佞惑主,太子可是清清白白一朵莲花。
老嬷嬷腿一软,吓的直接跪下:“太子妃,这话不能乱说。”
太子妃把玩摆件的手一顿,食指曲起一弹,摆件飞了出去,落在地上,摔的四分五裂。
冯良娣好歹也算半个主子,这才多久,院里的事就漏出来了。
太子妃垂下眼,遮住了眼里的嘲讽,“让人把地上收拾一下。”
老嬷嬷头俯的更低:“是。”
太子妃身边伺候的,都是她从国公府带来的老人,东宫里伺候的,她都打发到外边去了。
她出门后,问两侧:“皇长孙呢?”
“回太子妃,皇长孙用了晚饭,这会儿在屋里温书。”
太子妃的神情柔和了些,往偏殿行去,秋日的夜晚有了凉意,伺候的宫人下意识缩了缩脖子,太子妃穿着宫裙,依然昂首挺胸,脊背停止。
她乌黑的发丝梳成高髻,发间只插着一支玉簪,并一支玛瑙石步摇,莲步轻移间,步摇不见大幅度晃动,可见仪态。
“太子妃到。”
正在殿内温书的小少年,倏地抬头,而后起身朝殿门走去,太子妃的身影出现在他面前。
皇长孙行礼:“儿子见过母妃。”
太子妃扶起他的手,两人往桌案后走去。太子妃自然也看到了桌案上的书籍。
“这是……”太子妃眉头微拧,“这是哪位大儒的注释,母妃此前竟然未见过。”
皇长孙脸色微红,吭哧道:“回母妃话,这不是大儒的注释。是,是一位先生的。”
太子妃挑眉,扫了儿子一眼,笑了:“字写的很漂亮,看着就舒服。”
皇长孙点点头:“儿子也觉得不错。”
“写了什么,母妃瞧瞧。”
皇长孙想阻止,奈何太子妃已经坐下观看。最开始太子妃没当回事,看着看着,太子妃就瞧出端倪了。
“这是你们现在学的内容吧。”
皇长孙应道。
“你那位先生有心了。”写的如此细致,全面,背后肯定废了不少功夫。
太子妃看着儿子,有些好奇:“是哪位先生?”
学习是一回事,学好了再教导又是一回事。太子妃对李少师有些了解,不认为李少师能写出这样的东西。
那人应该是外面的,看儿子的态度,对方应该也不出名。若是可以,她愿意花些银子把人招进来,面对面指点她儿子,不是更好。
皇长孙面带为难,抿着嘴不吭声。
太子妃等了一会儿没回应,然后又瞅到儿子的神情,心里一动,试探道:“炽儿不能说吗?”
皇长孙道:“不…太好说。”
太子妃定定看着他,随后收回目光:“好吧,既然如此,就算了。”
“母妃……”
“无妨,等你哪天想说了,就告诉母妃。”太子妃捋了捋儿子的头发,又叮嘱了几句,然后才离开。
离开偏殿后,太子妃沉声道:“小殿下最近可跟谁接触了?”
“回太子妃,小殿下近日都没有出门,每日与两位伴读念书练武。”
太子妃:“是吗?”
太子妃暂时把此事按下了。比起这个小插曲,还有其他的事要她费心。
第128章 擢升翰林侍读的缘由
言家二公子成婚后,间隔数月,言二姑娘也成婚了,对比言书来说,言二姑娘成婚早了些,但就时下整体来说,又不算早了。
言书有些感慨,言二姑娘娇蛮幼稚的小女孩形象,恍如昨日,如今就已嫁为人妇。
不过回家后,她看到了了和空空,那点感慨又散了,她如今连孩子都有了。
言书十七、八岁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有今日。夫妻相敬如宾,已经是言书能想到最好,最理想的模式了。
老天爷还是厚待她,让她在人群中看见秦遇,从此觅得良人,识得情爱。
“啊啊——”了了挥舞小手,她不满娘亲抱着她的时候走神。
言书回神,低头亲亲女儿的额头,了了立刻高兴起来。在垫子上玩的空空见状,也爬了过来,小手扶着言书的小腿,颤巍巍站起来,“啊啊”的叫。
张氏进来时看到,立刻紧张的跑过来,手虚扶住空空,唯恐小孙子摔了。
言书心下叹气,了了和空空如今这番小霸道的性子,绝对跟婆母的溺爱和夫君有意无意的纵容脱不开关系。
婆母就不说了,就说秦遇,哪有孩子一闹,就来哄的,还把小孩儿抱去书房,办正事也不想忽略孩子。
言书有些隐忧,晚上睡觉的时候,跟秦遇说起此事:“夫君,家里这般宠爱孩子,会不会让他们移了性子。”
秦遇本来都快睡着了,闻言,睁开眼,下意识伸手搂了搂妻子:“怎么会?”
言书靠在他怀里,鼻尖都是秦遇身上的味道,那是皂角香和一点淡淡的书墨味儿交混而成,年日久了,就变成一种独特的,只属于秦遇的味道。
言书闻着有些失神,暂时忘了要说什么,秦遇轻轻拍着她的背,哄道:“了了和空空太小了,他们这个时候哭闹,都是有需求。他们需要安全感,为夫曾在书上看过,孩子婴幼儿时候,没有得到来自父母足够的关爱,会给他们留下阴影,并且这种阴影会跟随他们一生。”
言书垂下眼:“是吗。”
秦遇亲亲的额头:“我希望我能去除阿书曾经的阴影。”
言书身子一顿,“我哪有……”
秦遇也不多说,只是安抚的拍拍她,过了一会儿,言书也回搂住丈夫。
她生母早逝,父亲有了新的妻儿,虽然不少她吃穿,但父亲给她的关爱却是零星一点儿。
可是夫君又比她好多少呢,夫君不也是由婆婆一人艰难带大吗。
两个人互相搂着,都在给予对方温暖和力量。
次日,秦遇早早去当值了,两个小家伙慢悠悠醒来,没看到爹爹,瘪了瘪嘴,也习惯了。
言书和阿珠给孩子换尿布,穿衣,张氏从厨房里出来,手上的托盘放着孩子的早饭,后面跟着的仆妇,则端着大人的早饭。
寒冬里,食物都冒着蒸腾的热气。
了了和空空现在能吃辅食了,平时吃点米糊糊,水煮蛋只能吃蛋黄,给他们一把打磨的圆润的木勺,胸前系上围兜,由着他们自己吃。
张氏和言书原本要喂,是秦遇说的,让孩子自己来,锻炼了了和空空的动手能力。
对于这种育儿知识,秦遇其实了解的也不多,他原本一个大学男生,没事研究这些干啥,也就是网络发达,零星看到了一点儿。现在也只能摸索着来。
秦遇爱孩子是真的,想培养孩子更是真的。
米糊糊晾了一会儿,温度不高,了了还像模像样拿着勺子慢悠悠舀。空空直接上手抓。
他们吃一顿饭下来,得两三个人看着,还好言书和张氏耐心好,又听秦遇的,也就坚持下来了。
天气越来越冷,腊月里,一名小官抱着一大堆书籍进入秦遇办公的屋子。
“大人,这是您要的东西。”
秦遇一边接过,一边惊道:“怎么没叫其他人帮你。”
“不用,这点东西下官搬得动。”
小官是跟着秦遇一起编纂丛书的,不过大部分活和压力都在秦遇身上,他们只是从旁协助。
小官已经三十多了,他看着秦遇年轻的面孔,忍不住羡慕。
“大人,没其他的事,下官就先退下了。”
秦遇:“嗯。”
秦遇是从去年年末接手这活儿,到现在已经有一年了,编纂丛书的部分,基本也到了尾声。
秦遇请示过上峰,把这套丛书名字取为《知不尽丛书》,意思是学海无涯,知之不尽。
当然,上峰也还不能拍板定下,还要继续往上请示。足足等了半个月,秦遇才得到回复:可以。
秦遇在桌案后坐下,翻看书籍,他打算在今年年前把收尾工作做完,一来是讨个好彩头,二来,他真的想好好过个年。陪陪家里人,跟友人一起聚聚。
晚上了了和空空撑不住睡了,秦遇还在书房忙活,言书端着补汤进来,“怎么又忙了。”
秦遇就给她说了一下自己的计划,言书没话说了,把补汤放下,走到秦遇身后,给他按揉肩膀。
随着年关的接近,下到百姓,上到天子皇宫,处处张灯结彩,可见年意。
天子把今日的奏折批阅的差不多了,想要放松一下,发现未批阅的奏折旁边放着一套书。
“《知不尽丛书》。”天子随手打开,然后就看入了神,直到王宽小心翼翼唤他。
天子这才合上书籍,揉了揉眉心,眼睛的酸痛席卷而来。
天子日理万机,平日关注的都是国家大事,像秦遇这种“小苗苗”,天子是有点看好,但也仅限于此了。
就如当初殿试,天子看好秦遇的文章,破格钦点秦遇为探花,后续秦遇入翰林,时间久了,天子都快忘了。
没办法,让一位君王,去记住一个小官,太为难君王了。
后续,还是秦遇在每一次面圣之时,都超常发挥,终于一点一点加深他在天子心中的印象。
而每一次的印象加深,都伴随着秦遇的官职变动,以及遇上新的难题,但秦遇都完美完成了,实在是令天子很难不产生好感。
秦遇不明白他为什么在吏部干的好好的,突然被擢升为翰林侍读。
其实是因为天子通过霍英的言行,间接了解到秦遇的才能和心胸。
论才华,秦遇不及大儒,但是论教学生,秦遇未必比大儒差。
天子在那次考校了霍英之后,心里就隐隐有了个念头。正好其他人都在打翰林侍读的空缺位,天子干脆釜底抽薪,把秦遇升了上去。也算是给其他人一个警告。
88/137 首页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9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