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干完活之后,大家觉得,多出这么多人干活,也还行。
清溪村这边的人,适应了一天,倾向于搬出来的人态度更坚定了,不想搬的人也有点动摇。
青松大队的人,好像也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排外。
周保和知道这些人的想法,回到家里,跟媳妇儿说:“都是一个大队的人,有什么好排外的?不团结一心,难道等着被外面大队的人欺负?”
周保和媳妇儿还不知道他:“得了吧,你就是想多要点药丸子罢了,还真把自己当善心人了?我呸!”
周保和嘿嘿一笑:“别出去乱说。”
过了几天,山谷里面恢复正常,清溪村的人回去看,房子都还在,就是屋里都积了一层厚厚的淤泥,石头垒的墙也是湿漉漉的,短时间内,肯定没办法住人。
至于地里的粮食,彻底被霍霍干净了。
没有办法,就算想搬回来也不行,只能先回青松大队继续住着。
顾随也跟着清溪村的人出去了,他暂时住在青松大队外面的知青点。
今年大批知识青年下乡,青松大队的知青点现在住了十几个知青,住房紧张,顾随只能暂时和他们挤一起住着。
顾随每天除了给人看诊,下地干活,其他的时间都花费在来往大青山的路上,以及给关月做饭上。
周保和和杨国柱找到他:“你还是和以前一样,你工作的重点不在干活儿上,你好好给大家看病,多弄点药,把这两项工作做好就行。”
周保和话没说透,顾随一听就明白,虽然他们搬出来了,但是关月那里的关系还是不能断。
顾随笑了笑:“那行,我知道怎么做了。”
周保和呵呵一笑:“顾大夫是聪明人。”
青松大队表示出接纳的态度,一些愿意在外面安家的人,就开始准备修房子了。
外面除了极个别家里有钱的能住上砖房,其他人都是泥瓦房,差一点的就把房顶的瓦片换成茅草,再差一点的,整个房子都是茅草扎的。
不过,一般人缘不是太差,都能请人帮忙修一座泥瓦房。就算是茅草顶,至少墙是泥土砌起来的。
李桃他们家决定搬出来住,就想赶紧把房子修起来。趁着现在是夏天,天气热,打好的泥墙很快晒干就能住。
房子修好后,李桃去了一趟山上,邀请关月去他们家做客。
关月今天心情一般,不想出门。
李桃也不失望:“那我以后还能上山来找你吧?”
“来呀,想来就来。”
李桃笑了,欢欢喜喜地回去了。
有像李家这样早早做好决定修房子的人家,也有的人家想回山谷里住,上完工有空闲的时候,就回去收拾被水淹的房子。
结果没几天,又下了一场大雨,虽然没有像之前那样厉害,但被泥沙抬高了河床的小溪,还是漫出来了。
这一次之后,再没人提要搬回去,都安安心心在青松大队申请一块宅基地,赶紧修房子吧。
别等冬天来了,还没有自己的房子住。
清溪村的人搬出来的事情,现在已经定下来了,有些事就可以打算起来了。
周保和带着杨国柱跑了一趟公社,一个劲儿地卖惨装哭,反正就是他们今年秋收不好过,山谷里被淹了,又多出这么多人口,他们今年的粮食不够分啊!
都是一个公社的人,这么大的事情,公社书记怎么会不知道。
“行了,别在我面前演。你们的意思我知道,申请减免税粮的事情我做不了主,我先帮你们努力争取一下。”
周保和嘿嘿一笑,从兜里掏出来一封信:“这是我们的情况说明,我们大队的人都是按了手印儿的,绝对真实有效。”
杨国柱连忙说:“县里的领导如果不赞同,我们带他们去山谷里看看。”
“哟,这准备得挺齐全的,这是有高人支招啊?”
周保和和杨国柱一个劲儿地傻笑,就是不说话。
书记又问:“清溪村的人都搬出来了,大青山上的那个小姑娘搬了吗?”
“没有,没有搬。虽然她的户籍落在我们大队,书记你是知道的,我们也不管了,毕竟,军方那边……”
书记点点头:“她也不领口粮,她既然不想下山,那就不下山吧。”
“我们也是这样想。不过关系还是要维持着,以后想换点什么也方便。”
书记敲敲桌子:“去年换的那个解毒药,真是好东西。”
96/296 首页 上一页 94 95 96 97 98 9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