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只因为康熙是一个爱事事追求完美的人,一件事他不做就算了,一旦决定要做的话,他就绝对不会选择敷衍了事。
如果康熙那天没有来坤宁宫和明月一块跟着清冬学习如何编压岁钱的话,那么明月相信即便他心血来潮地想要给她压岁钱,也只会叮嘱底下的奴才给她多编一份而已。
但是没有如果可言,那天康熙就是来坤宁宫和明月一块跟着清冬学了,而且明月也知道康熙已经学会编压岁钱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决定也给明月压岁钱的话,他绝对不会假手于人。
毕竟在明月已经知道了他会编压岁钱的情况下,康熙给明月的压岁钱如果不是他亲手编的话,那么即便有诚意,那也是不多的。
到时候明月即便因为收到压岁钱而高兴,但是这份高兴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明月可以很确定,康熙给她的生肖压岁钱肯定是他亲手编的,那他为什么不承认,反而要这么问呢?
明月也猜到了康熙的目的,无非就是想逗她而已,但是明月会上当吗?
她当然不会了。
明月不仅假装没猜到康熙的打算,还故意道:“难道不是吗?”
她扭头看向康熙,面上露出了一个失望的神色,然后叹了一口气道,“看来是我误会了,我还以为皇上你给我的压岁钱是你亲手编的呢,还想着你对我有这份心意,我总不好一点表示都没有。”
“你打算怎么表示?”康熙问。
“当然是亲手给皇上你做一个香囊呀。”明月道,“皇上你不是一直都想要我给你做一个香囊嘛。”
康熙:“……”
“没想到是我自作多情了。”
康熙:“……”
“既然皇上你给我的压岁钱不是你亲手编的,那我就没必要亲手给你做一个香囊了。”
康熙:“……”
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就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咳咳。”康熙清清嗓子,将明月的目光吸引过来之后他严肃着一张脸道,“其实有必要的。”
“嗯?”明月故意问他,“为什么有必要?”
“因为朕给你的压岁钱确实是朕亲手编的。”虽然明月当时说羡慕小太子有一个像她那么好的额娘时因为是学了小太子的语气,使得她这句话多了几分玩笑的意味,但是康熙注意到她的神色有一瞬间是落寞的。
可见明月只不过是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出她心底里最真实的想法。
康熙不知道明月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毕竟他能查到的都只是明月这辈子的事情,对于她的上辈子,他一无所知。
但是不知道归不知道,这并不妨碍康熙第二天回到乾清宫之后,给自己找了一个“师傅”,教他怎么用特制钱编出一只“小猪”来。
和明月相反,越是接近年关,康熙就越得闲,因为打从腊月二十日开始,康熙就封印了。
一旦封印,那就意味着康熙开始放大假了,除非是有紧急军情,否则的话康熙不用上朝,不用批阅奏折。
这也是康熙有心思背着明月偷偷给她编一只“小猪”做压岁钱的原因。
虽然康熙说得十分严肃,但是明月听了却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然后故意对着康熙露出了一个怀疑的表情:“真的吗?我不信。”
说完,明月自个儿就撑不住,又笑了起来了。
*
谢天谢地,爱新觉罗家并没有除夕守夜的习俗,所以这天晚上明月把康熙给她的生肖压岁钱置于自己的床脚之后,就早早地上床休息了。
明月上辈子过春节,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每逢佳节胖三斤,毕竟过年了,明月再怎么工作狂也不可能这个时候继续工作的,而再周扒皮的老板也不可能这个时候薅明月去工作。
所以不论是读书的时候,还是出社会了,一年当中春节可以说是明月最悠闲的时候了。
但是这辈子过春节就不一样了,当然了,这会儿可没有春节这个说法,自从汉武帝开始,正月初一就被称之为元旦。
至于后世农历正月初一称之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称之为“元旦”,那是辛亥革命之后的说法了。
言归正传,明月从原主的记忆中得知宫里过年那可是一件遭罪的事情,事实证明,这话倒是不假。
因为宫里过年,是从除夕夜那天晚上设宴一直到正月十五那天才算结束的。
作为紫禁城的女主人,明月和康熙一样,那都是宴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就导致了明月想要偷懒摸鱼都不行。
“很累吧?皇后娘娘。”裕亲王妃嫁给裕亲王已经有小十年的时间了,也就是说她过年进宫来参加这样的大型宴会已经有小十年的时间了。
即便如此,裕亲王妃还是没能适应这样高强度的宴会模式,更别提今年第一次以女主人的身份在宫里过年的明月了。
裕亲王妃都注意到了,明月笑得脸都快要僵了。
“是太累了。”明月在这一刻无比清楚地认识到,当皇后也不容易呀。
“且有得熬呢。”裕亲王妃即便到现在都没有适应,但是总比明月这个新人要来得好一些,还有心情开玩笑。
“别这样,二嫂。”明月侧过头对裕亲王妃道,“给我一点希望。”
裕亲王妃被明月这话给逗笑了,纯亲王妃刚一扭头,就听到了裕亲王妃的笑声,笑着问道:“皇后娘娘,二嫂你们在说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在说现在整个北京城都知道你们纯亲王府多了一个小阿哥了。”明月笑着调侃了纯亲王妃一句。
“何止呀。”裕亲王妃也跟着调侃道,“现在整个北京城的人还知道咱们七弟有多看重咱们七弟妹,还有咱们七弟妹生的小阿哥。”
可不是么,要不是因为看重的话,纯亲王又怎么会坚持把他和纯亲王妃的嫡长子的满月宴办得那么隆重?
“哎呀,皇后娘娘,二嫂你们就别打趣我了。”自从知道了宫里并没有怪罪他们把小阿哥的满月宴办得那么热闹之后,纯亲王妃也就不再因为这件事情担心了。
这会儿被明月和裕亲王妃打趣,纯亲王妃也只是觉得不好意思而已,她道:“真要说看重的话,我觉得皇上那才叫看重皇后娘娘您。”
“刚刚我可是听太子殿下说了,皇上在除夕夜的时候也给了皇后娘娘您压岁钱是吧?而且还是皇上自个儿亲手编的。”说着,纯亲王妃故意露出一副羡慕嫉妒的样子道,“我们爷再看重我,也没有皇上对皇后娘娘您的那份心意。”
“七弟妹这话倒是没有说错。”刚刚才跟着明月打趣纯亲王妃的裕亲王妃一听到这话,立马掉转枪头来打趣明月了,“我和我们爷成亲这么多年了,每年的除夕他可没有想过给我压岁钱,更别提亲手编了。”
真的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呀,当然了,因为现在是新年,再加上宫里忌讳多,所以裕亲王妃并没有把这句话说出口。
不过没关系,意思她已经表达出来了。
“二嫂,你立场坚定一点。”明月故意板着脸道,“咱们妯娌俩不该团结一致,一门心思地打趣七弟妹才对吗?”
“不对不对。”纯亲王妃不等裕亲王妃回答,就连忙摇头道,“论招人羡慕,还是皇后娘娘您更招人羡慕,所以二嫂还是咱们团结一致,一门心思地打趣皇后娘娘吧。”
后面的话纯亲王妃是对裕亲王妃说的,直把后者说得认同地点点头:“七弟妹你这话倒是没说错。”
裕亲王妃看向明月,“皇后娘娘您既得皇上的看重,太子殿下又那么孝顺您,确实是您更加招人羡慕。”
裕亲王妃这话是带着七分玩笑,三分认真说出来的,虽然可能因为正处于新婚燕尔的状态,所以康熙这会儿对明月还是比较稀罕的,但是听到小太子说康熙私底下竟然亲手编了一个生肖压岁钱给明月,在裕亲王妃看来,这就不仅仅只是因为新婚燕尔那么简单了。
毕竟在场已经嫁人的女眷哪个没有和自家爷有过新婚燕尔的阶段?但是哪个女眷在和自己丈夫新婚燕尔的时候收到丈夫亲手编好的压岁钱?
反正裕亲王妃没有,很显然,纯亲王妃也没有。
更难得的是明月嫁给康熙之后,竟然和小太子相处得这么融洽,不知情的人要是瞧见明月和小太子两人相处时的状态,压根不会怀疑她们是继母和继子的关系,只会以为他们娘俩是亲生的。
说实在话,原本裕亲王妃没有想过抚养庶子的,因为在她看来,不是亲生的都养不熟,但是看到明月和小太子的相处之后,裕亲王妃的想法难免有些动摇。
因为裕亲王妃也不知道自己这辈子还能不能再怀上第三个孩子了,而她现在虽然还算得宠,但是裕亲王妃很清楚,她不可能一辈子都得宠的。
既然如此,那么她为了确保自己日后的生活,只能赶在成为明日黄花之前尽快怀上一个儿子,或者……
抱一个庶子到自己膝下抚养。
不过话又说回来,裕亲王妃会羡慕明月得宠,又有小太子的孝顺,但是仅此而已,不像有些人,不仅羡慕,而且还格外的嫉妒。
比如说恭亲王妃。
上次在翊坤宫小阿哥的满月宴上,恭亲王妃就在明月那儿撞板了,但是她这个人向来是记吃不记打的,毕竟她不像裕亲王妃那样,上边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婆婆,而太后这位婆婆又是个软柿子,也就是太皇太后在这儿了,要不然恭亲王妃都不一定把她放在眼里呢。
这会儿见明月她们有说有笑的,又想到小太子刚刚透露的事情,恭亲王妃忍不住开口道:“二嫂这话说得没错,虽然咱们家永绶是我亲生的,但是真的要论孝顺的话,那么还真的比不上太子殿下对皇后娘娘您的孝顺。”
“我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比太子殿下还要更孝顺的孩子呢,早知道皇玛嬷您那么会教孩子的话,孙媳当年舔着脸也得把咱们永绶往皇宫里送,叫皇玛嬷您好好地教教他。”
太皇太后不怎么喜欢恭亲王妃这个爱财又抠门的孙媳妇,但是对于永绶这个曾孙倒是挺喜欢的,毕竟他是太皇太后第一个立住的曾孙,哪怕长在宫外,太皇太后不常见到,但是在她这儿也是有点地位的。
所以看在这个大曾孙的份上,太皇太后也愿意给恭亲王妃这个面子,开口道:“永绶可是好孩子,你对他也别太严格了。”
“不敢不敢。”恭亲王妃笑着道,“孙媳只是想着让他多向太子殿下学习学习而已。”
说着,恭亲王妃扭头看向明月,“不过太子殿下能这么孝顺,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受到皇后娘娘您的影响吧?您对皇玛嬷的孝心,咱们都是看在眼里的,就是不知道皇后娘娘您什么时候再给咱们皇玛嬷添一个小曾孙了。”
敢情在这儿等着我呢?
恭亲王妃一开口,因为及时把话题转到太皇太后那儿,明月还以为她只是单纯想要拍太皇太后的马屁而已。
但是谁知道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呀,拍太皇太后的马屁是假,找她的麻烦是真。
明月嫁给康熙这么久,不是没有被催生过,但是那仅限于康熙私底下对她“催生”而已,像今天这样当众被催生,明月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她看向恭亲王妃,见她表面关心,实则暗存看热闹的心思,便眉头一挑。
明月此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恭亲王妃的身上,因此并不知道刚刚离开没多久的小太子又折了回来,听完恭亲王妃的话后小脸都皱成了包子。
第82章
小太子长这么大,因为有康熙的疼爱,还有太皇太后的保护,所以可以说前五年除了没有生母在身边这个遗憾之外,小太子的人生几乎是很完满的。
毫不夸张地说,小太子就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不管是冲着他的身份,还是他背后的两个大靠山,都没有人敢仗着他年幼就欺负他,甚至没有人敢在他面前对他阴阳怪气的。
所以突然跑回来的小太子即便听完了恭亲王妃说的话,可是他也听不出来这些话里头的机锋。
在小太子听来,恭亲王妃说的这些话好像没有太大的问题,甚至乍一听好像都是好话,因为恭亲王妃不仅当众夸了他,也夸了太皇太后,还夸了明月。
但是小家伙不傻,他从现场那些女眷们的反应可以看得出来恭亲王妃说的这些话肯定没那么简单,所以小太子的脸才会皱成包子的。
他抬脚正要往里面跑,结果就听到明月开口了:“我也想孝顺皇玛嬷的,但是又怕我有了孩子之后,皇玛嬷会喜新厌旧,只喜欢我的孩子不喜欢我了。”
说着,明月扭头看向太皇太后,然后开口道,“皇玛嬷您也知道,孙媳打小就没有玛嬷疼,您那么疼孙媳,在孙媳心里您就跟我自个儿的玛嬷没有什么区别了。”
明月这话倒不算是夸张,因为原主的亲祖母穆库什在崇德二年的时候干了一件蠢事,怂恿甚至说主动策划了一出混淆皇室血统的事件――穆库什和图尔格(也就是原主的亲祖父)所生的女儿嫁给褚英的三子之后因为迟迟都没有孩子,所以就将女仆所生的女儿充当自己的亲生骨肉。
事情败露之后,穆库什被废,不再是和硕公主了,就连图尔格被免职,原本夫妻感情就不好的两人当年碍于努尔哈赤还在世,不得不维持表面的和平,可是这件事败露的时候,努尔哈赤已死,图尔格自然不可能再容忍穆库什了,于是在同年夫妻两人就和离了。
穆库什虽然是皇太极的妹妹,但是两人只是同父异母的兄妹而已,压根没有多少感情可言,尤其是她竟然干出混淆皇室血脉这样的事情,所以哪怕穆库什被迫和图尔格和离,皇太极都没有出面。
于是最后穆库什最后回了娘家,由她同父同母的嫡亲兄弟巴布泰和巴布海共同赡养,一直到顺治十六年,穆库什去世。
穆库什虽然和图尔格和离了,但是遏必隆到底是她的亲生儿子,她总不可能因为和丈夫和离,就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从此不闻不问的。
只是穆库什去世那一年,正好是原主出生的那一年,所以在原主的记忆里,压根就没有穆库什这位亲祖母的存在,更别提感受过她的疼爱了。
92/160 首页 上一页 90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尾页 |