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听闻当今圣上给陈家酒楼旁新盖的酒楼题字的其他酒楼,心里那个羡慕嫉妒恨呐! 大意了,没想到,这陈家酒楼背后还有一个张玉郎,这张玉郎还考中了状元郎,不仅凭着跟温世子的肖似收获了全城人士的瞩目,还给那酒楼讨来了圣上的墨宝! 这可是京城里头的酒楼,都没得到过的殊荣啊! 今日牌匾一挂,有圣上的亲笔题字镇场子,谁还比得过陈家酒楼的风光? 早知如此,一开始就不该让陈家酒楼这般顺顺趟趟的开起来! 早知如此,一开始就该把陈娘子这位厨子给招揽到自家酒楼里来! 早知如此,…… 众酒楼大小东家眼见大势已定,纷纷叹息摇头! 谁让自家没一双慧眼,看透陈娘子夫君会有显赫辉煌的今日呢? 要不,培养培养自家郎君,也做状元去? 只是说得轻巧,状元郎哪有这么轻易,想当就能当的呢? 在众人艳羡的眼光里头,陈念莞跟张玉郎并肩站在状元楼三楼,眼见着地上舞狮团队的锣鼓声响起,鞭炮声燃个不停,而小佑跟两大猛兽护着牌匾隆重登场。 用梯子送了一程后,小佑大佬飞身上了二楼,将牌匾稳稳地挂了上去,而后一揭红绸,那龙飞凤舞的“状元楼”便呈现在众人面前。 引来楼下满满一圈的观众们的惊叹。 听着百姓们的感叹惊呼,张玉郎脸上的笑容也前所未有的明朗。 这状元楼的名声,是他亲自给莞莞挣来的,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算是真正成为自家娘子的依仗,成为了莞莞立足京城的靠山,他才总算有底气,站在她身边,携手同行。 张玉郎低头,唤了一句:“莞莞!” 陈念莞转向了张玉郎,脸上笑容可掬:“夫君,是时候招待你的那些同科进士进状元楼了!” “娘子说的极是。” 张玉郎笑了笑,走下状元楼,那找来帮忙的陈念蹇跟曾四自然是责无旁贷地跟着下去招呼客人了。 这日为了出入方便,陈念莞特意将平时锁着的一层跟二层的门锁给开了,给来赴宴的进士们开路。 站在状元楼门口,张玉郎一行三人朝来捧场的同科们躬身行礼:“感谢诸位赏脸,来来来,这边请。” 那新科进士们乐呵呵地都跟着进了状元楼。 状元楼啊,他们这算是第一批踏足状元楼的人了! 听说陈家酒楼的吃食新鲜,精致,可是来京城绝不可错过的美食,今儿托了状元郎的福,总算能亲自尝一尝了。 陈念莞早早地走到陈家酒楼这一边,下去一楼,便见有熙熙攘攘的食客坐满了整个大堂,还有没订到位置的,不得不在外头候着。 这一日的繁忙,可是堪比初初开业那个时候啊! 陈念莞看施存祈一干合伙人们笑得开朗,自己也忍不住杏眼弯弯。 到今日,陈家酒楼,算是真正能在京城深入人心了吧? 绝无仅有的状元楼! 独树一帜的点心跟吃食! 还有只此一家的推车服务! 不仅将随着京城的诸多百姓口口相传,将名声四散开去,还有那上百名新科进士们,无论到何处,想必对今日在状元楼的宴会,均会念念不忘。 且不说其中在京进士背后的家眷,日后想必会因为好奇陆陆续续来陈家酒楼,随着这些进士们去到天南地北,只要提上一嘴陈家酒楼,那陈家酒楼的名字,将如吹散的蒲公英种子一般,传遍整个大周朝! 很好! 陈念莞握紧了拳头。 她来京城建陈家酒楼的目的,达到了。 阿娘,我说过的,要在京城开家大酒楼,赚京都人士的银子,如今,我终于办到了。 接下来,是要存很多个万贯,然后买大宅子,把阿娘跟萱萱接进京城里头来啊! 是时候,要来搞一大波钱银,扩充扩充一下自己的钱袋子了。 在状元楼牌匾挂上去的接连几日,陈家酒楼里座无虚座,食客那是纷至沓来。 每日打烊后,盘点钱银收入的施存祈跟方五郎等小掌柜们都慨叹不已。 陈家酒楼,了不起啊! 陈东家,也了不起啊! 陈东家的夫君张公子,更是了不起啊! 陈家酒楼的生意蒸蒸日上,喜坏了给陈家酒楼做活计的人,更乐坏了一干合伙人们。 为着感激明海师傅给张玉郎秉公做证,今日跑到大佛寺给明海师傅做吃食的柳风,给好不容易抽空到大佛寺歇口气的萧七爷嚷嚷着最近陈家酒楼的生意有多好,这个月就等着收多多的银子。 “哦,陈家酒楼如此受人欢迎?” “那是,尤其是我表姐夫得了状元后,来陈家酒楼的主顾就更多了。那皇帝老爷也爱屋及乌,喜欢上咱家的酒楼,一高兴,就给咱表姐建的酒楼赐了牌匾,叫状元楼,你说,有多威风的?” 萧七爷品着茶呢,听柳风这么一吹牛,差点没把整口茶给喷出来。 “你说什么?状元楼,是你表姐建的?” 萧七爷是知晓张玉郎已经成婚的事,可进士人家里头娘子的事,他可没多加深究,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张玉郎的娘子,ᴶˢᴳᴮᴮ是柳风的表姐。 对了,这张玉郎是楚州府人士,柳风跟她表姐,似乎也是楚州府那地儿来的? “对啊,我表姐建好有一阵子了,就等着表姐夫考中了状元,把那楼给命名状元楼呢!”柳风也是后来才听说这事的。 呵! 萧七爷忽而内心就微妙起来了。 这么说,他给张玉郎题字“状元楼”,给陈家酒楼招揽生意,那变相,不就是给自己入伙的酒楼做招子了? 首次遇见这种事情的萧七爷觉得有趣极了。 第一次赏赐给下臣的东西,自己还能得到好处的事,真是第一次啊! 开业首月得了六百两左右,第二个月得了一千两左右,第三个月,能得多少? 萧七爷忽而感受到了一点点积攒钱银的快乐,脸上表情愉悦得很。 如今陈家酒楼名声甚大,都传到宫里头了,可他们可都不知道,这陈家酒楼,朕可是也有一份子的。 萧七爷露出了得意的神色,看着柳风点点头。 看来,他这位龙子,就是做起酒楼来,也是颇有眼光的嘛! “柳风啊,啥时候,安排我七爷也到状元楼里头,吃个席?” “哎,七爷您要去,我准会回去跟表姐说,给您安排得妥妥当当当。”柳风拍胸膛保证。 “好啊,等日子定下来了,我叫刘福安派人通知你啊!” 到底是自己合伙的酒楼啊,如今又这般声誉显赫,害得他也想亲自去瞧一瞧了。 “行咧,七爷您啥时候去,提起跟咱说一声,我一定跟表姐好好引荐引荐一下您。”柳风嘻嘻笑着一口应承下来,而后看着刘福安,“大刘管事,你到时候尽管来素川路或是香桂街找我。” 刘福安微微一笑,算是应承了。 柳风回去后就把这事给告诉陈念莞了,陈念莞自然是一口应承的。 陈家酒楼能有今日的成就,可少不了当初各位合伙人出钱出力,萧七爷要来,可不得好好招待,好歹是陈家酒楼宫里头的人脉啊,不能怠慢。 不过要等萧七爷来了,可得好好问清楚,他在宫里是做啥子的,官大不大之类的,得看看有啥地方能让他给陈家酒楼做做贡献的嘛! 弘帝回到宫后,对陈家酒楼兴趣正浓,就想要微服出宫,被刘福安给劝下了。 “陛下,如今那陈家酒楼风头正盛,您要选这个时机去,怕是会容易被人认出来,那风险可大了。” 弘帝的兴头一下被浇了一盆冷水。 “照你这么说,朕就不能去陈家酒楼了?那是朕的酒楼,朕还没亲眼瞧过呢!” “陛下自然是能去的,只是奴婢以为,您才钦点张玉郎为状元郎,又给陈家酒楼赐了墨宝,若陛下去了,再被人认出来,若外人以为陈家酒楼恩宠太盛,怕是,会招嫉啊!” 弘帝想了想,觉得刘福安说得有理,悻悻然只得作罢。 而陈家酒楼的风头无两,风靡全城的时候,已经是招来了许多同行嫉羡了。 其中最甚者,莫过于月满楼施大爷了。 “施存祈这命可真好啊!” 可不是,赶出了月满楼,一蹶不振差不多一年,以为废了,谁料竟被他找到了陈娘子跟沧家,合伙做起了这陈家酒楼。 新酒楼做得风生水起也就罢了,没曾想,陈娘子的夫君考中状元,还得了圣上的墨宝,做这一行的,谁人不羡嫉? 可,即便羡嫉,明面上可也得恭敬着,毕竟有状元郎跟圣上的笔墨镇场子,至于私底下…… 施大爷叫来到了几个随从:“让你们看着萍儿村那头的动静,可有什么发现?” “东家,如今儿正是春耕,二爷家里头的那伙子人,正在耕地播种呗!”负责到萍儿村盯梢的随从道,“还有那鸡场,鸭棚,陈家酒楼的鸡肉鸭食,都是自萍儿村供应上的。” “你们,给我……”施大爷叫过他们,嘀嘀咕咕两句。 看随从领命而去,他冷笑两声。 便是状元郎又如何?有皇帝老子的墨宝又如何? 若届时食材供应不上,陈家酒楼的吃食无以为继,看他们还能不能做得成营生!
第144章 不用施存祈使坏,陈家酒楼的食材,不,确切地说,是陈家酒楼很多菜肴需要用到的酱料,例如蚝油,瑶柱酱,虾酱鱼露等等,眼看着要告罄。 实在是万万没想到,陈家酒楼开业以来,生意会如此火爆,日日客满盈门。 这食客多,做的吃食就多了,而后用的佐料,自然也就跟着增多。 便是有柳河后头运来的那一大批酱料,也经不住日日超额的客流量的使用消耗。 如今有不少人知晓陈家酒楼的菜肴味道独特,风味一流,是用了自家秘制的酱料,也有很多想要单独买酱料的,陈念莞眼见自家酒楼都不够用,哪敢拿酱料出来单独销售呢? 自然是但凡有人问,都是nonono摇头了,还得陪着笑说迟些时候或许能够上架售卖,请大家一如既往多多支持陈家酒楼。 然后回到香桂街,心里头还得焦虑不已,就连刚刚想出来的收割大波钱银的计划也不敢实施了。 毕竟,要酱料没了,吃食做不出来,还怎么招揽如今的食客们成为常客呢? 幸亏在最后几罐酱料都将耗完的时候,港口传来了好消息:徐大爷他们进京啦! 徐大爷他们是上元节元宵过后走的,那时候冰雪未融,只能走陆路,那最快也得耗费一个月左右的路程,但回程时候,南方一路北上的海路上冰封该是解了,恰好可以走水路,委托他们押送最新一批酱料回京,算算时日,不就是这个时候抵达效外港口吗? 陈念莞喜不自胜。 带着四丫跟小佑去到港口亲自接徐大爷,顺便也带上了自家的驴车帮忙载货,一瞧那徐大爷带来的酱料,震撼了。 光是酱料可就装了满满六辆马车呐! 足够陈家酒楼半年的份量了。 跟徐大爷跟徐大爷的两个徒弟一寒暄,得,知道她在京城成功开了酒楼,听徐大爷描述陈家酒楼的规模,柳氏可是跟大舅母跟四舅母一合计,将手头上能搬走的酱料,都优先供应给她了,就怕她不够用的。 “陈东家?” 陈念莞听到了一个久违的声音,再看从马车里钻出来的故人,忍不住笑了起来:“曾老爷?” 曾老爷看着许久不见的陈家娘子,寒暄两句后,第一时间便问起了曾四的情况,听说考中了进士,笑得合不拢口。 曾老爷年后就坐不住了,曾四要下场春闱,他心急想知道儿子考得如何,恰好遇见帮陈家娘子押镖坐船回京的施大爷等人,于是就一起上路了。 一行十辆马车浩浩荡荡地进了内城,停在了素川路陈家酒楼后院。 大伙儿帮着忙将酱料桶都给搬下来,分门别类搬进了状元楼这边的冷藏库。 看着满满当当的酱料,陈念莞底气足了,看着辛苦跑了这一趟的徐大爷师徒,满心感激。 请他们在陈家酒楼雅间吃了一顿饭,而后就开始商量徐大爷师徒日后的工作。 嗯,徐大爷是老胳膊老腿了,不适合劳碌奔波,所以陈念莞打算让他常住陈家酒楼后院,给雇用的护卫们当头领。 至于徐大爷的大徒弟跟小徒弟,平时儿也跟着徐大爷做酒楼护卫,但每隔两个月,得替陈念莞跑一趟镖。 就是回抚宁县柳家村,委托神风镖局带一批酱料回京城。 “这,陈东家,咱们这次带来的酱料,还不够呐?”徐大爷跟两个徒弟惊呆了。 “只是供与陈家酒楼用,自然是够的,不过我还打算拿酱料出来单卖,可不就不够了嘛!” 想着日后将在酒楼里开多一条赚钱银的财路,又能给柳家村大舅家的酱料作坊带来收益,陈念莞就忍不住搓手。 只要能在海路畅通的时候,保持每三个月稳定供应一批酱料,这财路就稳了。 并且,她收割钱银的计划也能提上日程了。 徐大爷跟两个徒弟商量了一会而后,很爽快地签了用工契约,陈念莞又给施存祈引荐了新来的三位伙计,安顿好师徒仨后,这才带着四丫跟小佑回了香桂街。 曾老爷先一步到了香桂街,知道了自家儿子考中进士,又知道了张玉郎是今届春闱状元,又是吃惊又是激动。 儿子考中进士已经是一大喜讯了,虽然遗憾他未能有更好的排名,但有范侍郎运筹,想必填个空缺是不难的,而且,与儿子一个书院的同科,陈念蹇是二甲,据说如今在等候申考六部的职位空缺,至于张玉郎更是状元郎,能直接进翰林院就职,将来这两位同科便是儿子在官场上最好的助力,便是儿子在外头熬个三五年,届时也能靠他们帮扶。 这么一想,曾老爷心情里的遗憾便抛诸脑后,改而跟张玉郎好好打交道,甚至暗自庆幸当初嘱咐了儿子跟着张玉郎夫妇的选择相当明智。 其实,张玉郎跟曾四高中的喜讯ᴶˢᴳᴮᴮ,陈念莞等人早已经派人送信回抚宁县了。 但因为在殿试之前,为了充分准备殿试,尽量争取好排名,许多新科进士都没余力交际,殿试之后,结果尘埃落定,于是都忙着拜谒座师,以及跟同科结识联系。 毕竟以后都是要做官的人了,做官需要人脉和路子,而人脉势力最好,也最容易积攒的时候,自然是这个时候的同科们了。 所以,即便前程未定,必要的交流是必须的。 诗会,茶会,酒宴,都是这些新科进士们露面的地方。 尤其是一些等待春闱过后,六部空缺职位放出,有心想要去应考的进士,更不会随随便便离开京城了。 至于春闱前三名,在琼林宴之后就已经封受官职入翰林院为官,张玉郎被授从六品修撰,苏睿添跟江禹被授正七品编修,也就是说,如今张玉郎已经是最清贵的翰林院官员了。 如无意外,历届春闱前三的进士均会进入翰林院,翰林院可以说是朝廷的人才储备基地,并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之称,进了翰林院便成为了天子近臣,所以曾老爷才盼着张玉郎能看在同窗之谊,拉扯自家儿子一把。 在正式任职之前,考虑到不少进士爷乡远家僻,有时候往往来回返京都要用上三四个月,朝廷按例均有一到两个月的假期,让一甲进士有足够的时间安置好亲眷家事等庶务,而张玉郎自然是想着携陈念莞衣锦还乡的。 只是陈家酒楼如今开业没多久,后厨班子以及酒楼女宾统筹方面还需要陈念莞出面,念及如今海路才开,走水路还需要破冰才能顺利航行,鉴于回抚宁县来回一次仅需要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于是一方面等港口进入正式运营后走水路返乡,一方面等陈念莞处理好酒楼事务,张玉郎于是提前到翰林院上任,等陈念莞有空后,再请假休沐回乡。
140/151 首页 上一页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