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开局继承博物馆——春溪笛晓

时间:2022-02-09 09:24:33  作者:春溪笛晓

  既然能展示生产工艺,那就挑选些有独特工艺的藏品吧。

  展馆里的藏品不是固定的,这批展示完了还能换一批,吴普挑选起来并不纠结,和苏轼一起翻着图册挑拣,看着顺眼的就选上。

  一号馆约莫只有三十个展位,他们却兴致勃勃地从头挑到尾,顺便把下一轮的展品都给挑上了。

  看完藏品目录,两个人又比照着目录在仓库里溜达起来,对着历朝历代的老物件讨论得起劲,时间不知不觉间过了快两小时。

  陈叔那边接到了骆老爷子的电话:“那小子呢?”

  陈叔看了眼凑在那数一幅画上有几个乾隆印的吴普和苏轼,默然了一瞬才说道:“他们还在看画。”

  骆老爷子:“…………”

  他也就想晾晾这小子,怎么这小子还流连忘返了?

  陈叔挂了电话,走过去和吴普说该吃饭了,老爷子让他一起去吃饭。

  吴普这才把目光从画上收了回来。

  苏轼还在那痛心疾首:“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啊。”

  好好的一幅古画,盖满了乾隆的印章,瞧着意趣全无!

  吴普笑道:“古往今来爱煞风景的人都不少,米芾就说起他买到过一幅蜀人李昇的山水画,卖画的商人嫌弃李昇名气不够大,涂掉他落款里的‘昇’字改成‘思训’,硬生生当成他爹李思训的作品来卖。”

  可见不是谁都会真心爱惜到手的真迹。

  只不过乾隆是皇帝,祸害范围更广而已!

  乾隆这人一辈子收藏了一千八百多枚印章,平时闲着没事赏玩书画就爱往上面盖戳,以此表达自己对它们的欣赏之意。

  有些他格外喜爱的画,印章占据的面积简直比画本身都多!

  吴普邀苏轼一起去跟骆老爷子吃顿饭。

  苏轼自然没意见。

  吴普把要带走的藏品列好清单,让仓库这边做好转移准备,这才领着苏轼见骆老爷子去。

  骆老爷子见了吴普,本来想冷哼一声。

  等瞧见吴普还带了朋友过来,他又把到了嘴边的冷哼咽了回去。

  吴普主动给骆老爷子介绍,说苏轼姓苏,是他的朋友。

  骆老爷子知道苏轼,他私底下看了会吴普搞的那什么直播,只觉年轻人的想法真是天马行空。

  不过博物馆都给出去了,骆老爷子并不打算对吴普指手画脚。

  人老了,口味大多清淡得很,骆老爷子领着两人去吃淮扬菜。

  苏轼和吴普都不是拘谨的人,两人到了饭桌上都很是自在,上一道菜就凑一起讨论几句。

  苏轼对淮扬菜的感觉是,甜,比他们那会儿甜多的。

  倒不是甜到齁的感觉,而是甜味渗透到方方面面,乍一吃不会有太大感觉,仔细品尝就会察觉几乎每道菜都会掺点糖。

  现代的糖显然比古代要便宜多了,用起来一点都不心疼。

  苏轼把自己的感慨和吴普讲了。

  吴普笑道:“制糖工艺和产量都上来了,自然就便宜了。”

  宋朝时也有各种各样的糖,蜀地更是有不少有名的蔗糖产地。

  苏轼自己就特地写诗夸过蜀中老友家乡的糖说“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

  和他玩得很好的黄庭坚也收到过蜀中朋友送来的糖霜,直夸“远寄蔗霜知有味,胜于崔子水晶盐”。

  只不过那时候的糖霜是稀罕物,几乎是当做艺术品来生产,上品糖霜或层层堆叠如假山状、或攀枝错节如团枝状,瞧着就跟一幅幅画作似的,很适合作为逢年过节的送礼佳品。

  到了宣和年间,蜀中的遂宁一地还曾因为糖霜格外有名,每年被朝廷额外索要数千斤糖霜当贡品。

  遂宁那边做糖霜的人被层层盘剥,没过几年就宣告破产,没有人敢再干这一行。

  当地糖霜产业也就逐渐败落。

  苏轼听吴普说起宣和年间的变故,叹着气说道:“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横祸。”

  吴普点头:“当时让百姓受罪的可不止花石纲,要不是各地百姓已经被压榨到民不聊生的程度,金人打过来时朝廷绝不会溃败得那么快。”

  宋徽宗生活奢靡无度,底下的官员也多爱贪腐,那时候连小小的糖霜都能被逼得家破人亡,更别提别的好东西了。

  《水浒传》就是用这个背景衍生出来的故事。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