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大芳快要转身离开的时候,那小孩忍不住叫住杨大芳道, “大姐姐,你明天还要买鱼虾吗?我还能抓来, 能抓来更多呢!”
杨大芳眨了一下眼, 道, “我买。我在前面卖串串的地方, 你到时候来找我。对了, 注意安全。”
“大姐姐,我知道了。大姐姐,谢谢!”
那半大孩子一溜烟跑了,估计去江边抓鱼去了。
这个时候, 大家都穷苦, 日子都过得苦哈哈的, 也不知是哪家的孩子, 还这么小就知道开始赚钱了。
杨大芳和何大山走回去的时候, 桂花嫂子等人带来的香菇也卖得差不多了, 桂花嫂子有些不好意思, 道, “大芳啊, 这个卤香菇和串串需要什么调料?需要的材料钱我们出,能借着你的调料卖一下香菇吗?”
“这当然可以的。这样,明天你们谁要拿料卤香菇或者做串串, 我把调料配好给你们。”
“哎哟,大芳啊,那我们可不客气了,山上的香菇长得可真好,能卖一点是一点。”
大伙就这么说定了。
而在众人摆摊卖香菇的时候,还真的接到了一些大单子。
附近的不少单位要采购香菇给员工做福利,其中一个厂子,厂子里一共有几千个工人,一下就要几千斤的香菇,把众人都给乐坏了,苏佩玉当即和人出面,和人联系好,并写了收据。
原本发愁香菇销路的众人,一下就有了销路了,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
其实,也就今年没有人人工种植香菇,众人卖香菇的价格才能有这样的价格,不然香菇的价格是卖不了这个价格的。
不过即使明年有更多的人种植香菇,但对于农民来说,香菇仍旧是一门不错的收入来源了。
总的来说,杨家村所有种植香菇的人家,都注定在今年大赚一笔了。
而庙会这才刚刚开始而已,庙会一共进行三天呢,还有两天才会结束,接下来,还能为大伙带来更多的香菇销路。
当天庙还没结束,村长就让他媳妇回村里通知种植香菇的人家都去采香菇去了。
傍晚,杨大芳跟着何大山回家的时候,先去供销社买了两套童装,张小娟带着两个孩子应该已经到了羊角镇了,杨大芳估计两个孩子的日子不好过,现在刚好天气又冷起来,便给两个孩子一人买了一身棉袄。
张小娟和两个孩子的确都穿的破破烂烂的,两个孩子长得特别的瘦弱,看着就像一层皮包裹着身体一样。
张小娟见到杨大芳,姐妹两人忍不住拥抱在一起,一旁,张小娟的两个孩子怯生生的在一旁看着。
张小娟柔声对两个孩子道,“叫三姨,三姨夫!”
“三姨,三姨夫!”
“乖!”
因现在天气有些冷了,杨大芳忙拿出准备好的棉袄,给两个孩子递出来。
两个孩子有些羡慕的看着那新棉袄,不过张小娟没有说话,这两个孩子不敢接衣服,直到杨大芳喊两个孩子接衣服,这两个孩子这才接了下来。
“三妹,谢谢你!”
“快给两个孩子穿上,最近两天又降温了,别把孩子冻着了。”
事关孩子,张小娟忙给两个孩子把破烂的外套脱下来,换上了新棉袄。
张小娟的两个孩子,大的一个已经十岁了,是个女孩,小的那个也八岁了,不过两个孩子个头都很矮,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的模样。
张小娟道,“这两个孩子,大丫头叫孙招娣,二宝叫孙小波。”
姐妹三人说着话,尽量不提不高兴的事情,因久别重逢,都分外的高兴。
张小丽低声道,“大姐,三妹,我明天让肖松柏也过来,大家一起吃个饭吧。”
杨大芳忙道,“明天不行,庙会有三天的时间,我得去赶庙会继续摆摊。”
张小丽忙道,“小妹,你地里有没有什么活计?如果有活计,那我和大姐去帮你干活。”
杨大芳也没客气,道,“还真有活计,山上的香菇,需要继续把可以采摘的香菇给采摘了。”
“那行,那我们就采摘香菇好了。”
因杨大芳买了鱼虾回来,当天晚上,杨大芳切了卤肉,端出卤香菇,又做了鱼丸汤,虾仁猪肉包子等,一家人吃的别提多高兴。
杨大芳第二天要继续去摆摊,当天晚上多准备了不少的食材,而杨爱国则带着两个孩子和张小娟姐妹等人,回乡下去帮忙采香菇去。
而因为有何大山,杨爱国等人在好几次张小娟欲言欲止,却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第二天一大早,杨爱国带着张小娟等人下乡去了,杨大芳急匆匆的带着食材去赶集。
212/327 首页 上一页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